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罗成为什么不让燕云十八骑帮忙?

罗成为什么不让燕云十八骑帮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362 更新时间:2024/1/21 22:51:33

《隋唐英雄传》相信很多朋友都有看过了,在里面罗艺带领着燕云十八骑给观众的影响非常深刻。这十八个人可以说个个都伸手不凡,就像是现在的特种兵一样。这燕云十八骑基本上都是在沙漠中行动的,很少会来到中原,但是只要有他们的出现,那就必定是一张腥风血雨。那么在历史上真的存在着燕云十八骑吗?

其实这只是《隋唐英雄传》杜撰出来的一支部队,正史中并没有什么燕云十八骑。小说中罗艺死后燕云十八骑便由罗成带领,但在正史上罗成是死在罗艺前面的,所以这个故事也就不成立了。

在小说中,隋唐的燕云十八骑十分勇猛,在作战上屡次立下赫赫战功,基本无往不利,是一个神秘而有强大的存在,他们听命于罗艺,罗艺死后自然就交给了他儿子罗成。

罗成在早年间就与秦琼相聚在了瓦岗寨,后来也是和秦琼一起投靠到了李世民那里,他为李世民立下了很多的大功劳。公元六一九年,罗成被太子和李元吉借调去,说要借用罗成征伐窦建德之前的手下刘黑闼,但是太子二人为了报复李世民,就用计谋杀死了罗成,他们逼着罗成签下了军令状,然后还不给他兵马,让他独自上前杀敌,数十天过后,罗成在追拿刘黑闼的时候被刘黑闼设计用箭射死了。

武功超强的罗成的一生到此就结束了,罗成生前有着很高的名望,但是在最后竟然是被别人用计害死了。回首看一看罗成一人对抗刘黑闼的军队,这时有很多人会发问,那就是罗成为什么不让燕云十八骑来帮助自己呢?

相传,燕云十八骑是由罗成父亲靖边候罗艺领导的骑兵部队,是罗艺的杀手王牌。燕云十八骑总共由十八个人组成,他们身着寒衣,腰佩弯刀,脸带面罩,头蒙黑巾,只露双眼,外身还披着黑色长披风,脚踏胡人马靴,马靴配有匕首,同时都配有清一色的圆月弯刀。燕云十八骑是一只非常恐怖的杀手部队,每次燕云十八骑出现时,都将给蛮族带来一次惨绝人寰的大杀戮。相传有外族侵入时,燕云十八一次就杀掉外族侵略者几千人,令得外族侵略者常年不敢再犯一步。燕云十八骑以号角为令,只听命于其主人,靖边候罗艺死后,由罗成掌控。

燕云十八骑,可是有着响当当的名气,这支部队由十八人组成,每一名都是经过沙场血洗的将士,有着不凡的武功,这支部队是罗艺一手组建的,而罗艺正是罗成的父亲,当年隋朝被突厥入侵,突厥三千余人的部队竟然被这十几个人就杀死了,而且就连小孩和老人都不能逃过劫难,他们眼中只有军令,是容不得感情的。在罗艺死后,这支部队自然就到了罗成的手中,罗成也知道他们是没有情感的,所以这十八人在将罗艺的尸首安葬大漠之后,罗成就将他们解散了。

如果罗成在对抗刘黑闼军的时候,能够召集这支部队,那么刘黑闼军队肯定就是毫无抵抗力的,而罗成也就不会被杀死了。当时罗成可能也是害怕这些人杀上瘾之后会停不下来,那么这就是罪过了。但是罗成这样的想法根本就是多余的,刘黑闼军的军队是窦建德的遗部,一心想着怎么反叛,而且还不做什么好事,这种人值得他怜悯吗?这样的部队威慑力就是十足的,按理说不应该轻易的去使用,但是如果对待那些太恶毒的人来说,就没有必要怜惜什么了。而且当时罗成的性命还受到了威胁,那么他合理使用的话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燕云十八骑的武器均为短兵相接时候使用的,根本没有长距离伤敌的本领,这是不合符道理的。还有每人配备十八支箭,看似是很酷,但是在古代羽箭都是以壶为单位,一壶30支羽箭,18支,纵使是神射手箭不落空也不够用吧。这样看来,这个隋唐燕云十八骑,确实是后来的小说家虚构的。但如果查下历史资料,发现在五胡十六国的过程中,竟意外地发现了“燕云十八骑”的真实存在!

在两晋时期,后赵政权的建立者石勒,曾经确实建立过一支18个人的骑兵小队,而且他们也都是有名有姓,这些人确实可以说得上是精锐中的精锐,在当时的许多战斗中还有过不少亮相。虽然历史资料中并没有记载“燕云”二字,详细资料也无从查证了,但是从石勒的出生地及主要活动范围来看,这支骑兵就应该来自于燕赵一带。而且石勒其人本性也凶狠残酷,恣意杀伐,人人畏之如虎,“燕云十八骑”的原型应该是石勒领导下的这支凶悍小队。

虽然罗艺的燕云十八骑是不真实的,但是不能否认的是靖边侯罗艺在防守外族入侵时所做的功绩,《隋唐英雄传》只是想向大家阐述他的巨大丰功伟绩,所以才有了这战无不胜的燕云十八骑。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操早年起家兵力匮乏,为何还能击败百万黄巾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早年起家也并非一帆风顺,他也遇到了兵力不足的问题。不过曹操一生的确打了不少以少胜多的战事,其中和袁绍争夺北方的官渡之战最为出名。当时曹操只有2万兵力,而袁绍坐拥10万大军,足足比曹操多出五倍,但最后依然是由曹操胜出。早年对抗黄巾军时,双方的兵力更加悬殊,那曹操究竟是靠什么击败百万黄巾军的呢?下面

  • 王莽的头颅为什么被收藏了270多年?王莽的头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每次一提起王莽,就一定会让人想起另外一个话题,穿越,王莽到底是不是穿越者,一直以来也是争论不休,但是王莽其实也是死的挺悲惨的。我们知道古人毕竟信奉逝者为大,而且讲究全尸下葬,但是王莽的头却一直被后世君主收藏,竟然长达两百多年,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王莽的头会有这样的待遇,难道他的头有什么特殊之处吗?有

  •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适合刘备?司马徽为何只推荐卧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水镜先生司马徽是东汉末年名士,精通各种兵法、道学,而且人脉颇广,是当时天下文人最尊重的人士之一。诸葛亮和庞统就是水镜先生推荐给刘备的,刘备在得到他们二人后的确是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最后成为三国强者之一。不过当时还有一位没出仕的人,他就是司马懿。司马懿其实也是一位大才,为什么水镜先生就没有推荐他呢

  • 完璧归赵有哪些历史误解?赵国并非最大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完璧归赵”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背后典故是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秦国想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但蔺相如认为秦国强大,就算失去城池他日也能轻易夺回,所以赵国不能答应。但如果赵国不应便会理亏,最后蔺相如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试探秦王的目的。蔺相如利用自己的智慧,既没有

  • 真实的吕布不是三姓家奴,也不是第一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长久以来,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就会给吕布打上两个标签,一个是三姓家奴,另一个是三国第一猛将。这两个标签虽然让吕布的形象变得明显,但是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三姓家奴说明他不忠诚,第一猛将说明他武艺超强。但其实在历史上,真实的吕布和这两个词都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喜欢看三国演义的朋友们一定都知道在三国

  • 曹昂的死对曹操有多大影响?曹昂不死能成为嗣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曹昂是曹操长子,曹昂从小由丁夫人养大,不过他的生母并不是丁夫人而是刘夫人。曹昂20岁是被举孝廉,此后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曹操也十分器重曹昂。不过此后张绣复叛,差点要了曹操的命,最后曹昂还有典韦为救曹操而死。如果曹昂没死他的确有机会成为曹操的嗣子,因为丁夫人就是因为丧子才会和曹操决裂,不然皇后之位应该是

  • 南北朝时期为什么是北方统一南方?南北方政权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西晋中期爆发了八王之乱,从而逐渐跨入十六国,全国也就此陷入到了一段长时间的分裂期。420年至589年,进入到南北朝时期,虽然分裂的态势并没有结束,但这段时间也是少有的民族大融合时期。最后由隋文帝杨坚重新完成统一,建立了隋朝。不过为什么最后是由北方统一南方,而不是南方统一北方呢?当时南方政权和北方政权

  • 萧何极力追求韩信,为何最后却联合吕后将韩信诱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能为刘邦效力,成为初汉三杰是拜萧何所赐。但韩信最后被杀,也是萧何出谋划策,才得以诱杀成功。感觉韩信的一生都是被萧何所掌控,为什么萧何早年力荐韩信,最后又要亲手将他除掉呢?实际上,这和萧何当时的处境变化有很大的关系,韩信的死只是时间问题,刘邦眼里一容

  • 唐朝时期人与人之间是如何互相称呼的?可千万不要被古装剧所误导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对不熟的人或是陌生人难以界定该如何去称呼,若是使用“先生”或是“小姐”的话,有时候会非常的过分,但是直呼名字的话又会很不礼貌。我国的唐朝时我国封建社会文学史上的巅峰,那个时候的人们互相称呼是非常严谨的,与现代的称呼相差的非常远

  •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如何?为什么能入选武庙十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诸葛亮在历史上,与其他人相比,他的军事能力其实并不怎么样,他的长处并不是带兵打仗,而是处理政务,所以他带领的战役其实没有什么参考性。至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根本比不过曹操。但是为什么,在后世人进行评选武庙十哲的时候,却把诸葛亮选在了里面?诸葛亮如果军事能力不好的话,为什么能进武庙十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