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莽的头颅为什么被收藏了270多年?王莽的头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王莽的头颅为什么被收藏了270多年?王莽的头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486 更新时间:2024/2/5 6:05:22

每次一提起王莽,就一定会让人想起另外一个话题,穿越,王莽到底是不是穿越者,一直以来也是争论不休,但是王莽其实也是死的挺悲惨的。我们知道古人毕竟信奉逝者为大,而且讲究全尸下葬,但是王莽的头却一直被后世君主收藏,竟然长达两百多年,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王莽的头会有这样的待遇,难道他的头有什么特殊之处吗?

有人爱好收藏字画,有人爱好收藏古董,真没听说过爱好收藏别人头颅的。而王莽的脑袋其实就是被人给收藏了,而且珍藏了三百年之久,实在是可怕。

王莽的脑袋被放在了洛阳皇宫三百多年,直到被焚毁。

王莽作为新朝的皇帝,是篡夺了老刘家的江山。但是他显然没什么篡位的经验,在夺取了人家江山的同时,居然没有把老刘家的人都给杀光。

不仅没杀光,而且压根就没怎么杀。后来皇帝显然是吸取了王莽的教训,对前朝皇族基本都是赶尽杀绝。因为没怎么杀老刘家的后人,所以这帮人集结了起来,没多久就推翻了王莽的暴政,而且砍了他的脑袋。

其实第一个得到王莽脑袋的,并不是光武帝刘秀,而是他原来的老板刘玄。不过刘玄命不好,被人家给拱了,等到刘秀上台以后,接管了大汉江山,同时也就接管了王莽的脑袋。

说老实话,刘秀收藏王莽的脑袋,真的是一点用都没有。刘秀又不像某些变态的帝王,拿人家脑袋当酒壶,所以王莽的脑袋一直搁置在那里。

一直到晋惠帝司马衷时期,洛阳大火,王莽的脑袋才一起被焚毁。从东汉到西晋,历时三百多年,王莽的脑袋一直在洛阳皇宫里摆着,实在是瘆人。

把王莽脑袋收藏在宫中,是为了告诉世人乱臣贼子的下场。

王莽是西汉的外戚,是王政君老太后的侄子,所以早在汉成帝时期,王莽就已经入朝为官,所以是西汉资深老臣。

在篡位之前王莽的表现非常优秀,简直堪称儒家子弟中的典范。王莽不仅待人接物恭敬有礼,而且对王政君老太后非常孝顺,常常给王政君老太后捏肩捶背,是个孝顺的好孩子。谁也想不到,如此忠诚憨厚的人,有一天会走上篡位的路。

王莽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废除了大汉王朝,建立了新朝,自认第一代新朝皇帝。与此同时颁布了一系列革新的法令,使得天下一时之间居然适应不了。

商人杜吴杀莽,取其绶。校尉东海公宾就,故大行治礼,见吴问:“绶主所在?”曰:“室中西北陬间。”就识,斩莽首。军人分裂莽身,支节肌骨脔分,争相杀者数十人。公宾就持莽首诣王宪。宪自称汉大将军,城中兵数十万皆属焉,舍东宫,妻莽后宫,乘其车服。---《汉书》

很多人说王莽之所以被推翻,不是因为他篡位,而是因为他的新政得罪了不少人。的确是这样,我们的光武帝刘秀,还曾经在王莽举办的官学中上过学,可见当时的刘秀并没有讨伐王莽的心思。

等到刘家人大败了王莽以后,自然要将这个乱臣贼子好好收拾一番。但是王莽在乱军之中已经死掉了,所以为了泄愤,刘玄便将王莽的脑袋收藏在了皇宫,结果就被刘秀及其子孙给继承了下来。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后世之臣,千万不要有篡位的想法,否则结果会很惨。显然这样做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因为无论是曹丕还是司马炎,丝毫不影响他们篡位称帝。

还有一个目的,是为了提醒后世皇帝,要提防这些乱臣贼子。

老刘家的江山,可以说是第一个超过百年的大一统江山,所以早就深入人心了。但还是被王莽给篡夺了,所以历代东汉皇帝,都将王莽的脑壳留在那里,以此警示自己和下一代皇帝,一定要对权臣有防备。

像王莽那么老实巴交的人,都会做出篡位的事情来,那还有谁做不了呢?所以历代皇帝对掌权臣子都非常小心。比如说赵构对岳飞,那就是一种过分小心。

有人说汉献帝对曹操就没那么小心,其实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曹操的天下是曹操自己打下来的,跟汉献帝没什么关系。曹操只是在东汉公司挂靠了一下而已,资本和成员都是他们自己人。

不过老曹家的皇帝,对司马懿就没有什么防备,导致后来司马家族篡夺了曹魏的天下。无耻的司马家族,他们还以为自己跟曹操一样,只是挂靠在曹魏的另一家公司。其实他们错了,他们是正儿八经的篡位,压根就是内部员工成为董事长的节奏。

显然王莽的脑袋,在曹魏时期,就没有达到它所需要达到的效果。不过整个东汉没有落在权臣手里,说不定还有王莽脑袋的一点功劳。

总结:直到被烧毁,王莽的脑袋才被大家所记起来。

其实王莽的脑袋在皇宫中摆放着三百年时间,几乎已经落了一层厚厚的灰了。一直等到被烧毁以后,大家才想起来,原来还有这件事。

武库火,华惧因此变作,列兵固守,然后救之,故累代之宝及汉高斩蛇剑、王莽头、孔子屐等尽焚焉。时华见剑穿屋而飞,莫知所向。---《晋书》

可惜已经无法找到王莽的脑袋了,而且这个脑袋显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所以被遗忘也是正常的事情。该篡位的臣子还是篡位了,该忘记堤防权臣的皇帝还是忘记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诸葛亮和司马懿谁更适合刘备?司马徽为何只推荐卧龙?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水镜先生司马徽是东汉末年名士,精通各种兵法、道学,而且人脉颇广,是当时天下文人最尊重的人士之一。诸葛亮和庞统就是水镜先生推荐给刘备的,刘备在得到他们二人后的确是让自己的事业更上一层楼,最后成为三国强者之一。不过当时还有一位没出仕的人,他就是司马懿。司马懿其实也是一位大才,为什么水镜先生就没有推荐他呢

  • 完璧归赵有哪些历史误解?赵国并非最大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完璧归赵”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十分熟悉,背后典故是发生在战国时期。当时秦国想用十五座城池换取赵国的和氏璧,但蔺相如认为秦国强大,就算失去城池他日也能轻易夺回,所以赵国不能答应。但如果赵国不应便会理亏,最后蔺相如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试探秦王的目的。蔺相如利用自己的智慧,既没有

  • 真实的吕布不是三姓家奴,也不是第一猛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长久以来,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很多人就会给吕布打上两个标签,一个是三姓家奴,另一个是三国第一猛将。这两个标签虽然让吕布的形象变得明显,但是却是完全不一样的,三姓家奴说明他不忠诚,第一猛将说明他武艺超强。但其实在历史上,真实的吕布和这两个词都是完全没有关系的。喜欢看三国演义的朋友们一定都知道在三国

  • 曹昂的死对曹操有多大影响?曹昂不死能成为嗣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曹昂是曹操长子,曹昂从小由丁夫人养大,不过他的生母并不是丁夫人而是刘夫人。曹昂20岁是被举孝廉,此后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曹操也十分器重曹昂。不过此后张绣复叛,差点要了曹操的命,最后曹昂还有典韦为救曹操而死。如果曹昂没死他的确有机会成为曹操的嗣子,因为丁夫人就是因为丧子才会和曹操决裂,不然皇后之位应该是

  • 南北朝时期为什么是北方统一南方?南北方政权有何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西晋中期爆发了八王之乱,从而逐渐跨入十六国,全国也就此陷入到了一段长时间的分裂期。420年至589年,进入到南北朝时期,虽然分裂的态势并没有结束,但这段时间也是少有的民族大融合时期。最后由隋文帝杨坚重新完成统一,建立了隋朝。不过为什么最后是由北方统一南方,而不是南方统一北方呢?当时南方政权和北方政权

  • 萧何极力追求韩信,为何最后却联合吕后将韩信诱杀?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韩信能为刘邦效力,成为初汉三杰是拜萧何所赐。但韩信最后被杀,也是萧何出谋划策,才得以诱杀成功。感觉韩信的一生都是被萧何所掌控,为什么萧何早年力荐韩信,最后又要亲手将他除掉呢?实际上,这和萧何当时的处境变化有很大的关系,韩信的死只是时间问题,刘邦眼里一容

  • 唐朝时期人与人之间是如何互相称呼的?可千万不要被古装剧所误导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对不熟的人或是陌生人难以界定该如何去称呼,若是使用“先生”或是“小姐”的话,有时候会非常的过分,但是直呼名字的话又会很不礼貌。我国的唐朝时我国封建社会文学史上的巅峰,那个时候的人们互相称呼是非常严谨的,与现代的称呼相差的非常远

  • 诸葛亮的军事能力如何?为什么能入选武庙十哲?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可能会觉得,诸葛亮在历史上,与其他人相比,他的军事能力其实并不怎么样,他的长处并不是带兵打仗,而是处理政务,所以他带领的战役其实没有什么参考性。至少诸葛亮的军事才能根本比不过曹操。但是为什么,在后世人进行评选武庙十哲的时候,却把诸葛亮选在了里面?诸葛亮如果军事能力不好的话,为什么能进武庙十哲?

  • 赵匡义取代了赵匡胤成为了皇帝之后,是如何对待24岁的皇嫂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死是我国历史上的一宗悬案,到底是被自己的弟弟赵匡义所杀,还是因病去世的呢?这个问题至今都是疑点重重。不过可以确定的是,这对曾经亲密无间,并肩作战的兄弟确实是因为权力而产生了矛盾,赵匡义完全是有杀害赵匡胤的动机的。赵匡胤原本是周世宗柴荣的部下,柴荣在临死前,为了制衡侍卫亲军马步都

  • 被称为民国时期“命最硬”的高官宋子文最后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城头变换大王旗,你方唱罢我登场,甚至掌权者为了排除异己,树立自己的权威,大量收受黑金、雇佣黑道、暗杀行刺。特别是蒋介石,凡是有他动不了的人,那么就干脆想办法让他从世界上消失,会采取各种下三滥的手段。为了这一目的甚至还培植了令后人闻之变色的军统、中统之类的组织。而且还与青帮、斧头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