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最早使用纸币,为什么没能让纸币在民间普及起来?

宋朝最早使用纸币,为什么没能让纸币在民间普及起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826 更新时间:2024/3/7 4:38:59

朝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当时的纸币叫做交子,每年定期限额发行。宋朝商业经济发达,内出口贸易频繁,导致铜钱和白银大量外流,所以在宋真宗时期第一次推出了纸币,代替铜钱。不过纸币的命运并不顺利,纸币是以铜钱为本位,但此后纸币不断贬值又没有相应的金属货币作为追加,就导致了纸币和铜钱之间的汇率越来越低,这下百姓也就不敢使用纸币了。以当时的条件,纸币还很难在民间普及起来。

纸币的出现,对于历史而言,有极为重大的意义。跟一般的金银铜铁相比,纸币肯定更为轻便,对贸易往来,帮助更大。中国纸币最早出现于北宋四川地区,由当地商人率先推出。纸币的出现,并非偶然。北宋时,黄金用于装饰、储存较多,白银用于赔款较多,两者数量都较为稀少。

一般而言,人们在日生活中都是使用铜钱。但是,随着对外贸易逐渐发达,铜钱逐渐外流,北宋境内铜钱数量下降。为遏制这一趋势,朝廷禁止民间私人开采铜矿,由官府垄断。

这个做法并没有办法缓解铜钱短缺的问题。朝廷禁止采铜后,民间缺少铜器,只能把铜钱熔化,铸成铜器。民间也有很多人选择将铜钱储存起来。这些做法,进一步造成市面上铜钱数量紧张。当时四川为了缓解这一问题,在铜币以外,又使用铁币。

铁币虽可流通,却极为不便。铁较为廉价,而且太重。当时买一匹布要带上大约五百斤重的铁钱。逛街也许不是为了买东西,可能只是为了单纯锻炼体力。所以,当时就有十六家富商联合起来,一起创建了发行纸币的机构“交子铺”,发行了中国最早的纸币”交子“。

但是,因为经营不善,交子铺倒闭,北宋朝廷接手处理善后。对于纸币的态度,北宋朝廷内部有不同的意见。反对者认为应当取缔,不应保存。

北宋当时国库紧张,财政严重不足。所以,只能通过发行纸币,来缓解这一危机。这是中国纸币历史的开端,非常重要,不可忽略。而由此之后,纸币的发行,便基本掌握在朝廷手中。

作为朝廷中最有权力的皇帝,并不能随意发行纸币。否则,容易造成非常严重的社会混乱。北宋以后,历次胡乱发行纸币造成的情况,都说明了这一问题。

宋徽宗时期,蔡京掌权,发行了大量纸币,直接造成当时物价飞涨,社会混乱。因为纸币的发行,必须有相应的“准备金”,可以用来兑换,实行本身的价值。否则,它本身就是一张废纸。

北宋最初发行纸币的时候,有提前预留一部分铁钱作为“准备金”。准备金的数量,大概是纸币数额的百分之二十八左右。北宋造纸技术较差,纸币磨损严重,一般是三年更换一次。

但是,蔡京大量发行纸币,提供的准备金不仅没有增加,最后干脆直接取消。朝廷也借着这一办法,肆意搜刮民财。时人怒骂蔡京,认为他推行的纸币政策,比强盗土匪更可恶。

宋徽宗推行的政策,很快造成北宋社会混乱。北宋亡,迁都杭州,建立南宋。南宋时,又继续推行纸币制度,曾取得较好的效果。宋孝宗在位时,曾建立一套较为稳定的纸币发行制度。宋孝宗的做法,便是提供充足的“准备金”,限制纸币的发行数量,可以让百姓进行兑换,并且可以用纸币缴税。

种种做法,就是要让纸币本身有价值,可以使用。这套纸币制度维持了三十年,保证南宋的社会稳定。后来因南宋本身国情原因,因为军费开支过大,朝廷为补亏空,大量发行纸币,引起社会严重混乱。

很多百姓为了保住自己的财产,就拿着纸币,想要找朝廷兑换更有稳定价值的铜钱。南宋朝廷现在亏空得非常严重,已经无力兑换。他们只能采用强制措施,禁止退换钱币,不允许市面上低价抛售钱币。

朝廷用强制措施推行纸币,不顾现实规律,自然遭来严重反弹,引起民间不满,社会严重动乱。直到南宋灭亡前夕,这种情况都没有缓解,反而愈加严重。当时两百贯钱币,只能购买一双草鞋。

南宋以后,元、明、清都曾发行过纸币,可是出于填补国库等目的,都发行了大量无法兑换的纸币。如晚清时,为筹集军费,朝廷发行了“户部官票”和“大清宝钞”两种纸币。它们都因为无法兑现,不断贬值,最终沦为废纸。

从北宋到晚清,中国是世界历史上较早出现纸币的国家,但这套制度一直无法成熟。原因有很多,纸币的背后,一直没有一套真正稳健存在的制度。它一直是朝廷为了弥补国库亏空的工具。而且纸币政策的朝令夕改,同样让它自身的价值,非常不稳定。

在古代社会中无法广泛的使用,只能走衰落。不过,古代的纸币并非完全没有留下下来。晚清时发行的“大清宝钞”和“户部官票”,就成了现在“钞票”一词的来源。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刘备托孤为什么安排两个人?他是不是不信任诸葛亮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托孤的时候,安排了两个人,一个自然就是诸葛亮,但是还有另外一个李严。可能很多人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觉得诸葛亮有旷世的才能,也最受刘备的信任,托孤这种事情交给他,自然是万分放心。但是真实情况下为什么还要有一个李严?难道说是刘备其实并不完全信任诸葛亮?刘备托孤找两个人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让他们掌

  • 朱祁钰废了朱见深,为什么朱见深还要为朱祁钰平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土木堡之变,瓦剌掳走了朱祁镇,国不可一日无君,朱祁钰只能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自己当了皇帝,既然如此,那么自然要将原来的太子朱见深废掉。但是没想到,瓦剌最后竟然又把朱祁镇放了回来,后来朱祁镇复辟,对这个软禁自己的弟弟可没留情。不过等到朱见深当了皇帝之后,这个曾经废了自己的叔父,他却为他平反,这又是为什

  • 汉献帝秘密发布衣带诏为何会被泄露出去?衣带诏真相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衣带诏事件存在诸多疑点,这应该是汉献帝一生中最有可能除掉曹操的一次机会,为什么如此重要的计划会被泄露出去呢?当时曹操准备迁都许县,汉献帝知道如今曹操当政,自己日后还是一个傀儡皇帝的角色,所以秘密写下诏书缝在衣带里传给董承,让他想办法除掉曹操。参与衣带诏的人还有种辑、吴硕、刘备等人,但因为遭到提前泄密

  • 赤壁之战如果曹操死了,刘备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赤壁之战之后,关羽被派去华容道截杀曹操,但是最终曹操还是被关羽放了,他没有杀掉曹操,或许是为了报答他曾经对自己的知遇之恩吧。但是,曹操退回北方之后三分天下的格局也就形成,一时之间各方都不会轻举妄动,那如果当初曹操被关羽斩杀了,刘备有是不是有希望统一天下呢?刘备失去了曹操这样一个对手之后,是否就能完成

  • 汉朝唐朝都有和亲,为什么宋朝宁愿送钱也不和亲?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和亲这种现象,在古代很多朝代都是存在的,比如我们一直引以为豪的“汉唐”,很多人总认为汉朝唐朝是非常强大非常繁荣的,但是却也难逃和亲的命运,可是一向被认为是弱不禁风的,重文轻武的宋朝,却鲜少听闻有和亲政策,而是送钱。宋朝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办法,为什么白白给钱也不肯和亲?宋朝对此

  • 霍去病怎么死的?霍去病的死因和卫青有关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霍去病是西汉时期最著名的将领之一,十七岁便能上阵杀敌,并且大破匈奴,漠北之战以后霍去病拜大司马,和自己的舅舅卫青一起掌管军权。不过霍去病却在23岁那年因病去世,霍去病正值壮年到底是得了什么病会如此严重呢?其实关于霍去病真正的死因目前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更多说法是认为霍去病死于当时错综复杂的环境,他

  • 唐朝诗人为什么都爱边塞诗?边塞诗表达了哪些情感?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边塞诗在唐朝发展到了顶峰,整个唐朝时期边塞诗的数量就有将近2000首,其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从军行》、《关山月》、《燕歌行》等。为什么唐朝诗人都这么爱边塞诗呢?实际上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艺术性最强的一部分题材,并不是所有诗人都到边塞生活过,但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想象力还有对塞外美好风光的向往写

  • 如果李渊执意不禅位,李世民会不会弑父?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李世民为了太子之位不惜大义灭亲,发动了宣武门之变,除掉了自己的大哥李建成。此后李渊立即选择禅位给李世民,很多人会觉得李渊这样做是担心自己的安全。不过假如李渊执意不让位的话,李世民真的会弑父吗?应该是不会的。因为李世民的目的只是为了成为太子,他要是敢逼迫皇帝那就是和整个国家为敌了,虽然李世民手上将领居

  • 雍正皇帝有多勤政?在位13年功劳不输康乾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康乾盛世中,往往雍正皇帝被提及的最少,恐怕这也和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在位时间有关。康熙皇帝和雍正皇帝在位时间都超过了60年,是清朝掌权时间最长的两位皇帝,而雍正在位仅有13年,相比之下自然会被忽视一些。不过雍正皇帝虽然掌权时间短,但在各方面的功劳一点都不小,甚至完全不输康乾。雍正皇帝不只是勤政,

  • 清朝赔了多少白银?历史上清政府究竟赔给列强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读到清朝的历史,尤其是清朝末期,简直就是一部血泪的“赔钱”史,清政府因为战斗力的原因,一直被列强欺压,而打败了之后,列强又要求签订不平等条约,这一签就签了很多的条约,而基本上每一个条约都要清政府赔偿列强很多的白银,一次给不完还要连本带息偿还。那么,清政府签订了这些条约,究竟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