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不良人是一个什么官?不良人的职责身份介绍

古代不良人是一个什么官?不良人的职责身份介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424 更新时间:2023/12/29 5:00:02

《长安十二时辰》的热播在网上刮起了一股唐朝热,这部剧从制作来看还原度还是挺高的,而且台词也不是普通的白话,导致有些观众直呼看不懂。还有就是一些唐朝的专业名词,也大量的出现在剧中,例如“不良人”很多观众就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实际上不良人是唐朝的官职,是专门负责侦缉逮捕的官差。虽然称为“不良”,但并不是坏人的意思。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不良人的具体职责以及地位,一起来看看吧。

一、不良人的职责与地位

不良人属于唐代基层治安机构。古书《称谓录》在“吏”一条中引《说铃续》记载:“缉事番役,在唐称不良人,有不良帅主之,即汉之大谁何也,立名甚奇。”不良人的职责,主要负责基层的治安,清朝人认为他们的职责与清代民间俗称的“番子”职责类似,而番子“专司缉捕盗贼,访拿逃亡集嫖赌凶棍等事,其他概不能预。”

关于不良人的职责,《太平广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贞观年间,有个左丞相叫李行廉,他弟弟李行诠前妻的儿子李忠与他的继母通奸,然后把继母偷偷藏了起来,谎称继母被皇帝召入宫中。李行廉不知情便向皇帝询问了情况,皇帝下诏令长安县令迅速追查。于是李忠与继母制定了一个计谋,李忠的后妈用领巾勒住自己的脖子躺在大街上。等到长安县令审问她时,她说有人假传皇帝命令叫她入宫,然后途中就被一个不知姓名穿紫衣服的人把她带去关了几天,后来便勒住他的脖子把她扔到大街上。事情过后,李忠十分紧张,便私自去占卜,被不良人所怀疑,把他带到县衙审问。开始他们并不认罪,县令就把李忠跟他继母关一起,关的屋子桌底早已藏好了人,他们私下密谋被听了个一干二净,此案得以告破。

由此可见,不良人干的事情主要为缉拿盗贼、访拿逃亡,所以要长期扎根于基层社会,负责寻找案件线索与破案。上述案件中不良人关注了占卜之人,可见其接触的社会成员十分的广泛,三教九流都有涵盖。

不良人在传统的官吏体系中,地位并不高,他们统统属于“吏”这一层级。不只是今天,古代为百姓服务的基层部门也很多,而他们的职员主要负责零碎的杂务,不能算作官这一层级,统统被称作“吏”。“吏”相当于今天单位中的办事员、科员这一级别。“吏”介于官与民之间,是沟通官与民的桥梁,所谓老百姓对于“吏”的直接感受会多过“官”很多。所以“循吏”与“酷吏”在许多平头老百姓心中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不良人的身份秘密

但是,翻检历代正史与记录官制的书,我们都无法找到“大谁何”和“不良人”这样的称呼,尤其唐开元时期修的《唐六典》,实际是当时的一本官制词典,也没有涉及“不良帅”这一官职。

我们需要回到不良人群体生活的唐代,来考察不良人的身份和地位。唐玄宗时,有一个不良人叫吉温,是武后时酷吏吉顼的弟子。他当时的在官衙中明确的身份是京兆尹的法曹,《通鉴》胡注标明法曹的主要执掌是“司法参军事,掌拘狱历法,知臧贿没入。”京兆尹主要负责长安城的治安,因此此人主要执掌应当是管理监狱。

此人治狱的手段极为残酷。当时有一个叫李适之的大臣,任兵部尚书,与权相李林甫争权。李林甫十分痛恨他,便找了个借口,让京兆尹把兵部的60个吏员都抓起来审问,让他们诬陷他们的上司李适之,这些人被审问了好久都没有什么结果。京兆尹便让吉温来审,吉温一出马,便用各种酷刑直接伺候,顿时哭喊声铺天盖地。那些小吏都说“苟存余生,乞求尽答。”然后纷纷向吉温诬告自己的上司,李林甫很快就通过这些诬告构建了大狱,把李适之拉下台。

之后,李林甫便让人向玄宗举荐吉温,玄宗说:“是一不良人,朕不用也。”此处我们就得仔细研究,玄宗当时既然听信李林甫对李适之的陷害,自然不会怀疑吉温的所作所为。且此事发生在天宝4年,玄宗此时正是对于李林甫十分信任的时候,所以应该不会深查哪些人依附于李林甫,此次举荐是不是李林甫授意,更不会深查吉温的为人。故此处的“不良人”应该不是他的字面意思“坏人”的意思。所以他不提拔吉温,仅仅是因为吉温“狱吏”出身的身份。唐玄宗到了天宝年间已经转变为一个崇尚浮华的皇帝,喜欢与文人骚客为伍,他自然对于这些系于琐事的吏员不太感兴趣。

所以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大概可以勾勒出“不良人”的真实面貌,有以下两种可能:第一,不良人是长安基层官衙自设的一种不入流的捕逃、破案、治狱的机构,主要负责基层治安与稽查盗贼。不良人品级低下,并非皇帝的亲信机构。第二,不良人不是一种官方设计的官职,应当是民间对于维护治安、缉拿盗贼、治理监狱这一团体的小吏的统称,是一种习惯性的社会称呼。

三、唐代长安城的社会治安

唐代长安城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都市,自然不可能像小说与影视剧中描述的那样,治安仅依靠不良人团体的一己之力就可以办到。长安的治安是多部门、全方位的配合,这才能保证治安秩序长期稳定。唐代长安城的治安管理主要分为三个层级,分别为中央机构、京兆府县、基层里坊组织。他们共同构建了一个严密的治安网络。

唐代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既是中央的决策、行政部门,也承担了一些京城治安的职能。例如:长安最重要的门禁工作由最高的决策机构中书门下掌握,这是维持长安正常秩序最重要的一环。中央军队方面,禁军承担着环卫京城、保卫皇帝的重任,是保卫都城治安最重要的力量。唐代的禁军主要有南北衙兵,南衙兵负责宫城、皇城的守卫,北衙兵负责宫城、禁区的守卫。皇城外的区域保卫工作,唐前期由南衙左右金吾卫负责,安史之乱后,由北衙神策军负责。

长安城的行政层级,分为府、县两级。一府为京兆府,下辖长安县、万年县。京兆尹是长安城日常治安管理的最高长官,长安县与万年县分管皇城外的外郭城,朱雀街以西归长安县管,以东为万年县管。在县以下,唐长安城的基层机构是里坊,是长安居民接触最多的基层治理。里坊治理实际上是一种基层居民自治制度,里坊的居民按照《大唐令》“诸户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四家为邻,三家为保。”形成严密的里保制度,自管自制。

正是如此,长安城才能长期维持稳定的秩序,保证都城正常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开展。而都城历来是全国政治的风向标,长安治安的稳定,是整个大唐稳定的基础。今日我们梦回长安,依稀可以看见那如花似锦的大唐盛世与万国来朝的大唐气象。

文史君说:

“不良人”是近年来火热的古风IP,不同于影视剧与动漫中不良人的形象塑造,历史上真实的不良人,可能会让大伙失望。不良人既不是皇帝身旁那个呼风唤雨的神秘组织,也不是长安城治安管理最核心的环节。他们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机构,或许是大家对于捕快、衙役这个“吏”群体的一个统称与代名词。在历史上,大唐长安城的治理是中央机构、京兆府县、基层里坊机构三位一体,一起构建了严密的治安网络,也正是他们共同努力,对于长安城的稳定和大唐盛世的缔造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曹真在魏国地位如何?曹真军事实力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曹真是三国时期魏国著名将领,也是曹操的养子。曹真在魏国的地位已经达到了位极人臣的地步,曾接替曹休担任大司马一职,并且力挫诸葛亮的北伐计划。可能很多人都小看了曹真的军事才能,毕竟三国中出名的将领实在太多,但曹真可是货真价实的顶级名将。只可惜曹真迁为大司马一年后,便染疾病逝,此后曹睿只能派出司马懿接替曹

  • 如果曹操接受吕布,吕布还会不会背叛曹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吕布背叛了所有曾经帮助过他的人,《三国演义》当中称其为三姓家奴,为三个人做事,但是最终都杀掉了他们,等到最后落入曹操手中的时候,曹操选择了杀掉吕布,其实曹操本来还是想留下吕布的,但是毕竟前车之鉴还在那里,吕布就算是再厉害也难保不会背叛自己。那么,如果曹操真的留下了吕布,吕布还会不会再一次背叛他呢?要

  • 明朝灭亡的时候,锦衣卫都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是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朝代,明朝一朝诞生了很多的特务机构,这些特务机构也给后世的武侠小说带来了非常多的素材,比如锦衣卫,东西厂,都是非常有特点的机构。不过,锦衣卫虽然在历史上很有名,而且一直到明朝灭亡一直都存在,但是为什么在明朝即将灭亡的时候,并没有看到锦衣卫出来保家卫国?那个时候锦衣卫都在干嘛

  • 赵匡胤一生当中最遗憾的2件事是什么事情?若完成一个便可改写宋朝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乱世出英雄,在五代十国这个混乱的局面中,各路诸侯国各自为政,朝代更迭频繁,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而结束这一混乱局面的就是宋太祖赵匡胤。赵匡胤先是通过黄袍加身篡夺柴氏皇位,建立了北宋之后又杯酒释兵权遣散了部将,最终在皇宫暴毙而亡。突然横死的赵匡胤是否了留有御寒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赵匡胤一生

  • 秦二世为何要将李斯下诏入狱?李斯临死前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秦朝李斯被称为千古一相,虽然他曾和赵高同流合污,但李斯的所为的确给后世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奠定了此后两千多年封制的基本格局。李斯选择和赵高拥立秦二世继位,但李斯最后却是死在了秦二世和赵高之手。当时李斯想要上书秦二世停止对阿房宫的建造,以此减少徭役,但秦二世一怒之下将李斯下诏入狱,还严刑拷打。赵高则

  • 诸葛亮和刘备真实关系如何?君臣之道恩义为报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白帝城托孤,将诸葛亮还有李严立为托孤大臣,但主掌大权的主要还是诸葛亮。很多朋友也比较好奇,诸葛亮和刘备两人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实际上诸葛亮基本是做到了一名臣子该做的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用行动证明了他没有辜负刘备的期望。孟子曾说“君臣之道,恩义为报”,意思是哪怕君臣

  • 赵匡胤真的是被赵光义杀害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烛影斧声”,相信很多小伙伴们的第一反应就是赵光义把赵匡胤给杀了,然后篡位称帝。这个故事最早是见于背宋仁宗年间和尚文莹所编著的《续湘山野录》,在原著中是这么写道的:“宦官、宫妾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饮讫,禁漏三鼓,殿雪已数寸,帝引柱

  • 我国历史最强功夫皇帝赵匡胤的功夫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期初作为五代时期的名将统帅,后周最精锐的禁军,在陈桥兵变中夺取权力。对于赵匡胤的历史与记载也是数不胜数的。赵匡胤号称我国历史上武功最强的功夫皇帝,号称是当年的天下第一猛将,那么赵匡胤到底有多厉害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赵匡胤出身军旅世家,他的父亲赵弘殷就是一代

  • 宋太祖赵匡胤为何突然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宋太祖赵匡胤是怎么死的?这个死亡之谜已经困惑无数人1000多年了。很多人都说是被弟弟赵光义所杀害,这会是真的吗?这一判断似乎是毋庸置疑的,赵匡胤的非正常死亡在史学界已经成为了定论。《宋史·太祖本纪》中只有寥寥数字的记载:“癸丑夕,帝崩于万岁殿,年五十。殡于殿西阶。”正史中仅仅

  • 赵匡胤有多爱武将?看看他是如何纵容王继勋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王继勋,可能很多朋友们对这个人并不是很熟悉,他是我国宋朝时期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小舅子,王继勋的的姐姐王氏就是赵匡胤的第二位妻子。后周显德五年,当时的赵匡胤还是垫钱督点检,赢取这位名门之后为妻。后来赵匡胤登基为王后,在建隆元年册封王氏为皇后。王继勋在出生时就充满传奇色彩。据说其母生他时,&ldq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