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晋国灭亡后,晋静公下场如何?

晋国灭亡后,晋静公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861 更新时间:2024/3/5 13:29:53

晋静公是晋国最后一位君,虽然晋国是亡在他的手上,但晋静公继位之时晋国多半领土早已被赵、韩、魏瓜分,晋国的灭亡只剩下时间问题。公元前349年,赵、韩、魏彻底占领了晋国宗室的土地,三年后晋静公被贬为庶人,就此晋国彻底宣告灭亡。而三家分晋也被认为是春秋迈入战国时代的分水岭。当然晋国的灭亡肯定不是一时造成的,其中的隐患在设立六卿时就已经埋下。

三家分晋,魏斯成为晋国最后一任中军将,此时晋国国君为晋幽公,从这时候开始,强盛的晋国开始谢幕。

当时晋幽公只有绛都和曲沃两地作为食邑,能够调动的武装力量不超过三百人,他以为魏斯将就此放过他,想不到一场针对自己的阴谋,正在酝酿当中。

三家分晋,晋国的核心地带,河东郡分给魏国,而绛都和曲沃,恰好都在魏国河东郡。如今晋国之于魏国,好比梵蒂冈之于意大利,虽然没有威胁,但毕竟也是一个诸侯。雄心勃勃的魏斯,连两地的赋税都不想留给晋国宗室。

晋幽公生活在晋宫之中,除了几个死忠宦官,其他侍卫和宫女,全都是魏斯的人,或被魏斯收买。

晋幽公的夫人很早就过世了,魏斯一直不同意其再另娶,晋幽公只好将就,与仅存的几个姿色平平的宫女苟且。

晋幽公还不知道,很快他就会大走桃花运,那是魏斯为他设计的一款经典“美人计”。

又到一年中祭拜祖先的时候,按照礼制,晋幽公要到旧都曲沃去祭拜祖先。

图-晋国早期疆域,绛都和曲沃后来都在魏国境内

祭祖这件事情本身没什么特殊,令人意外的是,晋幽公在曲沃很受欢迎,几个当地的豪族前来拜见,还纷纷送来倾城美女,他们似乎知道晋幽公的苦衷。

曲沃的老宫殿之中,晋幽公将多位美女纳入宫中,登堂入室,没有了魏斯的管制,晋幽公身心特别愉快。

晋幽公得这几位绝色美女,格外珍惜,宠爱有加。但是他不可能一直呆在曲沃,在魏斯派家臣多次催促下,晋幽公偷偷地带着几位绝色美女上路。

从曲沃到绛都,路途并不远,而且道路平坦,只有一段几公里的山路密林,旅途中这段风景秀丽的所在,却成为晋幽公的不祥之地。

晋幽公的车队,由八骑开路,八骑护后,数十名卫士队形整齐的护着八辆马车,缓缓前行。八辆马车之内,除了宗室成员,当然隐藏着好几位红粉佳人。

忽然,密林中四处健马嘶叫,马贼来袭。数百人将车队围住,周围杀气腾腾,护送的军士虽然立即摆开阵势,可是心中却寒意侵来,因为声势上护送军差远了。

四面的马贼开始策骑杀过来,口中发出尖锐的呼啸,足以令闻者心寒。

随着“飕飕”的箭矢声音传来,几名军士应声而倒,余者纷纷退到马车旁,以车体做掩护。

马贼却忽然停止进攻,只见马贼中策骑出来一个络腮胡子的彪形大汉,护送的军士不敢还击,此人傲然道:“把女人和钱财留下,其他人给我滚!”

晋幽公默不作声,晋国最后护送的军士军纪倒是严明,没有人逃跑,都抱着死拼马贼之决心。

马贼首领的话音落下不久,数十名马贼便闯入车队之中,由于马贼言明只要女人和钱财,晋幽公也并未发令还击,晋军护送的军士虽然剑拔弩张,却只是做自保之态。

马贼就是马贼,素质很低,当他们发现车上有绝色美女之时,便就地开始凌辱。

这下晋幽公终于沉不住气了,他在十多个军士保护圈内,咬牙切齿地发令:“杀,给我杀马贼!”

随后一场屠杀很快就平息,晋幽公被杀,数十名军士殉职,几个美女作为战利品被马贼带走。

这场意外事件,有一个幸存者,晋国的太史。他对晋幽公为保护女人牺牲军士的做法非常不满,回去后在晋国史书上写下几个字:“晋侯淫妇人,为盗所杀。”

魏斯就这样杀了晋幽公,却还让其背个黑锅,干净利落。事后魏斯顺利将绛都和曲沃的税收权夺了过来,立晋幽公的儿子公子止为国君,是为晋烈公。

大事告捷,魏斯下令宰牛杀马,大宴晋国众臣。

酒过三巡,魏斯举酒对众人道:“吾没有压众之心,汝等推戴我为中军将,今后立新君,有功者必赏,有罪者必罚。国有常刑,军有纪律,各宜遵守,勿得违犯。”

众人见魏斯客客气气,皆答应:“诺!”

宴后,魏斯与韩赵两家领晋国军政大事,晋国大臣亲附魏氏的居多,魏氏在三家分晋时占据人才高地。

至此,晋国宗室连食邑都没有了,绛都和曲沃完全落入魏氏的口袋。晋烈公,只能算是魏斯养着的一个贵族。

晋国的国君晋烈公,始终是个烫手的山芋,该如处置呢?

侯想过几个方案,方案一是直接杀了,方案二是将其置于深山中,方案三是保持现状供养着。

无论哪一种方案,都不能令人满意,晋国国君是三家共同废的,但是最后的黑锅却只有魏氏一家来背。

魏文侯之所以成了魏文侯,自然是有些非凡手段的,他别出心裁,将烫手山芋,送给韩国。

几年之前,魏国曾跨越赵国攻占中山国,赵国在那次事件中为魏国提供了很多帮助。因此这一次,魏文侯要让韩国也提供帮助,将晋烈公安置在韩国,韩景侯为什么默默接受呢?

公元前416年,韩国将都城从平阳南迁到宜阳。公园前408年,韩国又将都城东迁到阳翟。短短几年间,韩国暴露了兼并郑国的雄心。阳翟离郑国都城新郑很近,方便出兵。但是若魏国干涉韩国兼并郑国,韩国肯定不能如愿。后来魏国干涉赵国兼并卫国,赵国不但未能拿下卫国都城濮阳,自己的都城邯郸还被魏国大将庞涓攻克。

韩景侯只得派人迎接晋烈公,但他又如何处置晋烈公呢?显然杀掉前国君是不现实的,那样只是损了自己,便宜了魏国和赵国。韩景侯召集群臣商议,最终决定将晋烈公安置在上党郡山区的端氏城中。

图-今天的长治市有个屯留区

绛都城外,晋烈公在韩军的“护送”下亦步亦趋离开,他回头看着绛都巍峨的城墙,心中泛起伤感和忧愁,谁在乎,我的心里有多苦,谁在意,我的明天去何从?

晋烈公最终老死在端氏,他的儿子晋孝公,被韩国人迁移到北上党的屯留。

当时韩国新灭郑国,将晋孝公从端氏迁到屯留,离韩国的政治经济中心更远了,这一次则有流放的意思。

从屯留盆地出去,只有四个路口,晋孝公在这个巨大的笼子里,要想走出北上党,那是插翅难飞。

晋孝公死后,他的儿子晋静公,很快被韩国贬为庶人,晋国这支灿烂的鲜花,绽放了数百年,终于凋谢。

晋静公年少,他连名义上的国君都不再是,而且被韩国人严密监控起来。晋国最后一位国君,被禁止外出,不得娶妻,只有一个老仆陪伴。

晋静公在极度郁闷中生活几年便英年早逝,他做梦都在重复着一句话:“尔等身为晋臣,实为晋贼,汝三家终有衰败之日,汝之后人,必遭天谴,不得良死!”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一统六国还要感谢君王后?君王后为齐国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君王后是齐襄王王后,齐襄王去世由他长子田建继位,但早期齐国真正的决策者是君王后。也正是在君王后的带领下,齐国保持了四十余年的和平,同秦国等国建立了良好的外交关系。不过有人认为,君王后虽然给齐国带来了一时的和平,但也间接帮助秦始皇一统六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君王后的强势,导致齐王建存在感太低,而且没

  • 康熙皇帝究竟功大于过,还是过大于功?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康熙皇帝虽然有“千古一帝”之称,为清朝延续盛世,但清朝也正是在这段时间和西方拉开差距,为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丧权辱国事件埋下隐患。所以也有人觉得康熙皇帝在位期间过大于功,这些“盛世”只是浮于表面,内核后患无穷。其实这件事要分两面来看,康熙为人还是有值得后人

  • 同样是亡国之君,为什么刘禅和孙皓的结局差别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刘禅和孙皓,分别是三国时期,蜀国和吴国的最后一位君主,也就是亡国之君,历来亡国之君的结局都不怎么好,最终也都是没有善终,但是凡事总有例外,而刘禅就是其中的那个例外。刘禅虽然被俘虏,但是晚年生活过得还算是不错,至少没有直接被杀掉,也没有太多的虐待,但是孙皓就不一样了,下场悲惨,为什么同样是亡国之君,两

  • 曹操为何容不下周不疑?周不疑真正死因揭秘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周不疑和曹冲一样都是神童,而且两人关系十分要好。据说曹操就曾打算让周不疑辅佐曹冲,只是曹冲意外早夭,曹操也是痛苦万分。不过曹冲以后,曹操突然对周不疑也起了杀心,据说是因为曹操每次看到周不疑就会想起曹冲,所以心里不平衡。不过曹操最爱的便是人才,如果周不疑真有天才的一面,曹操为何要将他至于死地呢?其实周

  • 商鞅知道自己变法会死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商鞅变法让秦国变得更加强大,所以商鞅就是秦国的大功臣,而且很多人眼中的商鞅,就是一个非常光辉的形象,认为他变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秦国能够拥有统一天下的实力。但是司马迁却并不这么看,他认为商鞅这样做完全是出于自己的私心。那么商鞅是否知道自己进行变法,最终会是死路一条呢?变法者必然会

  • 三格格韫颖一生境遇如何?韫颖最后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韫颖全名爱新觉罗·韫颖,是溥仪的三妹妹。韫颖出身在紫禁城内,因为是载沣的第三个女儿,所以被称为“三格格”。但这位格格一生命运多舛,冯玉祥将溥仪赶出紫禁城后,韫颖跟随溥仪去到天津。后来韫颖和皇后的弟弟润麒定下了婚事,当时润麒只有19岁。此后韫颖的生活开始变的急转直下,最落魄的时

  • 项羽死后,刘邦哭祭项羽是真心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在面对自己的对手的时候,都难以做到心平气和,更不要说还对自己的对手毕恭毕敬,对他那样好了。但是刘邦就能做到,面对死去的项羽,刘邦的做法就不同了。虽然刘邦的确是很忌惮项羽,但是当项羽死后,刘邦却先后三次为项羽哭祭,每一次看上去都十分伤心难过,但是按理说刘邦应该是高兴才对,为什么反而难过呢?两人相

  • 唐朝藩镇割据是如何爆发的?唐朝为何允许藩镇的存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以后,唐朝逐渐爆发藩镇割据的局面,加上宦官专政导致国力每况愈下。不过此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各个藩镇已经到了无法控制的局面。其实在安史之乱以后,大部分的藩镇并没有割据,只有少部分选择割据,而且就算割据也在实行唐朝的法令。真正导致藩镇不受控制还是在黄巢之乱以后,也是压死大唐的最后一根稻草。那唐朝为什

  • 狄仁杰那么有名,为什么他的儿子却那么坑爹?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狄仁杰,可以算是家喻户晓了,在很多人的心中,狄仁杰就是断案如神的代名词,不管是什么样的疑难案件,好像只要到了狄仁杰的手中,就没有任何问题了,他一定能找出其中的问题所在。但其实,这些基本上都算是后世人对于狄仁杰的猜想,真实的狄仁杰并不是因此而出名的。但是不管怎么说,狄仁杰的名气都很好,可是唯一的败笔却

  • 为什么朱元璋说不要贬低元朝?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任何一个朝代的末期,基本上都是出于一种黑暗统治的时期,因为上位者的贪图享乐,或者对普通民众们的施压,造成了一种黑暗的社会现象,然而面对元朝末期的朱元璋,却一直告诉自己的大臣们,不要去抹黑和贬低元朝,朱元璋的这种思想又是有什么原因呢?面对一个欺压过自己的统治朝代,却还能够做到这样的评价,朱元璋的确是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