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女人都是怎么护肤的?女性保养皮肤美容方法

古代女人都是怎么护肤的?女性保养皮肤美容方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782 更新时间:2023/12/9 22:45:53

早晚盥洗的时候,取出少许益母草灰,投入面汤或者清水之中,兑和成灰浆,再将灰浆涂在脸上、手上,反复擦揉,一如今天女性使用洁面乳、洁肤乳的方式。这就是古代女子的护肤场景。

宫中秘传的美容品

宫女打开金花盒,把盒内雪洁的细粉倒入一小盂米汤里,仔细搅匀。然后,这只金盂被捧到武则天面前,女皇帝伸手从盂内舀起一捧浓稠的粉浆,涂到脸上,轻轻揉搓着,仔细地清理皮肤。“近效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这个颇有吸引力的配方名称,所暗示的正是如此的场景。

“近效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收录在唐代医典《外台秘要》中,此部中医经典成书于天宝十一年(752),距离女皇帝生活的年代并不遥远,这也就意味着,在武周时期,这一美容方法应该已经在流传了。据方中的说法,益母草灰不仅有美白的效果,还能消除老年人皮肤的皱纹,所以对于中年以上的女性具有返老还童的神效。另外,它还能侵蚀掉皮肤上衰老粗糙的角质层,让死皮脱落。至于本品的去死皮功能有多强大?你用它之后,面上的皮肤碎屑会扑簌簌地随手下落!皮肤既无黑斑,又清除了老旧角质,自然会色泽光润,“红艳光泽”。据方子的预告,如果长期坚持用益母草灰洗脸,能让50岁的女人看去像15岁的青春玉女!配方一再强调针对中老年女性的美容效果,也许,登上帝位之后的武则天真的用过这一款制品吧。另外,《外台秘要》问世之时,也正是杨贵妃最风光的年头,因此,这位着名的胖美人曾经以该方来修护皮肤,倒确实是很有可能的事情。

古代美容品的原理

在传统生活中,草木灰由于含有碱性,能够去除油污、腻垢,因此一直是人们洗涤衣物、清洁身体的重要手段之一。显然,益母草灰正是一种草木灰碱,说起来,“近效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其实无非是在利用益母草灰中的碱性,来为面部、双手清洁皮肤表层的死皮、孔中的油垢。不过,古人相信,益母草灰还有更多的功效,如去除皮肤中的黑色素沉淀,润血、去皱,乃至疗疮、除粉刺等。

《外台秘要》中的记载并不孤立,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唐代民间传抄的医书中,也同样录有烧炼益母草灰以消除面上黑斑、粉刺、癣疮等“面上一切疾”的方子,并且非止一例。可见,这一美容方法在唐代广为流传,并不是宫廷贵妇们独享的专利,而是广大普通女性也都熟悉的一项生活识。到了南末年的生活百科全书《事林广记》中,益母草灰更是发展为一种配有多种中草药成分的复合型制品,人们用茯苓、天门冬、香附子、甘草、杏仁、皂角、大豆等与益母草搭配,用于“洗面,去瘢疮”。进一步,益母草灰还被制成了碱皂。固体皂在唐代初见雏形,不过,是宋人发明了用肥皂角与中药调合而成的固体清洁皂。从此,各种皂角制成的固体皂成为中国人的主要美容洗洁用品。于是,到了明代的美容专书《香奁润色》中,便出现了一款以益母草和肥皂制作的“治美人面上粉刺方”。

在唐《簪花仕女图》画中,透过唐代女性身上那层半透明的薄薄轻纱,可见她白嫩莹润的肌肤。这样的肤质,要靠极其精细的呵护。这位美丽仕女的身上可否擦了粉莹“肉色”的“玉女桃花粉”?北宋末年官修医典《圣济总录》中,有一款“益母草涂方”治“面黑”:“(益母草灰)以醋和为团,以炭火煅七度后,入乳钵中研细。用蜜和匀,入盒中,每至临卧时,先浆水洗面,后涂之,大妙。”

古代女子晚上也要美容

在往昔生活中,女性在夜晚就寝前所做的美容保养功课是一点也不马虎的。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女性,在临睡前都是要上一层薄妆,然后就带着这妆容过夜,而夜晚的薄妆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就是向面上、身上擦涂营养型妆粉。《宫女谈往录》一书记载晚清宫女对宫中生活的回忆,就道是:“我们白天脸上只是轻轻地敷一层粉,为了保养皮肤。但是晚上临睡觉前,要大量的擦粉,不仅仅是脸,而且脖子、前胸、手和臂要尽量多擦,为了培养皮肤的白嫩细腻。”经过一夜休息,临睡前所上的“薄妆”,到天明起床的时候,就成了“残妆”,涂在脸上的白粉难以保全,掉落不少。在唐代诗人建《宫词》中就曾出现这样的形象:“宿妆残粉未明天,总立昭阳花树边。”

对于古代人使用的化妆品,人们可能更熟悉铅粉。其实很奇特的,自汉至宋,广泛流行的美容习惯,是仅仅在白天化妆时使用铅粉,夜间的营养粉则使用各种其他材料。或许在明代以前铅粉生产技术水平有限,这种重要化妆品的生产规模小,生产能力低,因此价格昂贵;另外,铅粉含有轻微的铅毒,长期使用对人体有害,会让肤色发黑:“揸妇人颊,能使本色转青。”(《天工开物》)人们认识到这一点,于是,便在自然界中寻找各种不需成本、同时又具有营养或治疗功效的原料,制成铅粉的替代品,用于夜间的皮肤修护与保养。益母草灰正是被开发出来的这样一种营养妆粉,宋人还为之起了一个特别诗意的名字“玉女粉”,显然是相信此种粉能让女性容光焕发,玉颜长驻。据明代的《普济方》记载,用益母草反复煅烧而成的“玉女粉”,其洁白细腻的程度足以与铅粉相比,其角色便是“夜卧时,如粉涂之”。在元人编纂的生活百科全书《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玉女粉”更是被发展为成分丰富的“夜容膏”:将白茯苓、白牵牛、黑牵牛、白芷、白丁香、白蔹、白芨、蜜陀僧、白檀、鹰条的细末与益母草灰拌合在一起,用鸡蛋清调成丸,在阴凉处晾干。上夜妆的时候,则是把“夜容膏”丸用唾液调湿,据说,对于美容具有“神功”。

古人最爱益母草作美容品

古人喜欢用花卉或野生植物来制成天然美容品。夏季开花的益母草生长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山野草地,是古代妇女非常喜爱的美容药草。现代药典也认定益母草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确有抗氧化、防衰老甚至抗癌之功效。对古人来说,益母草最可爱之处在于,它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野草,在田间野外处处生长,因此,当人们需要的时候,只要走出城镇,就能很容易地找到这种美容原料,可以大量地采摘收集。医人、商家固然把多种中草药与益母草相配,制成复杂、高档的美容用品,但是,普通的家庭主妇、民间少女也可以采来这种野草,自己动手制作“玉女粉”。《事林广记》一书的预设服务对象是富裕平民阶层,在书中,就推出一款“面药益母散”方,无疑是介绍给宋代大众的“近效则天大圣皇后炼益母草留颜方”平民版:只要采来益母草,烧成灰,再加入米粥中煮一过,然后连粥捏成团,到炭火中煅烧一番,随后取出,待凉后研成细粉,就大功告成了,任一个平民妇女凭借自家的火炉或烧饭灶都可以顺利地DIY。

每年的端午前后,是益母草生长最茂旺、花开得最盛之时,按中医的说法,采摘、制粉的工作在此时完成最有效果。古人的生活总是随着四季的轮转而循序进行,在不同的时节,根据大自然的安排,而从事特定的人生内容。今人提起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往往想到赛龙舟、吃粽子、浴兰汤等等。其实,对于唐宋时代的人来说,“重五”这个日子还标志着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到野外去采摘大量的鲜益母草,然后精心制作各种美容用品。在节日前后,晨露未干的碧绿田野上,总是会出现勤劳、聪慧的女性的身影,手携着竹篮,在百草中灵巧地撷摘着紫花盈盈的益母草,也许,还会伴有婉转的民歌声随风飘过那些翠丛成荫的日子吧。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的苏小妹是不是虚构的?她是苏轼的妹妹还是姐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关于苏小妹的故事,比比皆是,但大多出自野史和小说,正规史书上记载并不多,于是有人得出结论,苏小妹并不存在。近读苏洵《自尤》诗,发现苏小妹不但真有其人,而且非常有才,只是命运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没有嫁给秦观,而是嫁给了苏洵妻子的娘家侄子程之才,18岁就连病带气,一命呜呼了。不错,欧阳修《苏明允墓

  • 1945年为什么顺治皇帝的陵墓没有被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埋葬于清东陵的清朝皇帝,包括了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皇帝以及慈安、慈禧等皇妃。在历史上,除了大盗孙殿英对乾隆和慈禧的陵墓进行过盗抢意外,发生在1945年的一次浩劫,规模却更大,除了一座陵墓为被盗以外,其余的的陵墓竟无一幸免,而为何偏偏就那一座陵墓未被盗呢?其中又有什么缘由呢?未被盗的这座陵

  • 每天参加上早朝的有哪些官员什么级别?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早朝是从夏朝就开始了的,所谓早朝,其实一天当中也就这么一次朝参的机会,只不过是时间选择在了早晨而已。早朝的官员大都是京官,除了有事情的地方官,或者被皇帝召见,再或者进京述职的官员才能去上早朝。据大明会典记载: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

  • 顺治皇帝两次废除皇太后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顺治皇帝两次废后的原因:顺治皇帝福临刚14岁的时候,皇室就为他选立了皇后,这位皇后是蒙族人,名叫娜木钟,来自蒙古科尔沁大草原。她的父亲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是孝庄文皇后的哥哥,是福临的亲舅父,所以这位皇后正是福临的表妹。顺治八年(1661年)正月,吴克善把女儿送到了京城。同年八月十三日在紫禁城举行了清朝

  • 赵匡胤为什么没有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德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和赵匡义这亲兄弟两自周世宗手中篡夺皇位之后,一直对自己的手下将军不放心,最后赵匡胤来个杯酒释兵权,就这样轻松的扫清了手握重兵的将军对自己皇位的威胁。按理说他此时已经可以放心的将自己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德芳,可是没成想竟然戏剧性的传给了赵匡义。并由此形成了我国历史上两个千古谜案。第一个谜案就是

  • 中国历史上为什么只有朱元璋北伐能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熟悉中国历史的人都知道,历史上南征取得的胜利比较多,北伐取得成功的例子很有限,一般大家都以偶然来看待这个问题,也有部分人是宿命的看待这个问题,但是我认为这其中有必然的道理。经济的基础才是最关键的,诸葛亮可以招招领先,但是也在经济上奈何不了司马懿,而且诸葛亮进行的也是北伐。决定这个成败的关键在于古代的

  • 诸葛亮为什么总是坐四轮车而不骑马?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上战场经常爱坐着一辆四轮小车,羽扇纶巾,好不潇洒。但估计又有读者会犯嘀咕,这辆精致可爱的小车只能靠人推,一旦战场上出了什么状况,被敌人骑兵冲过来抓住可怎么办?说到战场上主将被突袭的例子,三国时代就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关羽万马丛中取颜良首级的事。这段战例确实太脍炙人口,不论是正史《三国志

  • 秦始皇为什么要铸造12个铜人?现在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秦始皇为一了巩固第一个封建王朝的政权,除了在原来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和完善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机器,建立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严密的统治机构和封建官僚制度外,还采取了一系列其它措施,其中有一条就是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铜人,立于咸阳。据《三辅黄图》载:“营朝宫于渭南上林苑中&rd

  • 宋江为何一生不娶妻妾生子不近女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从做押司到怒杀阎婆惜到最终被逼上梁山,然后通过一系列的运作,在晁盖死后坐上了第一把交椅,后因为把梁山影响日益扩大,最终遂了心愿被朝廷招安,然后率领一班兄弟,打辽国、平田虎、征王庆、剿方腊,虽然染尽兄弟血,但还是让宋江带来了一时的荣耀,光宗耀祖。故事发展到这里,我们却发现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宋江无

  • 刘邦的儿子孝惠帝刘盈为何对夏侯婴难以忘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孝惠帝刘盈,是刘邦和吕后生的儿子。他性格柔顺,为人仁弱,在位仅有七年的时间,就英年早逝了。但是,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始终有一个人令他难以忘怀。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又是什么原因给他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呢?此人正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在刘盈的心目中,夏侯婴是他最亲近的人,如同其再生父母。原来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