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爽为什么会投降司马懿,而没有选择抵抗?

曹爽为什么会投降司马懿,而没有选择抵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047 更新时间:2024/1/17 19:12:42

高平陵之变,是司马懿正式夺取曹魏政权兵权的一次事件,如果说在这之前,司马懿还受到了其他官员的排挤,那么在此之后,就真的没有人敢去招惹他,司马家族也慢慢将曹家挤掉,自己成为新王朝的皇帝。但是在这次的事变中,与司马懿同为托孤大臣的曹爽,并没有选择拼死抵抗,反而是投降了司马懿,结果不光是自己,还有很多亲信,都被诛灭三族。那么为什么曹爽没有进行抵抗呢?

我们先简单回顾一下,发生于公元249年的那场惊心动魄的军事政变。

当年正月初六,魏国少帝曹芳离开都城洛阳,祭扫魏明帝的坟墓高平陵。独掌大权的曹爽兄弟及其一帮亲信,倾巢而出,陪同曹芳扫墓。不料,等曹芳、曹爽离开洛阳,司马懿立即以郭太后名义封闭城门,向曹芳历数曹爽罪恶,发起军事政变。史称“高平陵之变”。

司马懿派人通知曹爽,劝告他赶紧缴枪投降,还有活路,“唯免官而已,以洛水为誓。”在这种情况下,曹爽犹豫了很久,最终决定投降。然而,曹爽兄弟回到洛阳后,很快就遭到了司马懿的清算。司马懿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将曹爽、曹羲、曹训三兄弟,以及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等亲信逮捕入狱,统统处死,并诛灭三族。

很多人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惋惜地说,如果当初曹爽不是选择投降,而是听信大司农桓范之言,选择奋起抵抗,挟持魏帝到许昌,未必会落得被诛灭三族的悲惨结局。当年,曹操挟持汉献帝到许昌,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地位,开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时代,未尝不是一个可以复制的经验。然而,曹爽真能复制曹操的经验吗?答案可能没有那么乐观。

一、曹爽的个人能力,远远不能与曹操相提并论

曹操年纪轻轻就已锋芒毕露,许多人夸他:“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他挟持汉献帝到许昌时,已经从东汉乱世里杀出了一条血路,成为割据一方的枭雄。而曹爽素有“草包将军”之称,他能够在魏明帝曹叡死后与司马懿一起获得托孤大臣的地位,完全是因为姓得好、姓得妙,巧好生在曹家。

244年,曹爽为了获得军功,贸然率领7万大军征伐蜀汉。然而,在他稀里糊涂的指挥下,7万大军深陷蜀汉边境,进退不得。苦战多时,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才得以撤退。

二、曹爽没有得到朝廷重臣的支持

曹爽在魏明帝曹叡死后,排挤司马懿,专权乱政,得罪了很多人。当他陷入“高平陵之变”的困境时,除了亲兄弟和几个死党,几乎没人站在他这边。而在朝廷之中,司马孚司马师等司马家族的成员自然义无反顾地站在司马懿一边,就连司徒高柔、太仆王观、太尉蒋济等朝廷重臣,都支持司马懿。高柔帮助司马懿接管了曹爽的军队,王观以代理中领军之职接管了曹羲的直属军队,蒋济在司马懿犹豫时鼓舞了他的信心:“没事儿,放心搞!”

三、曹爽难以召集足够的人马前往许昌

由于“高平陵之变”发生得太过突然,曹爽在高平陵只有几千屯田兵士担任守卫,这点士兵根本就不够打,更别说要带到许昌去了。前车之鉴是,当关羽败走麦城时,在没有打什么仗的情况下,几万人马也是边走边丢,最后只剩下10余骑,“因遁走,兵皆解散,才十余骑。”那么,以少帝曹芳的名义发动勤王,又将如何?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一名掌握重兵的将军,同时接到少帝曹芳和郭太后的勤王诏令时,会如何选择?聪明的将军,必然会持观望态度,同时派人前去摸清虚实。显然,一时半会,曹爽是指望不上勤王军队了。

综上而言,曹爽遭遇“高平陵之变”后,不是没有想过奋起抵抗,但所有的人都不帮他,还劝他投降,他又能如何?奋起抵抗,必然是死路一条;而缴枪投降,至少还有一线希望——假如司马懿的发誓能够与洛水一样日夜不停的话。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郡国并行制是怎样的?西汉时期的郡国并行制有怎样的弊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西汉时期,说到西汉小编相信很多人还是知道的,西汉是中国古代比较著名的一个时期,说到西汉就要提到当时的郡国并行制,其实,郡国并行制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中央集团专制,通过土地的瓜分再瓜分来达到削减地主的作用,最终加强中央集权,那么,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郡国并行制是怎样的?郡国并行制

  • 兵马俑手中为什么没有武器?真的是被项羽拿走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秦皇陵兵马俑,可以说是一项震惊世界的奇迹,在两千多年前,竟然就已经能够烧制这么大规模、每一个都独一无二的兵佣,确实是相当震撼的,也难怪很多网友都说秦始皇嬴政才是最厉害的手办爱好者。但是,不管是从照片还是现场看,我们都会发现,这些兵佣虽然做着一个握兵器的姿势,可手中却并没有兵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有传

  • 诸葛亮说魏延有反骨,他真的是不忠不义之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魏延是蜀汉后期的高级将领,在他投奔刘备之前,原本是长沙太守韩玄的手下,刘备攻打长沙时,魏延投降准备效忠于刘备,当时诸葛亮就对刘备说他脑后有反骨,以后一定会造反,准备杀掉魏延,最后刘备还是动了爱才之心,阻止了诸葛亮,将魏延收入麾下。魏延虽有反骨,那么历史他真的是一个不忠不义之人吗?三国中,著名的反骨当

  • 明朝的君主制是怎样的?明朝是怎样加强中央军集权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明朝,说到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明朝是当时古代非常著名的一个朝代,因为古代的明朝加强了中央集权专制,使得皇帝的地位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当然了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朱元璋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经历了农民的苦难,上位后也是实行了很多的改革,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古代明朝是

  • 古代人怎么防范雨季积水?古建筑的排水系统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别说古代了,现在我们如果碰上梅雨季节很多地方都会淹水,阻碍交通。古时候还没下水道这些系统,如果他们碰上一连下了好几天的大暴雨要怎么处理积水呢?千万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古代很多建筑在修建的时候就设计了排水的系统,不过对于大水还是需要下水道,不然积水根本没地方可流。一起来看看古人们都有哪些办法把。中国古

  • 孙权为何不重用与诸葛亮齐名的庞统?难道仅仅是因为长的丑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曾对刘备说过这样一句话“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其中“卧龙”指的就是诸葛亮,“凤雏”指的便是庞统,诸葛亮的大名我们都知道,作为和他齐名的庞统,其才能也不在孔明之下,最后这两位三国的顶级谋士都被刘备收

  • 元气学说是怎样的?王夫之的元气学说产生了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王夫之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王夫之是中国古代史上明末清初思想家。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后面便是清朝,清朝是中国非常落后的一个朝代,明朝也是中国最后一个由汉族人统治的朝代,据说当时的明朝晚期,社会局势动荡,老百姓的生活也是苦不堪言的,王夫之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可以说还是比较厉害的,我们今天就一起来

  • 准噶尔为什么要和大清为敌?是看不顺眼还是另有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准噶尔想必大家都知道的,这个国家全名叫准噶尔汉国家,这个国家好像总是和清朝过不去,总是要和大清为敌,有的网友就要问了,这是为什么,其实真的不就是为了什么领土,为了什么政权等等一系列的利益的东西,下面我们就着这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准噶尔与清朝为敌,就是一场蒙古人和满人争

  • 历史上"万人敌"张飞是怎么死的?史书中是如何描述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三国的“刘关张”三兄弟可谓是家喻户晓,大哥刘备的仁德,二哥关羽的忠义,以及三弟张飞的勇猛,都留给我们非常深刻的印象。其中性格耿直但作战勇猛的“万人敌”张飞,他的那份纯粹更是受到大家的喜爱。那么历史张飞究竟是怎么死的呢?史书中又是如何描述的呢?下面就

  • 明朝的监察与司法制度是怎样的?是怎样演变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明朝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厉害的一个朝代,明朝的开国皇帝是朱元璋,其实,朱元璋出身在一个贫民家庭,生活也并不富裕,从小便体会到了人间的疾苦,于是,上位后也是大肆的推行廉政,当然了,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明朝时期朱元璋推出的监察和司法制度,可以说这项制度非常严格,使得当时的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