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小乔的结局是什么?她的墓又在哪里

小乔的结局是什么?她的墓又在哪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19 更新时间:2024/1/26 6:37:12

据明隆庆年间《岳州府志》载:“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周瑜,后卒葬于此。”小乔墓最早记载.

小乔,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也。父桥国老德尊于时。小乔国色流离,资貌绝伦。

汉代桥、乔本为两姓。小乔姓桥而非乔,后世桥姓的桥被简化为乔。

对于小乔,大多数人只知道她是周瑜的妻子,与姐姐大乔并称“二乔”,是三国时期世人皆知的美女。而在史书中,对于小乔的记载也是较为简单,陈寿在《三国志》“周瑜传”中写道:“(孙)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原来,“小乔”原本姓“桥”,后来“桥”姓都改为“乔”姓,她便被后来的人称为小乔。

小乔怎么死的?

小乔与周瑜琴瑟相谐,恩爱相处了十二年。后周瑜病死于巴丘,年仅三十六岁。这时,小乔也不过三十岁左右。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小乔病逝,终年四十七岁。

小乔为周瑜妻,墓在县城大西门,真武观西百步。公元210年,周瑜病逝,厚葬于庐江东门横街朝墓巷,小乔住守庐江,扶养遗孤。公元223年,小乔病卒,享年四十七岁,葬于县城西郊,旧称乔夫人墓,俗名瑜婆墩,平地起坟,墓有封无表,汉砖结构,墓前有碑,拜台、列台屏石供,墓门向东,明崇祯时毁于兵乱,仅存一座土冢,与城东周瑜墓遥遥相望。

2001年被庐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岳阳小乔墓又名二乔墓,在岳阳楼北面。据光绪《巴陵县志》引明《一统志》载:“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归周瑜,后卒葬于此。”又引《戊申志》载“墓在今广丰仓内。或小乔从周瑜镇巴丘,死葬蔫。大乔不应此。”

在皖南青弋江上游的南陵县境文化馆内,中山公园边上,也有一座小乔墓。据《南陵县志》,此墓建于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起因是当时的知县高怡梦见小乔,诉说她的墓在香油寺侧,遂令典史江鲲在香油寺西苑,重建小乔墓。周瑜曾经做过春谷(南陵)长,小乔死后葬在南陵,也就有了依据,为世人所公认。南陵小乔墓前有一块巨碑,阳刻“东吴大都督周公瑾配乔夫人之墓.”两侧阴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安徽宿松文人许文权撰:千年来本贵贱同归,玉容花貌,飘零几处?昭君冢、杨妃茔、真娘墓、苏小坟,更遗此江作名姝,并向天涯留胜迹。下联是芜湖儒士陶宝森作:三国时何夫妻异葬,纸钱酒杯,浇典谁人?笋篁露、芭蕉雨、菡萏风,梧桐月,只借他寺前野景,常为地主作清供。

据明隆庆年间《岳州府志》载:“三国吴二乔墓在府治北。吴孙策攻皖,得乔公二女,自纳大乔,而以小乔配周瑜,后卒葬于此。”这应是关于小乔墓最早的记载了,而后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小乔墓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直到清朝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知府沈廷英筑小乔墓,小乔再次直面于尘世,此时的小乔已逝千年有余;光绪十年(公元1881年),督学陆保宗重建墓地,将碑文改为“小乔之墓”,并于南侧增建一墓庐,厅内塑小乔像,这应是现存小乔墓最直接的渊源了。抗日战争时期,小乔墓在炮火硝烟中被夷为平地,仅一块刻有“小乔之墓”的墓庐碑刻尚存。1992年,岳阳市政府重建小乔墓,迁至岳阳楼公园。

小乔墓地的周围既无翁仲,也无石兽,甚至连护栏也没有。墓碑由白色大理石制成,背面刻有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词句:“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此外再没有其他。

标签: 小乔墓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芈月嫁到秦国,却没让娘家楚国占半点便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芈月,战国,历史解密

    历史上能留名于后世的人,没有一个是泛泛之辈,“谁说女子不如男?”但能被后人所知的女子却是少之又少。芈月,秦惠文王的八子、秦昭襄王的生母、大秦宣太后,能胜过惠太后得宠,助子夺位而垂帘听政,岂是池中之物?这位眼光独到、颇有野心的王后,从入秦国开始不仅没为母国向王上进言半句,在自己的儿子继位后也没让楚国占

  • 唐朝最好色的诗人,写了一首诗自毁前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崔颢,唐朝,历史解密

    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首《黄鹤楼》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此诗被《沧浪诗话》评为“唐人七律第一”,此外后世还有“独步千古”、“千秋绝唱”等等评价,诗坛大家都丝毫不吝赞誉之言。而这首诗令诗仙李白

  • 明朝海军能否打败同时期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可能会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西班牙无敌舰队,历史解密

    根据学者王日根的介绍,洪武初年,明朝军舰大约有3000到5000艘。大多都是内河的船舰,因此,根本不具备远洋作战的能力。洪武七年,朱元璋成立远海巡防舰队,尽管起到一定的抗倭作用;但是,这支舰队的主要的功能仍然是巡逻,只能说是一些海警,无法称之为海军。巡防队最远到达的地方是琉球群岛,足见其航行能力有限

  • 袁世凯逼清朝皇帝退位,溥仪身边的忠臣良将呢?为什么没人保护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溥仪,退位,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朝代灭亡的时候,都会经历非常惨烈的战争。朝廷忠臣、民间义士,为了保护王朝避免灭亡,都会费劲心力,抛洒热血。南宋灭亡的时候,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等文臣武将,保护着两个小皇帝,四处飘荡,转战南北,目的无非就是要留下赵宋血脉,恢复赵宋江山。明朝灭亡的时候,南边建立了非常多南明小朝廷,也

  • 袁绍如何做了这几件事,官渡之战结果会改变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官渡之战,三国,袁绍,官渡之战,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当中,有很多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三国时期曹操和袁绍的最后一场大决战——官渡之战,现在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它是曹操一统中原,成就千秋霸业最关键的一战,而袁绍集团也在这一场战争中一蹶不振。袁绍当时是北方最大的军阀势力,但从军事和经济实力来说,曹操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对手,当时的绝大多数

  • 俗语“说曹操曹操到”,居然有下半句,为何无人敢提及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曹操到,曹操,历史解密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出现过一些各种各样的风云人物,这期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个东汉末年的时代人物,而且也是大家经常提及,我们巧合见面的一种调侃,他就是一代枭雄——曹操。而提及他的最常见的俗语就是“说曹操曹操到”。后面还有一段话,但是却无人敢提,这是什么原因呢?曹操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是汉王朝

  • 南北朝时期,西魏为何能快速从弱国变成强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魏,南北朝,历史解密

    隋朝疆域最大时,据说达到467万平方公里,是东方第一强国。就在并不遥远的五十多年前,隋朝的前身(北周)的前身西魏,还是个在风雨飘摇中让人看不到希望的小国。公元534年,“累世强盛”的北魏帝国,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轰然倒塌。权臣高欢和北魏最后一个皇帝孝武帝元脩(元修)翻脸,改立北魏孝文帝的曾孙元善见为帝

  • 割股充饥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割股充饥,历史解密

    割股充饥的主人公是介子推。清明节的由来就跟当年介子推割股充饥救重耳的故事有关。介子推是春秋时期的贤臣,当初晋文公重耳被父兄的人追杀,经常饥肠辘辘。介子推不忍看重耳受饿,就偷偷在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给重耳煮汤喝。晋文公重耳是春秋霸主之一,不过当初他被人追杀,在外面过了十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这十几年的时

  • 东汉为什么会出现很多外戚干政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汉,历史解密

    两汉四百年,外戚干政频发,且有太监干政,最后导致皇帝大权旁落,州牧变成诸侯。如果说唐朝亡于藩镇割据的话,那么说汉朝亡于外戚干政也不为过。西汉先是有吕氏专权,差点几十年就要了刘氏江山,最后王政君掌握朝政大权,重用外戚,王氏五个兄弟先后称侯,号称“王氏五侯”,侄子王莽,更是厉害,阴谋篡汉成功,改国号新。

  • 揭秘:唐代名将郭子仪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郭子仪,唐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的是唐代有一位名将叫做郭子仪,郭子仪一生征战于沙场,为唐朝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郭子仪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将领,他在当时的唐代当中有着很显赫的地位,他受到皇帝的器重,连百姓都非常敬重和佩服他。而郭子仪行事却是比较低调的,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想要太过于声张,有些人觉得非常奇怪,想要知道这些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