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最好色的诗人,写了一首诗自毁前程

唐朝最好色的诗人,写了一首诗自毁前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219 更新时间:2024/1/24 14:10:25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这首《黄鹤楼》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此诗被《沧浪诗话》评为“唐人七律第一”,此外后世还有“独步千古”、“千秋绝唱”等等评价,诗坛大家都丝毫不吝赞誉之言。而这首诗令诗仙李白不敢再题黄鹤楼的故事也脍炙人口。

能让诗仙李白甘拜下风,诗人崔颢的大名也与《黄鹤楼》一起名垂千古。如今人们说起崔颢,无不想起其《黄鹤楼》诗,也会联想到李白无奈认输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句!

不过对于崔颢的生平,很多人并不了解。实际上,崔颢可以说是唐代最好色的诗人,这一点,就连北宋“一树梨花压海棠”的张先都有所不如。崔颢年轻时以轻薄浮艳著称,好酒、好赌、好色。

他的好色与众不同,别人最多不过是多娶几个小妾,常去烟花之地流连。而崔颢却是不断娶妻休妻再娶妻,而且只有一个标准:漂亮。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人们都是很重视夫妻关系的,即便是古代人三妻四妾,但对娶正妻也是很严肃的。崔颢却是娶一个妻不久后就休妻,始乱终弃,然后猎艳再娶妻。如此独门风范的行为,就算老年娶妾的张先也得甘拜下风。

好酒好色,又是诗人,自然少不了写写一些风流情诗。早年的崔颢作诗以闺事情诗居多,比如其著名的《长干曲》:“君家住何处,妾住在横塘”便是此类!这些诗作未必艳情不堪,但闺中情、风流事总归格调不高,因而当时诗坛称他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

下面这首《王家少妇》就是崔颢早年的得意之作,也是他自毁前程的一首诗:

王家少妇

唐·崔颢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

自矜年最少,复倚婿为郎。

舞爱前溪绿,歌怜子夜长。

闲来斗百草,度日不成妆。

这是一首闺情诗,是以一名少妇的口吻描述婚后生活情景。大意就是十五岁就嫁给王家少年,婚后恩爱无比,而自己不仅貌美如花,还能歌善舞,闲来玩玩斗草的游戏,以至于忘记时间,连梳妆都忘记了。整首诗看似平淡,却写尽了小女人的活泼情态和心理,在文字表现力方面确实称得上是诗意盎然,难得佳作。但思想格调不高也是事实。

然而这样一首格调不高的诗却被崔颢当做得意之作。据说崔颢年轻时才名远播,有一个名叫李邕的大官曾邀请崔颢前来家中做客,想要提携晚辈。按例登门拜谒应献上自己的诗作,崔颢也确实献上了诗集,坏就坏在他把这首《王家少妇》放在诗集中的第一篇。

拜谒长者献诗,最应在诗歌中表现出高尚情怀、远大志向,以这样一首闺情之作置于篇首拜谒长者,可以说是很失礼了。李邕看到这首诗后大呼“小儿无礼!”,并且将崔颢赶出门外,不再接见。崔颢也因此错失一次平步青云的机会。

后来的崔颢虽然考中进士,但因其作诗轻薄,为人始乱终弃的劣迹,导致他的名声不好,无奈离开京城,流浪江湖。直到20年后才回到长安入朝做官,跌宕一生,到死也不过是个司勋员外郎的小官。

不过可喜的是,浪迹江湖20年,风尘洗尽铅华,晚年的崔颢性格成熟稳重,诗风格调也变得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成为诗坛巨匠。名垂千古的绝唱《黄鹤楼》正是他晚年之作。

一诗自毁前程,一诗令诗仙认输,崔颢这一生也算是起伏跌宕,尝尽了人间甘苦,死后却名垂千古,令人唏嘘感慨!

标签: 崔颢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海军能否打败同时期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可能会惨败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明朝,西班牙无敌舰队,历史解密

    根据学者王日根的介绍,洪武初年,明朝军舰大约有3000到5000艘。大多都是内河的船舰,因此,根本不具备远洋作战的能力。洪武七年,朱元璋成立远海巡防舰队,尽管起到一定的抗倭作用;但是,这支舰队的主要的功能仍然是巡逻,只能说是一些海警,无法称之为海军。巡防队最远到达的地方是琉球群岛,足见其航行能力有限

  • 袁世凯逼清朝皇帝退位,溥仪身边的忠臣良将呢?为什么没人保护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溥仪,退位,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朝代灭亡的时候,都会经历非常惨烈的战争。朝廷忠臣、民间义士,为了保护王朝避免灭亡,都会费劲心力,抛洒热血。南宋灭亡的时候,张世杰、文天祥、陆秀夫等文臣武将,保护着两个小皇帝,四处飘荡,转战南北,目的无非就是要留下赵宋血脉,恢复赵宋江山。明朝灭亡的时候,南边建立了非常多南明小朝廷,也

  • 袁绍如何做了这几件事,官渡之战结果会改变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官渡之战,三国,袁绍,官渡之战,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的战争史当中,有很多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其中三国时期曹操和袁绍的最后一场大决战——官渡之战,现在可以说是妇孺皆知。它是曹操一统中原,成就千秋霸业最关键的一战,而袁绍集团也在这一场战争中一蹶不振。袁绍当时是北方最大的军阀势力,但从军事和经济实力来说,曹操根本不可能是他的对手,当时的绝大多数

  • 俗语“说曹操曹操到”,居然有下半句,为何无人敢提及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曹操曹操到,曹操,历史解密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当中,出现过一些各种各样的风云人物,这期就跟大家分享一下,一个东汉末年的时代人物,而且也是大家经常提及,我们巧合见面的一种调侃,他就是一代枭雄——曹操。而提及他的最常见的俗语就是“说曹操曹操到”。后面还有一段话,但是却无人敢提,这是什么原因呢?曹操我们大家都知道,他是汉王朝

  • 南北朝时期,西魏为何能快速从弱国变成强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西魏,南北朝,历史解密

    隋朝疆域最大时,据说达到467万平方公里,是东方第一强国。就在并不遥远的五十多年前,隋朝的前身(北周)的前身西魏,还是个在风雨飘摇中让人看不到希望的小国。公元534年,“累世强盛”的北魏帝国,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轰然倒塌。权臣高欢和北魏最后一个皇帝孝武帝元脩(元修)翻脸,改立北魏孝文帝的曾孙元善见为帝

  • 割股充饥的主人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割股充饥,历史解密

    割股充饥的主人公是介子推。清明节的由来就跟当年介子推割股充饥救重耳的故事有关。介子推是春秋时期的贤臣,当初晋文公重耳被父兄的人追杀,经常饥肠辘辘。介子推不忍看重耳受饿,就偷偷在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给重耳煮汤喝。晋文公重耳是春秋霸主之一,不过当初他被人追杀,在外面过了十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这十几年的时

  • 东汉为什么会出现很多外戚干政的现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东汉,历史解密

    两汉四百年,外戚干政频发,且有太监干政,最后导致皇帝大权旁落,州牧变成诸侯。如果说唐朝亡于藩镇割据的话,那么说汉朝亡于外戚干政也不为过。西汉先是有吕氏专权,差点几十年就要了刘氏江山,最后王政君掌握朝政大权,重用外戚,王氏五个兄弟先后称侯,号称“王氏五侯”,侄子王莽,更是厉害,阴谋篡汉成功,改国号新。

  • 揭秘:唐代名将郭子仪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郭子仪,唐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的是唐代有一位名将叫做郭子仪,郭子仪一生征战于沙场,为唐朝的稳定立下了汗马功劳。郭子仪是一位非常厉害的将领,他在当时的唐代当中有着很显赫的地位,他受到皇帝的器重,连百姓都非常敬重和佩服他。而郭子仪行事却是比较低调的,他不管做什么事情都不想要太过于声张,有些人觉得非常奇怪,想要知道这些为什么?

  • 新儒学有着怎样的发展?对中国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新儒学,儒学,历史解密

    阶段划分现当代新儒学思潮形成于五四运动前后东西方文化问题论战和“科学与人生观”论战期间,这也可以视为这一思潮发展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思潮发生在抗战时期及抗战胜利后的中国大陆。第三阶段思潮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第四阶段思潮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海外,改革开放

  • 明朝驸马欧阳伦:走私茶叶,被朱元璋直接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欧阳伦,明朝,朱元璋,历史解密

    驸马就是皇帝的娇客,身份非常特殊。比如说明朝的驸马,每年可以拿着两千石的俸禄,同时还享受大片田产,此外还经常能够得到皇帝的赏赐,而明朝正一品官员的年俸不过1044石。但人的欲望是无穷,驸马依仗着于皇帝的特殊关系,经常违法取利,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话说自唐宋以来,中原王朝就利用茶叶与西部的少数民族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