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布的武器不是方天画戟,那会是什么?

吕布的武器不是方天画戟,那会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4352 更新时间:2024/2/7 15:37:51

方天画戟,一提到这个名字,首先想到的一定就是吕布了,吕布手持方天画戟,骑着赤兔马,这样的形象可以说是喜爱三国的人心中吕布的标配了。但其实真实的历史上,吕布的武器并非是方天画戟,吕布的形象也并不是小说里面描绘的那种样子。那么真实的吕布到底拿着什么样的武器?如果不是方天画戟,那吕布还会用什么呢?

一说起三国吕布,大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一位座下赤兔马、手中方天画戟的猛将,然而实际上吕布用的应该不是方天画戟。

戟最早出现于商代早期(约公元前16世纪至13世纪)。最初以青铜制造,战国末期才逐渐用铁代替青铜,也算得上是历史悠久了。1975年北京近郊发掘周初(约西元1120年)木椁墓,出土青铜兵器中,有「戟」九支,证明了:「戟」这种中国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周代大戟的出土,说明在周时已广为使用。古籍所载「棘」即「戟」。《左传·隐公十一年》:「颍考叔挟辀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杜预注:「棘,戟也。」戟又为战国时的五兵之一,可知戟为当时常见的兵器。春秋战国时,战斗中使用的戟,仍将分制的戈和矛联装在木柄或积竹桶上。这种青铜就直刺有力,横构不易脱落,有的就还在长柯上端自上而下联装两件或三件戈头。例如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兵器局中有保存完整的长柄三戈戟。这就中有保存完整的长柯三戈戟。这就大大提高了戟的杀伤能力。战国末年,冶铁技术的发展催生了钢铁铸造的戟。那时,钢铁质地较坚韧,铸成的教刺尖锐修长。戟的形体也有所改进,就下侧垂直伸出的援,由党钝变为窄尖;与授对应的内取消,只造较长的胡来缚极。由此。就由“十”字形进化为“卜”字展;故称“卜字铁就”。另一种以戈为主,前有援,尾有内,上有刺,下有胡,呈“十”字形。这种款形体单薄、易脆易折,不适于实战,多属仪仗用的饰兵器。

1974年在陕西临潼秦始皇陵的秦俑从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镞、矛、戈、钺、吴钩等。就是两千两百年前,秦代军队武器装备的再现。戈、矛、戟这三种兵器,都安有三公尺左右的长木柄,下端装有铜,有的矛柄长达6.3公尺。西汉以后,教的“援”油平直变为弧曲上翘,进一步增强了前刺的杀伤力。就在当时是军队中的常备兵器。

戟按式样和大小分为方天画戟,青龙戟,钩镰戟等长兵器,以及双戟,短戟等。戟都是由锋,援,胡,内,搪五个部分组成。汉刘熙《释名.释兵》:“戟有三锋两刃,内长四寸半,胡长六寸,其援长七寸半,三锋者,胡直中短,言正方也,刺者著截,直前如截者也。戟胡横贯之,胡中矩之外勾磐拆,与柄长一丈六尺。”“车戟曰常,长丈六尺,车上所持也。八尺曰寻,倍寻曰常,故称常也。手戟,手所持之戟也。”《周礼.考工记》:“戟,广有半寸,内二之,胡四之,援五之。”

戟用援之法有冲铲,回砍,横刺,下劈刺,斜勒等;用胡之法有横砍,截割等;用内之法有反别,平钩,钉壁,翻刺等;用锋之法有通击,挑击,直劈等,这种形状复杂的兵器在长兵器中可以算是使用起来最花哨的一种了。从上面介绍的情况看来,戟这种兵器比较适合于车战和步战,在重心平稳或者不需要下肢做出很大幅度动作的情况下,使用者才能细致从容的作出各种技术动作,充分发挥戟的优势。长度达到三公尺的戟则更适用于步兵的密集方阵,在盾牌等前方掩护下,对敌人进行远程攻击。

吕布在史书中被称为“飞将”,具体形容是“便弓马,膂力过人”,又说“布有良马曰赤兔。”那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吕布个人作战的打法:远距离用弓箭袭击,中近距离则依靠马匹的突然加速,利用强大的冲击力和沉重凶猛的攻击来作战,在这种情况下,戟的种种细腻之处完全发挥不出来,使用戟反而会影响他的攻击力,在这里吕布需要的应该是最直接的招式、最简单的兵器。

在《三国志》中,提到的吕布和戟有关的有以下几处:、卓性刚而褊,忿不思难,尝小失意,拔手戟掷布。布拳捷避之,为卓顾谢,卓意亦解。这里是吕布被董卓用手戟掷击。、辕门射戟,“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诸君当解去,不中可留决斗。”布举弓射戟,正中小支。”这段经常被作为吕布使用方天画戟的证据,其实细看之下,吕布只是“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并没有说这只戟是吕布自己使用的。、“布因登求徐州牧,登还,布怒,拔戟斫几”,这里吕布所拔的戟当为手戟,同时代很多人都用这个作为防身短兵,史书中记载的就有董卓、曹操、刘备、孙权等等。这几处都不足以证明吕布上阵用的是方天画戟。

那么,吕布究竟用的是什么兵器呢?真实答案可能在这里,《三国志.魏书.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裴注.英雄记:“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我们前段时间曾经讨论过,单挑一般发生在双方都自恃武力的情况下,郭汜既然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勇于接受吕布的挑战,说明他武力也是很不错的,这是一场真正的生死之战,吕布在这个时候不可能再去更换兵器,只会拿着平时使用的称手兵器来应战,所以吕布真正使用的兵器应该是矛,这也和我们前面分析的吕布的武力特点相吻合。

三国时,使用戟的武将不少,像典韦,是一位步将,而且使用的是大双戟,还曾经使用小戟作为投掷器,这大双戟其实就是大号的手戟,使用过手戟的还有孙策、吕蒙太史慈甘宁等。使用戟最出色的当属张辽,在逍遥津一战“辽夜募敢从之士,得八百人,椎牛飨将士,明日大战。平旦,辽被甲持戟,先登陷陈,杀数十人,斩二将,大呼自名,冲垒入,至权麾下。权大惊,众不知所为,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辽叱权下战,权不敢动,望见辽所将众少,乃聚围辽数重。辽左右麾围,直前急击,围开,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馀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拔出馀众。权人马皆披靡,无敢当者。自旦战至日中,吴人夺气,还修守备,众心乃安,诸将咸服。”后来曹丕的诏书中有:“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说明当时张辽也是在步战中使用的戟,而孙权走登高冢,以长戟自守则是长戟的经典用法。

晋以后,由于盔甲的制作日趋精良坚固,钩啄兵器的效用降低,戟的杀伤力大为减弱,此后就慢慢退出了主战武器的行列,成为一种专门的礼器。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古代宰相地位有多高?宰相制度演变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很多人会把宰相当做是丞相,实际上这两个称谓并非一个概念。宰相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官名,而是对君王手下最高行政长官的一个统称。把太宰和相合结合在一起,便是宰相。中国古代宰相制度的演变史从西周就已经开始萌芽,可能在明朝朱元璋彻底废掉丞相后,宰相才在历史上彻底消失。不过宰相本有辅佐君王,加之谏言的作用,宰

  • 如果马谡守住了街亭,第一次北伐会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街亭,在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当中至关重要,但是偏偏派了马谡过去,这一个至关重要的地方就这样被弄丢了。马谡居高临下,本以为自己占据了一个好地方,没想到却已经踏进了鬼门关。虽然历史上的马谡是失败了,但是假设,如果马谡成功守住了街亭,第一次北伐的结果会不会被改写?诸葛亮是否能够成功?一起来看看结果吧。&ld

  • 卫子夫是如何成为汉武帝皇后的?卫子夫一生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卫子夫是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拥有独立谥号的皇后。卫子夫出身贫寒,是以一个非常卑微的身份步入汉宫,但仅仅过了十一年就成为皇后,还同汉武帝生下一男三女。汉武帝究竟是看上了卫子夫什么,会如此宠爱她呢?实际上历史对于卫子夫的评价都比较高,说卫子夫不仅能把后宫管理的井井有条,更获得了汉武帝全

  • 韩信之死究竟冤不冤?他本可以获得更好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作为楚汉三杰之一,韩信最后竟然被萧何还有吕后合谋害死,韩信最后死的究竟冤不冤?其实韩信原本可以获得更好的下场,只是这番觉悟还是来的太晚了。韩信在当时的确拥有超于常人的作战理念,以及独到的大局观,如果没有韩信在潍水全歼二十万楚军,楚汉之战最后的胜者就不好说了。只是韩信还不太懂统一后的汉朝,对于刘邦来说

  • 唐朝全盛不及隋朝,隋朝究竟有多富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有一种说法认为,唐朝即便是在全盛时期,也是比不过隋朝的,更有说法认为,隋朝时期留下来的粮食,竟然让唐朝吃了五十年。很明显,第一种说法是真是假,还能从史书当中寻找答案,但是第二种说法就很明显不靠谱了,太过夸张。那么隋朝时期到底是多富有,短短一个十五年的王朝,竟然让后世一个数百年的王朝在全盛时期都无法超

  • 真实的官渡之战是什么样?曹操真的有那么厉害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所了解到的官渡之战,都把曹操当做一个胸有成竹运筹帷幄的人,尤其是以少胜多这一点,让很多人都钦佩曹操的军事才能,甚至把他当做了一个无所不能的人来看待,有些过度神化了。就比如说真实的官渡之战,袁绍其实真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弱,曹操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强悍,那么真实历史上的官渡之战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东

  • 宇文邕的儿子有多荒唐?竟然同时立下五个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独孤皇后》正在播出,剧中独孤伽罗的青梅竹马宇文邕,也是让人又爱又恨,但是对他的儿子,后来继承他的皇位的宇文赟,或许就完全爱不起来了。宇文赟在历史上那些昏庸荒唐的皇帝里面,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他做过的事情一件比一件荒唐,尤其是他居然同时给自己立了五个皇后,而且二十一岁就把

  • 张飞为什么会杀了关羽一家?张飞杀关羽一家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张飞和关羽,很多人对他们之间的感情,都认为是像《三国演义》里面那样,桃园结义之后亲如兄弟,一生都跟随在大哥刘备身边,建立蜀汉。但是《三国演义》也是小说,而且在民间还流传有一种张飞与关羽互相把对方的家人全都杀了这种说法,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张飞关羽真的这样做了吗?这种说法又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一起来看看

  • 马稷究竟是不是因违命才被诸葛亮斩?真相可能并非如此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诸葛亮挥泪斩马稷,是《三国演义》中非常著名的一个故事。因为马稷刚愎自用,擅自违命,导致街亭失守。此前马稷已经立下军令状,诸葛亮为了稳军心,严纪律,只能挥泪斩掉自己的爱将。不过历史上,马稷真的是因为违命被斩么?这段历史还存在争议。刘备生前曾告诉诸葛亮,“马稷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 王平为什么要背叛魏国?王平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蜀汉大将王平,正是因为一场街亭之战,他的才能才逐渐被显露出来。他劝告过马谡,可是马谡不听,不仅导致了蜀汉北伐的失败,自己的性命也都丢了。而王平就不一样了,他的地位因为这一次的战役而提升了不少,成了蜀汉的重要人物之一,但是王平也和姜维,他最终有又是一样是背叛了曹魏,转而投向蜀汉的,那能够让王平做一个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