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武王举鼎而死,为什么是远在燕国的嬴稷继位

秦武王举鼎而死,为什么是远在燕国的嬴稷继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277 更新时间:2024/2/20 3:21:41

秦武在历史上也是一个很奇特的国君了,没事就喜欢和人比试武力值,最后因为举起大鼎又一下子手滑脱落,被鼎砸中,当天就去世了。而秦武王死后,继位的却是当时远在燕国做人质的嬴稷,也就是后来的秦昭襄王。然而为什么最后会选择嬴稷回来继承王位?秦国当时内部还有别人吗,嬴稷与别人相比又强在哪里呢?

公元前307年,秦国的秦武王在进攻逼迫韩国讲和之后,韩王害怕秦国的兵锋,于是向秦国献出了三川之地,这使秦国获得了东出的通道,而秦武王从小力气巨大,勇武过人,对中原的富庶很是向往,常想游于巩洛之间,秦国获得三川之地后,秦武王带领军队来到巩洛之间,周天子知道后,排出十分隆重的礼节迎接秦武王,然而秦武王却直接奔向雒阳,因为那里有象征天下的九鼎。

秦武王仗着自己力气巨大,要举起象征秦国之地的雍鼎,然而在举起的时候与,由于力气没有跟得上,导致鼎落下来,砸断了秦武王的胫骨,秦武王于当天病逝。由于秦武王此时很年轻,仅二十三岁,未有皇子,这导致秦国的君位空缺,于是,一场关于秦国国君之位的争夺战便开始了。然而最终的结局我们都知道是远在燕国为质的嬴稷最终登上了王位,那么为什么不是在秦国的公子芾(嬴稷的同父同母的弟弟)继承王位,嬴稷有什么优势呢?

秦武王嬴荡病逝的时候,由于没有子嗣,只能是他的兄弟们来继承,那么当时在秦国国内的公子壮应该是最有希望的人之一,他与秦武王是同母胞弟,而且已经成年,担任庶长,在国内也有威望,并且得到了秦惠文后(秦武王的母亲)和秦武王王后的支持,基本上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然而在这关键的时刻,另一个出现了,这个人不同意,最终这项决议没有得到通过,这个人就是魏冉,他是芈八子(秦惠文王的妃子)的同母弟弟,他本是支持公子芾的,然而公子芾此时年龄尚幼,不适合在这个秦国动乱的时机登上王位,更为关键的是,此时的赵国赵武灵王给秦国送来消息,愿意派兵护送远在的燕国的公子稷和他的母亲一同回到秦国,继承王位。

魏冉在秦惠文王的时候,就十分有权势,而且掌握着军权,在秦国的朝堂之上有十分重要的话语权。此时的魏冉得到赵国的消息后,决定立即支持公子稷来继承王位。那么赵武灵王为什么要不辞辛苦的来做这件事呢,要先到燕国索取人质,在护送到秦国,显然赵国有自己的打算,赵国正在胡服骑射的改制,并不希望秦国能够得到顺利的权力交接,赵武灵王看清了秦国的朝堂,于是决定插上一脚,博取利益。

赵武灵王排赵使出使燕国,希望迎接公子稷会秦国,此时的燕国国君是燕昭襄王,这是一位十分有作为的雄主,在他在位时期,燕国国力达到鼎盛,燕昭襄王欣然同意,如果能够扶持一个在燕国曾经做过质子的人来继承王位,那么和秦国之间的关系必定能够大力改善,这符合燕国的利益,燕昭襄王决定派兵护送公子稷回去。

秦国内有魏冉的支持,外有赵武灵王和燕昭襄王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之下,秦国的朝堂逐渐形成了一致的意见,那就是迎回公子稷继承王位。公子稷能够最终取得王位,在这其中也不得不说一下他的母亲,芈八子,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太后身份执掌朝政的女人,这是一个政治手腕极其强硬并高明的女人。

此时的秦昭襄王的王位并没有那么稳固,因为公子壮十分不满,终于挑起战乱,与秦昭襄王展开了一场生死之战,同时也是另外两个女人的一场战争,秦惠文王王后与秦宣太后(芈八子)的战争。最终,秦昭襄王在魏冉的支持下,坐上了王位,史称秦昭襄王,开了属于他自己的时代。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景帝年少误杀刘濞太子是怎么回事?事发成为七国之乱导火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汉景帝刘启上位以后,爆发了七国之乱,虽然最后的结果是平定了各方叛乱,汉景帝稳固住了自己的政权。但此次事件差点让全国再次陷入被分裂的状态,情况十分危急。实际上七国之乱会爆发,和汉景帝从小发生的一起意外有关,汉景帝小时候因为下棋误杀刘濞的太子。此后汉文帝和刘濞产生矛盾,这让刘濞起了反叛之心,此后汉景帝又

  • 兰陵王被称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上战场为什么还要佩戴面具?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兰陵王原名高孝瓘,字长恭,是南北朝时期北齐的著名将领。我们在影视剧当中,看到兰陵王每次上战场之前,都被佩戴一个面部狰狞的面具,兰陵王被称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有如此颜值为何还要佩戴面具呢?可能兰陵王就是因为自己长相,觉得不适合在战场上给予敌方足够的威慑力,所以才选择佩戴面具。不过这个说法,应该也是来自

  • 玄武门之变之前,李渊是如何对待李世民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李渊与李世民这对父子,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了,李渊还在位的时候,立下的太子原本是长子李建成,也是轮不到李世民的,但是李世民偏偏就发动兵变夺取了太子之位,李建成也被杀掉了。那么在玄武门之变之前,李渊对待李世民又是什么样的态度?难道是李渊的态度激起了李世民的不满吗?或者还有其他什么原因呢?公元626年

  • 易牙烹子,为什么还被称为厨师的祖师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在意一个人的行为道德,而不是只看他的外表,就好比评选四大美女,也许汉成帝皇后赵飞燕比其他美人更美呢?但是因为她品行不端,祸乱后宫,所以后来就把她从中除名。而历史上被厨师界封为祖师爷的,是春秋时期一个叫做易牙的人,但令人惊讶的是,易牙曾经把自己的儿子杀掉烹饪,为什么这样的人还会被称为

  • 万历皇帝一共有多少年不上朝?明朝灭亡万历皇帝有多大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万历皇帝朱翊钧十岁继位称帝,是明朝在位最久的皇帝。万历皇帝在位初期,由内阁首辅张居正处理朝政,此后张居正进行了多项改革,为万历年间开了一个好头。但是,等万历皇帝长大后,却开始不务朝政,似乎厌倦了朝中党派的权利之争,此后选择二十多年不上朝。而他身边又缺乏像张居正这样的能臣,导致明朝国势开始走衰,不光是

  • 历史上真有神行太保吗,不是戴宗而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神行太保”戴宗,靠着一双脚打出名气,日行八百里堪比千里马,说的再玄乎一点,戴宗差不多就是一个“瞬移”技能,只不过听起来比瞬移还要靠谱一些。不过,戴宗毕竟只是《水浒传》虚构而来的一个人物,历史上自然是没有这号人的,但是历史上却真的有一个类似神行太保的人

  • 大唐三绝是什么,大唐三绝指的是哪三绝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经常会听到有人说“大唐三绝”,顾名思义,指的就是唐朝时期非常著名的三个好到“绝顶”的“东西”。那你又知道这三绝是哪三绝吗?其一就是李白的诗歌,这一点一直到现在我们也都不否认,很多人最开始接触诗歌,背的都是李白的诗。其二就是张旭的

  • 东周为什么分为春秋与战国,春秋战国有什么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周朝,很多人对它的印象都是“一个长达八百年的王朝”,这与后世的封建王朝相比,实在是天壤之别。然而周朝先后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被分为人们熟悉的春秋和战国,而且春秋战国一般都是连在一起说的。那么,这两个名字又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东周会被分为两个时代?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又有什么

  • 高平陵之变时,为什么曹爽轻易就投降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高平陵之变,对于三国时期的曹魏来说,是一次改天换地的政变,从此之后魏国表面上还是姓曹,但实际上已经流的是司马家的血了,改姓司马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不过在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曹爽当时明明手中还有皇帝和兵权,结果却轻易就放弃了反抗,选择了投降,这是为什么?曹爽这样就放弃,难道真的不怕司马懿会杀了

  • 朱元璋称帝之后,是如何封赏自己的亲戚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史上也是一个传奇人物,从一个平民做到皇帝,中间也是经历了无数的坎坷磨难,而其中的辛苦和喜悦,心境的变化,也只有朱元璋自己本人才能够体会了。我们也知道有句话叫做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朱元璋最后成为了皇帝,那他的亲戚们肯定也不会闲着,自己家里出了一个皇帝,肯定有人出来找上门来,多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