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陵为什么不愿回汉朝,却要留在匈奴

李陵为什么不愿回汉朝,却要留在匈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621 更新时间:2023/12/9 22:31:43

西汉时期的李陵也是一个比较悲剧的人物,原本自己一心为国,领兵和匈奴作战,但是战场上毕竟是瞬息万变,谁也不知道原本上一秒占据优势的一方下一秒会不会被反杀,而李陵面对匈奴也不是有全然的把握,最终兵败被俘,他也是无可奈何。但是在他投降了匈奴之后,却怎么也不愿意再回到汉朝,这是为什么?他应该是非常忠心的,但为什么后来根本不愿回来呢?

飞将军李广孙子李陵一生充满了国仇家恨的矛盾,他的传奇一生也经常被搬上各种作品之中。而汉武帝对于李广家族还是不错的,为何他会肯定李陵是真的叛变汉朝了?武帝死后,汉昭帝又派人去请李陵回汉朝,为何李陵还是不愿?一切都要从三个谎言开始。

公元前99年,李广利率军在天山一带与右贤王作战,李陵自请出征。当时汉朝缺少马匹,李陵就表示带着步兵也能干翻匈奴人,汉武帝就同意了。与此同时,武帝让一个叫路博德的边将提前在半路等待李陵,看看要不要给李陵军一些供给什么的。

第一个谎言出现了,这个路将军自觉给年轻人李陵做后勤太丢人,这话肯定没法明说啊。路将军就跟武帝说,现在秋高马肥,不适合跟匈奴作战,要不出征的事明年再说吧。武帝大怒,臭骂路博德一顿不说,还怀疑这些话都是李陵授意的,为的就是明年有马匹了再出征。武帝直接给李陵下一个死命令:李陵和他的五千步兵必须赶到浚稽山(位于今阿尔泰山中段)扎营。

就在这里,李陵军遇到了匈奴人的三万军队,双方展开激战。李陵率军且战且退,以五千血战三万,匈奴军死伤惨重。而此时,李陵军中出现一个叛徒,他将李陵军没有后援的情报给了匈奴。匈奴人得知实情后加紧围攻,最终李陵军战败,李陵投降,仅400多士兵逃回汉地。

武帝其实是知道李陵军遇匈奴大军的情况,他以为李陵会战死,却没想到李陵会投降。得到消息后的武帝自然大怒,满朝文武都顺着武帝的意思声讨李陵,此时只有司马迁一人出来帮李陵说话,结果武帝的大舅哥李广利不开心了。因为他在与匈奴军的正面战场上也没逃到什么好处,现在出了一个背锅的李陵,李广利自然不希望李陵被洗白。

第二个谎言出现了,李广利害怕武帝怪罪,便将所有责任推给李陵。武帝真的是要气炸了,便顺手拿司马迁出气。不过在司马迁受刑后不久,武帝越想越后悔,倒不是后悔拿司马迁出气,而是后悔当初没有立刻派人去接应李陵。冷静下来的武帝派公孙敖带着部队去接李陵,结果这一下彻底断了李陵后路。

第三个谎言出现了,公孙敖只是带着一群人在蒙古大草原玩了一圈,回去跟武帝禀报时肯定不能说实话啊。公孙敖欺骗武帝:听匈奴俘虏说,李陵在为匈奴人练兵,所以我才没能带人回来了的。这公孙敖救过卫青,还跟武帝带点亲,武帝也就没怀疑公孙敖的谎言,一怒之下灭了李陵一家。

此后李陵只能在匈奴娶妻生子,成为匈奴名将。武帝死后,霍光和上官执政,此二人都是李陵少时好友。他们派专人出使匈奴,其实就是为了接李陵回汉。通过使者的传播,汉朝才知道当初给匈奴练兵的并不是李陵,而是一个叫李绪的人。使者好话说尽,想要李陵回汉,李陵沉默半晌才回了六个字:“丈夫不能再辱。”

李陵的另一年少好友是苏武,二人相遇是在北海(今贝加尔湖)。在送别苏武归汉的宴席上,李陵起舞,唱道:“走过万里行程啊穿过了沙漠,为君王带兵啊奋战匈奴。归路断绝啊刀箭毁坏,兵士们全部死亡啊我的名声已败坏。老母已死,虽想报恩何处归!”

公元前74年,李陵在匈奴病死,终年61岁。而这一年,距他投降匈奴已25年,汉武帝已驾崩10年,苏武已归汉7年。若不是李陵的年少轻狂,武帝的晚年性格大变,还有那三个无法挽回的谎言,李陵大概只有“汉朝名将”这一个身份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秦国没让孔子入境,为什么却成了最后的赢家?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春秋战国时期其实还是真的挺复杂的一段时期了,其实我们伟大的文圣孔子也是在这个时期的,话说孔子当时有做一件事情,那就是周游列国说法,但是各个国家都说到了,但是就是没有去秦国,但是可笑的是最好秦国却成了最后的赢家,统一了六国了,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哦?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分析揭秘

  • 曹丕当了皇帝之后,为什么要给孙权封王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曹丕,是三国时期第一个称帝的人,曹操刚死没多久,他继承了曹操的大业之后就把汉献帝赶走,自己称帝,而且名义上还是汉献帝让出来的皇位,所以说也算是名正言顺。不过在曹丕称帝之后,他为什么要给孙权封王?孙权明明是个敌人但是曹丕却给他封王,这也是很奇怪了,更奇怪的是孙权竟然还接受了,这是为什么?这中间到底是怎

  • 荀彧一心向汉为什么不投奔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荀彧其实大家多多少少都知道这个人,他是曹操麾下最厉害的谋士,有人说不是郭嘉吗?其实在正史上他比郭嘉还是要厉害些的,而且荀彧之所以被后人所喜爱,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是一心向汉的,也就是说想一直匡扶汉室,而且最后曹操还要杀他,那么他既然如此想匡扶汉室,那么为什么不选择以匡扶汉室为目标的蜀

  • 唐朝被称为脏唐是为什么,唐朝是什么社会风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唐朝,一直都被认为是古代一个繁华盛世,唐朝时期的一切都吸引着现代的很多人,大家都对唐朝时期充满了各种美好的想象。不过,除了美好之外,唐朝也有一个不好听的外号,叫做“脏唐”。脏唐到底是什么意思,唐朝为何会被后人叫做脏唐?这个称号又是从哪里来的,唐朝时期有什么样的事情是后人看不惯

  • 刘邦称帝后张良是如何保住性命的?为何只有张良可以明哲保身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初汉三杰,只有张良算是真正做到了明哲保身。韩信第一个被除掉,而萧何则是为了保命自毁名节,为什么只有张良既能够活下来又能保住名声呢?因为张良总是能跟对人。张良除了帮助刘邦建立汉朝,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贡献,就是帮助吕后扶持刘盈保住太子之位。如此一来,就算刘邦想要对张良不利,吕后也会为张良说话。不得不佩服

  • 赵匡胤和赵光义有什么差别,赵光义差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的第一位皇帝赵匡胤,和第二位皇帝赵光义,是一对兄弟,但是后世再去评价起这两位皇帝的时候,却会给赵匡胤一些比较好的评价,但给赵光义就没有这么好了。既然如此,赵匡胤和赵光义两个人之间究竟有一些什么样的差别呢?赵光义相比起他的皇帝哥哥,他又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不足?他到底差在了什么地方?由于赵光义的皇位

  • 司马懿发动政变为何曹氏宗亲没一人反抗?只怪司马懿太会挑时间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事变,打算架空曹氏政权,结果曹氏宗亲竟然没有一人出来反抗?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只要还是因为司马懿挑选的时间太好了,当时曹氏宗亲的势力早已每况愈下,如果曹爽都没有反击的打算,那其他更是没有这份勇气了。所以曹爽放弃抵抗直接导致他将曹氏政权拱手让给了司马懿,可惜司马懿这次也没打算给他们重

  • 明朝士大夫为什么会集体堕落?士大夫在古代有哪些价值?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士大夫是古代对于读书人和官吏的总称。在古代的社会结构之下,士大夫基本算是整个国家的文化创造者,如果士大夫建立起了一种歪风邪气的价值观,那肯定就会波及到全国的百姓。在明朝时期,就曾出现士大夫集体堕落的现象,整个朝中都充斥着贪腐不务正业的气息,如果将这种价值观传递到了全国百姓身上,那将会加速快明朝灭亡的

  • 贾似道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被称为蟋蟀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明朝时期奇葩皇帝很多,但在宋朝时期,奇葩也不少,虽然不见得都是皇帝,还有一些臣子同样让人感到奇葩。贾似道,这就好像是一部古典讽刺小说中的人物名字,他在历史上却确有其人,而且说起来也的确是很讽刺。贾似道官至宰相,然而却有一个很奇怪的外号,“蟋蟀宰相”。这个外号是什么

  • 秦朝快速灭亡的四大原因揭秘,被刘邦取代秦始皇犯了哪些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秦始皇虽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完成全国统一的皇帝,但他建立的秦朝只存在了不到15年的时间就被取代了。为什么秦朝的灭亡会如此快速呢?刚刚步入巅峰的秦始皇,仅仅去世三年后自己的政权就被他人轻易瓦解,难道没了秦始皇对于整个政权的影响就如此之大么。其实这跟秦始皇在不在世并没有很大关系,而是跟他生前推行的政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