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高祖李渊退位之后,他是如何度过晚年的

唐高祖李渊退位之后,他是如何度过晚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4349 更新时间:2024/1/21 16:04:32

唐高祖李渊,作为唐朝的建立者,他在很多人的心中却始终比不过他的儿子李世民,很多人知道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却不在意如果没有李渊创立唐朝,哪里会有李世民名垂千古的机会。李渊还是被李世民逼着退下皇位的,但是做了太上皇的李渊,他整天又在做些什么呢?李渊被迫退位之后,他的晚年生活是如何度过的,今天就来一起看看,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太上皇之一,李渊的晚年生活。

从看到尉迟敬德闯进皇宫来保卫自己那天起,唐高祖李渊就知道,自己终于可以不那么光荣地退休了,那年他六十周岁,之后又以太上皇的身份活了九年。

本来无解的一个方程式被李世民蛮横的解开了,简单,粗暴,然而合理。

反正也是由于自己的优柔寡断,自己出于对每个儿子的责任心最后却成为套在他们脖颈上的枷锁,总要有人断气,是李建成还是李世民又有什么区别呢?

萧瑀陈叔达帮李世民传话,劝告他赶紧把权力移交时,李渊瞪了他们一眼:这还用你们说么?这难道不是我平生夙愿么?我难道不是正在等待这一天么?只有你们会拍李老二的马屁么?

然后就有李老二的跪吮上乳、嚎啕大哭,哭着哭着,李渊竟然产生了错觉,这个声音又与李建成何异呢,也就想通了,这个结果总比连年内战要好得多,内战的结果只会比这个更惨,又或许要牺牲掉更多的儿子呢!

想通后的李渊从此踏踏实实混日子,连给李老二做顾问的心态都严重缺失,顾问就是争权,争权是新皇帝不可忍受之痛,不如不顾不问,看李老二的造化如何。

忙点什么好?继续生儿子是个不错的选择。

南昌人民一定感谢李渊的辛勤耕耘,六十四岁的老同志没有受到贞观三年被从皇宫勒令搬迁到弘义宫的心情影响,在贞观四年又喜得第二十二子李元婴,后来他被二哥封为滕王,从山东滕州搬到江西南昌时,忍不住修造了一个滕王阁,于是给后世留下来一个五A级景区和数不尽的名文佳句。

弘义宫本是李渊赐给李老二的王宅,如今却被李老二孝敬回来,连带名字也被改成了太安宫(大安宫),太安大安都无所谓,左右不差那一点,只管安居此处,含饴弄儿,地方虽小,也不嫌弃。

后来连监察御史马周都有些看不惯,给李世民上疏提了一些关于改善太上皇居住条件的建议,李世民没放心里去,幸亏长孙皇后深明大义,能坚持长期过来探望照拂,算是略替李世民尽了一份孝心。

根据记载,太上皇李渊在六十八岁那一年还在公开外交场合露过面,当时是李世民宴请西突厥来使,李渊也在座,喝到高兴,还跟长孙无忌夸赞李老二的功绩:“当今蛮夷率服,古未尝有。”

李世民跟老爸敬酒的时候,也给老爷子戴了高帽:“百姓获安,四夷咸附,皆奉遵圣旨,岂臣之力!”

这都是老爸你留下来的方针政策好哇!李渊想不高兴都难。

也还是在那一年,李渊最后一次出席公开活动,那是一次大阅兵,几乎所有朝中重臣都在席,宴会的时候,突厥可汗跳了一支欢快的民族舞,南越的首领即席赋诗一首,李渊非常开心:“胡、越一家,自古未之有也。”各民族大团结,老二,我忍不住要拍拍你马屁,你做的很不错!

李老二继续踏踏实实的回拍马屁:“此岂臣智力,皆由上禀圣算。”

皆大欢喜也。

第二年,李渊以七十整寿,辞别了大唐盛世,再无留恋锦绣人间之情。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是如何继承皇位的?立为太子后差点被废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是汉朝第七位皇帝,也是整个汉朝功劳最大的皇帝之一。不过在汉武帝被立为太子之后,曾差点被窦皇后给废掉,这究竟是什么一回事呢?汉武帝刘彻并不是汉景帝的长子,而是第10子,按照长子继承太子位的传统,这太子怎么样也轮不到刘彻的头上。不过汉景帝却非常宠爱刘彻的母亲,在汉景帝长子刘荣被废掉以后,刘彻的母亲

  • 明朝时期宦官为什么那么嚣张,明朝宦官制度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历史上的一个特殊人群,宦官,在很多时候都成了导致国家灭亡的重要因素,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的权力太大了,而且都是为着一己私心,为了自己的私利,铲除与自己政见不和的人,而且很多时候皇帝还根本不去管,或者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就给了宦官更多的机会。那为什么明朝时期,宦官会比其他朝代都要嚣张?明朝时期的宦

  • 清朝太监净身有生命危险不说,还要缴纳一笔天价费用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太监”是中国封建时期下的一种特殊职业,皇帝为了避免宫里的男性佣人和后宫女性通奸,所以要求一律净身后才能入宫。不过就古代的医疗条件和技术来看,做净身手术是带有一定生命危险的。一般来说,男人肯定都不希望去当太监,但是为了生活也没选择的余地,所以当太监的人基本上都出自贫困家庭。不

  • 光武帝刘秀为什么要废长立幼?都是为了光烈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刘秀一共有11个儿子,但是他在立皇位继承人时,并没有把长子列在第一顺位,而是把第七子刘庄选为皇太子。古代皇帝一般都比较忌讳废长立幼,为什么刘秀还要这样做呢?实际上这一切都和光烈皇后阴丽华有关。刘秀内心最喜欢的还是阴丽华,他和郭氏结婚只是为了联盟,后来刘秀废郭氏立阴丽华为皇后,而刘庄正是阴丽华的长子。

  • 秦始皇和吕不韦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吕不韦总被传是秦始皇生父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实际上,秦始皇的亲生父亲根本就不是吕不韦,但除了正史以外,好像各位编剧总喜欢把吕不韦和秦始皇的母亲写在一起,加上秦庄襄王来一场三角恋。吕不韦的一生也挺传奇,他是战国著名的商人,因为扶持异人从而晋升成秦国的核心人物。吕不韦对秦王兼并六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后来因与叛乱集团沾上关系,被秦王赶走,最后不堪屈

  • 杨坚为什么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他有过哪些惊人的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隋文帝杨坚可能是最被人低估的一位皇帝,实际上杨坚有很多良政都影响了之后的朝代。杨坚家原本是西魏北周的贵族,后来杨坚承袭父爵,升至大司马。581年,杨坚自立为帝,改国号“隋”,并一举灭陈,完成全国统一。此后杨坚修订律法,开始了他的改革之路,使得南北都能够适应新的制度。杨坚最大的

  • 元朝人都是怎么喝茶的?茶文化和其他朝代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中国的茶文化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虽然“茶”这个字是在唐朝才被发明,但有说法是说早在秦汉时期,当时的百姓就已经会饮茶了。其实古人喝茶的方式还有茶的种类都十分繁多,各个朝代的茶文化也不相同。元朝时期,因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生活在了一起,这也使得当时的茶文化呈现出了多元的一面。这次就

  •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杀掉黄皓,宦官黄皓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汉末三国时期,也都有宦官存在的身影,造成东汉覆灭蜀汉灭亡,宦官也得负一部分的责任,比如十常侍之乱,还有蜀汉的黄皓。不过,诸葛亮经常教导刘禅要远小人,为什么他没有直接把黄皓杀了呢?黄皓在当时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为何其他人都对他没办法,而是等到蜀汉灭亡之后,司马昭才把黄皓杀了,黄皓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 宋仁宗赵祯究竟有多仁慈?被逼立嗣也没痛下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宋仁宗赵祯被很多人称为是历史上最仁慈的皇帝,那他究竟是有多仁慈呢?最近热播的历史剧《知否》中有一个片段,因为宋仁宗年迈无子,所以朝中百官逼宋仁宗过继宗室子,让他早点决定皇位的继承人。百官敢在朝堂之上逼迫皇帝,在历史上也是少有,虽然宋仁宗被气的差点喷出一口老血,但他并没有惩罚任何一位官员,而是把自己多

  • 樊哙是怎么死的?真的是被刘邦所杀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樊哙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不会陌生了,他是当年刘邦手底下的一员大将,可以说是刘邦的左膀右臂了,是西汉时期的开国元勋,也是当时西汉的大将军。在灭秦以及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时候,他为刘邦立下了赫赫战功,最后将刘邦送上了帝位。那么樊哙最后是怎么死的呢?有传言说是刘邦将樊哙给杀了,那么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