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秦国依靠水攻获得胜利的有哪些战役?

战国时期秦国依靠水攻获得胜利的有哪些战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3481 更新时间:2023/12/23 2:27:06

秦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07年),是周朝时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的诸侯国。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在《孙子兵法》中,有这样一句话:“故以火佐攻者明,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不可以夺。” 意思就是:用火来辅助军队进攻,效果显著;用水来辅助军队进攻,攻势必能加强。水可以把敌军分割隔绝,但却不能焚毁敌人的军需物资。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水攻和火攻,都是取得战役胜利的重要手段。比如在汉末三国时期,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战役中,胜利一方几乎都采用了火攻的手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在襄樊之战中,关羽则是水淹七军,通过水攻取得了胜利。而就笔者今天要说的战国时期,秦国大军虽然所向披靡,不过,在攻城之战中,也曾遇到一定的阻碍。在此基础上,秦国大军靠着水攻,赢得了两场大战的胜利!

首先,白起在鄢郢之战中,就是采用水攻的方法,以此攻破了楚国的都城。周赧王三十六年(前279年),秦国和楚国两大强国之间,爆发了鄢郢之战。此战,白起率军数万沿汉江东下,攻取沿岸重镇,掠取汉水流域丰饶的粮草补给军需,出敌不意突入楚国境内。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还命令秦国的军队在过河之后拆除桥梁,烧毁船只,自断归路,以此表示决一死战的信心,这也为白起之后的胜利奠定了气势上的基础。在此背景下,秦国军队在白起带领下长驱直入,迅速攻打并占领了楚国在汉水流域的要地邓(今湖北襄阳北)。在攻占了楚国的要地邓(今湖北襄阳北)之后,楚国的别都鄢(今宜城东南),自然成为白起的下一个目标。

当然,对于楚国来说,自然不会坐视秦国大军围攻自己的都城。于是,楚国大军在鄢城迅速集结,希望阻挡白起的进攻。对此,因为楚国大军在鄢城的激烈抵挡,导致白起也是久攻不克。在此背景下,白起在鄢城西边百里处筑堤蓄水,修长渠直达鄢城,然后开渠灌城,水入城为深渊。由此,通过水攻的手段,白起率领的秦军成功攻占了楚国的鄢城。当然,这也导致楚国鄢城伤亡惨重。在占领了鄢城等地后,白起又率军攻打并占领西陵(今湖北宜昌西)。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再次出兵攻打楚国,势如破竹,攻陷楚国国都郢。因此,在鄢郢之战中,白起率领的秦军之所以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显然和水攻的运用存在至直接的关系。

另一方面,在秦国消灭魏国的战役中,秦国大军再次使用水攻来攻破对方的城池。在秦灭六国之战中,赵国被秦国消灭后,后者想要南下消灭楚国,不过,在这中间,还隔着一个魏国。彼时,魏国虽然已只剩国都大梁附近的一些城邑,但是,这依旧是秦国进攻楚国的重要阻碍。于是,秦国决定先消灭魏国,再进攻楚国。根据《战国策》、《史记》等史料的记载,秦始皇二十二年,魏王假三年(公元前225年),秦国派兵进攻魏国的都城大梁。魏惠王三十一年(公元前339年,一说魏惠王五年或六年),魏国都城自安邑(今山西夏县北)迁到大梁,也即今河南省开封市一带。

最后,因为魏国在战国前中期的强盛,加上对于大梁这座城池的长期经营和修建,所以,尽管秦军包围了魏国都城大梁,但是,在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之后,秦军依然无法攻破这座孤城。在此背景下,秦军主帅王贲引大沟之水冲灌大梁城,通过水攻的方式,并且持续了3个月的战争,魏国都城大梁城垣崩塌,魏王假出降,被王贲所杀,魏国灭亡,秦始皇嬴政以其地建为东郡。综上,在战国时期,秦国大军靠着水攻,赢得了两场大战的胜利,也即在战国中期,秦军先是借助水攻的方式重创了楚国,为最终消灭楚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然后在战国末期,秦军又通过水攻的手段攻破魏国都城大梁,以此消灭了魏国。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让我们一起讨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小姐丫鬟共侍一夫,丫鬟后来竟上位成皇后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宋福金,五代十国,野史秘闻

    在我国古代,一般有权有势的富庶家庭中,都会有很多下人负责伺候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些下人们都有不同的职责,比如说府中小姐身边的贴身丫环,她们在小姐出嫁的时候,还要跟着小姐一起到夫家当陪嫁丫环,有的运气好一些还会被夫家看中当上小妾。但是曾经有一个侍女和小姐共侍一夫,侍女上位成为了皇后,而小姐却早逝当上妃子

  • 明朝内阁首辅严嵩简介:专擅国政长达近十五年之久

    历史人物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风云人物

    明朝(1368年―1644年 ),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明朝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多民族国家也进一步统一和巩固。明初废丞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但同时也为中后期宦官专政埋下伏笔。明朝时期农民反封建斗争也进入

  • 齐国称霸的时间最长,为何最后只能眼看着秦国一家独大?

    文史百科编辑:心作祟标签:文史百科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非常特殊的一个时代,当时整个中原被分成了无数个国家,但最终还是被几个大国逐渐吞并,形成了从春秋五霸到战国七雄的局面。不过你知道当时最先崛起的国家是谁么?为什么后来居上的秦国成为了最大赢家统一了全国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春秋战国时代,春秋五霸竞相争雄,齐

  • 战国四大将却集中两个国家,是偶然还是必然?

    战史风云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战史风云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战国四大名将的一些趣事,欢迎阅读评论。战国四大名将说法原本就不客观,不具备代表性。大家要知道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其出自《千字文》:“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这就跟写诗一样,之所以将他们凑在一起,除了名将这一因素以外,还有字义不重复、押韵等等要求。这四人很强是没错

  • 关于古斯塔夫·马勒的轶事典故有哪些?他的音乐的最大特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古斯塔夫·马勒,奥地利作曲家,历史解密

    一幅心灵漂泊历程图当轻轻叩开马勒的《G大调第四交响曲》,就仿佛进入了作者深邃、浩瀚的心灵大海,那是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返回童真吧!去天堂吧!去天堂里百花芬芳的花园散步吧!对马勒略有了解的人都清楚,他是一个终生没有可以归依和认同故乡的作曲家。对于德国人来说,他们认为马勒是奥地利人;而在奥地利人心目中

  • 儿子还没死,王安石为什么把儿媳改嫁掉了?

    野史秘闻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王安石,北宋,野史秘闻

    宋朝的王安石,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我们熟知的王安石,是从语文课本里读到的他的那些流传千古的诗文,然后知道他是这些诗文的作者。而历史课本中也讲到了他,是北宋中后推行变法的主将。而史书中关于王安石的记载也是很多,从中我们能看到生活中这位大文学家很有意思的另一面。话说王安石的第二个儿子,名叫王雱。王雱也是

  • 张郃怎么在三国后期就成名将了?

    历史人物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风云人物

    张郃怎么在三国后期就成名将了?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张郃在三国演义前半场处处被虐,怎么下半场就变成名将了。估计张大将军要是看到这个问题会口呼: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什么叫处处被虐,典韦不被虐所以早早就挂了,庞德不被虐所以被关羽斩了,夏侯惇不被虐所以当了半辈子独眼龙,夏侯渊不被

  • 朱祁镇被瓦剌人放回来后,朱祁钰为什么不直接杀了他?

    文史百科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文史百科

    正统十四年,土木堡之变爆发,明英宗朱祁镇兵败被俘虏,后取决于谦等主战派支持下,朱祁钰走上皇帝宝座,历史称之为明代宗景泰帝。之后,瓦剌见到朱祁镇早已没了利用价值,也就放回了明朝。朱祁镇重归后,朱祁钰把他封为太上皇,监禁南宫。之后,石亨、徐有贞等发动夺门之变,朱祁镇又再次当上了皇帝,随后废朱祁钰为郕王,

  • 红军为何长征 达陕北时红军还有多少兵力?

    战史风云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战史风云

    1934年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被迫长征。那么长征期间红军兵力发生了哪些变化?长征到达陕北时红军还有多少兵力?毛泽东在1962年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中说:“经过长征,这三十万人缩小到两万多人,到陕北以后,补充了一点,还是不到三万人。”毛泽东在1971年视察

  • 源实朝有着哪些轶事趣闻?关于他的传说又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源实朝,镰仓幕府,历史解密

    实朝的故事大多出自史书《吾妻镜》。据载,实朝任内主张礼佛,日本僧人荣西曾深受实朝礼遇,在实朝命令之下建造寿福寺,是为镰仓五座名山之一。实朝曾重用一位于其兄源赖家时代负责重建东大寺大佛的宋人陈和卿,他更因为陈和卿的一番说话,而相信自己的前生是中国宋代医王山的寺院长老。为了想参谒自己前生所居之处(也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