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进口洋布与绿豆:一场发生在宋朝末年的中外贸易战

进口洋布与绿豆:一场发生在宋朝末年的中外贸易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285 更新时间:2024/1/22 1:06:18

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北开宝年间,先后在广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等地设立了市舶司。政三年(1113年),宋朝又在秀州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县)设市舶务。 我们接下来要说的,就发生在秀州华亭县设市舶务后。 华亭县市舶务第一任负责检验进出口物资的市舶官刚刚上任,就为进口印花洋布和出口瓷器的问题伤透了脑筋。 什么回事呢?

原来,当时的航海技术还不够强,船只还比较小,所以在运输的过程中,稍微受到一点风浪,货物要么因进水而受潮,要么因颠簸而破损。 洋商们偏偏又很狡猾,更欺中国没有检验仪器,他们在途中如果遇到风浪,船舱进水,布匹浸了水,质量受损,就在到达上海前,停在沿海隐蔽岛屿上,雇人将受潮的洋布晒干后再进港。 这种布,由于浸过海水,还能尝出它的咸味。可是如果船只在长江口遇到风浪,布匹受江水浸蚀,没有咸味,就很难检验出问题,只能按合同收下。 而中国从上海出口的瓷器,尽管用稻草扎、竹箩装,可是经过海上风浪颠簸,运到国外时,还是难免出现破碎情况,洋商们就要加倍罚款。 眼见着白花花的银元流入洋商们的口袋,市舶官很是痛心,决心想办法扭转这种局面,解决这些问题。

一天,他在一艘船上来回踱步,偶然间捡到了一粒绿豆,顿时心里一动,回到衙们后,立即召来洋商们,笑眯眯地对他们宣布道:“从今以后,我国进口洋布,同时进口绿豆。你们装船时,必须一行布匹、一行绿豆间隔排好。船到上海港,先验舱后起货,否则布匹一律拒收。” 接着,市舶官又订了条怪规定:出口瓷器装船前,必须在空隙处也放进绿豆。然后,洒上少量清水,盖上盖子,包装得与以前一模一样。 洋商们虽然不知道这市舶官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他们还是有持无恐,都瞪着碧绿眼,暗暗发笑。

次年九月,洋商们最新的一批洋布运到上海港。市舶官亲临船舱验看,一行洋布、一行绿豆,果然都装得整整齐齐。 市舶官微笑点头,看上去似乎很是满意,又随口问道:“各位洋先生,你们这次的货舱可曾进水?” 洋商们举起右手,边在胸前划十字,边异口同声地说:“靠上帝保佑,一路风平浪静,我们的船舱没进一滴水。” 市舶官又问:“我们中国有句谚语:‘三月三、九月九,行人莫从江边走。’今年的九月九日,长江口风浪特别大,你们的船当时在哪里啊?” 洋商们听到这话,心知不妙,赶紧争辩说:“那天我们停船避风,没有行驶。” 市舶官淡淡一笑,令衙役从船里抬出一麻袋绿豆,先请洋商验明封口印证。待洋商人验证无误后,市舶官又令人将麻袋里的绿豆当众倒出来,却见有不少绿豆早已发芽。

市舶官走近这堆绿豆,俯身捡出一根最长的绿豆芽,正色道:“如果船舱没有进水,这绿豆以长出了豆芽?根据这根豆芽推测,正是九月初九进的水,你已经将进水布匹做了手脚。” 洋商翻着白眼,这才知道市舶官为何让他们在布匹里放绿豆,只好乖乖地接受罚款。 但他们眼珠一转,随之就马上将了市舶官一军,说:“你们出口的瓷器,如果到了我们那儿,发现以破碎的残次的充当完好的,我们也要加倍罚款。” 市舶官闻言,双手叉腰,爽然大笑,答应了他们的要求。

洋商们带回了一船船瓷器,刚刚到达大洋彼岸,就急不可耐地跳上岸,邀来各国商人一起检验。 谁知,他们这次竟然没检验出一个破碎的碟子,只发现了不少绿豆芽生长其间。 原来,在运输途中,绿豆遇水慢慢发芽,无孔不入、见隙就钻,几乎将篓中空隙全部填满。如此一来,任凭风浪颠簸,绿豆芽都将瓷器保护得完好无损。 就这样,这位市舶官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赢得了这场发生在宋朝的中外贸易战,维护了国家和民众的利益。 本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这非洲部落自称明朝后裔,存明瓷器墓碑题字中国,曾得到考古证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明朝历史上最珍贵的墓,明朝老石碑照片,大明时期石墓

    原来,在东非肯尼亚佩特岛(Pate)上,有一个部落叫做“法茂”,这个称呼来自于葡萄牙语,意思是指“从大海中死里逃生的人”。法茂人的肤色不像黑人那么黑,略黄,面部轮廓和中国人的极为相似。 自从知道东非有这样一个部落之后,专家便远赴东非,经过一系列的实地考古研究发现,他们很可能是明代郑和下西洋船队中

  • 朱元璋为何给这女子立一块无字碑,因为他们关系复杂,不知怎么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元璋临死前做了三件奇葩事,朱元璋碑,朱元璋罪己碑原文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明太祖朱元璋登基后,册封“马大脚”为明朝的皇后,夫妻恩爱,令人羡慕。很少有人知道,朱元璋在马大脚之前,还有一个订婚的妻子,名叫严小姐。严小姐是谁?传说,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时,在严家楼严员外家

  • 朱祁镇被俘之后,于谦为什么不拥立太子朱见深,却拥立朱祁钰?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祁钰朱见深,朱祁镇的儿子朱见深,朱祁镇和朱见深谁厉害

    于谦能够在明朝遭遇倾覆之危的时候力挽狂澜,他的格局、能力和手段自然有他的高明独到之处。明英宗对明朝所带来的破坏是前所未有的,倘若当时没有于谦站出来的话,老朱家在1449年就已经缩到东南一隅了。朱祁镇被俘之后,明朝的士大夫顿时就慌了。朱祁镇是君,到底救不救呢?如果想要救朱祁镇的话,不仅会损失一大笔钱财

  • 明朝最后的抗清复国机会,竟断送在这位民族英雄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抗清名将排名,明朝抗清民族英雄,明朝最后一位抗清将军

    北伐南京夺取天下,这是上天留给郑成功最好的一次机遇,但是很可惜,他没有抓住机遇。梦想,只差一步1644年,大明王朝在农民军的冲击下崩溃。紧接着,清军趁机入关,迅速占领北方,开始了马不停蹄的统一天下之路。崇祯自缢后,远在南方的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即位,建立南明政权。但是此时的清朝已经绞杀了农民军,势头正猛

  • 万历为灭掉后金,在房山上修座神秘“皋塔”,最后因这原因毁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万历援朝战导致后金崛起,万历皇帝尸骨研究,万历马逢皋

    我们都知道,牛皋是岳飞岳元帅手下的大将,秦桧害死岳飞后,害怕牛皋报复,就命都统制田师中,用毒酒害死了牛皋。牛皋去世,尸骨埋在杭州西湖栖霞岭剑门关紫云洞口,可是万历皇帝为何命人,在房山上修了一座神秘的(牛)皋塔?他修建这座皋塔的目的是什么?您想知道事情的经过,那就让小编给您从头揭秘吧!(本文所有图片,

  • 朱元璋刚建立明朝时,为何江南大批士族并不服从,还认为他是逆贼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元璋杀尽江南百万兵全诗读音,朱元璋下江南,朱元璋杀江南才女苏坦妹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这帮江南士族不支持“驱逐鞑虏”的朱元璋,反而支持“蛮夷鞑子”元朝呢?这背后都有哪些原因呢?上图_元朝版图利益至上的世界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宣告了明王朝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但是当时的江南士族却出现了极端的两极分化。一类就是支持新朝,这类人数其实较少。另一类则是支持前朝,也就是

  • 叔叔将侄子赶下龙椅,靖难之役给明朝政局带来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奉天靖难全过程,明朝龙椅,明靖难功臣一览表

    那么,在靖难之役过去600年后的今天,我们到底该如何评价这场内战给明朝政局带来的影响呢?要想提到靖难之役,我们就得提到两个关键人物——朱允炆和朱棣。上图_靖难之役政治手腕幼稚的朱允炆朱元璋原有的皇位继承人是太子朱标,但朱标在37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朱标去世后,朱元璋就把朱标的儿子朱允炆立为皇太孙。朱标

  • 明朝靖难之役,为何朱棣军中少有叛徒而建文帝的大臣却投降居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朱棣与建文,朱棣靖难谁的功劳最大,朱棣为何夺取建文江山

    朱棣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军事家,并非常擅长厚黑学和操控人心,这才能让士兵死心塌地追随于他,可见领袖的人格魅力是有多么恐怖。图1朱棣(1360-1424),即明成祖那么为什么朱棣有这么强的领导和号召力?1、朱棣出生于战火,带兵多年,有良好的军民基础1360年,朱棣生于战火之中,当时陈友谅和朱元璋打得正

  • 明朝末年“天下养朱”现象有多严重?两个省粮食都不够给宗室俸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明朝从天下养朱到天下杀朱吗,明朝宗室俸禄表,明朝灭亡后朱氏皇族死了多少人

    明朝建立以后,明太祖朱元璋在总结前朝治乱兴衰的经验时,认为宋元之所以灭亡,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在天下大乱的时期没有宗室保护故而灭亡,于是在洪武三年(1370年)开始,分封诸皇子为亲王,并规定一套严格的藩王宗室制度。这一制度在燕王朱棣靖难之役成为明成祖之后进行了完善,成为明朝历代皇帝的

  • 明朝的时候,郭守敬制造了最早“自鸣”钟,外国专家都说: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天文学家郭守敬,郭守敬个人资料,郭守敬名言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会用“时光流逝”来形容时间过得快,但如果追根溯源,这个词的来历却不简单。“流逝”一词,本来是用来形容水流的,可偏偏古人却用其描绘时间,这要从古人的一个发明“铜壶滴漏”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