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建文帝是否铸造过“建文通宝”钱,专家说:这种钱应该都是赝品

建文帝是否铸造过“建文通宝”钱,专家说:这种钱应该都是赝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666 更新时间:2024/2/5 13:41:32

(本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小编要从清末的一件事儿说起。懿荣这个名字,相信对收藏感兴趣的读者,都不会陌生,他是发现并收藏殷墟甲骨的第一人,是有名的收藏家。王懿荣对收藏非痴迷,什么书籍,字画,金石文物,印章,钱币,甚至是残石,瓦当,都在他的收藏之列。

王懿荣有一次,意外地得到了一枚“建文通宝”的小平钱。这枚小平钱直径在约3厘米,重3.44克,正面清晰地写着“建文通宝”四字。通过对铜色,形制,文字和声音等方面的判断,断定该钱和传世的其他明代钱币极其相似。王懿荣当时如获至宝,要知道,他收藏的明代钱币中,独缺建文帝时期的钱币,“建文通宝”小平钱还是第一次发现。

王懿荣“得宝”之后,在我国江苏淮阴等地,也出土过几枚“建文通宝”小平钱。但遗憾的是,经过科学仪器的鉴定,目前已知的“建文通宝”小平钱,都是赝品。

我们不得不相信科学,但即便以发现的“建文通宝”小平钱真是赝品,那问题是,为什么没有真的“建文通宝”流传下来呢?要知道,春秋战国时期的铸币都能流传了下来,而且还数量可观。这个问题也确实很费思量,目前也没有靠谱的答案,仅存以下在几种可能。一种是建文帝时期压根就没有铸造过钱币。原因也简单,首先是明朝初年,从朱元璋开始,政府就推行宝钞,对铸钱没有什么兴趣。不仅多次停铸钱币,甚至出现过禁用铜钱的法令。而且从历史上看,明朝的各代皇帝也都对铸钱不感兴趣,都是在即位多年后,面对铜钱日益减少的窘境,这才开铸一次钱币,而建文帝在位的时间太短,只有四年,按照惯例,没开始铸钱也是合情合理的。

第二种可能是建文帝铸造过钱币,但后来被永乐皇帝给销毁尽了。当年燕王朱棣以“靖难”的名义,攻占了南京,最终取代了建文帝,成功登上帝王宝座后,为了掩盖这段不光彩的“夺位”历史,朱棣下令消除“建文”年号,将建文帝在位的四年直接编为洪武年号。同时,也连带销毁了一切带有“建文”年号的东西。据说,当时包括书籍、瓷器,甚至是铜铁器物等都在销毁之列。如此说来,“建文通宝”即使被造了出来,自然也难逃厄运,从此销声匿迹。

关于“建文通宝”是赝品的说法,曾经有过一丝转机。有学者提出,明朝有补铸前朝年号钱的习惯。在《明史·食货志》里,就曾记载过,在明朝的嘉靖六年,嘉靖三十二年,朝廷曾分别补铸过前朝年号钱。但是经过史学家,钱币学家的研究,直接就把这段历史给否定了,并基本认定这段记载的史料就是错误的。

最终的结论就是,这些“建文通宝”都是民间私铸的臆造品。其实不管这枚小平钱是真是假,它多少印证了明朝建文帝,那段想说又说不清楚的历史。也许,这正是历史神秘而可爱的一面。

更多文章

  • 这位气死金兀术的宋朝大将,死后葬在这里,墓内藏有三个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朱森墓,宋朝蒲田承相墓,揭阳南陇宋朝林绍坚墓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他就是牛皋(gāo),河南鲁县人,出生贫寒,以打柴为生,因力大无比又擅长射箭,后金军入侵,便组织村民抗金,取得了多次胜利,期间他击退完颜拔,活捉耶律马五,一时间也让金军闻风丧胆,最后还得到了宋

  • 万历皇帝墓中,藏有这样一种“犯禁”之物,考古专家竟不敢将其公之于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万历皇帝陵墓考古现场,万历皇帝考古诡异事件,明国万历

    万历皇帝驾崩后,葬于北京昌平区的大峪山下的定陵,定陵中藏有什么宝贝,陵墓的构造究竟是怎样的,明朝皇帝的葬制又如何,一件件,一桩桩的疑问,困扰着考古人员,而这些问题,想要找到正确答案,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挖开万历皇帝的定陵,接下来的一切疑问,就将迎刃而解。1956年5月17日,定陵开始挖掘,考古专家们

  • 张居正力保儿子考上状元,儿子却去放了一辈子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好家伙,跟当朝首辅、次辅家的三个孩子同场竞技,你觉得还有活路吗?所以,还没等开考呢,就有不少考生退出了。张四维可能还有点抹不开面子,跑去跟皇上说:“我家的狗儿子(不好意思,是犬子)也要考试,我看我就不当考官了,免得让人说闲话。”皇上问:“那张首辅避嫌了吗?”张四维想了一会儿,说:“好像没有。”皇上说

  • 崖山海战南宋官兵为何选择投海自尽,而不退守海南或东南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崖山之战将领,南宋的崖山海战在今天的哪里,南宋崖山海战详细介绍

    随即陆秀夫带着小皇帝跳海殉国,后宫女眷和诸多大臣一同跳海,众多军民一并殉国,海上浮尸十余万具。宋朝就此覆灭,取而代之的则是暴虐的蒙元。崖山海战之时,主要决策者有两人,分别是陆秀夫和张世杰,危急时刻,为何他们不选择退守台湾或者海南,而选择投海自尽呢?上图_南宋版图(蒙古、金、西夏、南宋)宋朝的武将、士

  • 明朝若不是在这两个决策上失误,也就没有大清朝近三百年国史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国史,明朝16帝vs清朝12帝,清朝为什么不挖明朝墓

    “绝不妥协”说的是晚明政府,而“君王死社稷”说的是崇祯。说晚明政府绝不与任何势力妥协,大家都知道,是不与两股势力妥协——1620年萨尔浒之战崛起的后金(1636年改名为“清”)和1627年陕西爆发的范明农民军起义。说崇祯“君王死社稷”指的是1644年崇祯拒绝南迁也拒绝投降,吊死在煤山。前者在人们心目

  • 揭秘宋朝的顶级宴席,宋高宗最喜欢吃的洗手蟹,做法竟如此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十大特色小吃,宋朝宴席资料,宋朝最具代表的美食

    神奇的大宋朝,能载入史册的最牛的一次家宴,非张俊宴请宋高宗的那次家宴莫属。张俊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直到今天,他的铜像还跪在岳王坟前,都在为当年本主陷害岳飞的事买单,其实,张俊在当时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富可敌国的财主。据说他家在全国各地的良田共有一百多万亩,加起来,比今天新加坡的面积还大。他家每年收租

  • 朱元璋将六旬老农接到皇城,还命太子前去请安,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皇城,朱元璋时期的南京皇城是啥样,朱元璋的皇城是在哪里拍的

    原来这位老农的身份非常特殊,他就是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贞!朱元璋出生前,他的父亲朱五四原在盱眙一带谋生,并在此娶妻生子,其中二女儿名叫朱佛女,嫁给了当地人李贞。后来,朱五四又搬家了,来到凤阳,朱元璋就是在这里出生的。李贞家里的条件还算不错,经常在经济上帮助朱元璋一家,对此朱元璋一直心存感激。元朝末年,天

  • 朱元璋当皇帝后衣锦还乡,怎样对待欺凌他的地主?结局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衣锦还乡,朱元璋当了皇帝怎么对待地主,朱元璋衣锦还乡的情景

    朱元璋出身低微,卑微到连名字也没有,历史上同样出身低微的皇帝还有刘邦,但人家好歹还是个泗水亭长,在当地混的还不错,吃穿不愁,女人和兄弟都不缺。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古代很多农民的生存都是依靠土地的,他们辛辛苦苦耕种地主的土地,大部分收入都进了地主的腰包,而自己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朱元璋也不例外,儿时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了开国功臣,现在终于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贫农出身,低微的出身和悲惨的少年经历使得朱元璋对民间疾苦深有体会。大大小小的事务,一定要亲自处理,天不亮就起床办公,直到深夜也没有休息,没有假期,也没有什么精神娱乐。但是最后还是杀了开国元勋们。最过出名就是胡惟庸案了,自以为是的胡惟庸以为和所有朝中臣子有关联朱元璋就不会杀他,俗话说的

  • 朱元璋治贪杀15万人,雍正只用了一个方法,官员们战战兢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铁腕治贪结果,朱元璋治贪案例,朱元璋最严的治贪手段

    这种法律虽然在秦朝时期盛行,但后面的朝代却并没有完全效仿秦朝,而是极大地减轻,其中清朝的雍正就是用这一种方法对待贪官的,为的也是让人们形成监视之风,来防止官员们的贪污,这种方法及其有效,在雍正皇帝在位期间,贪污案件极少发生,每个官员都战战兢兢,生怕身边的人连累自己。仅仅通过这个手段,雍正皇帝就减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