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当和尚时,曾经为前途干一件事,可是结果却让人感到意外

朱元璋当和尚时,曾经为前途干一件事,可是结果却让人感到意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110 更新时间:2024/1/10 20:21:59

(本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帝王,其本人经历极为传奇,历来被史学界称之为“最成功的逆袭”。朱元璋少时家贫,父亲是地主家的长工,自己年龄太小,只能胜任放牛放羊的工作。此时已是元朝末年,随着王朝苛政的愈来愈甚,朱元璋一家先后都因饥饿而丧命,只剩下他一人孤苦伶仃。百般无奈之下,他只好选择入皇觉寺出家为僧,成为了一名和尚。

可是由于社会处于极度动荡时期,寺庙中粮渐少,加之红巾军起义声势越来越大,朱元璋只能离开寺庙到各处乞讨为生。在四年的乞讨生涯中,朱元璋几乎受尽了白眼,却也磨练了自己的心性,也正是这种不平凡的经历,为其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元末的濠州地区,有一支实力强劲的红巾军,是由郭子兴领导的起义队伍,他们发动民众一起反抗元朝的暴政,并专门与元朝廷作对。由于红巾军起源于白莲教,故此在队伍中的诸多成员中,有不少人都曾经做过和尚与道士。正是这一点,令元朝统治者们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即和尚多为反贼,必须予以强力剿除,以防患于未然。

一时之间,濠州地区的寺庙道观几乎全部被毁,连当地最著名的皇觉寺也未能幸免。恰逢此时,在外游方归来的朱元璋重新回到故土,想再次入皇觉寺中做一名晨钟暮鼓的僧人。可是眼前的景象让他惊呆了,昔日宏大的寺院,如今已成为残砖碎瓦,寺中的僧侣也已四散奔逃,不见了往日的身影。

此时的朱元璋心情极为复杂,他感觉自己似乎是被全世界抛弃的人,一无可以糊口的营生,二无能够安身的去处,更可怕的一点是自己和尚的身份,他深知,若是自己继续做行脚僧,恐怕终究会成为元朝士兵的刀下之鬼。朱元璋的这一段心境,曾经在他所撰写的皇陵碑中被清晰地记载下来:“住方三载,而又雄者跳梁。初起颖,次及凤阳之南厢。未几陷城,深高城隍,拒守不去,号令彰彰。友人寄书,云及趋降,既忧且惧,无可密详。旁有觉者,将欲声扬。当此之际,逼迫而无已”。

朱元璋思虑着自己的未来,一时感到非常茫然,如今的他,只能将希望寄托于自己心中的信仰——皇觉寺中的菩萨塑像。朱元璋虽是一代帝王却素来迷信,这种心态可能正是来源于其早期做过和尚的经历。在菩萨塑像之前,朱元璋虔诚地跪倒,并开始摇签,心中暗想“若是出得阳签,则继续逃跑,若是出得阴签,则投身义军反抗朝廷”。

朱元璋心中虔诚祈祷,接着便快速摇动卦签,可接下来发生的事却令其震惊不已。朱元璋所摇出的卦签虽然已经脱离卦筒,但却并没有平整的落在地上,而是直直地插在了佛堂的地缝之中。如此一来,卦签所显示的结果变成了所谓的“阴阳签”。此时的朱元璋仰天长叹,自己不仅仅被世界所抛弃,就连菩萨也不给自己指一条明路,实在是有苦说不出。

“宁为盛世犬,不做乱世人”,朱元璋深深感受到这句话中所透出的无奈。俗话说“兔子逼急也咬人”,于是一个想法便在朱元璋脑海中形成,原来每个人的路不能依靠别人指点,还是要靠自己走完,大丈夫顶天立地必然要敢作敢为,佛堂中的佛像雕刻只是一尊泥胎,自己才是命运的主宰。既然如今已无退路,倒不如舍一条命搏一个好前程,如若身死,则此生无憾,若是能混到一个功名富贵,也能封妻荫子青史留名,于是朱元璋便毅然投入郭子兴的军队,成为了反元大军中的一员。

在多年的起义过程中,朱元璋靠着自己的机智与勇敢拉起了一支队伍,并力克陈友亮与张士诚等枭雄,推翻了元朝的统治,成就了大明王朝的盛世辉煌。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更多文章

  • 建文帝是否铸造过“建文通宝”钱,专家说:这种钱应该都是赝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建文通宝拍卖记录,建文通宝稀少版,建文通宝真品价格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小编要从清末的一件事儿说起。王懿荣这个名字,相信对收藏感兴趣的读者,都不会陌生,他是发现并收藏殷墟甲骨的第一人,是有名的收藏家。王懿荣对收藏非常痴迷,什么书籍,字画,金石文物,印章,钱币,甚至

  • 这位气死金兀术的宋朝大将,死后葬在这里,墓内藏有三个未解之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朱森墓,宋朝蒲田承相墓,揭阳南陇宋朝林绍坚墓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他就是牛皋(gāo),河南鲁县人,出生贫寒,以打柴为生,因力大无比又擅长射箭,后金军入侵,便组织村民抗金,取得了多次胜利,期间他击退完颜拔,活捉耶律马五,一时间也让金军闻风丧胆,最后还得到了宋

  • 万历皇帝墓中,藏有这样一种“犯禁”之物,考古专家竟不敢将其公之于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万历皇帝陵墓考古现场,万历皇帝考古诡异事件,明国万历

    万历皇帝驾崩后,葬于北京昌平区的大峪山下的定陵,定陵中藏有什么宝贝,陵墓的构造究竟是怎样的,明朝皇帝的葬制又如何,一件件,一桩桩的疑问,困扰着考古人员,而这些问题,想要找到正确答案,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挖开万历皇帝的定陵,接下来的一切疑问,就将迎刃而解。1956年5月17日,定陵开始挖掘,考古专家们

  • 张居正力保儿子考上状元,儿子却去放了一辈子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好家伙,跟当朝首辅、次辅家的三个孩子同场竞技,你觉得还有活路吗?所以,还没等开考呢,就有不少考生退出了。张四维可能还有点抹不开面子,跑去跟皇上说:“我家的狗儿子(不好意思,是犬子)也要考试,我看我就不当考官了,免得让人说闲话。”皇上问:“那张首辅避嫌了吗?”张四维想了一会儿,说:“好像没有。”皇上说

  • 崖山海战南宋官兵为何选择投海自尽,而不退守海南或东南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南宋崖山之战将领,南宋的崖山海战在今天的哪里,南宋崖山海战详细介绍

    随即陆秀夫带着小皇帝跳海殉国,后宫女眷和诸多大臣一同跳海,众多军民一并殉国,海上浮尸十余万具。宋朝就此覆灭,取而代之的则是暴虐的蒙元。崖山海战之时,主要决策者有两人,分别是陆秀夫和张世杰,危急时刻,为何他们不选择退守台湾或者海南,而选择投海自尽呢?上图_南宋版图(蒙古、金、西夏、南宋)宋朝的武将、士

  • 明朝若不是在这两个决策上失误,也就没有大清朝近三百年国史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明朝国史,明朝16帝vs清朝12帝,清朝为什么不挖明朝墓

    “绝不妥协”说的是晚明政府,而“君王死社稷”说的是崇祯。说晚明政府绝不与任何势力妥协,大家都知道,是不与两股势力妥协——1620年萨尔浒之战崛起的后金(1636年改名为“清”)和1627年陕西爆发的范明农民军起义。说崇祯“君王死社稷”指的是1644年崇祯拒绝南迁也拒绝投降,吊死在煤山。前者在人们心目

  • 揭秘宋朝的顶级宴席,宋高宗最喜欢吃的洗手蟹,做法竟如此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宋朝十大特色小吃,宋朝宴席资料,宋朝最具代表的美食

    神奇的大宋朝,能载入史册的最牛的一次家宴,非张俊宴请宋高宗的那次家宴莫属。张俊相信大家并不陌生,直到今天,他的铜像还跪在岳王坟前,都在为当年本主陷害岳飞的事买单,其实,张俊在当时还有另一个身份,那就是富可敌国的财主。据说他家在全国各地的良田共有一百多万亩,加起来,比今天新加坡的面积还大。他家每年收租

  • 朱元璋将六旬老农接到皇城,还命太子前去请安,这是为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皇城,朱元璋时期的南京皇城是啥样,朱元璋的皇城是在哪里拍的

    原来这位老农的身份非常特殊,他就是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贞!朱元璋出生前,他的父亲朱五四原在盱眙一带谋生,并在此娶妻生子,其中二女儿名叫朱佛女,嫁给了当地人李贞。后来,朱五四又搬家了,来到凤阳,朱元璋就是在这里出生的。李贞家里的条件还算不错,经常在经济上帮助朱元璋一家,对此朱元璋一直心存感激。元朝末年,天

  • 朱元璋当皇帝后衣锦还乡,怎样对待欺凌他的地主?结局意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当上皇帝后衣锦还乡,朱元璋当了皇帝怎么对待地主,朱元璋衣锦还乡的情景

    朱元璋出身低微,卑微到连名字也没有,历史上同样出身低微的皇帝还有刘邦,但人家好歹还是个泗水亭长,在当地混的还不错,吃穿不愁,女人和兄弟都不缺。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古代很多农民的生存都是依靠土地的,他们辛辛苦苦耕种地主的土地,大部分收入都进了地主的腰包,而自己只能勉强填饱肚子。朱元璋也不例外,儿时

  •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了开国功臣,现在终于理解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朱元璋贫农出身,低微的出身和悲惨的少年经历使得朱元璋对民间疾苦深有体会。大大小小的事务,一定要亲自处理,天不亮就起床办公,直到深夜也没有休息,没有假期,也没有什么精神娱乐。但是最后还是杀了开国元勋们。最过出名就是胡惟庸案了,自以为是的胡惟庸以为和所有朝中臣子有关联朱元璋就不会杀他,俗话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