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时期列国均筑有长城,秦朝统一后将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

战国时期列国均筑有长城,秦朝统一后将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418 更新时间:2024/1/22 22:56:26

战国长城:为防止外敌侵略,各诸侯国多修有长城

长城作为古代防止敌人侵略的有效手段,春秋战国以来由于战争频发,各诸侯大国皆在敌国来犯的交通要道修筑有长城,其中尤以“战国七雄”修筑数量最多。我们分别来介绍一下:

1、秦长城。秦长城主要有两段,其中东部长城修筑于秦简公嬴悼子在位期间,秦国由于丢失河西,只得退守洛水一线,为加强防御,秦简公于东境修筑长城,又称秦东长城。该长城起于今陕西华阴县小张村附近,由此向东北越过渭河,沿洛河右岸北上,经大荔、蒲城、白水等县,北止于白水县黄龙山南麓。今华阴县城东、蒲城县东南,尚有秦长城遗址。

北长城则修筑于秦昭襄王在位期间,秦国经过惠文王、昭襄王两代,最终攻灭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而为抵御胡人南下,于北部边境修筑长城。该长城起于今甘肃省临洮县,向东南至渭源,然后转为东北,经通渭、静宁等县达宁夏的固原县。由固原县折为东北方向,经甘肃环县,陕西省横山、榆林、神木诸县直抵黄河西岸。

[var1]

魏惠王

2、魏长城。魏长城同样有两条,其中河西长城修筑于魏惠王在位期间,根据《秦本纪》的记载,“魏筑长城,自郑滨洛以北,有上郡”。其河西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御秦国,该长城南起华州郑县(今陕西华县),经渭水、洛水,北到上郡(今陕西北)与秦接壤之地。

另外一条河南长城则是为了防备东部边境,《史记·魏世家》有载:“十七年,与秦战元里,秦取我少梁。围赵邯郸。十八年,拔邯郸。赵请救于齐,齐使田忌、孙膑救赵,败魏桂陵。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史记·六国年表》同样有载:“十九年,诸侯围我襄陵。筑长城,塞固阳。”

3、赵长城。同样有两条,其中南长城修筑于赵肃侯在位期间,称之为漳滏长城,《史记·赵世家》有载,“十七年,围魏黄,不克。筑长城”。该长城由漳水、滏水的堤防连接而成,大体从今武安西南起,向东南延伸至今磁县西南,折而东北行,沿漳水到今肥乡西南。

北长城则修建于赵武灵王在位期间,称之为河套长城,主要是为了防备胡人的侵扰,赵武灵王在周慎靓王九年(前306年)击败林胡、楼烦,后开发燕、代、云中、九原等地,并修筑长城。该长城起于代(今河北张家口境内),经云中、九原(今内蒙包头市境内),西北折入阴山,至高阙(今内蒙古乌拉山与狼山之间的缺口),长约一千三百里。

[var1]

韩长城

4、韩长城。韩国地处河南中西部,西邻秦、南邻楚,东北魏接壤,其中与秦、楚的国界主要是以豫西南的山地为分界线,自然天成,但与魏国的国界线则极为复杂,因此其修建的长城,主要用以防卫魏国。长城的具体走向大致为过亥谷,进入韩国地界,沿厘城东、圃田泽西,向今郑州市区的东北部延伸。厘城,也称祁黎、时来、郏或郏城,现称来潼寨。

5、燕长城。同样有两条,燕长城修筑时间较长,从燕易王燕昭王逐步分段修筑而成。其中南长城起于今河北省西北太行山麓,沿易水北岸东行,历易县、徐水、容城、安新、文安、抵大城县境,止于子牙河西岸,全长约五百里。

北长城则从河北独石口经今张北县西,东北行经过太仆寺、多伦南,跨滦河之围场,过赤峰南,再往东至敖汉旗、阜新、彰武,在东北行至开原,由此又折为东南走向,经梨树、新宾、桓仁,后过鸭绿江进入朝鲜境内,全长约两千余里。

6、齐长城。齐国长城修筑时间同样很长,大约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先后历时170余年。《齐记》有载,“齐宣王乘山岭之上,筑长城,东至海,西至济州,千余里,以备楚”。《正义》引《括地志》则载,“长城西北起济州平阴县,缘河历太山北冈上,经济州淄川,即西南兖州博城北,东至密州琅邪台入海。考《管子》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则齐有长城久矣。”

[var1]

楚长城

7、楚长城。楚长城始建于前七世纪,分为北、东、西三个部分,以鲁关(今河南鲁山县鲁阳关)为中心向东经犨县(今鲁山县东南),到达瀙水,折向东南,到达沘阳(今河南泌阳县),由鲁关向西,东北连翼望山(今河南栾川县南),南向达穣县(今河南邓县)。特点是东西两面有城,南北与山连接,故号曰“方城”。

除了以上“战国七雄”之外,中山国也曾修建长城,当然规模相对较小,总长只有约四十八里。

秦长城:以秦、赵、燕三国长城为基础,主要集中于北方

《秦始皇本纪》有载,“三十二年……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人北击胡,略取河南地。三十三年……西北斥逐匈奴。自榆中并河以东,属之阴山,以为十四县,城河上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阙、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三十四年,适治狱吏不直者,筑长城及南越地”。

如上,燕人卢生入海求仙归来后,呈现图录之书,上书“亡秦者胡也”,于是秦始皇派蒙恬率军北伐匈奴,夺取了黄河以南地区。秦始皇于北部边疆修筑长城,并迁移大量百姓充实北部郡县。如此可知,秦长城始建于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年)。

实际上,秦始皇修建秦长城的工程量并算不上大,主要是源于蒙恬夺取河套地区后,原来秦国的北部长城显然已经不能再满足防御需求,于是便在河套以北地区修建长城,再将之与赵长城、燕长城连接起来,并拆除了战国期间国与国之间的长城,从而形成了横贯秦国北部边境的一条新长城。

如上,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修建的长城,由于主要是为了防御北部的匈奴人,因而工程主要集中于北部边疆。

更多文章

  • 孟尝君得罪齐闵王后担任魏相,甚至领导五国攻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齐国孟尝君简介,冯客孟尝君,孟尝君大道地图

    那么问题来了,他们是怎样驾驭这些门客的,难道只是砸钱吗?其实没这么简单,以孟尝君为例,他对人性的了解、利用,几乎达到了极致。在战国时,“诸侯之子称公子”,诸侯国君主的儿子,都能被称为公子。在“战国四公子中”,齐国的孟尝君田文比较特殊:第一,他跟其他三位并不是同辈,而是早了整整一代。第二,他不是齐王的

  • 孟姜女故事战国时即已流传,经历千年后被修改得面目全非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孟姜女的故事简要,孟姜女简史,孟姜女故事简介30个字

    原型早于秦始皇三百年,且与修长城毫无关系“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原型,乃是“杞梁之妻”,最早见于《左传》,其中记载了“莒子亲鼓之,从而伐之,获杞梁。莒人形成,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一段故事,这段故事不仅比秦始皇早了三百年,而且发生与秦国并无关系。春秋时期,周灵王二十二年(前550年),齐国大

  • 晋国皇帝不满足后宫佳丽,恋上女童,最后“宠爱”致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晋国的第二代皇帝,晋国皇帝被爱妃毒死,晋国小老妹相片

    [var1]但是成为了皇帝以后并没有那么的潇洒,在处理事情的时候都是要经过多方面考虑,如果做出了错误决定,自己的国家可能都会面临着死亡,那么从此之后自己就不是皇帝了。一个好的皇帝除了要得到民心以外,还要有属于自己的军队,一个国家的军队的实力强大了以后才不会遭到其他邻国的欺负,这样才能使得国家稳定起来

  • 对秦国最重要的一场战争并不是长平之战,此战后秦军再也无法阻挡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秦国历史上最惨烈的战争,秦国先攻上党还是长平,秦军攻长平

    [var1][var1][var1][var1]前604年,秦共公薨,子荣立,是为秦桓公。桓公不恤国政,人民怨声载道。前597年,楚庄王大败晋师于邲,晋国霸业骤衰,桓公阴攻晋之肋,不想却被令狐文子大败于辅氏。哀哉!泱泱大秦,竟不及于晋国一魏氏之族。[var1][var1]前578年,秦桓公背弃盟约,

  • 齐国最厉害的外交官,仅凭三句话,让楚国上下无一人敢站出来反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齐国vs楚国,楚国和齐国的情况,齐国最厉害的武将

    [var1]今天跟大家介绍一段晏婴出使楚国,楚王故意再三刁难晏婴,而发生的一段有趣的历史典故。齐景公时期,也是晏婴在位的最后一个时期,齐景公派晏婴出使楚国,齐国论实力来说,并没有比楚国厉害多少,两个国家实力实际上是相当的,楚王得知晏婴要访问本国,对于晏婴此人并不太了解,但是传闻中晏婴是一个非常有才华

  • 秦始皇一统天下时,如何处置六国的亡国之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能一统天下灭六国,秦始皇扫灭六国一统天下,秦始皇一统六国的音乐

    [var1]一、韩王安首先,按照时间顺序来看,韩国是最先被秦国消灭的。公元前230年,秦国派遣内史腾进攻韩国。此时,韩国的大部分疆域已经丢失,更不能指望魏国、赵国等诸侯国相助。于是,韩王安开城投降。在被秦军俘获后,韩王安一开始被软禁起来,也即秦始皇没有打算赶尽杀绝。但是,公元前226年,韩国宗室发动

  • 老子列传(一):历史上这样记载老子,孔子如此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迁写的《老子列传》非常简单,用了不足500字就简单勾勒了老子的生平,其中还包括孔子向老子问礼时的问答,以及孔子对老子所做的评价,即“犹龙之叹”。虽然司马迁的《老子列传》记载简单,但是在其他典籍,比如《庄子》、《孔子世家》等作品中,也可以找到关于老子的记载,于是这位古代思想家的形象就逐渐生动丰富起

  • 羊皮换相:秦穆公是如何用五张羊皮从楚国换来一代名相百里奚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秦穆公与百里奚的故事,秦穆公用羊皮换回百里奚,秦穆公评价百里奚

    [var1]之后五羖大夫百里奚辅佐秦穆公主持秦国国政,他任职期间辅佐秦穆公内修国政,教化天下,恩泽施于民众。外图霸业,帮助秦穆公开辟出西部千里土地,统一西北地区,使八戎来服,这便是“秦穆公称霸西戎”。秦穆公因此被周襄王任命为西方诸侯之伯,成为“春秋五霸”之一。五羖大夫百里奚为秦国崛起和秦国最终统一六

  • 赵括是废物,廉颇也亳无还手之力,长平之战谁做统帅最合适?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赵括详细资料,赵括个人简介,赵括到达长平

    长平之战后,赵军四十万人被“坑杀”,下此令的秦军将领白起,因此被戏称为“杀神”。[var1]“杀降不吉”。四十万赵军是在投降之后被活埋的,白起此举当然永远是战争史上的耻辱,永远将受到道义上的谴责。但是,“杀降不吉”是古训,难道白起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呢?真的是嗜血成性?[var1]因为秦

  • 齐桓公的冲天醋劲,楚成王娶了他休掉的妻子,他因此要讨伐楚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没几年就当上春秋的霸主。 周围一些在夹缝里生存的中原小国,便开始巴结这位霸主,不断地同他联姻以求自保。蔡国也不例外,蔡穆侯为巴结齐桓公,将自己的妹妹蔡姬嫁给了他。当时蔡姬不过是十几岁的妙龄少女,而齐桓公呢,岁数大的都可以做她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