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怀王熊心是怎样灭秦的?楚怀王的最终结局如何

楚怀王熊心是怎样灭秦的?楚怀王的最终结局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3297 更新时间:2024/1/23 16:24:20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秋九月,秦将章邯于定陶(今山东定陶县)击败楚军,项梁兵败丧命。此时,刘邦、项羽仍在攻打陈留(今河南开封东南),而陈胜旧部吕臣驻守“张楚”旧都陈县(今河南淮阳),均位于定陶西南边,倘若秦军乘势南下,盱台危矣。刘邦,项羽为稳定军心,保卫怀王,抵御秦军,急移师东归,并请怀王北上迁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吕臣也觉形势严峻,弃守陈县,投奔怀王,驻军彭城东,与驻彭城西边的项羽,驻砀郡(今安徽砀山)刘邦彼此形成犄角,互为声援。而秦将章邯“已破项梁,以为楚地兵不足忧,乃渡河北击赵”。楚正面军事压力暂时消退,怀王开始着手整顿楚国政局,并亲理楚国军政事务,积极策划伐秦灭秦总的战略布置。

[var1]

闰九月,“怀王并吕臣,项羽军自将之”,即将项羽、吕臣二支军队合并一处由自己直接统帅,怀王开始掌统南方各路反秦义军。怀王破格提拔宋义为卿子冠军,确立自己亲信掌握兵权,率项羽、范增、英布等将北上救赵。同时发表了著名政治宣言,与诸将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并同意刘邦收集项梁、陈胜余部西行攻秦。但项羽不愿北上救赵,更愿与刘邦西行入关。怀王认为“项羽为人慓悍,独沛公素宽大长者,可遣”,没有答应项羽要求,而只遣沛公西行攻秦。

秦国覆灭

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初(冬十月),沛公刘邦“入破咸阳,平秦”。二个月后(冬十二月),项羽于巨鹿大破秦军主力后拥兵四十万继刘邦入关,“诛秦王子婴,屠杀咸阳”。

霸王篡权

秦亡,项羽因晚于刘邦入关,故使人还报怀王要求改变先前“先入定关中者王之”的约定,怀王不允。项羽原本就对怀王不肯遣他与沛公俱西入关有所怨恨,此时更为恼怒,怨曰“怀王者,吾家(项家)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专主约(怎么一个人主持约定)(《汉书·高帝纪》)”,又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后裔)以伐秦。然身被坚执锐首事,暴露于野三年,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籍(项羽)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分地称王)(《史记·项羽本纪》)”。春正月,项羽佯尊怀王为义帝,“实则不用其命”。春二月,项羽仿效旧制,大行分封王侯。并自立西楚霸王,将义帝都城彭城据为已有,借口“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迫义帝迁都于长沙郡郴县。郴县地处五岭北麓,古为南蛮百越之地,位于湘江干流耒水上游河谷。战国初期,仍处于“各以邑落自据”的氏族社会,楚人称其为“菻”,意为长满青蒿的地方。战国中期,楚悼王吴起为相“南平百越”,“菻”为楚征服,为楚南边陲。楚怀王熊槐时期,方形成一定规模的城邑,故改称为“郴”,(据楚“鄂君舟节”铭文考证,原篆左从“邑”,右从“廪”之初文的楚篆字是“郴”的通假字,原意引申为“边远之邑”)。郴城怎比得上彭城繁华。义帝自然不肯移身迁都,仍居彭城。

[var1]

郴县遇弑

义帝元年(公元前206年)夏四月,项羽欲还都彭城。怎肯让义帝与其共居一城,故派遣将士迫义帝徙郴,义帝无奈只得出都就道,但左右群臣,依恋故乡,怨声载道,未肯速徙。项羽大怒,暗令义帝途经之地的三王(九江王英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欲将义帝击杀于途中。义帝元年,即汉王元年(公元前206年)冬十月,英布遣将追杀至郴县,将义帝弑于郴城穷泉傍。郴人怜之,将义帝葬于城邑西南边的后山。

更多文章

  • 秦始皇横扫六国, 斩杀一国大将, 几十年后, 该将领后代灭了秦朝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秦朝秦始皇,秦始皇死后的秦朝军队,秦始皇一统六国时手下的名将

    [var1]在灭六国的过程中,有一个国家最让秦始皇费心,它就是当时的楚国。为消灭楚国,秦国几乎倾全国之力,简直是破釜沉舟,最终攻陷了楚国之都城,俘获楚王。在灭了韩、赵、魏之后,秦始皇就对楚国展开了进攻。虽然楚国曾经很强大,但在秦始皇的眼中,如今的楚国外强中干,听信了年少壮勇的将军李信的豪言壮语,并让

  • 秦末时为什么只有楚国旧部反秦最厉害,其他五国都绝后了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为何秦末楚国占据主导,秦末有两个楚国,楚国旧部反秦有多厉害

    [var1]这里就要说到秦始皇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是中华民族的大英雄。他们恨不得在家里供一张秦始皇的画像,早晚焚香膜拜一番,简直如同他们的祖宗一样。他们之所以如此推崇秦始皇,就是因为所谓的“统一”。在他们看起来,“统一”是秦始皇最伟大的功绩。曾经有人对我说,假如没有秦始皇,我们中

  • 西汉建立后人心思定而旧六国贵族丧失影响力故并未再度大乱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西汉影响力,西汉初年的国家情况,西汉政治统治发生的变化

    原因之一:六国贵族已丧失号召力,影响力已被摧毁殆尽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虽然未对六国贵族进行屠戮,但为了防止六国贵族依持宗族“死灰复燃”,还是“徙天下豪富於咸阳十二万户”。秦末天下大乱之时,虽然有不少六国贵族后裔复国自立,但从其自立过程来看,影响力已经大不如前。例如楚怀王熊心,其虽被扶上王位,但不过是项

  • 三家分晋后魏国虽有很多不利因素但也有灭秦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魏国为什么要灭秦国,魏国灭秦后能统一天下吗,魏国鼎盛时期能灭秦吗

    魏国的地利之便——伐秦之资魏氏为姬姓,其祖系周文王之子,名商。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后,分封姬商于毕(今陕西长安县附近),后代沦为庶民。春秋时毕万从晋献公征伐有功,受封于魏(今山西芮城),为大夫,便以邑名为氏。至魏悼子时徙封于霍(今山西霍县),其子魏绛为晋悼公名臣,曾徙治安邑(今山西夏县),自后直到战国

  • 春秋五霸,说法不一,真正的霸主只有一人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最后一个霸主,历史上春秋第一霸主,春秋五霸历史地位评价

    官方答案《史记》: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宋襄公。当然一般的中学教科书上又有第二种说法《荀子·王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当然还有其他的记载中又将郑庄公、吴王夫差、晋襄公、晋景公、晋悼公等人也写了进去。但不管怎么写,有两个人是绝对上榜的,一个是齐桓公、另一个是晋文公。

  • 如果屈原活在当下,是否依然怀才不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如何看待屈原的怀才不遇,历史上怀才不遇的人,屈原怀才不遇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除了包粽子和赛龙舟,人们还会纪念千年前的屈原,对于端午和屈原到底有没有关联,史学界也是说法不一。不过,依照国人的习惯,端午就是纪念屈原,这是多数人的共识。屈原抱石投入汨罗江的那刻,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跳江的日子五月初五会成为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传统节日。也不会想到,他的遭遇,汇集

  • 楚穆王的忧伤:过渡期间的楚国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楚穆王在位几年,楚穆王与楚庄王的关系,战国楚穆王

    今天我们来读楚穆王。楚成王一代雄主,却没有善始善终。选择储君的问题上,一旦有了犹豫不决的心理,往往会出现乱局。楚成王的问题就出在储君人选的问题上,嫡长子商臣由于对未来的变化产生了担忧,便是与臣僚潘崇发动宫廷政变,弑杀楚成王而自立为王。商臣也即楚穆王。有的人,天生就是一幅反骨。在古时候,有很多面相师们

  • 申不害变法后,韩国历经6位君主,大多碌碌无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赵韩变法,申不害变法给韩国的影响,韩国变法真实历史

    [var1]一、韩昭侯韩武(?-前333年),姬姓韩氏,韩懿侯之子,战国时期韩国第6位国君。韩昭侯在位初期,韩国内部混乱,律令前后不一,群臣吏民无所适从。公元前355年,韩昭侯决定变法图强,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主张以“术”治国。诚然,申不害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

  • 古籍中发现白起水淹楚国背后隐藏重大阴谋,史书中都不敢记载此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白起水淹鄢城之战视频,大秦帝国白起水淹郾城,战国时期白起简介

    [var1]在白起率军攻打楚国之时,曾经发生了最为激烈的鄢城之战,此战惨烈不下于秦赵长平之战,但是却被很多人遗忘,世人只知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军四十余万,却不知鄢城之战之惨烈。此战之后,偌大的楚国形势逆转,再也没有了当年楚庄王时的辉煌盛况。[var1]鄢城之战发生在周赧王三十六年,即公元前279年。在

  • 秦始皇为什么能兼并六国?这3样东西,本不应出现在2000多年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能灭六国,秦始皇是如何一步步吞并六国的,秦始皇当年为什么只统一了六国

    秦国本是周朝下面的诸侯国之一,且最初的实力并非很强,但它却最终完成了第一次统一中国的这一创举。对于“秦国为何能够兼并六国,完成大一统并最终建立秦朝”这个问题,有人将其归功于秦国历代君王的努力,也有人将其归功于“商鞅变法”,还有人将其归功于秦始皇的文治武功。虽然不同的人对于这个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