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楚穆王的忧伤:过渡期间的楚国君主

楚穆王的忧伤:过渡期间的楚国君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28 更新时间:2024/1/17 17:01:44

今天我们来读楚穆

楚成王一代雄主,却没有善始善终。选择储君的问题上,一旦有了犹豫不决的心理,往往会出现乱局。楚成王的问题就出在储君人选的问题上,嫡长子商臣由于对未来的变化产生了担忧,便是与臣僚潘崇发动宫廷政变,弑杀楚成王而自立为王。商臣也即楚穆王。

有的人,天生就是一幅反骨。在古时候,有很多面相师们,往往会以此来判断一个人的命运。也就是说,从长相上就能看出一个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商臣显然是属于后者的。

客观的说,史书中看到的商臣相对反面得多。所谓“商臣蜂目而豺声,忍人也”,商臣这种人给人的感觉就是天生拥有叛乱的基因。因此,商臣弑杀君父楚成王,也就是在情理之中。

当然,在楚成王晚年之时,因为城濮之战的缘故,楚国在中原的影响力有所下降。但是,楚国在南方依然是最强的霸主。楚成王晚年之时,不仅在决断力上变弱了,对外攻战之事也相比较年轻的时候要少得多了。

那么,这个时候,对于楚国的朝臣而言,要再次扭转楚国的大国地位,尤其是要再次让楚国人在中原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就很需要如商臣这种有决断的楚王。因此,商臣的上位,或本就不是一种私下里的动乱,而是大多数楚国臣子的期望。

这与卫国的州吁之乱还有所不同,州吁发动叛乱的时候连自己的父亲也不支持。而商臣叛乱的发展相当顺利,即便弑杀了楚成王,楚国朝堂也没有发生很大的动乱。

当然,楚国内部的动荡肯定是有的,比如那个与商臣争夺储君位置的王子职。在楚成王在世的时候,王子职就有很大的可能性替代商臣成为新一任楚国国君。但是,在楚成王死了,商臣上位以后,王子职就再也没有发出任的声音。最大的可能是什么呢?当然就是王子职被商臣嫡系乃至那些朝中大臣们暗中杀掉了,只有这样才能排除掉商臣称王的最大障碍。

商臣除掉了朝堂中最大的危机,可是其父亲王给楚国人带来的威望和影响或许实在是太大,这就给商臣带来了可能的压力。于是,商臣不得不到楚国之外的地方去寻求更大的功业,也是希望以此来证明自己。

商臣即位不久,就带领楚国军队大举展开对外攻战之事。即便有晋国的救援,江国也最终没有逃脱灭亡的命运。

事实上,商臣在位的时间不久,差不多也就十来年的时间。可是在这十来年的时间里面,除了灭江国,商臣还灭了蓼国、舒国、宗国等国。晋国此时中衰,中原郑国国、陈国等国皆臣服与楚国。可见,商臣之功绩,与楚成王是可同日而语的。

更多文章

  • 申不害变法后,韩国历经6位君主,大多碌碌无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魏赵韩变法,申不害变法给韩国的影响,韩国变法真实历史

    [var1]一、韩昭侯韩武(?-前333年),姬姓韩氏,韩懿侯之子,战国时期韩国第6位国君。韩昭侯在位初期,韩国内部混乱,律令前后不一,群臣吏民无所适从。公元前355年,韩昭侯决定变法图强,他用法家的申不害为相,主张以“术”治国。诚然,申不害变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史称“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

  • 古籍中发现白起水淹楚国背后隐藏重大阴谋,史书中都不敢记载此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白起水淹鄢城之战视频,大秦帝国白起水淹郾城,战国时期白起简介

    [var1]在白起率军攻打楚国之时,曾经发生了最为激烈的鄢城之战,此战惨烈不下于秦赵长平之战,但是却被很多人遗忘,世人只知长平之战秦军坑杀赵军四十余万,却不知鄢城之战之惨烈。此战之后,偌大的楚国形势逆转,再也没有了当年楚庄王时的辉煌盛况。[var1]鄢城之战发生在周赧王三十六年,即公元前279年。在

  • 秦始皇为什么能兼并六国?这3样东西,本不应出现在2000多年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始皇为什么能灭六国,秦始皇是如何一步步吞并六国的,秦始皇当年为什么只统一了六国

    秦国本是周朝下面的诸侯国之一,且最初的实力并非很强,但它却最终完成了第一次统一中国的这一创举。对于“秦国为何能够兼并六国,完成大一统并最终建立秦朝”这个问题,有人将其归功于秦国历代君王的努力,也有人将其归功于“商鞅变法”,还有人将其归功于秦始皇的文治武功。虽然不同的人对于这个问题都有不同的看法,但不

  • 范蠡那么爱西施,为何还要狠心割爱,把西施送给吴王夫差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范蠡最后把西施杀了吗,西施和范蠡夫差,西施秘史西施范蠡

    [var1][var1][var1]范蠡可以说是春秋末期的一个奇才,他不仅才智过人,非常了解当时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而且范蠡在越国称霸之后就开始隐退于江湖,更神奇的是范蠡隐退之后开始从商,还成为了春秋时期非常有名的富商,被人称之为陶朱公。可见范蠡的一生也非常的传奇。[var1][var1][va

  • 图解楚汉战争:楚汉对峙,韩信出兵齐国,击溃20万齐楚联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楚汉战争韩信,图解楚汉战争刘邦引兵,楚汉之争韩信攻打齐国

    项羽回援彭城之后,再度引兵北上,一举荡平刘邦所倚重的荥阳-成皋防线,对刘邦的关中大本营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刘邦在荥阳-成皋防线被攻破之后,连忙将据点后推,在巩县重新增设防御据点,以图阻止项羽大军进入关中。刘邦这种持久消耗战,极大的扼制了项羽兵锋,让其一度停留在河南地区无法真正的染指其关中大本营,而项羽

  • 曹魏、蜀汉都有统一天下的可能,那么吴国的机会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曹魏和蜀汉,蜀汉统一吴国的机会在哪里,周瑜不死吴国会统一吗

    其实从中国历史上来讲,江南地区和四川盆地一般都是割据政权,极少能诞生一统天下的存在。其中仅仅有两个例外。[var1]一个是从汉中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汉高祖刘邦。一个是从乞丐白手起家建立明朝的明太祖朱元璋。而刘邦和朱元璋在所有的开国之君中也是极为厉害的存在。历史大家孟森在《明史演义》中说到:中国自三代(

  • 古代君主都在为制度发愁,秦国没解决,魏晋能解决吗?不好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秦国奖罚制度,魏晋政治制度,秦以后的中国古代政治体制

    关于分封制与郡县制的实施,在秦朝就已经展开讨论了,而且持续了近千年。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对此发表了很多见解。“臣闻古之王者,必建同姓以明亲,必树异姓以明贤。”——《六代论》这句话强调了分封制,在兴盛之时各地诸侯共同治理天下,衰败之时共同守卫王土,天下安定之时诸侯共同享受天下之福,天下危机之时一同

  • 三国时期,魏国为什么不主动进攻蜀国?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三国蜀国进攻魏国,三国后期魏国进攻蜀国路线,为什么魏国不主动进攻蜀国

    当年,汉中战役曹操一战而败,从此放弃了南下进攻蜀地的打算。原本,汉中由曹军大将夏侯渊镇守,可以说是曹军南下进攻蜀地时,极其重要的一块大本营。汉中战役爆发大抵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三年,先主率诸将进兵汉中。分遣将军吴兰、雷铜等入武都,皆为曹公军所没。先主次于阳平关,与渊、郃等相拒。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

  • 隋唐四任雄才伟略的皇帝,为什么都拼了命要灭亡高句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太宗为什么选择高句丽,唐太宗在位期间灭了高句丽吗,历史上杨广几次征高句丽

    高句丽位处朝鲜半岛,渔猎、农耕、游牧三种文明集合一体,极盛时期的疆域达到东临日本海、南制汉江、西北越辽水、北到辉发河。他们不仅有土地资源,还有无人争夺的海洋资源,每一年的一个特殊几天,都会有成群结队的鱼儿逆流而上供他们捕捉。高句丽的文化和中国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他们很早就建国,从部落文明走向封建文明

  • 穷出身的安禄山,为何能在安史之乱前平步青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安史之乱第一年安禄山就死了,安禄山与安史之乱的故事,安史之乱安禄山有多强

    后来在安禄山长大后,因为不喜欢自己的这个继父,便想着法子的逃出了那个家中,虽然在第一次的逃脱中,被继父抓了回来,但是在第二次的逃离中顺利的摆脱了那个家庭。发迹的原因说起他的发迹,是带有戏剧性的,因为正是在那个时候,他遇到了自己生命中的一个贵人。在那一天中,不知他是因为为了换取生活的费用,还是为了解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