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农民军将领到清朝大员,拥有多变人生,最终落得个自杀下场

从农民军将领到清朝大员,拥有多变人生,最终落得个自杀下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918 更新时间:2024/1/21 16:44:45

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朋友们,肯定对吴三桂反清以及青年康熙平叛吴三桂的故事十分了解,剧中有一位在吴三桂反清后第一个投向三藩势力的大清官员王辅臣,但电视剧没有演出的是王辅臣在战败后再度归顺大清,并被康熙赦免。即使如此,王辅臣还是喝毒药自杀了,这就给后人留下许多疑问,康熙都赦免了他,王辅臣为何还要自杀呢?

论起王辅臣的出身与早年经历,其实是十分复杂的一个故事。正如同历代王朝末年农民军起义的故事一样,明末各地农民军揭竿而起,向明王朝发起最后的冲击。王辅臣亦与千万个农民军一样,跟随李自成的大顺军南征北战,并在1644年成功攻克北京城。但与历代农民起义都不同的是,此时身处关外的女真人对中原虎视眈眈,眼见北京被农民军攻克,清军顺势入关并迅速击败大顺军。

很快,王辅臣跟随的姜瓖率军投降了大清,但旋即姜瓖就因清军对其待遇糟糕,而联络一批明将反清,王辅臣亦跟随他的老领导开始反击清军。姜瓖势单力薄,很快就被清军击败而死。清朝英亲王阿济格本想对这批叛军全数处死,但他突然想起来在姜瓖麾下有一员猛将,即使面对八旗军也丝毫不减威风,这个人就是王辅臣。王辅臣于是再度被纳入清军,并被派往云南吴三桂麾下,为吴三桂平定西南立下汗马功劳,也与吴建立起十分亲密的关系。王辅臣高大威猛,加上面容白皙,与三国猛将吕布相似,因此得到了“活吕布”的称号。

王辅臣在吴三桂手下征战多年,骁勇善战,且不贪功、不贪财,包括吴三桂在内的平西王府内外以及军队上下无不对王辅臣竖大拇指,王辅臣的功绩更是引起朝廷的赏识,之后他就被朝廷任命为平凉提督,成为执掌一方兵马的将领。但好景不长,1673年,吴三桂联合另外两位藩王发动反清战争,史称“三藩之乱”。吴三桂对反清早有谋划,其手下精兵强将如云,此时担任平凉提督的王辅臣正率兵驻扎陕西。熟悉中国古代史的朋友应该知道,陕西一向是扼守中国西部与中原的关键地带,像刘邦即从四川东出,先控关中,随后一统天下,陕西一旦失守,那么吴三桂则可以率兵从西南东出,直插北京。因此吴三桂十分希望他的这位老部下能够跟他从事到反清战争中去。

此时的王辅臣十分矛盾,中央和云南都对他有知遇之恩,尤其是吴三桂,更是提携他的关键人物。但一旦跟随吴三桂反清,那么朝廷必然不容于他,这就意味着他辛苦奋斗多年的事业将付之一炬。考虑到这些,王辅臣一开始拒绝了吴三桂的邀请,并表达了对朝廷的赤胆忠心。问题在于,朝廷对王辅臣与吴三桂之间的关系本就十分怀疑,此时吴三桂又多次派人前往王辅臣大营里劝降,吴三桂很聪明地利用人心多疑的弱点,以加剧朝廷对王辅臣的怀疑。此时负责西北军事的经略使莫洛与王辅臣一直有矛盾,他上任后对王辅臣表现出很不友好的态度,在王辅臣军队的后勤给养上偷工减料,王辅臣的副将一气之下率军冲击莫洛的军营,并在混乱中误杀莫洛。此事一出,王辅臣算是被逼上梁山了,他本就多次倒戈,现在又背上了谋杀朝廷大臣的污点,因此王辅臣很快就率兵叛清,投向了吴三桂一方。

王辅臣本就在西北经略多年,此时又将莫洛手中的兵进行大规模收编,他率重兵屯于陕西,可以说是将企图西进南下进攻吴三桂的清军阻挡在陕西的一道道险峻关卡之外。清军在短短几个月里接连战败,西北无数城市被王辅臣攻陷,吴三桂更是企图以西南为后勤基地,以西北为进攻前线,先北上、后东出,从陕西一举夺取北京。但吴三桂的对手康熙并不是一位昏庸无能的君主,年富力强的康熙对战垂垂老矣的吴三桂,精锐强劲的八旗军对战处于绝对劣势的反清军,拥有绝大部分土地的中央对战偏居西南的藩王,结果只能是吴三桂丢盔弃甲,可以说吴三桂的过于保守使他完全丧失了起兵初期的优势,反而被缓过劲来的清军反败为胜。王辅臣在清军威势下再度降清,很快吴三桂兵败自杀,三藩之乱得以平定。

王辅臣此时已是第三次降清,康熙并未追究他的过错,反而继续任命他为平凉提督,并加上了太子太保的头衔。王辅臣投降后转而对吴三桂穷追猛打,加剧了吴三桂的败亡。一切平定之后,王辅臣本该感谢朝廷,继续为朝廷效力,但谁都没有想到,被赦免的王辅臣突然与部下一醉方休,并说了大量诀别的话,酒醒后王辅臣令亲兵亲手将他毒死。

问题来了,为什么王辅臣都被赦免了,最终还是选择了自杀这条路呢?

其实这与王辅臣的多次倒戈经历有密切联系。王辅臣第一次降清的时候,顺治皇帝念其英勇故未追责,并给了他前所未有的待遇与赏赐。康熙即位后亦是如此,王辅臣一来到北京,便会被康熙要求留在北京住一段时间,以便少年皇帝与这位“活吕布”交谈。康熙更是在王辅臣离开北京时送给他一杆枪,以表示对他的信任。可以说王辅臣已经享受到了作为一名汉臣的最高待遇。但王辅臣依旧在吴三桂反清时选择投向吴三桂一方,尽管康熙赦免了他,王辅臣知道康熙未来总会和他算这笔旧账的,到时候牵涉到的就绝不仅仅是他自己,还有他的家人与好友。因此王辅臣在死前还特意叮嘱亲兵一定要对外说他是暴毙而死,以免他的死连累自己的恩人与家人。康熙在听闻王辅臣死讯后,果然没有对他的家人朋友进行追责,王辅臣算是用一死保全了他们。

王辅臣一生多次倒戈,他生逢乱世,在战场官场浮沉多年。无论是按今日的道德标准还是按古代社会中的“忠君”观念,王辅臣真如吕布那般是“三姓家奴”。王辅臣立场不定,或许是出于自保而反复摇摆,但说到底他身为臣子还是缺少了一种坚韧的品行,多了一些狡诈与自私自利,这使他总是跟随时势的变化而变,无法坚守自己的本心,进而犯下无可挽回的错误。这也是他在乾隆朝落得一个“逆臣”评价的最根本原因。

谢斯涵:《王辅臣在三藩之乱中的政治选择》,《长江文艺》2019年第22期。

芦婷婷:《王辅臣之乱新论》,《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更多文章

  • 定都天京,11载未出王府半步,洪秀全:后宫太过充实,没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洪秀全为啥死守天京,洪秀全在天京的地位,洪秀全定都南京后的生活

    太平天国的战争经历了15年之久,活动范围波及18个省份,这场运动要从一个叫“洪秀全”的童生说起。这名童生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更上一层楼,连考三次都落榜了,这“秀才梦”醒了,于是他不在是一个成天做梦的“童生”,抛弃了梦想后就带头毁了所有人心目中的“圣人”孔夫子的牌位。没了“孔夫子”的信仰,洪秀全又改信仰“

  • 一部发展史也是一部灾难史,民国的中国航空,曲折中前进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史上十大航空奇迹,70年代中国航空史,中国航空史总结简短

    1946年12月25日,在新的一年即将到来的时候,由中国航空公司和中央航空公司负责的三架飞机正从重庆飞往上海,三架飞机上共承载仅一百名乘客与工作人员。正当飞机即将降落上海时,意外却突然发生,三架飞机竟惊人地先后在即将降落时坠毁。三架飞机上的近百名人员只有极少数幸存者,经济损失达25亿法币。三起空难的

  • 雍正矫诏篡位?康熙临死前三天让他办一事,已表明皇位非他莫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篡位康熙死不瞑目,康熙遗诏首曝光证实雍正没篡位,雍正篡位讲解

    康熙王朝中国历来有传长不传贤的作法,康熙晚年,大阿哥犯事圈禁,二阿哥被废,三阿哥生活作风有严重问题,皇四子允禛成为事实上有继权资格的“长子”。潜邸期间,雍正办事得力,在康熙面前挣了不少印象分。皇十四子允禵虽然深得康熙的喜爱,但熟读史书的康熙应该知道历来传贤不传长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会冒此风险。很多人根

  • 因为错怪了清政府,发生了保路运动,结果导致清朝的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保路运动打垮清朝的最后稻草,清朝的三次危机,清朝的统治措施及作用

    这个误会就是四川的保路运动。当时四川因为发生了著名的保路运动,清朝只能从湖北调新军去镇压。结果导致武昌城内空虚,革命党迅速起义,才能取得胜利。不过关于四川的保路运动,我们并不知道多少。只知道这也算是清朝灭亡的一个导火索。但事实是这真的是个误会。这场运动书上讲的就是清朝卖国,人们不满意,最后起义。书上

  • 这个外国后裔守卫明朝国土,被明朝皇帝处死,却被乾隆称为忠臣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忠臣范正,乾隆手下的十大忠臣,乾隆对待明朝忠臣

    他有着波斯国血统,明太祖朱元璋看他是个耿直boy,又是妥妥的一枚学霸,早早便给他提了官、还赐字“鼎石”,表示对他的欣赏和鼓励。可惜,这位开国皇帝的青睐没能给他永久的庇护。明建文元年(1399年),建文帝朱允炆还没坐稳龙椅,燕王朱棣便起兵了。燕王的兵锋如山火过境,很快燎到了山东济南城外。他铭记了先皇的

  • 雍正反腐有一妙计,只需4字,便让贪官原形毕露,子孙也难逃法网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雍正治贪有4大绝招,雍正治贪腐的方法,雍正皇帝如何治贪腐

    康熙执政晚期,朝局混乱,爆发了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诸位皇子都在为继承皇位使劲。然而,韬光养晦的雍正帝却是个务实派,一方面显得无欲无求,另一方面又在地方处理政事,积累经验,在康熙心中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印象。最后,雍正帝毫无意外地夺取了皇位,成为清朝第五位皇帝。执政之后,雍正为了巩固政权,打击贪

  • 清朝两百年间最荒唐的亲王,傲慢跋扈还有一怪癖,谥号却极尽褒扬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最荒唐亲王是谁,清朝最强十大亲王,亲王谥号排名

    对普通百姓而言,君临天下、执掌权柄,似乎是想都不敢想的“罪过”,然而对那些皇子皇孙来说,这却是一个不太遥远的目标。虽然自古就有嫡长子继承制,而且历朝历代都将其视作维护封建伦理的根基,然而真要以此标准审查五百余位皇帝的上位史,就会发现其中的嫡子和长子几乎少得可怜。最著名的莫过于唐太宗李世民杀兄弑弟,血

  • 革命家邹容骂他是满清奴隶,清朝尊他为文正,汤斌为何备受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邹容死因,邹容生平简介,革命先烈邹容

    清军入关,顺治登基清朝因为是少数民族构建的皇朝,所以自建立以来就受到各方势力的威胁,其统治基础远比想象中要脆弱。汤斌出仕于清初,就是他构建了清朝文化上的正统性,可以说是他替清朝奠定了百年基业,以至于近代反清革命家邹容称其为“驯静奴隶”。清朝初年,满人的统治并不稳定。南明在南边以“大明”旗帜为号召收敛

  • 康熙是学霸型帝王,自己酷爱数学和科学,专门找外国人教自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康熙精力有多旺盛,开创盛世的帝王康熙思维导图,康熙有多博学

    大清宫廷里的西洋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是唐代韩愈的名篇《师说》中的一句话。在教师群体中,有一个特殊的小类,即帝师。能成为帝师者,必定有厚德载物之德行和学富五车之学识。在传统印象当中,“帝师”一般都是宏儒硕学,但大清朝有这么一位另类帝王,他的很多老师不是孔夫子教出来的宏儒硕学,而是蓝眼睛、

  • 北洋军阀分与和:陆建章之死,意外决定了直皖战争走向和北洋政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陆建章三个儿子,民国陆建章简介,陆建章墓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各自为政,虽趋于分裂,小打小闹的战争一直存在,但面子上尚能过得去,远远没有到十几万人大决战的地步。直到1918年直皖谈判中,直系陆建章被皖系徐树铮暗杀,直、皖这最大的两派军阀彻底结下梁子。但意外的是,直系重要将领之死在当时虽引起各方震动,但所有人都选择了冷处理,直到192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