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元璋发明了一句口头禅,后世沿用500年,大多数人却总是读不对

朱元璋发明了一句口头禅,后世沿用500年,大多数人却总是读不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1500 更新时间:2024/1/24 11:38:04

各位朋友下午好!子渊之前曾介绍过许多与明太祖朱元璋有关的趣事,今天就给大家说说朱元璋发明的口头禅,一直被沿用了500余年,如今仍家喻户晓。

太祖朱元璋剧照

众所周知,朱元璋祖上几代都是农民,家庭非常贫苦,因此从来没有读过书,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对于朱元璋而言,出身无法改变,但让他闹心的名字却可以换掉。在元朝时,汉族老百姓的名字只能按照辈分排行或父母年纪相加来取名,因此朱元璋就有了朱重八的大名,其父则名为朱五四。

▲朱元璋青年时期剧照

假若朱重八一直是底层人民也就算了,要带着手下一帮小弟干大事,这名字就有些掉价,于是就有了我们所熟知的“朱元璋”。为了不让这样的笑话在子孙后代中上演,朱元璋绞尽脑汁发明了一套起名规则,先是给每个儿子规定了20字的辈分,然后又规定名字第三个字要按照顺序循环使用以“金、木、水、火、土”为偏旁的字。

▲崇祯皇帝朱由检剧照

为增强统治的合法性,朱元璋特别强调天命,并在称呼方面下了大功夫,最后发明了一句流行数百年的口头禅:“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古装剧中的断句一般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正确断句则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在古装剧的影响下如今很少有人能读对。

▲常州淹城“春秋五霸”石刻

在春秋时期,诸侯发布的诏书一般被称作“命”“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凸显自己的至高无上,使用的是“皇帝诏曰”,还在玉玺上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核心思想还是意图证明君权神授;汉朝沿用了秦朝惯例,同样使用“皇帝诏曰”。

▲汉武帝刘彻剧照

在南北朝时期,圣旨开头演变为“应天顺时,受兹明命”;唐朝时由于圣旨多由门下省审核颁布,圣旨开头一般为“门下,天下之本......”,偶尔有以“朕膺昊天之春命”开头的;元朝圣旨分为两种,元朝汉文诏书以“上天眷命皇帝圣旨”起头,蒙文诏书则使用“长生天的气力里,大福荫的祐助里皇帝圣旨”。

▲明故宫奉天殿

定都南京后,太祖朱元璋将南京改名“应天府”,将上朝的大殿定名为“奉天殿”,在自己的玉圭上镌刻“奉天法祖”四字,处处意图彰显自己是天定的君。为进一步证明,朱元璋还通过文化渠道扩大影响,撰写了《御制记梦》一文,煞有介事地讲述了他梦游天宫见到三清、紫衣道人授以道服法剑的故事。

▲明朝万历年间圣旨局部

此文传开后,朱元璋也就顺水推舟般称自己为“奉天承运皇帝”,颁布的诏书自然就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了。不论是给后代起名字的规则,还是诏书开头语,都能看出朱元璋极其注重自己统治的合法性与必然性,为此费尽心思。不过朱元璋一定没有想到,自己所创造的这句口头禅会被沿用数百年并流传至今,被每一个中国人所熟知。

更多文章

  • 同样反对招安,为何宋江只敢惩罚李逵,却不敢对武松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宋江和李逵关系好还是武松关系好,2010版武松反对宋江招安,宋江招安惹怒武松片段

    当初,在水泊梁山的那一场酒席上,乐和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时,只见武松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去,冷了弟兄们的心!”紧接着,李逵便睁圆怪眼,大叫道:“招安,招安,招甚鸟安!”于是抬起一脚,将面前的桌子踢个粉碎。见到这一幕,宋江再也无法淡定,于是他大喝道:“这黑厮怎敢如此无礼!左右与我推

  • 明朝末期除了有东林党,还有宣党、昆党、齐党、浙党等众多党派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明朝时期的党派斗争,东林惨案,明朝东林领袖

    明朝末期党派之争兴起,主要是在万里末年的时候兴起的。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朝政腐败,就兴起了党派之争。其实当时的党派和现在的完全不一样。当时的党派一般都是地域划分比较多,或者是和谁有关系划分的比较多。比如浙党,几乎都是浙江的人。楚党几乎都是湖北人。以此类推。而东林党主要是江南士大夫的官僚集团。当时是

  • 靖难之役后,朱棣攻入皇宫,为何没有着急登基,而是先大开杀戒?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朱棣靖难之役,朱棣靖难朱元璋能赢吗,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历史

    在此情况下,朱棣才装疯卖傻麻痹了建文帝,为自己发动叛乱赢得了宝贵时间,最终发动了靖难之役。 经过三年苦战,朱棣终于在1402年攻下应天府( 南京),建文帝失踪,朱棣便如愿登上皇帝宝座。 据说朱棣在攻下应天之后,不仅将建文帝身边大臣斩尽杀绝,还将宫中的美女全部都屠杀了,这是为什么? 一、泄愤 明朝建

  • 顺治真的是为红颜出家?还是诈死躲避世俗纷扰?原来真相是这样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顺治真出家了吗,顺治出家诗完整版,顺治是出家还是死的

    民间常流传说,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十分痴情,为了一位妃子的病故出家当和尚。那么、历史上真有此事吗?清崇德八年(1603年)八月初九,皇太极怀着入关称帝未述的宏愿,病逝在盛京(沈阳)清宁宫内。经过一番剑拔弩张的紧张角逐后,结果出人意料,时年未满六岁的福临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如果将顺治短暂的一生喻

  • 电视剧都是骗人的?真正的大清早朝不是在金銮殿进行,而是在门外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大清最后一个早朝电视剧,大清王朝最后一次早朝的视频,反映大清朝的电视连续剧

    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人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皇宫大殿是雄阔大气,仿佛一座大殿能容得下数百位大臣一样。但要是亲身前往故宫瞅瞅,人们可能会很失望,原来所谓的皇帝宝座与大臣们之间的距离是这么小,更令人诧异的是,整座大殿的面积也不是很大。而且真正的早朝其实并不在大殿里,而是在“乾清门”进行。大清的

  • 两度辞官的功臣索额图如何成了清朝第一大罪人?真相让人感慨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一、三眼索相赫舍里·索额图,号愚庵,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索尼第三子。索尼历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康熙四朝,更是康熙初年的顾命四大臣之首。索尼的伯父赫舍里·希福曾任内弘文院大学士。官三代索额图很快就走上了升迁快车道。康熙六年(1667年)六月,首辅索尼病故。七月初七,14岁的康熙帝正式亲政。鳌拜随之

  • 清朝真的比明朝更容易招黑吗?为何那么多人黑清朝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和清朝哪个更腐败,为什么清朝和明朝共用太庙,明朝龙袍vs清朝龙袍

    作为有着几千年优秀文化的我们,也经历了很多次改朝换代,可是哪个朝代也没有像清朝这样不争气。总是挨打,打又打不过,咋办呢?赔钱,割地,实在不行你说咋办就咋办吧。由于清政府的不作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交税从来没交过这么多啊。赔钱又不是简单地从国库里取,都是从老百姓身上剥削,人民怨声载道,纷纷揭竿而起

  • 当年乾隆爷下江南,劳民伤财,目的究竟何在?真相让人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乾隆下江南的真正原因,庞志豪评话乾隆下江南,张丰毅版乾隆下江南

    昨晚,播出了一个多月的《延禧攻略》在卫龙cp的撒糖中落下的帷幕。傅璎女孩们因傅恒一句“魏璎珞,这辈子我守着你,已经守够了,下辈子,可不可以换你守着我”而飙泪;一直在暗处默默操控着一切的袁春望终于在观众的呼声下领了盒饭;佘诗曼在继后断发这场戏中炸裂的演技让观众赞叹不已。乾隆皇帝一生中一共六次南巡,从乾

  • 大沽铁钟:为纪念英烈而作,却被英法联军掠走,流落英国105年!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大沽铁钟纪念谁,清末铁钟,民国时期的铁钟

    博物馆镇馆之宝系列又和大家见面了,本期的主角是天津滨海新区大沽口炮台遗址博物馆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大沽铁钟!在中国历史上,传奇的铁钟、铜钟在各地都不鲜见,比如北京大钟寺有一口通高6.75米,重约46吨,建造于明代永乐年间的青铜钟。这口钟号称“中国钟王”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青铜钟,敲击了500余年依

  • 从农民军将领到清朝大员,拥有多变人生,最终落得个自杀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农民的生活现状,历史上的清朝大将军,清朝大员

    看过电视剧《康熙王朝》的朋友们,肯定对吴三桂反清以及青年康熙平叛吴三桂的故事十分了解,剧中有一位在吴三桂反清后第一个投向三藩势力的大清官员王辅臣,但电视剧没有演出的是王辅臣在战败后再度归顺大清,并被康熙赦免。即使如此,王辅臣还是喝毒药自杀了,这就给后人留下许多疑问,康熙都赦免了他,王辅臣为何还要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