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朝疆域本为历代之最,后世却总对其闭口不提,原因其实很简单

元朝疆域本为历代之最,后世却总对其闭口不提,原因其实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62 更新时间:2024/2/6 8:11:47

各位朋友晚上好!一说起中国版图最大的时候,许多朋友都会提到元朝。可是与元朝辽阔的疆域面积相比,后世对元朝历史的提及频率低得出奇。为何人们总是对元朝轻描淡写呢?在子渊看来,主要有三大原因。

首先是蒙古统治者不重视思想建设。作为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重视武功建设,看不起耕种民族和农耕文明。与同为少数民族的清朝统治者相比,蒙古统治者在这方面做的确实不够高明。清朝入关后思想上快速汉化,继续推行儒家治国的方案,借鉴中央集权思想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而蒙古却仍旧固守着旧有思想,加大了疏离感。

在清朝初期,民间还存在一些“反清复明”的思潮,可到了中后期,满汉之间的矛盾基本被消弭殆尽,清朝也因此得以享有276年国祚。蒙古统治者非但不懂得缓和民族关系,甚至推行“四等人制”激化矛盾,将北方汉人与南方汉人置于最末两等,这就难怪后世史家对元代的评价不高。

二是因为元朝存续时间较短且比较动荡。从至元八年(公元1271)忽必烈建国起,到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政权,元朝存续时间不足百年,而且在有限的时间里,元朝忙于征战和平叛,从前期的阿里不哥争位战争、李璮叛乱、灭宋战争、平定海都、远征缅甸、远征爪哇、远征日本、远征越南,到后期的权臣内讧和农民大起义,元朝基本没几天太平日子,元朝后期也就无暇顾及史料记录一事,加上大多史料均在此过程亡佚,这就导致后世编著《元史》时能够参考的史料比较缺乏。

第三则是因为后世的封建统治者对元朝认可度不高。明代儒生秉持着民族大义,对蒙古政权是非常排斥,为避免曾被蒙古人统治的羞辱记忆,知识分子就很少书写元代历史。且当时退居草原的鞑靼、瓦剌等部仍时常南下骚扰大明,明代统治者也有意淡化这个曾经存在的异族朝。清代统治者虽然与元朝建立者同为少数民族,但由于蒙古曾灭掉满族的祖先金国,所以清朝统治者对元朝也不怎么感冒。

在以上数种原因的影响下,最终导致了后世对元朝历史几乎是闭口不提。当然,在今天看来,这一行为无疑具有历史局限性,元朝作为曾经存在的朝代,不应该被漠视的。正视元朝历史、正视汉族屈辱经历,这才是当代史家应有的态度,也才是汉族复兴的心理基础。

更多文章

  • 靖康之耻后,韦太后真的在金国为金人生下了两个孩子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韦靖康,金国韦夫人,靖康最惨公主是谁

    当年开封城被金人攻下之后,皇城中的公主皇妃基本上都被金人掳掠而去。男子则是当场被杀害或抓了一部分回去做奴隶。当时这些开封城里面的女子被掳到金国之后,先是被奸杀了一部分,剩余的则是被安排到了浣洗坊,说白了也就是金军的“慰安妇中心”。当时被金人掳掠走的诸多女子当中,身份地位最高的就是南宋皇帝赵构的母亲韦

  • 在靖难之役后,朱棣是怎样对待大哥朱标的妻子和儿子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上朱棣和朱标的关系,山河月明朱标拿鞭子抽朱棣,朱棣听到朱标死讯

    朱元璋自统一天下,建立明朝后,他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先立了嫡长子朱标为太子。本来朱标是能够继承皇位,君临天下的,可惜朱标英年早逝。所以在朱元璋死后,皇位顺理成章的到了朱元璋嫡孙也就是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手中。但是当时的燕王朱棣对于皇位还是十分垂涎的,朱元璋在世时他不敢轻举妄动,但是在朱元璋死后,他借着建

  • 功臣的夫人对皇后说:我家不如你家!朱元璋知道后派人将她杀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朱元璋杀的功臣一览表,朱元璋放过的功臣,朱元璋功臣列表及排名

    当然,朱元璋也很是倚重徐达,所以徐达也一路高升,官至太傅,封魏国公。徐达有四个女儿,其中三个嫁给了朱元璋的儿子,其中就有朱棣的徐皇后。这四个女儿的母亲就是徐达的继室谢氏。谢氏还是朱元璋做媒为徐达娶来的妻子,原本徐达是有夫人的,即张氏。张氏并没有生孩子,嫁给徐达没几年就被休掉了,不过并不是被徐达自己休

  • 落第学子对会试结果不满,朱元璋亲自过问,新科状元被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朱元璋考新科进士,朱元璋考场舞弊案,朱元璋与马皇后科举考试

    1397年的春天,朱元璋钦点翰林学士刘三吾带着纪善白信蹈等人主持会试,会试成绩出来之后,宋琮为第一名,考中会元,除此之外,还有五十个考生考中成为贡生,奇怪的就是,这五十一人全部都是南方人,竟没有一个北方人考中,而这些南方学子准备接下来的殿试考试,也就是朱元璋主持的策问。最终的结果出来,福建的陈安(也

  • 壮志未酬魂先归——南宋词人辛弃疾的抗金坎途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自古书生意气,少年轻狂,有这样一位书生自飘摇山河来,见惯了烽火狼烟的他,意识到诗词解不了百姓疾苦,于是投笔从戎,集结四方义士,揭竿而起,用一腔爱国热血冲锋前线,免百姓被金兵欺压之苦。旌旗猎猎,战鼓雷鸣。一人、一剑,仿佛诗词中的无尽感慨都化作气力,刺劈撩挂,不休不止。书生的勇敢果断让朝廷侧目,宋高宗嘉

  • 此人本是宋代民妇,机缘之下救一白发老者,结果成皇帝敕封女名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南宋历史小故事,南宋著名抗金女英雄,民间故事民妇救贼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不少古代传奇女子的轶事趣闻,引发了读者的强烈热议,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中国古代四大女名医”中的传奇医师——张小娘子。众所周知,宋代作为中国经济与文化最为发达的朝代,文人士子赋诗作词之余,还普遍喜好钻研医术,比如大才子苏轼与“中世纪科学家”沈括二人就曾合著医书《苏沈

  • 明朝为何多贪官?一位御史宁愿被革职,也不愿意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明朝御史张士隆,明朝历代御史名录,明朝监察御史居住有私宅吗

    崇祯元年,朱由检坐上了大明王朝的头把交椅。即便只是一个不足20岁的年轻人,小伙子仍是一门心思为大明续命。朱由检经常召见群臣经邦论国,发出了“文官不爱钱”的号召。“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这一口号,是在宋朝最早扯旗,似乎做到这样,就可以保江山无忧。明朝户科给事中韩一良,本是名不经传的小角色,对于这一号

  • 犯人临终前吟诗一首,朱元璋听后大怒,将在场官员全部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元璋处死张道光,朱元璋处死郑士元是第几集,朱元璋临死前经典片段

    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大家听惯了朱元璋的野段子,习惯了他是杀人灭霸狂魔?朱元璋也不想啊,杀顺手了嘛!不杀对不起段子手,更对不起引颈期盼的老百姓啊。反正杀一万个不多,十万个不少,不就是“在场官员全部处死”嘛。听段子是能达到高潮,可是我们也要尽量动一下脑子,这么个杀法,最后还有人帮朱元璋扛活不?朱元璋,明朝

  • 明朝建立过程中,为什么一群出身低微的将领,能有如此强的战斗力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明朝云南将领名单,明朝将领刘翰,明朝军队战斗力

    朱元璋可能是当皇帝之前生活过得最惨的一位帝王了,小时候差点因为饥荒饿死不说,他的童年时期,给地主家放过牛、耕过地、当过几年乞丐,还当了几年的和尚,要怪就怪当时元朝统治太过黑暗,各地百姓都已经无法过活,朱元璋做过这么多的行当,无非就是为了保全一条性命而已。但是,前半生的命苦并没有把朱元璋的锐气给磨掉,

  • 阉党总是认为魏忠贤无比伟大,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不会有例外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阉党魏忠贤,魏忠贤阉党与东林党之争,魏忠贤是明末清初的吗

    魏忠贤剧照 更何况,天启前期的东林党和崇祯时期的东林党也不可同日而语。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如果同样是在崇祯时期的国内外高压的局势下,阉党当政和天启前期东林党当政相比,应该是天启前期东林党当政更胜一筹,至少应该不会有高第高大人那种釜底抽薪和全线撤退的搞法,这里之所以说应该,只是因为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