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阉党总是认为魏忠贤无比伟大,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不会有例外

阉党总是认为魏忠贤无比伟大,古往今来,皆是如此,不会有例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638 更新时间:2024/1/22 14:09:15

魏忠贤剧照 更何况,天前期的东林党和崇祯时期的东林党也不可同日而语。 综上所述,我个人觉得,如果同样是在崇祯时期的国内外高压的局势下,阉党当政和天启前期东林党当政相比,应该是天启前期东林党当政更胜一筹,至少应该不会有高第高大人那种釜底抽薪和全线撤退的搞法,这里之所以说应该,只是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再来说说某些人给魏公公洗白的材料。 说魏公公那些似有似无,似非有非无的无上功绩之前,先要说两句话。 其一是,坏人也是人,不可能坏事做尽,一点好事也不做,也就好比人无完人,坏人也无完全十足的坏人。

魏忠贤剧照 坏与好是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我们所谓的好人,就好比是金,坏人就好比是铁,正常人只不过要么金中掺铁,所谓好一点,又或者说是铁中掺金,所谓坏一点罢了。 其二是,尽信书,不如无书。《明史》都不怎么靠谱,那些记录魏忠贤丰功伟绩的不可知的书籍可信度又有多高呢?反过来说,魏忠贤做的坏事,这里说的是对皇帝、对朝廷来说的坏事,当然对阉党来说,是天大的好事,是板上钉钉的事情,无论是谁也翻不过去。 不信,且去看看《五人墓碑记》。 嗟乎!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魏忠贤剧照 先说说魏忠贤做的几件比较小的好事,第一件就是御马草场组织灭火,并且还是亲自端水,这就真不知道是真是假了,毕竟能看到魏忠贤亲自端水的人,大概也就是阉党了吧,再说为了讨好天才木匠,也应该好好表现一把是不是? 第二件事就是为了节约灯油,下令取消后宫长街的路灯,这也太那啥了,坏人,奸臣,祸国殃民之人做这样的事情,不也稀松平常么? 第三件事情就是疏通金水河,积极进行旧城改造和辽东一战时,为前线筹集马匹,这个如果是魏忠贤自己做的,而不是他的子子孙孙们或者干脆就是别人干的,那确实也不错。 只不过不做,恐怕努尔哈赤打进来,自己的脑袋和荣华富贵也不保了吧? 这些事情,无法说明什么,如果一个人杀了一万人,为了自己吃饱肚子,留下了剩下的一百人,算是做善事吗?恐怕不是吧!

绣春刀剧照 再说说,冯梦龙的《燕都日记》和世德的《崇祯遗录》,这两位仁兄都说崇祯皇帝死之前,十分后悔杀掉了魏忠贤,还下令厚葬了魏忠贤,这也是现在某些人给魏忠贤洗白最有力的证词。 这事真伪难辨,很可能是那些文人编造出来的,目的可能是不满满朝文武的无作为,更有可能是为了讨好在弘光朝事业蒸蒸日上的阮大铖等新的巨监。 而且崇祯皇帝也不太可能说这话吧,自己打自己脸的事情应该还干不出来,就算真说了这就话,也代表不了什么,人们不总是觉得前任好嘛!这是人之常情,好了伤疤忘了疼! 最后再说说,魏忠贤最大的功绩收税,说他打破了士绅优免的规矩,打击了大官僚和大商人的既得利益,只不过阉党的大官僚很可能例外,这个应该靠谱,但说魏公公能给崇祯弄到足够的钱,可以为大明朝续命,就难说了,要知道崇祯没钱,是没白银,魏忠贤再牛,也不能凭空变出来吧!

绣春刀剧照 天启六年,九边拖欠的饷银就达到了惊人的237万两,占总数的72.38%。 天启七年,九边拖欠的饷银达到了201万两,占总数的61.29%。 直到崇祯元年,新户部尚书毕自严上任后,这些数据才稍微好看一点。 靠魏忠贤为大明弄到足够的钱,有点做梦,毕竟魏忠贤还有那么多子子孙孙要养活。 最后再说一句,历史可以多角度解读,却不能黑白颠倒,以偏概全,胡说八道。 封神是全民族的事情,给历史人物盖棺论定,也不应该是某个人的一言堂。

魏忠贤剧照

如果喜欢小编的文章,就帮忙点个赞,评个论,加个关注,鼓励一下呗。以后小编会多多地给各位老爷奉送更加精彩的历史类文章哦。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文章

  • 此人本是南宋名将,苦守襄阳多年最终却投降,其中原因令人唏嘘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南宋时期苦守襄阳,南宋时期襄阳真的有武林高手吗,襄阳之战时南宋朝廷在干嘛

    各位读者上午好!子渊之前给大家介绍过不少宋朝名将的故事,引发了读者热议。与以前那些典型英雄不同的是,今天咱们要讲的这位南宋将领颇具矛盾性——他曾赤胆忠心地率领孤军苦守襄樊多年,最终因兵尽粮绝投降蒙元。投降之后,他却媚颜屈膝、卖主求荣,自请为元军先锋,带领蒙古人一路攻城略地,灭亡大宋。他就是南宋末年极

  • 此家族世代为官上千年,偏偏被朱元璋处处针对,实情令人哭笑不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大明皇孙身份被朱元璋暴露,朱元璋1-46集免费观看,朱元璋家族病史

    迄今为止,中国历史上一共出现过24个朝代,开国皇帝们也是各具特点,其中尤其以刘邦和朱元璋最为后人所津津乐道。事实上,朱元璋这个做过放牛娃,当过乞丐的开国皇帝,确实是一个比较传奇的存在,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件他曾做过的奇葩事。众所周知,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开创者,他本人在世期间虽没有得到各国君主的重用,但记

  • 明朝史上最耿直大臣,因一项特长而惹怒皇帝,活埋七日后依然如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明朝十大隐忍大臣,明朝最厉害的大臣,明朝最耿直的将领

    纵观历史,要说哪个朝代的皇帝最有性格,恐怕非明朝莫属。事实上,明朝大臣的性格也更加突出,在皇帝面前也是有啥说啥,丝毫不畏惧罪责和刑罚,不像清朝臣子们只有唯唯诺诺说一声“嗻”的份。比如在“大礼议”事件中,一百八十余名大臣因坚持己见,在左顺门遭受杖刑,四品以上大臣更是悉数夺俸。今天子渊就和大家介绍一位在

  • 崇祯初年,北方县城都挖有装死人的大坑,一些县城甚至挖了几十个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崇祯王朝,崇祯后人邹启贵,魏忠贤为何斗不过17岁的崇祯

    在当时的交通背景下,李自成这种行军速度,根本不像是沿途攻城拔寨的部队,反而有点像凯旋而归的军队。在李自成率军围攻北京城时,还专门派使者前来和崇祯讲和,李自成愿意以封王为条件,换取对大明王朝政权的索求,然而崇祯在面对生死危机时,却没有答应讲和。北京城在一天之内就被攻下,试想一下,这可是明成祖朱棣兴建数

  • 张献忠杀人无数,唯独不杀此地居民,并以此为基地征兵入四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张献忠剿四川真相,张献忠图片,张献忠在四川广汉立碑

    张献忠的部队和守卫麻城的梅之焕部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张献忠每次来麻城,都坚决不扰民。因此在麻城有很好的民意基础,这也是张献忠最终能大量收编和扩充麻城户籍的军队原因。在张献忠率军入川时,麻城的兵丁随军打仗,其组织相对而言,比较严密,生存力量相对更强大,再加上麻城地区文化上的认同,为后来的四川的麻城移民文

  • 明朝的诏狱有多恐怖,当时有没有人扛过来?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明朝诏狱位置,明朝诏狱百度百科,诏狱惨言

    而且锦衣卫还拥有着自己独立的诏狱,可以将嫌疑人缉拿归案,进行刑讯和处决,而这里的刑讯一般人是很难扛得住的,所以大臣们一旦进入诏狱就如同真的步入地狱一般,是很难活着出来的。对此,当时的大臣人人自危,生怕锦衣卫找上门来,因为锦衣卫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先斩后奏,皇权特许,拥有极大权力,相当于皇帝的私人卫队

  • 包拯有后代吗?后代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包拯有后代吗,包拯的后代去了哪,包拯后代多少人口

    由包拯的墓志铭可知,包拯的原配妻子张氏早逝,和包拯没有孩子,包拯和续娶的夫人董氏有一个儿子,名繶。包繶因父亲包拯身居高位,受到家族的荫庇,受封为太常寺太祝,“娶崔氏,通判幽州,卒”——《宋史》,也就是在包繶做幽州通判的时候,英年早逝(1033-1053),他与崔氏的儿子育有一子,包文辅,而在不久后,

  • 元素周期表清朝开始才在我国出现,为何朱元璋起名能联成周期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朱元璋元素周期表之父,中国元素周期表为啥与朱元璋有关,中国古代的元素周期表

    而在我国明朝时期的时候,朱元璋子孙的名字有这样的一个奇特的现象。据后世的调查研究显示,朱元璋的子孙分别叫:朱公锡,朱同铬等等。不难发现他的子孙名字和我们现在的元素周期表的各个元素一样,而元素周期表是在清朝时期也就是在一八九六年俄国化学家统计出来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朱元璋的子孙名字是

  • 崇祯后裔其实从没消失,改为邹姓定居贵州,见人就说:有祖传宝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邹姓最厉害的10个人,崇祯第十九代后人,周姓与邹姓是什么关系

    提起崇祯皇帝,大家想必都会为其气节所感动,同时也会为他身死国灭的悲剧所惋惜。在所有的末代君王之中,崇祯皇帝朱由检无疑是说知名度最高的,围绕着他的一切都为后世津津乐道。不过却很少有人思考过一个问题,明朝灭亡后,崇祯皇帝是否有后裔存世?如果有,他们又在何处?对于这一话题,存在着几种不同看法,但基本上都莫

  • 闯王李自成,征战18年却只当了42天皇帝,失败后死因更是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闯王李自成战败原因,闯王李自成历史评价分析,闯王李自成死于哪一年

    这两句诗出自李者也的《自成》,描写了李自成当时深得民心。俗话说得好,得民心者得天下,正当饱经几十年苦难的老百姓们以为,他们的生活可以随着朝代的更替转变时。李自成的皇位还没有坐满两个月,便被清军与吴三桂大败。在这首诗的后半部分,作者又巧妙的写出了李自成失败的原因,号称佣兵百万的他却在10万清军面前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