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封相前姜子牙摇摆不定拂逆元始天尊,在商朝没有出路才反投西岐

封相前姜子牙摇摆不定拂逆元始天尊,在商朝没有出路才反投西岐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959 更新时间:2024/1/23 13:05:50

之前有评论问道为什么有人说姜子牙要称帝,那这次就先来说说姜子牙(此姜子牙乃是作者书中人物,非是历史上的姜尚)品德问题。

在《封神》中,姜子牙封相之前,不仅朝秦暮楚,没有什么主见,而且多次违背元始天尊的意志,封相之后又小气虚荣,总想要独断专权。

第十五回《昆仑山子牙下山》中,元始天尊叫来子牙,要对他进行劳动派遣。

天尊曰:

“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成汤数尽,周室将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子牙哀告曰:

“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岁月,今亦有年。修行虽是滚芥投针,望老爷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尊师收录。”

天尊曰:

“你命缘如此,必听于天,岂得违拗?”

子牙恋恋难舍。

▲元始天尊,全称为玉清元始天尊,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

天尊说得明白,你既然修道修不好,给你场人间富贵,也算没白耽误四十年,不过感觉这更像是元始天尊在说,你实在没什么天赋,也教不会你,正好有个仙人不乐意干的差事,可以交给你,去吧,出门的时候顺便把门带上。

姜子牙还想用诚意再打动一下元始天尊,元始天尊一句“必听于天,岂得违拗?”把他打发了,如果姜子牙再不听话,那就呵呵了。而后南极仙翁说“子牙,机会难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难逃躲。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时,自有上山之日。”

南极仙翁这一通劝,分明是个幌子,日后姜子牙封神并没有封自己,就和这句话有几分关系。

下山之后,姜子牙想起了朝歌的结义兄弟宋异人,元始告诉他成汤数尽,周室将兴然后他直接去了朝歌,元始恐怕不会太高兴吧。

见了宋异人之后,二人吃饭,子牙说要吃素,宋异人三言两语一劝,姜子牙一句“仁兄说得对”二人就开始欢饮,这姜子牙也太好劝了。

宋异人又问“学些甚么道术?”子牙曰:“挑水,浇松,种桃,烧火,搧炉,炼丹。”异人笑曰:“此乃仆佣之役,何足挂齿。”

宋异人一听姜子牙四十年学道,干的就是这些事,又劝导他干脆找点事做,住在他家就行,这回姜子牙连“仁兄说得对”都没说,就说了俩字:正是。

如果申公豹当初请了宋异人劝姜子牙,多半整个西岐就降了······

▲申公豹,殷都人,年轻的时候信奉道教,成年后成为商纣王朝中重臣

紧接着宋异人又提出给姜子牙找媳妇,姜子牙说考虑考虑,估计此时元始天尊在天上已经气的吐血了。

很快,宋异人凭着关系,给姜子牙介绍了一个六十八岁黄花女儿马氏,这马氏倒是想的长远,也知道不能总是靠着别人,颇有点自主自强的意识(《封神》中私德相对好的都没有什么好下场,作者于书中反对一些封建道德,同时又对其中一些持惋惜的态度,此另谈)。

这一段乃至经商,姜子牙一副优柔寡断,没有主见的形象,就是后来摆摊算卦,也是马氏的主意,可见姜子牙活脱脱一个傀儡,而元始为什么看中他,恐怕已是不言而喻。

之后马氏问他有什么谋生手段,子牙说:“我三十二岁在昆仑学道,不识甚么世务生意,只会编笊篱。”

各位看官,如果说三十二岁之后,姜子牙上山求道,没有学什么谋生的手段,那之前呢?难道三十二岁之前都是指着卖笊篱为生?看他之后卖东西,以前应该也不是,那么很有可能子牙也曾身处巨富之家,所以和财主宋异人(异人曰:“不要说是你夫妻二人,就有三二十口,我也养得起)是结义兄弟,这宋异人多年经商,而子牙多半寻仙求道,至此还一事无成,一无是处。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亦作姜尚

多半元始天尊此时也看不下去了,可能指示手下给姜子牙的小买卖捣乱,虽说子牙学道四十年没学到什么,那也不能指着他下山封神,结果做成了朝歌优秀企业家啊,于是子牙卖面、开酒店、贩卖牲口,都赔了本。买面赔本的时候,子牙的高素质就显现出来了。

子牙到了马氏跟前,把箩担一丢,骂曰:

“都是你这贱人多事!”

马氏曰:

“干面卖的干净是好事,反来骂我!”

子牙曰:

“一担面挑至城里,何尝卖得,至下午才卖一文钱。”

马氏曰:

“空箩回来,想必都赊去了。”

子牙气冲冲的曰:

“因被马溜繮,把绳子绊住脚,把一担面带泼了一地;天降狂风,一阵把面都吹去了。都不是你这贱人惹的事!”

马氏听说,把子牙劈脸一口啐道:

“不是你无用,反来怨我,真是饭囊衣架,惟知饮食之徒!”

子牙大怒:

“贱人女流,焉敢啐侮丈夫!”

二人揪扭一堆。

这一仗恐怕才是姜子牙打的最过瘾的,嘴上大叫“贱人”,还和妇人扭打,自己犯了错,还先骂别人,哪有一点修道之人的样子。同样是骂人,马氏那句“饭囊衣架,惟知饮食之徒”不知都比姜子牙文化水平高多少······

好在随后姜子牙凭借着看风水,捉妖,找到条生路,至于子牙这道术,实在是一般,捉住五个拆楼的精灵,还要威胁一下,说什么“不听话就灭了你们几个”这一类的,强行拉妖精入伙做苦力。

等到真正上阵,子牙就只能在一边祭起打神鞭,放个冷枪,打些凡人,可见他这道术,倒是真应了元始天尊那句“仙道难成”。

而后姜子牙在算命馆打死琵琶精,这回摊上人命了,子牙一下变得滴水不漏,先是运丹田先天元气,用火眼金睛,把妖光钉住,还揝住了脉门,使妖精不得变化,一路抓着妖精,和比干、纣王侃侃而谈,为了证明自己打死的是妖精,又用符、印镇住尸体,先用柴火炼妖,整整两个时辰,直到纣王认为它是妖精,进行询问时,子牙又用三昧真火烧出妖精原形。

这一段故事子牙一改之前的样子,目的是什么?

▲比干,子姓,名干

子牙这一套营销,在纣王这个凡人面前露出“高人”的手段之后,一跃成为下大夫,特授司天监职,再结合后面申公豹劝子牙助商反周,子牙犹豫,可见姜子牙本身是想投效商朝,至少开始是想投效商朝,而这种投效,也是因利使然(子牙劝马氏和他一起出逃时提到,嫌做商朝的官做的太小,要官居一品,位列公卿,让马氏授一品夫人,身着霞珮,头带珠冠,荣耀西岐,这样才不枉他出仕一番),远不同于封神榜上有名的那些忠臣。此时的商朝,文有比干、微子杨任等文臣,武有闻仲、黄飞虎等武将,姜子牙又能排到哪呢?

还有,既然姜子牙能够一眼看出琵琶精,那妲己他也应该看出是妖怪了,之后斩妲己时,姜子牙提到“众诸侯岂知你是九尾狐狸在恩州驿迷死苏妲己,借窍成形,惑乱天子?(最后这句话中姜子牙对纣王的态度在无意中流露)”

姜子牙不在当时揭穿,应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元始天尊曾授意姜子牙,说敌军内部有我们的同志,不过书中没写,当时的姜子牙对于封神流程也不太了解,更有可能的是另一种情况,就是他的审时度势,虽然姜子牙在生活中可能不太能养家,那是因为他的心眼都用在了政治上(这又如何能够修道),姜子牙知道当时如果说了,纣王未必会信,政治敏感度极高的他,已经明白了火烧琵琶精的举动,惹到了妲己,如果此时再“胡言乱语”,可能直接就炮烙了。再者,如果子牙毁了女娲娘娘下的这枚棋子,恐怕元始都不会帮他。

再到妲己设计害姜子牙,子牙发表了一通忠君爱国的劝谏。

陛下,鹿台之工,劳民伤财,愿陛下息此念头,切不可为。今四方刀兵乱起,水旱频仍,府库空虚,民生日促,陛下不留心邦本,与百姓养和平之福,日荒淫于酒色,远贤近佞,荒乱国政,杀害忠良,民怨天愁,累世警报,陛下全不修省。今又听狐媚之言,妄兴土木,陷害万民,臣不知陛下之所终矣。臣受陛下知遇之恩,不得不赤胆披肝,冒死上陈。如不听臣言,又见昔日造琼宫之故事耳。可怜社稷生民,不久为他人之所有。臣何忍坐视而不言!

不过姜子牙并不是为了让纣王有所收敛,纯粹是为了惹怒纣王,好借机逃走,可见姜子牙这一片“忠贞”都是做作。

▲帝辛(约公元前1105年―公元前1045年),中国商朝最后一位君主,纣王

逃走之后的姜子牙,回到宋异人庄上,想要带马氏一起去西岐,马氏死活不同意跟着即将成为通缉犯的姜子牙流亡,又是宋异人相劝,最后子牙独自逃亡西岐,才有了“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而之所以是说姜子牙多次拂逆元始,其实在子牙下山之时,元始就已对他说明了。

天尊曰:“子今下山,我有八句钤偈,后日有验。"偈曰:

“二十年来窘迫联,耐心守分且安然。磻溪石上垂竿钓,自有高明访子贤。

辅佐圣君为相父,九三拜将握兵权。诸侯会合逢戊申,九八封神又四年。”

元始天尊明明白白的告诉他要“耐心守分且安然”,可是他呢?下山之后喝酒娶妻做买卖,算命当官谏纣王,还给比干留了个纸条,这比干分明是封神榜上有名的人物,难道姜子牙还能救他?自他下山至反商,虽然总想着修道这回事,可是实际呢?恐怕这段时间他处处都不遂元始的意,到了西岐之后,姜子牙才开始步步走上元始给画的道,也是因为姜子牙从不听话,不老实,一点点上了道,才有七死三灾到三死七灾的转变。

历史堂官方团队作品文:朔雪渔翁

更多文章

  • 古语: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什么意思?涨知识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哪里,天地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感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的哲学道理

    君权神授是他们统治的合法性来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事实并非如同封建统治者所宣称的那样,很多政权被推翻了或者被消灭了,人们对这样的理论产生了怀疑。同时新兴的统治者为了说服大众,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合法性,就把以前的君权神授的理论改成了这样的一个新的理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样一来原

  • 专家从香港购回一批竹简,竟发现周文王遗言,最后成为特级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周文王历史资料,周文王墓打开了没有,周文王的墓是哪一年发现的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竹简代表着文化,而那些承载着时间和岁月的古老竹简,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小编下面,说得就是曾经出现在香港的一批神秘的竹简,一开始谁也不敢买,可是被清华大学“搞”到手后,竟然“麻雀变凤凰”竟成了特级国宝的故事,您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那就随着小编的拙笔,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吧。2006年的

  • 军队“鼻祖”的商朝,其军队的编制和兵种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朝历史100集,商朝女将军,商朝君王群聊对话

    商朝军队的编制商朝的国家体制是所谓的“内外服”制度,即国家分为内外服两个部分。内服是中央政府直属地区,外服相当于后世的诸侯国。内外服的军制,有所不同。这里主要介绍商朝内服的“中央军”。上图_外国人复原的商代武士商朝的“中央军”有两种,一种是“师旅”,一种是族武装。商朝的师旅可能都是商王直接指挥的部队

  • 著名甲骨文专家预言,十的倍数必合书,缺的一个数字终于被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甲骨文十个预言,甲骨文数字0到10,数字预言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我们都知道,甲骨文的内容主要是殷商时期的卜辞。在几千年前,殷商王室将世间万事万物都看做是上天的安排。于是他们把国家大事,私人生活,包括气候,收成,征伐,病患,甚至今天要不要出门等等,都要求神问

  • 淳化出土西周最重的大鼎,苦心研究的专家,就是搞不清此鼎的主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周大鼎未解之谜,淳化大鼎有没有铭文,西周勾连云雷纹大鼎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79年12月10日,淳化县石桥镇史家塬村有个姓许的村民,他正在自家地坑院南侧取土,准备挖一个地窑。突然,感觉土里有个碗口粗的东西,就悬在窑顶上面。他以为是枣刺根,可这么粗的根(鼎足),他也

  • 周武王创周朝791年,可你知道他最喜欢吃的八道“硬”菜是什么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朝八道菜,周王御膳,周武王后宫吃的是啥饭菜

    周朝分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屈指一算,整整享国971年,这让后世的皇帝们一个个都羡慕不已,因为最长寿的汉朝(东汉和西汉加一起)才409年,更不用说以后,享国二三百年的其他朝代了。我们知道,周朝的时候,生产力低下,代之而来的就是食品匮乏,再加上当时的厨

  • 妲己凭什么打败姜皇后成为后宫之主?绝不是因为姜皇后谋杀纣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妲己引喜妹见纣王,妲己纣王吻戏完整,莲花童子妲己和纣王

    俗话说,温柔乡是英雄冢。一个有远大理想与抱负的纣王,就这样逐渐的沉沦了。当然,妲己是肩负着女娲娘娘交给她的迷惑纣王的任务而来,所以,纣王不思朝政刚好合了妲己心意。但妲己迷惑纣王的举动,却遭到了姜皇后的训斥。此时的妲己刚刚进宫,她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她见到姜皇后,更不敢摆什么架子,因为她只是一个小小的

  • 春秋战国时期,贫穷弱小的燕国,为何能撑到战国末期才被灭国?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战国燕国最强大的时候,春秋战国时期燕国灭国,战国时燕国最鼎盛时期的版图

    但是我们知道,由于自然环境差,人口稀少,燕国在战国七雄中的实力是最弱小的,说起燕国的战史,曾被齐国灭国两次;在长平之战后进攻元气大伤的赵国,还被打得大败而归,实在是有点惨。[var1]燕国真正的巅峰是燕昭王筑黄金台招揽天下名士开启改革,后来联合五国伐齐击败齐国,尴尬的是,在齐国主力被灭后,其他各国相

  •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先后七位秦国君主,谁的成就最大?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秦孝公为什么当上秦国国君,秦孝公时的秦国有多强,秦孝公前后的秦国君王

    到秦始皇的时候,发展六世遗留下来的功业,以武力来统治各国,将西周、东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登上皇帝的宝座来统治天下,用严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的百姓,威风震慑四海。西汉的贾谊在《过秦论》中谈到秦国强大的原因,归结起来一共有四个原因:一、秦国具有地理上的优势。秦国占据了崤山和函谷关的险要地势,利用险要地势

  • 楚汉最低调的兵家怪才,兵仙韩信都跪求其计,一至理名言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日本人评价兵仙韩信,历史上真实的韩信点兵,老梁故事汇兵仙韩信

    然而,还有一人,他的为人低调名声不出众,说起来可能都没人知道,但也是楚汉时期的兵家怪才,就连被称为''兵仙''韩信都要不耻下问,跪求其计,他就是谋士李左车。[var1]说起李左车我们可能不太熟悉,但他的祖父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那就是与白起、王翦、廉颇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的赵国大将李牧。李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