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什么会有“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之说?姜子牙究竟有何神奇?

为什么会有“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之说?姜子牙究竟有何神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848 更新时间:2024/2/5 13:51:58

在民间传说和历史小说的演义下,姜太公俨然已经成为了一位神通广大的人物。百姓为了祈求美好的愿望,衍生出来许多“太公在此”的故事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一种颇具特色的民间信仰。

姜太公又有姜尚、吕尚、尚父、吕望、太公望、齐太公等多种称呼,历史上确有其人。

2009年在山东高青陈庄西周城址发掘中,首次出土了带有“祖甲齐公”等铭文的青铜器多件。这里的“齐公”就是传说中的齐国开国之君姜太公。

根据金文的惯例,“国名”+“公”字的模式,应该是指代这个国家的第一任国君。《史记·周本纪》中记载的“帝纣闻武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父与百夫致师, 以大卒驰帝纣师”描绘了武王伐纣时姜太公作战的场景,可见文献史料中的姜子牙其实是一个能亲自上场的战将。

其实真正使我们熟知的姜太公,还是各种以《封神演义》为蓝本的帝师、军师形象。《封神演义》对历史和传说中的姜子牙形象进行了重构,淡化了他的勇猛,强化了他的智慧,成为一名运筹帷幄、稳坐钓鱼台的军师。

同时,武王年幼,大器晚成的他受文王托孤辅佐新王打下江山基业。有智有谋,尽忠尽力,可谓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形象。

有趣的是,《史记·齐太公世家》中的姜子牙本是不信阴阳卜筮之说的:

“武王将伐纣,卜龟兆,不吉,风雨暴至。群公尽惧,唯太公强之劝武王,武王于是遂行。”

意思是说武王伐纣前补了一卦很不吉利,大家都很害怕,只有姜太公坚持发兵。

但在《封神演义》里,姜子牙最擅长的是捉妖和算卦。

姜子牙在朝歌开的卦馆远近闻名,还因捉住了玉石琵琶精而被纣王封为“司天监”。通晓阴阳为他在民间附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使得他在民间也更加贴近通俗文化更加的“接地气”。

而太公封神的故事更是古已有之。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六韬》就已经有了姜太公封神的记载,说他“召五方之神、各司其命”。作为小说的点题之作,《封神演义》里更是将这情节描述得有声有色。他能将武王伐纣过程中阵亡的“忠臣孝子、 逢劫神仙”都论功行赏,封仙封神,在百姓心目中自然也是位高一等。

所以“黑白通吃”,神通广大的他为民间所接受,百姓多用来祈求庇佑和保护。我们在远至东北、台湾、贵州等地的民俗传说里都能看到太公的故事,基本模型都是老百姓嫁女、修屋等遇到难题,太公路过,大笔一挥“太公在此”,从此小鬼不敢骚扰、安宁无事。许多老屋的房梁等处,多放有“太公在此”一类字样的镇宅之物,就如同门前“泰山石敢当”一样,已经成为风俗的一部分了。

当然,严格来讲,姜子牙其实倒也算不上神。只不过,因其曾掌管着封神的资格,故而使得各路神仙都十分敬畏姜子牙。正如有些朋友提到的,按照法力和武力来讲,或许姜子牙原本是《封神演义》中最弱的。但是,一个人的威严和地位,当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的。

参考资料:《史记》《封神演义》

更多文章

  • 夏朝国王佩戴一件玉器,竟比和氏璧出名,实物丢失后留下三大谜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夏朝出土玉器图片,夏朝最珍贵的玉器,夏朝随葬玉器

    这件比传国玉玺还珍贵的宝贝,叫做:夏后璜。玉璜,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玉石制在的礼器。在《周礼》中规定的"六器礼天地四方"的玉器礼中,玉璜的历史最为悠久。从新石器时代出现以来,玉璜已经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了。它主要用于朝聘,祭祀,丧葬,也可随身佩戴。作为装饰用,当然,不是谁都能佩戴的,必须要有级别。多年来

  • 此人是儒学奠基人,孔子最崇敬的古圣,奠定周朝数百年的根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孔子最佩服的圣人是谁,孔子最崇拜的先贤是谁,孔子对周朝评价

    周公,生于商朝末期。相信大家都听过《封神榜》里边的故事了吧,《封神榜》毕竟是虚构的,可是周武王伐纣却是实实在在的历史。而周公,便是这伐纣里边的重要角色,重要程度不亚于周武王。▲周公周公是周文王姬昌的儿子、周武王的兄弟,周文王还在世时,便已经开始以姜太公为国师,谋划和进行讨伐商朝,这和《封神榜》里边的

  • 封相前姜子牙摇摆不定拂逆元始天尊,在商朝没有出路才反投西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西岐姜子牙,姜子牙80岁才封侯拜相,姜子牙被九尾狐打成重伤回到西岐

    之前有评论问道为什么有人说姜子牙要称帝,那这次就先来说说姜子牙(此姜子牙乃是作者书中人物,非是历史上的姜尚)品德问题。在《封神》中,姜子牙封相之前,不仅朝秦暮楚,没有什么主见,而且多次违背元始天尊的意志,封相之后又小气虚荣,总想要独断专权。第十五回《昆仑山子牙下山》中,元始天尊叫来子牙,要对他进行劳

  • 古语: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什么意思?涨知识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出自哪里,天地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感悟,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的哲学道理

    君权神授是他们统治的合法性来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发现,事实并非如同封建统治者所宣称的那样,很多政权被推翻了或者被消灭了,人们对这样的理论产生了怀疑。同时新兴的统治者为了说服大众,为自己的统治寻找合法性,就把以前的君权神授的理论改成了这样的一个新的理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样一来原

  • 专家从香港购回一批竹简,竟发现周文王遗言,最后成为特级国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周文王历史资料,周文王墓打开了没有,周文王的墓是哪一年发现的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竹简代表着文化,而那些承载着时间和岁月的古老竹简,就是中华文化的源头,小编下面,说得就是曾经出现在香港的一批神秘的竹简,一开始谁也不敢买,可是被清华大学“搞”到手后,竟然“麻雀变凤凰”竟成了特级国宝的故事,您想要知道事情的真相,那就随着小编的拙笔,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吧。2006年的

  • 军队“鼻祖”的商朝,其军队的编制和兵种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商朝历史100集,商朝女将军,商朝君王群聊对话

    商朝军队的编制商朝的国家体制是所谓的“内外服”制度,即国家分为内外服两个部分。内服是中央政府直属地区,外服相当于后世的诸侯国。内外服的军制,有所不同。这里主要介绍商朝内服的“中央军”。上图_外国人复原的商代武士商朝的“中央军”有两种,一种是“师旅”,一种是族武装。商朝的师旅可能都是商王直接指挥的部队

  • 著名甲骨文专家预言,十的倍数必合书,缺的一个数字终于被找到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甲骨文十个预言,甲骨文数字0到10,数字预言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我们都知道,甲骨文的内容主要是殷商时期的卜辞。在几千年前,殷商王室将世间万事万物都看做是上天的安排。于是他们把国家大事,私人生活,包括气候,收成,征伐,病患,甚至今天要不要出门等等,都要求神问

  • 淳化出土西周最重的大鼎,苦心研究的专家,就是搞不清此鼎的主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西周大鼎未解之谜,淳化大鼎有没有铭文,西周勾连云雷纹大鼎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79年12月10日,淳化县石桥镇史家塬村有个姓许的村民,他正在自家地坑院南侧取土,准备挖一个地窑。突然,感觉土里有个碗口粗的东西,就悬在窑顶上面。他以为是枣刺根,可这么粗的根(鼎足),他也

  • 周武王创周朝791年,可你知道他最喜欢吃的八道“硬”菜是什么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周朝八道菜,周王御膳,周武王后宫吃的是啥饭菜

    周朝分西周(前1046-前771年)与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两个时期,屈指一算,整整享国971年,这让后世的皇帝们一个个都羡慕不已,因为最长寿的汉朝(东汉和西汉加一起)才409年,更不用说以后,享国二三百年的其他朝代了。我们知道,周朝的时候,生产力低下,代之而来的就是食品匮乏,再加上当时的厨

  • 妲己凭什么打败姜皇后成为后宫之主?绝不是因为姜皇后谋杀纣王?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妲己引喜妹见纣王,妲己纣王吻戏完整,莲花童子妲己和纣王

    俗话说,温柔乡是英雄冢。一个有远大理想与抱负的纣王,就这样逐渐的沉沦了。当然,妲己是肩负着女娲娘娘交给她的迷惑纣王的任务而来,所以,纣王不思朝政刚好合了妲己心意。但妲己迷惑纣王的举动,却遭到了姜皇后的训斥。此时的妲己刚刚进宫,她做什么事都小心翼翼。她见到姜皇后,更不敢摆什么架子,因为她只是一个小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