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吴越争霸背后的“国际力量”:春秋末年的局部战争与大国博弈

吴越争霸背后的“国际力量”:春秋末年的局部战争与大国博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579 更新时间:2024/1/4 12:25:10

晋楚争雄:美女引起形势逆转

春秋时期,周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争霸,其中晋楚争霸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深远,成为吴越争霸的滥觞。

[var1]

公元前636年,晋献公长子重耳在秦军护送下,带领狐偃、赵衰等心腹回国,除掉了侄子晋怀公和一干佞臣。重耳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晋文公。

晋文公大权在握,封赏功臣,建立三军,奖励垦荒,国力蒸蒸日上。登位第二年,晋文公高举“尊王攘夷”大旗,派兵平定周室内乱,扩展了领地,从此晋国继承了齐国的霸主地位,与北上扩张的楚国针锋相对。

春秋初年,楚武王起数代君王励精图治,楚国降服了汉水诸国,控制了丰富的青铜资源。然而北上争霸的楚国在城濮之战中,被晋文公带领的诸侯联军击败。此后楚国被晋国压制数十年。

[var1]

楚庄王继位后韬光养晦,一鸣惊人,灭庸平叛,问鼎中原。同一时期晋国君弱臣强,权臣赵盾废立国君,晋国内乱滋生国势转衰。

公元前597年的邲之战,楚庄王率军大胜晋军,饮马黄河。宋国等淮泗诸侯纷纷叛晋投楚,楚国取代晋国称霸中原。

楚国霸业如日中天,危机却悄悄滋长。

邲之战中被俘的晋将荀罂被交换归国,在晋悼公支持下在曲梁整军,以三军轮战之术频繁骚扰楚军。

楚庄王去世后,申公巫臣借出使齐国之机,与美女夏姬私奔晋国;同样垂涎夏姬美色的熊侧等楚国大臣请示楚共王,对巫臣抄家灭族。巫臣愤而为晋国出谋划策,派人赴吴国教车战之法,联合吴国对付楚国。

从此楚国腹背受敌,在争霸中渐落下风。

吴楚争锋:楚国几乎亡国

吴国地处东海之滨远离中原,在春秋早期经济文化落后,长期作为楚国附庸。吴王寿梦时,吴国逐渐加强与中原诸国的交往,并在晋国支持下整军经武,实力增长,开始进攻楚国东部的属国,挑战楚国在江淮地区的霸权。

[var1]

春秋诸侯形势图

楚平王在位时,强为太子建迎娶秦国美女孟嬴,又听信谗言怀疑太子建谋反,杀害了太子太师伍奢,伍奢次子伍子胥追随太子建逃往郑国。太子建涉嫌勾结晋国,被郑国杀死,伍子胥被迫再逃吴国。

吴王阖闾以伍子胥为心腹,铲除政敌,迁都姑苏,巩固统治。又延聘兵圣孙武治军,很快训练出了一支水陆两栖的精兵。吴楚从边境冲突逐步走向全面战争。

公元前506年,楚国发兵攻打叛楚联晋的蔡国,蔡国求救于吴国。吴王阖闾派伍子胥和孙武领兵,联合蔡国和唐国兵马西征楚国。孙武指挥吴军出其不备改走陆路,从楚国东北部山区快速穿插至汉水东岸,直接威胁楚国郢都。

[var1]

吴军深入楚境、战线过长,可惜楚军未能抓住这个弱点、断吴军后路,反而全军渡过汉水,在柏举遭遇吴军。

吴军佯败诱使楚军追击,而后趁大雾弥漫,以三万精兵大败二十万楚军。吴军趁胜东渡汉水,很快兵临郢都城下,楚昭王出逃,吴军破城。

柏举之战,吴军千里奔袭,以少胜多,五战五捷,攻破敌都,堪称春秋版的大纵深连续作战。然而攻入郢都也成为吴楚之战的转折点。

吴王阖闾君臣在郢都大肆杀戮,沉迷享乐,孙武无奈出走隐居,吴国错失了消灭楚国残余力量的良机。楚昭王逃奔随国,汇合楚军残部击退了吴国的追兵,楚国大臣申包胥只身逃往秦国。

[var1]

秦国出兵,楚国复兴

春秋初年,秦国护送周平王东迁,受封关中,在与戎族的斗争中发展壮大。

秦穆公继位后,重用百里奚等人才,立法兴教,奖励生产,加强军备,秦国国力不断增长。为拉拢晋国经略中原,秦穆公先后扶持晋惠公、晋文公继位。

然而秦国东进,与晋国称霸中原有利益冲突。晋文公去世后,三万秦军在崤之战中遭遇晋军伏击,全军覆没。

[var1]

秦国元气大伤,从此受阻于晋国及其继承者魏国,300年不能东出争霸,转而向西吞并了十多个西戎小国,辟地千里,独霸西陲。

楚大臣申包胥痛陈利害,在秦廷痛哭求援七日七夜。秦哀公意识到一旦吴国吞并楚国实力大增,秦楚联姻与晋国形成的战略平衡将被打破。晋吴两国一东一南对秦国形成夹击之势,秦国大不利也。

于是,秦哀公派三万秦军与楚军联手,正面击败吴军先头部队,并击败唐国逼降蔡国,抄袭吴军后路。加之大将夫概谋反,越国趁虚侵吴,吴军被迫从楚国撤退。

[var1]

吴越争霸与诸侯博弈

越国在吴国以南,由于吴楚两国的阻隔,极少与中原联系,经济文化更为落后。

吴国崛起后,多次攻打越国,扩张土地掠取人口。楚国为缓解晋吴结盟带来的压力,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扶持越国牵制吴国,吴越边境摩擦频发。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子勾践继位,吴王阖闾亲率三万人马伐越,却被五千越军击败,阖闾伤重而死。

吴国太子夫差继位,在伍子胥辅佐下厉兵秣马,编练水军,两年后派数万大军讨伐越国。吴国水军用火攻大胜越军,趁胜将越军五千残部包围在会稽山。

[var1]

越王勾践无奈,派大夫文种卑辞厚礼向吴国求和。夫差开始按照伍子胥的建议,拒绝请降准备灭越。

文种转而收买夫差亲信、吴国太宰伯嚭。伯嚭嫉妒伍子胥功劳权势,劝说夫差受越国降表,以勾践为奴,示仁义于诸侯。

夫差权衡后接受了勾践的请降。后世多以为夫差此举妇人之仁,埋下了越国灭吴的祸根。其实夫差这一决定有其道理。

越国民风彪悍,越军虽败,仍有战士五千。一旦吴军逼迫太急,很可能加剧越国军民的抵抗,陷入苦战得不偿失。接受越国归降,吴国一举两得:一方面减少吴国损失以便休养生息;另一方面可从越国获得资源和人口补给,支持吴国的发展和长期争霸。

[var1]

夫差致命的失误在勾践入吴之后。

面对卑躬屈膝的勾践夫妻和范蠡等人,夫差肆意凌辱,而且竟然被勾践尝粪的卖力表演打动,心生怜悯,走出了放虎归山的败招。

伍子胥不止一次提醒夫差,勾践野心勃勃又能忍辱负重,必须斩草除根。然而夫差更防范的却是,作为托孤重臣、吴国元勋的伍子胥,后者忠言逆耳的行事风格也让夫差如鲠在喉。

[var1]

在文种等越国大臣的怂恿下,伯嚭趁机屡进谗言,挑拨夫差与伍子胥的君臣关系,伍子胥逐渐被疏远。伯嚭得势,支持夫差逼降陈蔡,北上中原,挑战齐晋,争霸天下。

勾践回国后悄悄推进复仇大业,重用来自楚国的文种、范蠡等贤臣。

他修筑交通便利的新都山阴城,建设复兴争霸的基地,强制婚配鼓励生育,增加人口和兵源,减免赋税,储备物资,凝聚民心。

越国表面继续向吴国称臣纳贡,贡献珍宝美女,暗中联结同样对吴国崛起深感不安的齐、晋两国和与吴国仇怨深重的楚国,逐步对吴国形成战略包围。

[var1]

吴王夫差并未觉察到潜在危机,反而昏招连连。对外多次兴兵北上,迫使鲁国、邾国降服,对内赋役连年,劳民伤财。

公元前484年,齐国发兵攻打鲁国。大兵压境,孔子的得意门生子贡先后出使齐、吴、越、晋四国,发挥出卓越的外交才能。

他把握吴王夫差与齐国争霸的欲望,劝说吴国攻齐;利用齐国权臣田常削弱政敌的意图,劝说齐国迎击吴国;结合勾践谋划复仇的心理,劝说越国出兵助战,麻痹吴国,观察虚实,浑水摸鱼;抓住晋定公对吴国扩张的忧虑,劝说晋国与越国结盟,共同对付吴国。

[var1]

齐军和吴鲁越联军在艾陵遭遇,交战多日各有死伤,战局焦灼之际,吴军三万后备队投入战场。齐军作战多日精疲力尽,在吴军后备队冲击下全面溃败,损兵折将近十万。吴军也是惨胜,损失数万兵马。

艾陵战后,夫差志得意满,听信伯嚭等人谗言,怀疑伍子胥勾结齐国,赐死了这位吴国第一功臣。勾践则积蓄力量,采取经济战和美人计等手段不断削弱吴国。吴越双方实力此消彼长,决战之期不远。

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以倾国精兵北上,赴黄池大会诸侯,与晋国争夺霸主之位。越王勾践带领五万精兵趁虚攻吴,消灭了吴国留守部队万余人,直逼吴都姑苏。

夫差闻讯大惊,武装劫盟,逼迫晋定公承认吴国的霸主地位,然后沿途抢掠费时半年回到吴国。十余万吴军远道归国疲惫不堪,被越国精兵击溃。吴国被迫签订城下之盟,此后在楚越两国的频繁骚扰中一蹶不振。

[var1]

此后,越王勾践又两次兴兵伐吴,吴国土地大部落入越国之手,姑苏城破,吴王夫差自杀。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多米诺骨牌效应

勾践取代夫差称霸,北上中原大会诸侯,又迁都琅琊,一时风光无限。在吴越争霸过程中,各方势力先后卷入,对春秋局势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鲁国借齐吴艾陵之战得以暂免灭国之祸;齐国田氏家族公报私仇,借吴国削弱了政敌,大权独揽,终有田氏代齐;越国借齐国之手削弱吴国,为灭吴称霸创造条件;晋国借吴越相争减轻了外部压力,内讧加剧,不久之后三家分晋。

[var1]

以越灭吴为发端,春秋终结,战国大幕徐徐拉开。

更多文章

  • 孔子被人偷走一只鞋,小偷仔细一看,马上送到国库,被珍藏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孔子临死前预言,孔子金言10句,历史人物故事50字孔子

    我们都知道孔子会拽文,但倘若让他来习武,必定也是可造之才,为啥?因为孔子的身材高大威猛,不是一般人所能享有的。《史记》载:“孔子长九尺有六寸,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七尺男儿都够魁梧的了,而孔子却有九尺六寸,相当于2.21米,如果去掉单位换算的误差比,怎么也有两米以上,所以孔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山东

  • 大秦一统天下的道路上秦国国君都做了哪些贡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秦国一统天下谁功劳最大,秦国错过的一统天下之机,秦国什么时候有一统天下的能力

    首先秦孝公无可厚非,让秦国变强的第一人。他即位时正值秦国最积贫积弱的时候,而且又在河西之战遭遇新败割地赔款给魏国。此时的秦国不适合再和中原六国交战,只有强大国力方位上策。于是才有了之后的秦孝公的求贤若渴,各国才俊纷纷前来投靠,其中商鞅就是最著名的。秦孝公重用商鞅奉为上宾,正是因为国君都无条件信任秦国

  • 魏国的特种兵魏武卒到底有多厉害,竟然能以五万击败五十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魏国武卒为什么厉害,魏国魏盾,魏国最厉害的部队

    当时魏国处于四战之地,魏文侯就在吴起的建议下组建魏武卒。但是魏武卒装备精良,并且都以重装步兵为主。据《荀子·议兵篇》说:“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简单的来说就是士兵披上三层的重甲和头盔,并且带一张弩,地上五十枝弓箭,而且拿

  • 看看战国最具盛名的特种兵,赵国、秦国、齐国、魏国尽皆上榜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魏国打赵国,战国后期赵国军,战国时期赵国名将所有资料

    秦之锐士秦国锐士是一种称呼,详细点说是铁鹰锐士。据说当时司马错做上将军的时候创立了铁鹰锐士,这种锐士要求不单剑术要好,且马战步战样样精通,选拔标准步战以超越魏武卒为准,上马骑战以超越赵齐骑士与与匈奴胡骑为准。当时秦国有新兵二十多万人,铁鹰锐士就选出了一千六百人,想一下什么概念。而且当时铁鹰锐士有一大

  • 那些和老子、孔子同时代的外国人,他们的成就不低于老子、孔子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孔子弟子对孔子评价,孔子的学生感恩孔子,老子和孔子谁的智慧大

    2600年前,中国进入了所谓的百家争鸣的时代,那个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上第一次这么繁荣了。出现了好多伟人,那个时代的所有人的思想都深深影响着我们。道家、儒家、墨家、法家等等,所有人都在思考着人类的未来。尤其是当时的孔孟老庄等人,真的是影响到我们现在。我们公认那是我们思想迸发的时代,不过我们知道当时的

  • 从李牧破匈奴连却秦国说起,看赵国名将李牧在军事指挥上的艺术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牧和李牧是什么关系,李牧抗匈奴发言稿,李牧破匈奴读后感100字

    由于李牧的性格和军事上的高度导致很多人视他为眼中钉肉中刺,外加上赵王迁的昏庸无能,最终这个赵国良将无端身死。历史对他更加不公的是,如此良将竟没有其单独列传,对于他的事迹我们也只能从《资治通鉴》、《战国策》以及别人的列传之中才能找到其生平的少部分事迹。从这有限的史料之中看其生平事迹,可以说李牧的一生都

  • 简单描述春秋战国四百年所发生的大事,带你理清这段历史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春秋战国十大历史事件,春秋战国到现在的重要历史事件,关于春秋战国的历史记录

    [var1]之后齐恒公,以“尊王攘夷”为号令九合诸侯,制止了狄人的侵扰,这是第一个霸主。之后齐恒公死后,晋文公有做了霸主,当时各国开始了加速兼并小国。这个时候战国的雏形就出来了,中原的晋国、东方齐国、西方秦国、北方燕国、南方楚国吴越等。之后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吞并了吴国,成了一时的霸主。但是中原的晋

  • 战国时期的宋国,因为实力太过强大最后被瓜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战国宋国去哪了,战国宋国顶峰时版图,战国时期宋国的位置

    [var1]宋国是商朝后人建立的国家。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于公元前1114年封商纣王的兄长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与周为客。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所以宋国是为数不多的公国之一,我们知道泓水之战的宋襄公

  • 盘点历史上五位迂腐界的大佬,项羽、荀彧上榜,宋襄公不是第一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宋襄和刘备谁更厉害,项羽刘禅谁厉害,历史上荀彧才华有多强

    项羽其实也是一个特别迂腐的人,项羽和刘邦在广武对峙的时候,当时项羽用刘邦的父亲来要挟刘邦投降,结果就因为刘邦说咱俩是兄弟,我爹就是你爹,你要是杀你爹,记得给兄弟分一碗羹。结果项羽就此放了刘邦的父亲,而且在鸿门宴上错过了杀刘邦最好的机会,为的就是自己那仅仅的颜面。项羽是谁,西楚霸王!但是却因为自己的迂

  • 教科书中的这个大反派,让秦国得以崛起,为秦国统一立下两大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国杰秦国栋,秦国楚系和秦国赵系,秦国崛起的重要人物

    [var1]就在这个时候,他手底下的一个宦官推荐了蔺相如,于是蔺相如被赵王拜为上卿,出使秦国,而当时秦王果然言而无信,在得到和氏璧之后便立马绝口不提城池的事情,而这个时候蔺相如便说和氏璧有瑕疵,趁此机会拿到了和氏璧。而秦王也担心伤到和氏璧,于是立马拦下了侍卫,之后蔺相如和秦王约法三章,暗地里悄悄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