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有一百个儿子的周文王说只有三个儿子的纣王沉迷女色?

有一百个儿子的周文王说只有三个儿子的纣王沉迷女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2597 更新时间:2024/1/15 17:40:26

“纣王”这两个字是他自封的吗?并不是!周武王在帝辛生前称呼他为“商王受”,而在帝辛死后,周武王便给他一个恶谥为纣,最后一位人皇就这样被后世称为纣王。

下面的内容将不再以恶称“纣王”来谈论这最后一位人皇,代之以真正的谥号“帝辛”二字。

关于武王伐纣,周人为自己的起义找出了帝辛的六条罪状:不用贵戚旧臣;登用小人;不重视祭祀;刚愎自用,穷兵黩武;酗酒;听信妇人。

不用贵戚旧臣,其实也就是不允许官二代等无功而坐享齐人之福,不许他们垄断把持国家政治,军事等方面,因此得罪了许多贵族和大臣。

登用小人,这里的“小人”不是指品行低下的人,而是指出身微寒低下的人,平民奴隶只要有才能都可以任用,这一点在《商代史》中有记述过。

我们专家根据《古本竹书纪年》,《微子》,《牧誓》等较早的记载考察写下《商代史》,越接近商代的资料才越有事实性,当然,周朝的酌情参考。

不重视祭祀。当时的商人是崇信神明,凡事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占卜,还要祭祀,所以当时的巫师地位极高,而帝辛不信天有命,不敬巫师,不以活人祭祀,这便成了周人嘴中的罪过。

刚愎自用,穷兵黩武,帝辛非常重视农业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国力强盛,在其东征之时,信任了姬昌,将粮草托于姬昌打理,最后周国做大。他在位期间,异族用兵,最后将其击败,将商朝的势力扩展到长江流域一带,因为常年作战,商朝四面树敌,在商朝的精锐出去抗击异族时,周联合饱受商侵略的周边部落一起乘虚而入灭了商。

央地矛盾在古中国君主制下尤其突出,帝辛时代就代表了君主受够了权力分散的感觉,因此他开始大肆扩张,打压诸侯,杀害不忠贵族,帝辛面临的就是诸侯作大又关系疏远的烂摊子,其实他干的事与汉武帝如出一辙,只是他没有处理好这些关系。

酗酒,帝辛改进“窈田法”耕种,粮食产量十分可观,当时整个商朝都在大量造酒,也是因为他们相信喝完酒后能沟通神灵,于是商人均以豪饮为时髦。

听信妇人,这一点就更加令人疑惑了,不听信自己的内人难道听信外人吗?,更何况,商代的女子地位较高,甚至女人为官做将军都不是什么奇事,如武丁的妻子妇好,是史上一位杰出的女统帅,这些在甲骨文中可查。

倒是到了周朝,女人的地位降低,一百个儿子,那想想,他的女儿的数量自然也不少,再加上那时期自然生产率之低,难产率,婴儿夭折率之高,周文王真实的儿女和妻妾更是数不胜数,这么多内人,一人一句都听不过来,他自然不会听信自己内人的话,所以他以此来抨击商王听信妇言和好色实在可笑。

据考证①,很多都是后人加的莫须有的罪名,比如春秋时期记载帝辛有六项罪名,厉害的是,到了战国又白白给帝辛加二十项罪名,更厉害的是,在西汉再增二十一项,东晋再再增十三项,也许对于这些朝代的人来说,笔墨不要钱吧。

不出意料地,这些罪状越写越夸张,司马迁说帝辛建了鹿台这件事,人家刘向就开始补充说:鹿台高达一千尺!好了,晋朝的皇甫谧再一使劲儿,鹿台又成了高一千丈!真就造谣没成本呗。

有位前辈曾谈到过,把纣王,秦始皇曹操看作坏的是错误的,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在南方部署,把那边的异族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应当是有功绩的。帝辛打徐州,打了胜仗,损失也不小,俘虏太多消化不了,周武王乘虚进攻,大批俘虏倒戈,结果商亡了国。

参考文献:

①《纣恶七十事的发生次第》

更多文章

  • 夏朝灭亡的原因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夏朝灭亡有多惨,夏朝灭亡后的真相,夏朝开始灭亡的征兆

    社会生产力逐渐降低。随着社会的发展,夏朝统治者对于农业的生产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进行改革,社会生产力由此也随之逐渐的降低。而当时的商还是作为夏朝的一个部族的时候,他的生产力逐渐的发展起来,根据翦伯赞在《先秦史》一书中的记载:“商族的生产力水准已经超越夏族了。”这对于夏朝的统治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夏朝

  • 曾是周朝分封的最大诸侯国,为何到宋襄公却成为最受争议的霸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周朝初分封六大诸侯国,周朝最尊贵的诸侯国,周朝初期分封的所有诸侯国

    当年武王克商,虽然灭了殷商,但是却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因为殷商是大国,殷商遗民占据了几乎整个中原,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肯定会引发动荡。为了安抚商朝遗民,就在今河南商丘附近建立了宋国。宋国是与其他诸侯国完全不一样的国家,因为他不是姬姓国,也不是周天子功臣封国,而是彻彻底底的另类。第一代宋国国君就是在纣王

  • 史上立国最久国家,存在比周朝还久,秦始皇都没能灭掉对方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周朝亡于秦始皇吗,秦始皇唯一没有灭掉的小国,老梁说秦始皇与周朝

    卫国的第一任国君康叔是周文王的第九个儿子,和周武王都是王后太姒所生。西周建立后,康叔被封在如今的河南禹州地区,建立了康国。康叔的侄子周成王继位之后,殷纣王的儿子武庚谋反叛乱,康叔带兵平定了叛乱,论功行赏的时候,周成王就将以前武庚的封地给了康叔,建立了卫国,国都建立在了朝歌,也就是现在的河南淇县。当时

  • 周朝内乱后,法家思想的起源与衰落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法家治国的朝代,法家vs道家,法家三派

    公元前770年,周王室内乱不止,同时因镐京王畿附近天灾连连,加上犬戎攻陷镐京和幽王见难的影响,周平王不得不东迁洛邑,史称“东周”。从这一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天下为止,共计549年,依其时代特质,又可划分为“春秋”及“战国”两个时期。从春秋战国的社会大变动时期到秦的覆灭,最重要的是百家学术争鸣,

  • 揭秘:比干到底怎么死的,真相居然是这个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纣王时期,到处征战,每打下一座城池,纣王就留下一部分比例来驻守,打下的城池多了,兵力都分散了。最终连驻守皇城朝歌的兵力都寥寥无几。周武王起兵造反,一路打到朝歌时,纣王大惊,因为没有兵啊,能不着急吗?纣王也是一个急脾气的人,不肯防守等援军,觉得面子上过意不去。但是又没有兵怎么办呢?纣王就想了个办法,监

  • 因爆破声专家发现西周诸侯墓,其规模庞大,后与秦始皇陵共获一奖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经典考古西周古墓,西安发现西周王墓了吗,诸侯王墓发掘全过程

    自我国的封建社会以来,各大势力都在为了最高的权力而相互争抢,建立政权,周而复始地在吞并与被吞并之间循环。新登基的帝王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不让手下的诸臣有其他心思,自然需要付出一定程度的权力等价交换,于是这些同姓子弟和有功之臣便都有了自己的封地,诸侯国也因此应运而生。只是这些地方作为最高权力的分支,大

  • 鸣条之战的背景简介:鸣条之战背景和战争起因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鸣条之战是什么,鸣条之战是萌芽战争吗,鸣条之战简介120字

    在约公元前16世纪,夏王桀的统治出现了危机。夏朝在东方的属国商,乘机先征服邻近的夏属葛国(今河南宁陵北),保障商都南亳(今河南省商丘市东南)的安全。又派重臣伊尹至夏王都城探测虚实。再采取分别翦除夏朝羽翼的策略,各个击破了位于夏、商之间的豕韦(今河南滑县东南)、顾国(今河南范县东南)、昆吾(今河南许昌

  • 挡在秦穆公之前的庞然大物,秦穆公和晋国的那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穆公三救晋国,秦穆公打晋国的理由,秦穆公两次帮助晋国

    这三家后来都在战国时代称霸一时,虽然最终都为秦所灭,但在历史上也终究留下过其辉煌足迹。一分三还能如此强大,那么曾经的晋国究竟有多强大呢?现在很多人都认为,若不是三家分晋到最后统一天下的可能就是晋国。晋国的崛起其实应该是从晋献公时代开始的,他是晋文公的父亲。这个人的评价在历史上褒贬不一。他首先对晋国是

  • 为什么春秋战国时期没有异族入侵我华夏大地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战国为什么没有异族入侵,春秋为什么没有异族入侵华夏,异族入侵华夏

    第一个原因就是文化落后当时中原周围都是一些小的游牧民族,不成气候。他们自己的生活条件都是非常困难。而中原地区无论科技水平、文化水平、军事水平都领先少数民族很多倍,即使动乱的中原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比少数民族高很多倍。所以对中原就形不成威胁。[var1]第二个原因就是异族同化春秋时期在中原正统看来,

  • 春秋五霸的宋襄公的仁义真的是愚蠢的行为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迁版《史记》列出的春秋五霸是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这五位。这里面最弱的就是宋襄公的,不是以实力成为春秋五霸的,而是以仁义成为的。我们之所以知道宋襄公这个人多数是因为泓水之战,当时的宋襄公因为自己的仁义导致自己不不但输了这场战役,腿还中箭了。当时学到这个就一直嘲笑这个人比较蠢,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