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此人本是魏国名将,才能卓越战功赫赫,最后却因一事沦为千古笑柄

此人本是魏国名将,才能卓越战功赫赫,最后却因一事沦为千古笑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177 更新时间:2024/2/6 8:14:09

说起三国,感兴趣的读者想必为数不少,在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英雄辈出、豪杰四起,许多人的生平事迹令人荡气回肠,至今读来仍欲罢不能。子渊之前曾为大家介绍了许多英勇名将,今天要讲的则是一位有些可悲的将领,本身能力非常突出,却因人生中唯一一次败仗而沦为笑柄。

[var1]

此人便是曹操麾下“五子良将”之一的于禁。于禁战功显赫,单是从他一辈子就败过一场,或许就足以看出他的军事才能是何等卓越。按理说来,胜败乃兵家常事,许多名扬后世的三国将领也都吃过不少败仗,但却都没有就此沦为后世笑柄,为什么于禁一输就一无所有呢?

[var1]

在这场败仗之前,曹操对于禁的评价一直很高,甚至还用“虽古名将,何以加之”的溢美之辞来赞誉他。于禁本是济北相鲍信的部下,之后因仰慕曹操才华,便选择追随于他。曹操起初派他去剿灭辖境内残存的黄巾军,于禁很轻松就取得大胜,而且还收编了许多黄巾军。后来在“宛城之战”中,突然叛乱的张绣打得曹军措手不及,到处都乱作一团,这时只有于禁麾下的士兵秩序井然,且战且退,最终安全护送曹操离开。此事之后,曹操对于禁刮目相看,并愈发重视。

[var1]

就这样,于禁跟随曹操开始南征北战,败袁术、擒吕布,“官渡之战”中更是建立赫赫战功。这样一位猛将,本应和张辽等人一样名垂千古,谁知命运和于禁开了个玩笑,让他遭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战,自此失去了所有荣光,尊严扫地。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发攻打樊城,于禁和庞德奉命前去营救曹仁。恰逢天降大雨,汉河水位暴涨,关羽于是借助天时,水淹于禁七军。于禁不擅水战,败得一塌糊涂,最后和庞德一起被关羽擒获。此时,于禁面临两个选择,要么是屈膝投降,要么宁死不屈。庞德毫无迟疑地选择了后者,对着关羽破口大骂,结果被关羽直接斩杀。

[var1]

于禁见到庞德被杀,立刻选择投降,最后被关羽关押在荆州。吕蒙奇袭荆州后,于禁又辗转前往东吴。然而幽居东吴之时,于禁却也时常遭到唾弃。一次,他与孙权骑马并行,东吴名士见此十分不悦,大骂于禁区区一个俘虏,竟然好意思和孙权并排。此时的于禁,心里无疑是痛苦的,在当初选择投降之后,他就走上了一条和以前截然不同的道路,从前的他是五子良将,是名震一方的英雄,如今他却成了阶下囚,成了世人唾弃的怯懦小人。

[var1]

尽管后来于禁得以回到曹魏,魏文帝曹丕对于禁降蜀的行为却深感厌恶。他一边擢升于禁官职,以示安抚,向天下人表明其心胸宽广,一边又在曹操墓前刻画于禁降蜀、庞德殉节的画面。虽然官衔不断升高,但于禁心里明白,此时曹魏统治集团早已不把他放在心里了,现在的礼遇只是看在他当初曾为曹魏立下汗马功劳罢了。如此天翻地覆的变化,不知道于禁心里可否后悔过?然而,当生死就在一念之间时,谁又能保证自己不说出永不后悔的答案呢?

参考文献:

《三国志·魏书》

更多文章

  • 此人历经曹魏四朝,功绩赫赫地位堪比郭嘉,晚年无心之失葬送魏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曹魏郭嘉,曹魏第一谋士郭嘉简介,曹魏郭嘉什么关系

    纵观三国人物,曾有无数英雄豪杰在史书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些人中有许多是闻名后世的谋士将领,比如关羽、张飞、周瑜、贾诩、郭嘉等等。然而我们也不应忽视,还有一些人其名声虽不显于当世,但他们同样有着不输于他人的才干。子渊之前给大家介绍了许多蜀汉及孙吴政权的冷门人物,今天咱们就来说说魏国的蒋济。[va

  • 汉末三国的唯一完人,文韬武略天下敬重,韩国有其后裔三十万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汉末三国唯一的完人,文韬武略震九州,曹操文韬武略的例子

    各位朋友中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了不少或知名或不知名的三国人物,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兴趣。今天咱们既不谈文臣也不说武将,来说说三国时期顶级名士——卢植。卢植文武兼备,性格温厚,为人正直,是东汉末年至三国早期唯一的“完人”。相比之下,曹操太过自傲、孙权优柔寡断,刘备则仁慈过度。[var1]卢植,字子干

  • 战国珍宝离奇失踪,半年后却现身美国拍卖行,历经艰辛已重归故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发现战国珍宝,被盗多次古墓发现一件过亿藏品,二战寻宝发现5万亿黄金

    1988年6月5日清晨,湖北省秭归县屈原纪念馆的工作人员像往常一样打开大门,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一般说来,馆里一天的工作是从全场巡检开始的,然而当工作人员到达二楼的时候,却突然惊愕地发现二层的9件顶级文物全都没了![var1]由于修建葛洲坝工程,秭归县在搬迁屈原祠的基础上于县城东边建立了屈原纪念馆,

  • 此法师从战国活到唐朝,1072岁时圆寂,有科学依据吗?专家这样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禅师们各种奇特的圆寂方式,古代高僧是怎么圆寂的,唐代高僧治好太后眼病

    [var1]但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我们今天所讲的就是一位有明确史书文献记载的千岁高僧——宝掌法师。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宝掌法师出生在我国战国时期的周威烈王时期。降生后的他相貌奇特,异于常人。眉毛高挑至额顶,两耳长长的耳垂一直垂坠至双肩,左手握着的拳头直到9岁都无法伸展开。后来他的父母经过高人指点后,

  • 秦庄襄王去世后,赵姬没为吕不韦生孩子,为何给嫪毐生了两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赵后与嫪毐,嫪毐先死的还是吕不韦先死的,战国时秦国嫪毐简介

    [var1]秦宣太后为义渠王生了两个孩子,却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在最恰当的时机将义渠王引来秦国,将其杀死,然后又灭了义渠,为秦国的开疆扩土立下了大功。而赵姬为嫪毐生下两个儿子,却给秦国王室的声誉带来了极大的损失,并且嫪毐和赵姬还有意让两人的儿子将来做秦王政的继承人,嫪毐甚至动了杀死秦王政的心思,

  • 长平之战赵国被杀40万人,第二年秦王想攻赵国,为何白起却说必败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长平之战赵国和秦国各死了多少人,长平之战赵国败了会有多惨,长平之战白起坑杀的有40万赵军吗

    [var1] 白起剧照 但奇怪的是,赵国并没有马上灭亡,而是直到31年后,公元前229年,才被秦始皇派另一个名将王翦灭亡(赵王的儿子外逃建了一个代国,在公元前222年灭亡)。 在长平之战后的天赐良机里面,秦国为何不趁机灭掉赵国呢,是秦国不愿意吗?不是,秦王第二年派出重兵,围攻邯郸,想要灭亡赵国,要求

  • 长平之战40万赵军全军覆没,廉颇有没有责任?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长平之战赵军有多惨,长平之战赵军真有45万吗,长平之战二十万赵军何去何从

    [var1] 本来,这次战争对于赵国来说,是或许可以避免的,当秦国进攻韩国的时候,其他的诸侯国采取作壁上观的态度。从这一点看,秦赵此后的战争也是不会有第三方加入。 但是,本来秦军已经攻占野王,把韩国本土和上党隔开,上党成了韩国的飞地,在求救无望的时候,为了避免更多的损失,韩国把上党割让给了秦国,至此

  • 同是四面迎敌,为何普鲁士能统一德国,而魏国却不能统一六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普鲁士统一德国,17世纪普鲁士有可能统一德国吗,魏国有可能统一六国吗

    晋国被分裂之后,魏国的实力最为强大土地面积也占的最多。魏国曾一度发展强大虐遍了周边的国家,可是后来魏国却还是被秦国所灭。[var1]19世纪西欧的普鲁士也面临着一个类似的情况,当时普鲁士也就相当于是德意志帝国的一个诸侯国,可是后来普鲁士却成功的统一了德国北部,多次发动普法战争侵占法国比利时的国家的土

  • 战国时期秦国越来越强,而秦昭襄王、秦庄襄王、秦始皇都做过质子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秦始皇做质子的地方,秦昭襄儿子做质子,秦始皇在哪国当质子

    [var1]说起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最著名的质子事件恐怕就是周郑交质了。当时郑庄公因为周平王要分他权的问题而质问周平王,周平王矢口否认,于是就有了这个周郑交质,周王朝的公子狐到郑国做质子,而郑国的公子忽到洛阳做质子。这是一件极为荒唐的事情,周天子和诸侯交换质子,这怎么看都不正常,但在春秋战国时期却

  • 历史上的张仪,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张仪历史,在历史上张仪是好的坏的,张仪到底是干什么的

    在这里他认识了早他几年的师哥苏秦,虽然进入门户的时间短,但是张仪这人学习本领比苏秦强,连师哥也承认自己说不过他。[var1]苏秦先离开师门去了赵国,凭借一副伶牙俐齿,很快就成长为朝廷中的重要人物——宰相。张仪听说师哥混得这么好,想着自己有关系啊,可以前去投靠嘛,于是收拾一下,很开心的去了,想着当个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