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渎山大玉海被火烧后,变成普通石瓮,为何乾隆一眼就看出它是宝贝

渎山大玉海被火烧后,变成普通石瓮,为何乾隆一眼就看出它是宝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748 更新时间:2024/1/25 8:26:08

(本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据《元史》记载,公元1265年,元世祖忽必烈扩建北海琼华岛并修建广寒殿,然后又命人用玉石雕刻了一件盛酒的玉翁,置于广寒殿内,命名为“渎山大玉海”。也许有的读者就疑问了,这宝贝名字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专家们有三种解读。

第一:玉料是产自河南的独山玉,而“独”和“渎”谐音,且“渎”的偏旁是“氵”更符合其作用,所以就叫做“渎山”;

第二:当时的北海琼华岛叫做“渎山”,所以这件玉瓮也理所应当命名为“渎山大玉海”;

第三:“渎”本是河水的意思,而且当时这件玉瓮上雕刻的就是惊涛骇浪,所以叫做“渎山”。

虽然“渎山”有不同的解释,但是“大玉海”却毫无争议。因为它高0.7米,长1.82米,周长4.93米,重量更是高达3.5吨,比一辆家用桥车还重。而且史料记载它“贮酒三十石”,显然它是“海量”的,故此,就有了“渎山大玉海”的称呼。

俗话说“风水轮流转”,造化和运道对于这件“渎山大玉海”也是适用的。随着元朝的覆灭,它就被落在广寒殿的角落。后来,明朝覆灭之际,广寒殿又突然失火,这件“渎山大玉海”不仅被熏黑,而且还开裂了,变得和普通石瓮无异,也就更加没人会去在意它了。再后来,北京真武庙的道士发现了它,因为庙里刚好缺了个腌咸菜的坛子,暴殄天物的道士们就把这件“渎山大玉海”清洗干净,然后每年就用它了腌制咸菜。(如果忽必烈泉下有知的话,想必也会气得吐血……)

公元1745年,乾隆皇帝得知,在真武庙有个硕大的腌菜坛子,虽然黑不溜秋的,但上面却雕刻有精美的图案。于是,痴迷于玉器的乾隆皇帝就十分好奇,就决定到真武庙去看一看。乾隆皇帝这惊世骇俗的一眼,腌菜坛子马上就咸鱼翻身了。

当时随行的众位大臣有很多,可是他们看到这件腌菜坛子后都满脑子的问号,而乾隆皇帝却突然眼前一亮,连声说:“好、好、好,果然是个好宝贝”,于是就花银子,买来“渎山大玉海”并让宫中的能工巧匠,将它修复一番,还重新雕刻上纹饰和图案,收藏在承光殿中。

这时有读者就会问,乾隆皇帝看第一眼时,难道就知道它是“渎山大玉海”?其实这道理简单不复杂,乾隆皇帝不仅博览群书,他更是研究玉石的专家,他对玉器还有着猫抓鱼一样灵敏的“嗅觉”!

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紫禁城内收藏的玉器有3万多件,其中有一半都是乾隆皇帝亲自收藏和把玩过的,如最著名的“大禹治水图玉山”,“白玉雕福寿纹插屏”和“白玉雕牡丹四花钮盖炉”等等。

乾隆是一个好学的皇帝。他不仅掌握了很多关于玉器的知识,更多的是通过鉴赏和把玩,学到了很多鉴玉大师都不曾懂得的实践道理。小编猜想,也许在某年,外地官员上京时,曾献上了一件被山火烧过的玉璞料,而乾隆皇帝从此以后,对“火烧玉”的模样也就有了深刻的印象。故此,乾隆皇帝在看到这件被火烧过的“石瓮”咸菜坛子时,才会一眼就辨识出它是件不可多得的宝贝。

乾隆皇帝让“渎山大玉海”咸鱼翻身,成为了一件独一无二的国宝。这也证明了“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正确性,不管是什么事儿,只要看得多了,自然也就成业内的专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魏忠贤得势之时,明朝在辽东压着皇太极打?魏忠贤:太抬举我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皇太极最忌惮的魏忠贤,魏忠贤为什么能打赢皇太极,魏忠贤和皇太极谁厉害

    压着打?那当然不可能,只能说明朝勉强守得住而已,别那么急着给魏公公脸上贴金,毕竟魏公公也是明朝局势的破坏者之一。当然,明朝之所以会走到不可挽回的境地,归根究底来说还是因为朱某检能力不足,实在挑不起大梁。那么魏公公得势之时,明朝为什么能够勉强守得住辽东呢?这就得说说魏公公这个人的聪明之处了。魏公公聪明

  •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领导人中,洪秀全为什么是最差的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洪秀全发动起义的背景,历史上的洪秀全在哪里,洪秀全起义连续剧

    从一方面来说,太平天国运动实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农民起义;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也导致了它最终的失败。虽然太平天国的失败有着诸多原因,但洪秀全作为这场运动的领导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差的农民起义领导人。首先,我们来看看他

  • 乾隆有件“特别”文物碧玉插屏,专家看罢,说:这件宝贝挺难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碧玉插屏鉴定,乾隆玉插屏拍卖,乾隆宝贝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这件碧玉插屏全名叫“乾隆款行书兰亭诗句碧玉双面小插屏”。插屏不太大,高只有18厘米高,把学生的格尺立起来,都比插屏高。插屏的主体是一块只有0.4厘米厚的浅色碧玉,镶嵌在木质的基座上。这件插屏最

  • 1900年列国攻入京城,慈禧逃跑之时,光绪能否趁机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未必不想,可他做不到。光绪早在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之后就遭到了慈禧的软禁,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很多事情他根本没办法做。慈禧之所以会选择软禁光绪,原因则是在维新变法即将失败的时候,光绪在康、梁等人的鼓动和怂恿之下妄图采取极端手段对付慈禧。光绪和康、梁等人试图一举铲除慈禧,彻底夺回权力。可是,光绪

  • 如果面对英法联军,咸丰拼死一搏,大清有没有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咸丰怎么挽救大清的,咸丰皇帝与大清王朝,咸丰 同治

    哪怕咸丰皇帝拼死一搏,也没有任何一点胜算可言,并且只会给大清带来更加难以惨痛的代价。道光已经够平庸了,而咸丰之平庸更甚于道光。关于道光为什么不选择能力更强的奕訢,反而选择能力平庸的咸丰,我在其他文章中也详细说过,在此就不作赘述了。咸丰的平庸无能不仅害了他自己,更害了大清,害了同治,害了当时京城的数百

  • 这个人武功高强,是清朝十虎之一,却因好勇斗狠被踢肛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津门十虎,清末恶虎事件,广东十虎之苏灿刘峰超

    当时比武的人很多,方世玉战胜很多竞争者之后,最终挺进决赛,正当方世玉要打赢未来的岳母李小环时,突然一阵狂风吹来,将台上坐着的小姐的盖头吹起,方世玉看到并不是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于是,方世玉故意认输,溜之大吉。方世玉的母亲苗翠花听说武功高强的儿子竟然在擂台上败下阵来,自觉脸面无光,于是化身方世玉的哥哥

  • 大内侍卫用绝技折服法国上尉,西斯特酒后说出大清失败的最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八国领军在北京城杀人放火,明抢横夺,可以说无恶不作,当时,八国领军的司令瓦德西向留在京城负责和谈的奕劻、李鸿章递交了《议和大纲》十二条。他们就和八国联军的代表,开始了艰难的谈判。奕劻和李鸿章负责谈判,而京城的治安也需要有人负责,八国联军的士兵手握着洋枪,远战还成,一旦近距离地负责治安,有很多洋兵都被

  • 我国从殷商开始设置闰月,祖冲之测定出更加准确的置闰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殷商设置闰月,古人是怎么样精确设置闰月的,古人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

    中国可实际考据的真实历法,从殷商甲骨卜辞的记录开始。殷商置闰从盘庚迁殷到商纣亡国的二百七十三年中,有足够丰富的“殷历”资料。殷历已实行“置闰”,一部分置于年末,称“十三月”;还有一部分置于年中,沿用上月的“月名”。但其中所体现的规律十分明确——即阴历的置闰,一般设置于三、六、九和十二月之后,基本是“

  • 大禹治水到底有没有真实存在过,为何有学者认为“禹”是一条爬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禹是大禹吗,大禹治水的真实记载,历史上大禹治水是真实的吗

    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倒三观,与我们从小建立起的禹伟岸的形象截然相反,一个猥琐的虫子何以能跟禹相提并论?与众人的想法相近,“禹是一条爬虫”在历史的发展和众人的误解中成了无情嘲笑疑古派学者的把柄,但禹真的是一条爬虫么?这个“虫”到底该如何理解?是谁把这条“虫”变成了猥琐的蠕虫?▲顾诵坤(1893.5.8

  • 姜子牙就是一个诸葛亮,为了掌权周文王没被纣王害死却让他吓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姜子牙72岁才下山辅佐周文王,姜子牙与周文王的故事100字,周文王与姜子牙的历史故事

    到达西岐之后的姜子牙,开始想办法上位,从之前他对马氏所说,他去西岐之前就已经知道要身居一品,位列公卿,那么子牙的自信是哪来的呢?必然是源于元始天尊所说的“人间富贵”,而姜子牙要达到这个目的,他一没文凭,二没推荐,只有自己想办法,首要一点就是营造舆论优势,从这开始,到拜为亚父,活脱脱就是《三国》中的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