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魏忠贤得势之时,明朝在辽东压着皇太极打?魏忠贤:太抬举我了

魏忠贤得势之时,明朝在辽东压着皇太极打?魏忠贤:太抬举我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1985 更新时间:2024/2/5 13:42:24

压着打?那当然不可能,只能说明朝勉强守得住而已,别那么急着给魏公公脸上贴金,毕竟魏公公也是明朝局势的破坏者之一。

当然,明朝之所以会走到不可挽回的境地,归根究底来说还是因为朱某检能力不足,实在挑不起大梁。

那么魏公公得势之时,明朝为什么能够勉强守得住辽东呢?这就得说说魏公公这个人的聪明之处了。

魏公公聪明就聪明在他一直知道自己手中的权力来自于朱某校,依附于朱某校,所以一直在维护朱某校的皇位。

毕竟只有朱某校安枕无忧了,他才能凭借着朱某校的信任而继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没有朱某校他就什么也不是。

所以对于辽东的局势,魏公公也很重视,乃至于派人给孙承宗送去了紧缺的物资,让孙承宗能够无一时之后顾之忧。

为什么说无一时之后顾之忧呢?因为魏公公之所以会给孙承宗送物资,说白了也是想顺便拉拢孙承宗为自己所用。

但是孙承宗却拒绝了魏公公的拉拢,这就造成了魏公公后来找他麻烦,当然这也是孙承宗暂时稳定了辽东局势之后的事。

这一点魏公公还是拎得清的,不能在辽东之事未稳的时候下手,那样必然会让孙承宗所做的一切前功尽弃。

对于魏公公的贪,也有一个有趣的点,那就是魏公公特意对东南一带的士绅地主阶级下手,刮他们的钱。

可是呢,他又知道不能只肥自己一个人的口袋,皇上朱某校的口袋也不能空,朱某校的口袋一旦空了那可要出事的。

朱某校在位时期为什么能够不用为钱的事发愁?原因就出在这了,因为魏公公弄来的钱一分为二了。

一份进了魏公公的口袋,另一份就进了朱某校的口袋。

明朝想要守住辽东,那当然就得调人过去打,既然要打了,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那当然就得有钱。

也因为魏公公弄到了足够多的钱,朱某校才能放心地让人在那边打。

不过,魏公公说到底也是一个破坏者之一。

他之所以专对士绅地主下手,那是因为他知道财富集中在他们身上,但是羊终究出在了羊身上。

他刮这些士绅地主越狠,士绅地主反过来自然也就刮百姓越狠,这其实是一个死循环。

魏公公对于打压异己一事也可以说是不遗力,孙承宗经略辽东经略得好好的,但就是因为不接受他拉拢,就被他给踢下去了。

这样的事,魏公公并不止做了这一件,而是很多,这也才会让他在朱某校去世之后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

所以说呀,魏公公确实有他做得对的一些地方,但真要说起来的话,其实魏公公对明朝终究是害大于利。

只不过,为了帝之道当中的一个所谓的“平衡”,魏公公这样的人才不得不存在而已。

朱某检后来之所以会一败涂地,原因也是在帝王之道这四个字上,因为他根本就不知道什么叫帝王之道。

他为了讨好冻淋,所以赐死了魏公公。

赐死了魏公公也不打紧,只要他稍微懂点帝王之道,他就应该在魏公公之后扶持一个公公或者王公公,让朝堂局势保持平衡。

只可惜,朱某检完全不懂,所以他没有扶持一个李公公或者王公公去制衡再一次得势的冻淋。

冻淋之害,可以说远超魏公公。

于贪而言,魏公公再怎么样也知道也不能肥了自己一个人,可他们却只肥自己,都不肯留一口给朱某检。

于打压异己而言,他们做得也比魏公公更为过分,以至于那些将士根本不敢用命,只能瞻前顾后。

为什么?

输了,他们要问罪;赢了,他们也要找借口问罪。

谁还敢用命?

也正是魏公公倒了之后,让他们得势了,才逼着那一个个还算有几分能耐的人对手选择了投降。

所以我才说,他们之害远在魏公公之上。

可要是归根究底的话,那还是朱某检之害远在他们所有人之上,因为他身为一个皇帝,却根本没这个能耐挑这个大梁。

皇帝若不察,失位还是小事,失国才是大事。

很不幸,由于朱某检的能力有限到让人拍案叫绝,所以他是既失位又失国,所以唯有一死谢罪。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领导人中,洪秀全为什么是最差的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洪秀全发动起义的背景,历史上的洪秀全在哪里,洪秀全起义连续剧

    从一方面来说,太平天国运动实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农民起义;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也导致了它最终的失败。虽然太平天国的失败有着诸多原因,但洪秀全作为这场运动的领导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差的农民起义领导人。首先,我们来看看他

  • 乾隆有件“特别”文物碧玉插屏,专家看罢,说:这件宝贝挺难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碧玉插屏鉴定,乾隆玉插屏拍卖,乾隆宝贝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这件碧玉插屏全名叫“乾隆款行书兰亭诗句碧玉双面小插屏”。插屏不太大,高只有18厘米高,把学生的格尺立起来,都比插屏高。插屏的主体是一块只有0.4厘米厚的浅色碧玉,镶嵌在木质的基座上。这件插屏最

  • 1900年列国攻入京城,慈禧逃跑之时,光绪能否趁机夺权?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光绪未必不想,可他做不到。光绪早在1898年维新变法失败之后就遭到了慈禧的软禁,完全失去了人身自由,很多事情他根本没办法做。慈禧之所以会选择软禁光绪,原因则是在维新变法即将失败的时候,光绪在康、梁等人的鼓动和怂恿之下妄图采取极端手段对付慈禧。光绪和康、梁等人试图一举铲除慈禧,彻底夺回权力。可是,光绪

  • 如果面对英法联军,咸丰拼死一搏,大清有没有胜算?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咸丰怎么挽救大清的,咸丰皇帝与大清王朝,咸丰 同治

    哪怕咸丰皇帝拼死一搏,也没有任何一点胜算可言,并且只会给大清带来更加难以惨痛的代价。道光已经够平庸了,而咸丰之平庸更甚于道光。关于道光为什么不选择能力更强的奕訢,反而选择能力平庸的咸丰,我在其他文章中也详细说过,在此就不作赘述了。咸丰的平庸无能不仅害了他自己,更害了大清,害了同治,害了当时京城的数百

  • 这个人武功高强,是清朝十虎之一,却因好勇斗狠被踢肛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津门十虎,清末恶虎事件,广东十虎之苏灿刘峰超

    当时比武的人很多,方世玉战胜很多竞争者之后,最终挺进决赛,正当方世玉要打赢未来的岳母李小环时,突然一阵狂风吹来,将台上坐着的小姐的盖头吹起,方世玉看到并不是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于是,方世玉故意认输,溜之大吉。方世玉的母亲苗翠花听说武功高强的儿子竟然在擂台上败下阵来,自觉脸面无光,于是化身方世玉的哥哥

  • 大内侍卫用绝技折服法国上尉,西斯特酒后说出大清失败的最终秘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八国领军在北京城杀人放火,明抢横夺,可以说无恶不作,当时,八国领军的司令瓦德西向留在京城负责和谈的奕劻、李鸿章递交了《议和大纲》十二条。他们就和八国联军的代表,开始了艰难的谈判。奕劻和李鸿章负责谈判,而京城的治安也需要有人负责,八国联军的士兵手握着洋枪,远战还成,一旦近距离地负责治安,有很多洋兵都被

  • 我国从殷商开始设置闰月,祖冲之测定出更加准确的置闰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殷商设置闰月,古人是怎么样精确设置闰月的,古人采用设置闰月的方法

    中国可实际考据的真实历法,从殷商甲骨卜辞的记录开始。殷商置闰从盘庚迁殷到商纣亡国的二百七十三年中,有足够丰富的“殷历”资料。殷历已实行“置闰”,一部分置于年末,称“十三月”;还有一部分置于年中,沿用上月的“月名”。但其中所体现的规律十分明确——即阴历的置闰,一般设置于三、六、九和十二月之后,基本是“

  • 大禹治水到底有没有真实存在过,为何有学者认为“禹”是一条爬虫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禹是大禹吗,大禹治水的真实记载,历史上大禹治水是真实的吗

    这对于我们来说,非常倒三观,与我们从小建立起的禹伟岸的形象截然相反,一个猥琐的虫子何以能跟禹相提并论?与众人的想法相近,“禹是一条爬虫”在历史的发展和众人的误解中成了无情嘲笑疑古派学者的把柄,但禹真的是一条爬虫么?这个“虫”到底该如何理解?是谁把这条“虫”变成了猥琐的蠕虫?▲顾诵坤(1893.5.8

  • 姜子牙就是一个诸葛亮,为了掌权周文王没被纣王害死却让他吓死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姜子牙72岁才下山辅佐周文王,姜子牙与周文王的故事100字,周文王与姜子牙的历史故事

    到达西岐之后的姜子牙,开始想办法上位,从之前他对马氏所说,他去西岐之前就已经知道要身居一品,位列公卿,那么子牙的自信是哪来的呢?必然是源于元始天尊所说的“人间富贵”,而姜子牙要达到这个目的,他一没文凭,二没推荐,只有自己想办法,首要一点就是营造舆论优势,从这开始,到拜为亚父,活脱脱就是《三国》中的诸

  • 封神演义又被翻拍,历史上纣王真那么昏庸、妲己真那么祸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纣王和妲己的第一次见面,妲己纣王吻戏完整,封神演义纣王简介

    借用一句名言“对名著的每一次翻拍都是名著的重生”——这部出自明代许仲琳之手的、号称中国“诸神之战”的《封神演义》如今又迎来了新的生命!一部《封神演义》,历史与神话交织,事实与传说并存。究竟熟真熟幻?今天,笔者就给大家谈谈!图1《封神演义》2019年王丽坤、罗晋主演电视剧纣王、妲己,真的很low么?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