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去世,这位大臣靠记忆找到遗旨,否则乾隆根本当不上皇帝!

雍正去世,这位大臣靠记忆找到遗旨,否则乾隆根本当不上皇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206 更新时间:2024/1/16 4:42:23

雍正是不是最好的皇帝,这是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话题,但在这位皇帝身上,却存在有两大疑案,一个是“篡改遗诏案”——传位于四皇子,这个事儿绝对是电影和电视剧连番炒作的话题。

比“篡改遗诏案”更让人感到扑朔迷离的就是第二个:“雍正暴毙案”。

根据《清世宗实录》记载,雍正皇帝在1735年8月21日得病,可是到了23日子时就暴毙了,关于雍正的死因,历史上比较靠谱的原因有三个:1、突患中风,暴病而亡。2、因为常常吃丹药,中丹毒而死亡。3、被吕四娘砍去了脑袋。(究竟怎么死亡的,小编不展开讨论)

雍正先后有过十个儿子,可是有7个先后早夭,而长大的儿子只有三个,老三弘时、老四弘历(乾隆皇帝)和老五弘昼。

雍正的三个儿子中,属老四弘历才学最高,治武功都超过其他的兄弟,但是老三弘时,却占据着年齿的优势。当时,弘时联合隆科多,准备图夺皇位的时候,却被雍正发觉,隆科多被削职囚禁而死,而弘时也被雍正赐予自尽。

雍正暴病身亡,并没有留下遗嘱,究竟弘历和弘昼谁可以继承皇位,这绝对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时,清朝的江山就停在了张廷玉的面前,是老四弘历为皇帝,还是老五弘昼为皇帝,就看汉族的大臣张廷玉一句话了。

张廷玉站了出来,道:“我知道先皇的遗旨藏在了哪里!”

张廷玉讲完这句话,不仅满朝的文武,就是弘历和弘昼两兄弟也愣住了。

张廷玉可是雍正朝的重臣,雍正为了对准噶尔用兵,将军需房被改名为军机处,张廷玉很快就担任了军机处首席大臣,后人曾经这样说:军机处初设,职制皆廷玉所定。

鉴于张廷玉立下的汗马功劳,雍正这样夸奖他:“汝之功勋在疆场汗马之上!”

更有一件事,可以说清这君臣二人之间的关系,有一次张廷玉生病,未来军机处上班,雍正皇帝对侍卫道:“朕连日臂痛,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张廷玉被雍正视为臂膀,他生病,雍正的胳膊自然就痛了起来。

张廷玉是雍正皇帝最为依重的大臣,他要说知道雍正的遗旨藏在什么地方,这绝对不应该有错。

因为这道遗旨,事关皇位的继承人,宫内的太监总管亲自出手,可是在雍正御书房的纸堆中,不管怎么找,都找不到这份遗旨。

张廷玉想了想道:“如果我没有记错,遗旨装在了黄纸袋中,而且纸袋的背后写有一个封字!”

雍正书房中的奏折、纸张堆成了小山,可是黄纸封却没有几个,太监总管终于在一个写着封字的纸袋中,找到了那份“命弘历继承皇位”的遗旨。

幸亏雍正活着的时候,让张廷玉看到了这份遗旨,否则的话,乾隆即使即位,也会被当成了假皇帝。

但实际的情况是:乾隆精明,张廷玉跟着他捞不到多少好处,而弘昼水平照乾隆差很多,张廷玉如果做一道假圣旨,然后让弘昼当皇帝,他会搞到很多的好处。

可是张廷玉却选择了乾隆。

乾隆为了感谢张廷玉的拥戴之功,一开始对他非常优待,可是乾隆后期,张廷玉和乾隆关系处得并不融洽,乾隆甚至抓住了张廷玉的一个错处,抄了他的家,张廷玉告老还乡,他在乾隆二十年(公元1775年)辞世,乾隆也觉得自己做得过分了,他思前想后,最终还是批准了张廷玉配享太庙的待遇,这是一个臣子,在清朝所能得到的最最崇高的荣耀。

更多文章

  • 清朝女诗人的数量,为何远多于历朝历代,达到历史的顶峰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清朝三大诗人排名,清朝诗人高鼎个人资料,清朝诗人王维珍写通州塔的诗

    是什么原因使得清朝女诗人数量到达历朝顶峰呢?在探究清朝女诗人数量增长的原因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清朝女诗人的创作状况。首先,根据《历代妇女著作考》等著作,在清朝,江苏省坐拥清女诗人1543人,可以说江苏籍女诗人占据了清朝女诗人数量的半壁江山。而江西、浙江等南方地区也浮现了不少女诗人。相比之下,北方女诗

  • 活到八十岁且经历清朝从康、雍、乾、嘉由盛转衰过程的武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最强十大武将,康雍乾十大名将,姓宋的清朝武将

    阿桂,字广庭,姓章佳氏,他堪称清代史上的关键人物,直接参与了乾隆时期的整个军事历程,目睹了大清王朝从康、雍、乾、嘉由盛到衰的整个过程。章佳·阿桂(1717年9月7日—1797年10月10日)_图他出身满族的贵族家庭,从努尔哈赤创建后金起,他的先人就一直参与其中,祖父阿思哈曾是三等护卫,他的父亲阿克敦

  • 民国最凶的盗墓贼,他白天盗墓,还曾活埋警察,解放后被直接枪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史上最凶残的盗墓贼,建国前最大盗墓贼,民国盗墓片

    而民国第二大盗墓贼,也有着落,比如在斗鸡台盗宝的党玉琨,盗窃热河省辽代古墓的汤二虎等人,可是这些军阀盗墓,虽然有的遮遮掩掩,有的虽然大鸣旗鼓(比如党玉琨)毕竟还有一个“筹措军饷,保境安民”的“堂皇”理由。可是在当时的老北平,有一个姓孙名叫冒常的大盗墓贼,他虽然名声不响,却堪称民国第一凶的盗墓贼。孙冒

  • 清兵能入主中原除吴三桂降清外还要感谢另一个人,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三桂清兵入关是哪一年,山海关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郭德纲吴三桂请清兵入关

    众所周知,大清王朝几乎是在不费兵卒的情况下通过“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的,主要是因为镇守山海关的前明平西伯吴三桂降清,大开山海关门户,清兵得以从容入关。而且当时的情况是李自成亲自率军攻打吴三桂,就在吴三桂奋力抵抗而渐渐不支之时,吴三桂“援军”清兵拍马赶到,然后以摧枯拉朽之势击退大顺军队。兵败如山倒的李自

  • 这才是乾隆当上皇帝的原因,康熙都连声夸其:真是洪福齐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皇帝和康熙皇帝的关系,乾隆洪福齐天玉牌,康熙见乾隆完整版

    乾隆帝是雍正帝的第四子、康熙帝的孙子。他能承继父祖之业,登上皇帝的宝座,是与祖父康熙帝在世时对他的宠爱、培养有很大关系。 乾隆帝生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八月十三日,取名弘历。6岁时,开始入学读书,请庶吉士(官名)福敏做老师,传授知识。他很聪明,据说,凡学过的知识,他都能过目成诵。11岁那年

  • 乾隆喜欢穿汉服历史学家给出了三个原因,但小编觉得这个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乾隆,穿汉服的历史人物形象,乾隆汉服画像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我们都知道,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最后定型于周朝,那是历代的中原帝王、臣民们都必须穿的服装,可是到了清朝却变了,竟变成了长袍马褂,可是老百姓的脖子没有清朝皇帝手里的刀把子硬,大家只得脱去

  • 清朝时的晋商过春节,必吃这道美食,暗藏深刻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美食排行榜,山西晋商特色美食,古代过年必吃的美食

    不知道读者们看到过关于清朝盐商的电视剧没有,当时富甲一方的江浙盐商,花起钱来,可以用一掷千金来形容。接下来,有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与江浙盐商起名的晋商,他们过年的时候,吃什么美食呢?您别着急,下面小编就摆事实,讲真相,为您揭开晋商春节美食的最终秘密:(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

  • 清朝已经灭亡,溥仪已经退位,婉容家人为何还将她嫁给溥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婉容死后溥仪找过她吗,婉容溥仪什么时候去世的,溥仪和婉容是有血缘关系吗

    1911年10月,武昌的一声枪响掀起了一场以推翻满清统治为目的的革命,经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隆裕便被迫代小皇帝溥仪同意了退位之事。不过,当时袁世凯为了尽快并且顺利地推翻清朝,从清朝手中接过政权,允诺给清朝皇室以一定的“优待条件”,袁世凯对隆裕一边施以威胁,一边又许以利诱,隆裕哪还敢不接受袁世凯的条件

  • 乾隆身世之谜:到底谁是弘历生母?一条关键史料到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弘历关系图,乾隆的爷爷和弘历的关系,弘历是乾隆第几个孩子

    第一种是浙江海宁陈家说。此说兴起于清朝末年,当时一名陈姓之人著有《清秘史》,该书中提到了弘历身世,特意强调乾隆皇帝其实是浙江海宁陈氏之后:“陈氏自明季衣冠雀起,渐闻于时。至(陈)之遴始以降清,位至极品。厥后,陈诜、陈世倌、陈元龙等父子叔侄,并位极人臣,遭际最隆。康熙间,雍正与陈氏尤相善,会两家各生子

  • 雍正杀年羹尧,真是因为兔死狗烹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为啥要杀年羹尧,雍正刺死年羹尧的真相,雍正真的杀了年羹尧吗

    很多人认为,雍正杀年羹尧与历代君王一样,都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行为。而且,由于年羹尧曾在九子夺嫡时掌握了雍正太多“把柄”,雍正为了隐瞒真相,才杀害了年羹尧。但如果认真分析便会发现,雍正杀年羹尧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年羹尧权势过大,威胁到了皇权。雍正皇帝对于年羹尧贪污、结党等行为,早已心存不满,只不过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