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身世之谜:到底谁是弘历生母?一条关键史料到处历史真相

乾隆身世之谜:到底谁是弘历生母?一条关键史料到处历史真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827 更新时间:2024/2/5 13:42:19

第一种是浙江海宁陈家说。此说兴起于清朝末年,当时一名陈姓之人著有《清秘史》,该书中提到了弘历身世,特意强调乾隆皇帝其实是浙江海宁陈氏之后:

“陈氏自明季衣冠雀起,渐闻于时。至(陈)之遴始以降清,位至极品。厥后,陈诜、陈世倌、陈元龙等父子叔侄,并位极人臣,遭际最隆。康熙间,雍正与陈氏尤相善,会两家各生子,其岁月日时皆同。雍正闻乃大喜,命抱以来,久之始送归。则竟非己自,且易男为女矣。”——《清秘史》

这里的陈氏,便是浙江海宁的陈元龙。这段话大概是说,浙江海宁陈氏在明末的时候便是大户,清朝建立后,降清,清廷对其十分重视,陈氏家族之人地位很高。至康熙朝之时,雍正和陈氏关系十分密切。适逢两家同年同月同日生子,雍正将陈氏之子抱来看,并将雍正之女与陈氏之子互换。而这个陈氏之子就是乾隆皇帝了。这个说法流传最为广泛,以致金庸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中也采用了这一说来,借以说明乾隆为汉人而非满人。

此后,相关学者就海宁渤海陈氏宗谱考证,陈元龙有一男二女,儿子陈邦直比弘历大17岁,次女比弘历大24岁,如此一来,野史中的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谣言便不攻自破。所以这个说法纯属杜撰,是清末人士为诋毁清朝所作野史罢了。

海宁陈家与雍正之间并未有过深的私交,而传说中的,乾隆皇帝南巡住在陈家,也并非二者之间有父子情分,而是为巡视钱塘江工程。因至海宁之时,仅有陈家隅园较为适合做行宫,所以乾隆皇帝赐名安澜园,实质也说明了他治理海塘的目的。

第二种说法称乾隆生母为汉人李佳氏。此说也颇为流行,称雍正皇帝在府邸之时,曾在一次木兰行围中,饮了大量的鹿血,以致滋补过剩。适逢当时行宫(避暑山庄)之中有一个宫女是个汉人,姓李,长相奇丑,胤禛饥不择食,于是与宫女春宵一度。

来年康熙至行宫之时,看到待产的宫女,便询问了一番,原来是雍正皇帝的种,所以十分生气,将李氏罚入马厩之中,英明神武的乾隆皇帝就是在马厩里出生的。当然,这肯定是谣言了。皇帝的宫女,即使是阿哥也不能随便宠幸的,若果真如此,那么乾隆也就不会在之后受到康熙的宠爱了。

这一传说之所以出现,是因嘉庆在遗诏中,竟将乾隆皇帝出生地写错了,指出他出生在避暑山庄,于是便出现了后来的一系列谣言。

那么乾隆皇帝真正的生母究竟是何人呢?

答案便是我们即将要讲的第三种说法,即乾隆真正的生母是钮祜禄氏。乾隆真正的生母在清实录中有着明确的记载:

“高宗纯皇帝,世宗第四子也。母,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原任四品典仪官加封一等承恩公凌柱之女。”——《清实录》

这条史料颇为关键,文中的钮祜禄最初是个地名,后来其族人以此地名为氏,为钮祜禄氏。钮祜禄氏起源于东北,其中长白山一支最为有名。如额亦都及其子遏必隆,遏必隆便是康熙的四大辅臣之一。遏必隆的孙子讷亲也曾是乾隆朝的保和殿大学士,受到乾隆帝的重用。

钮祜禄氏为镶黄旗满洲,所以乾隆的生母便是镶黄旗满洲人,这个钮祜禄氏十三岁的时候便嫁给了胤禛做格格,地位并不高,此后随着乾隆皇帝的出生,雍正对此十分重视,因其子嗣多夭折,仅有齐妃所生弘时一人存世,所以弘历的出生给雍正带来了诸多欣喜,雍正即位后,封钮祜禄氏为熹贵妃,乾隆登基之后,追封其为孝圣宪皇后。

前两种说法之所以不可信,还可以从以下两点来考虑:首先,雍正本来有子,不必去抱养陈氏之子为嗣,所以杜撰之事不可信;其次,就皇室而言,十分重视子嗣血统,若是乾隆皇帝的生母为汉族血统,除非雍正的其他儿子均不在人世,否则是不会令其即位的。所以雍正的生母是汉人,纯粹是后人杜撰的。

/本文特邀作者:历史系大师姐//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更多文章

  • 雍正杀年羹尧,真是因为兔死狗烹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为啥要杀年羹尧,雍正刺死年羹尧的真相,雍正真的杀了年羹尧吗

    很多人认为,雍正杀年羹尧与历代君王一样,都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行为。而且,由于年羹尧曾在九子夺嫡时掌握了雍正太多“把柄”,雍正为了隐瞒真相,才杀害了年羹尧。但如果认真分析便会发现,雍正杀年羹尧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年羹尧权势过大,威胁到了皇权。雍正皇帝对于年羹尧贪污、结党等行为,早已心存不满,只不过此次

  • 雍正两次对阵西北叛乱,为何敢重用年羹尧而避忌同为汉将的岳钟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从康熙十七年年始,西北就不再安定。先是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沙俄政府的支持与怂恿下,割据西北,预与大清成割据之势。为挤掉噶尔丹这个“火疖子”,康熙二十九年至康熙三十五年,大清王朝三征准葛尔,到底将噶尔丹打败,逼入绝境的噶尔丹自缢而亡,这场大战告一段落。康熙末年,三征噶尔丹时期的大清同盟,策妄

  • 雍正宠臣田文镜做错了什么?乾隆真的下令御林军推平其墓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田文镜个人资料简介,田文镜查山西库银全集,田文镜借兵

    田文镜1662年出生,1683年中进士,二十二岁的田文镜出仕县丞,升知县、知州,历二十余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官至内阁侍读学士。康熙帝辞世的时候,田文镜已经是六十一岁,所任不过是州县官、郎官而已。可见田文镜在康熙一朝为官四十年没有得到大的提升,只是一个屈沉下僚的老头子罢了,连年轻这个资本都

  • 乾隆时期,清朝与缅甸的战争,为何清军没能打胜缅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缅甸战争,清朝时期与缅甸的战争,康熙时期中缅战争

    在探讨清朝失败原因之前,首先应了解清缅战争因何而起。乾隆三十年,缅甸国王莽纪觉去世之后,他的弟弟懵驳继位,兼并了西部和南部的一些部落,其中包括孟艮,孟艮的土司逃到云南,投靠镇沅府,缅甸就趁机骚扰中国西南一带。事态恶化,这样清缅战争爆发。乾隆三十年正处于乾隆鼎盛时期,清军之所以惨败,原因也是多重的。第

  • 民国的胡子老关东养着三个闲人,靠他们的妙招,打败保安队的围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民国小兵最新照片,民国保安队,老关东孙大海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东北地区拥有辽阔的平原,同时更是我国著名的粮仓,是全国农民最向往的生存地之一。用当时最流行的一句话来说是东北的黑土地可以攥出油来。在清朝末年时期,随着清廷对东北地区掌控力的削弱,以及中原连年发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坐拥十几万大军的咸丰帝,为何不坚守北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上图_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然而,作为明、清两大帝国的首都,北京城经过几百年的经营,其城防不可谓不坚固,驻军又不可谓不多,加之清军主场作战、以逸待劳,咸丰完全有条件像当年的明代宗那样组织一场荡气回肠的北京保卫战,或许能一举扭转战局也未可知。可是,在面对区区2万余敌军、且其兵锋尚未抵达北京城下时,坐拥

  • 渎山大玉海被火烧后,变成普通石瓮,为何乾隆一眼就看出它是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据《元史》记载,公元1265年,元世祖忽必烈扩建北海琼华岛并修建广寒殿,然后又命人用玉石雕刻了一件盛酒的玉翁,置于广寒殿内,命名为“渎山大玉海”。也许有的读者就疑问了,这宝贝名字是什么意思呢?

  • 魏忠贤得势之时,明朝在辽东压着皇太极打?魏忠贤:太抬举我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皇太极最忌惮的魏忠贤,魏忠贤为什么能打赢皇太极,魏忠贤和皇太极谁厉害

    压着打?那当然不可能,只能说明朝勉强守得住而已,别那么急着给魏公公脸上贴金,毕竟魏公公也是明朝局势的破坏者之一。当然,明朝之所以会走到不可挽回的境地,归根究底来说还是因为朱某检能力不足,实在挑不起大梁。那么魏公公得势之时,明朝为什么能够勉强守得住辽东呢?这就得说说魏公公这个人的聪明之处了。魏公公聪明

  •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领导人中,洪秀全为什么是最差的一个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洪秀全发动起义的背景,历史上的洪秀全在哪里,洪秀全起义连续剧

    从一方面来说,太平天国运动实在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农民起义;从另外一方面来说,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也导致了它最终的失败。虽然太平天国的失败有着诸多原因,但洪秀全作为这场运动的领导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可以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差的农民起义领导人。首先,我们来看看他

  • 乾隆有件“特别”文物碧玉插屏,专家看罢,说:这件宝贝挺难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碧玉插屏鉴定,乾隆玉插屏拍卖,乾隆宝贝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这件碧玉插屏全名叫“乾隆款行书兰亭诗句碧玉双面小插屏”。插屏不太大,高只有18厘米高,把学生的格尺立起来,都比插屏高。插屏的主体是一块只有0.4厘米厚的浅色碧玉,镶嵌在木质的基座上。这件插屏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