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乾隆喜欢穿汉服历史学家给出了三个原因,但小编觉得这个是对的!

乾隆喜欢穿汉服历史学家给出了三个原因,但小编觉得这个是对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539 更新时间:2024/2/5 13:53:15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我们都知道,汉服“始于黄帝,备于舜”,最后定型于周朝,那是历代的中原帝、臣民们都必须穿的服装,可是到了清朝却变了,竟变成了长袍马褂,可是老百姓的脖子没有清朝皇帝手里的刀把子硬,大家只得脱去了汉服,穿上了清朝的服装。

可是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事儿发生了,那就是乾隆皇帝有事没事,竟在紫禁城里,找来几件汉服穿在身上,然后命宫廷画师,留下了自己的“汉服像”。甚至在《清稗类钞》中,还有这样一段的记载:乾隆在宫中穿汉服,这一天他对亲近的臣子们说:朕似汉人否?一老臣独对曰:皇上于汉诚似矣,而于满则非也。乃止。(意思是:皇上对汉服的欣赏,很真诚,但是对满族却不是这样)

乾隆皇帝为何喜欢穿汉服?历史学家曾经给过三种解释,第一种解释是唯心论调:说乾隆皇帝不是雍正亲生的儿子,乾隆的母亲当年生了一个格格,她将浙江海宁的陈世倌家的男孩(乾隆)抱进了宫,然后用乾隆,换走了格格,故此,乾隆是不折不扣的汉人。

乾隆之所以喜欢穿汉服,那是因为他的身体里,流淌着汉族的血液。这个观点真的有些雷人,而且还很有市场,其实这纯属是一厢情愿的臆想,乾隆是八旗共尊的皇帝,他自然就是八旗子弟的代言人,可见,乾隆穿汉服,跟血统论调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第二种解释是逆反论调:当时清廷严令禁止穿汉服,而乾隆作为一个立法者,身穿汉服,是没有人敢管的,他在那个严苛的“禁止汉服”的环境中,身穿汉服,应该有一种小朋友偷着吃糖的“兴奋”,还有一种凌驾于法律之上的“叛逆”,总之一句话,乾隆身穿汉服,就是他想干啥就干啥的“任性”表现。

第三种解释是“一家亲”论调:乾隆执政时,天下基本大定,明朝的遗老遗少基本不再,人们对前朝的历史,已经有“隔年皇历”的“毫不在乎”的感觉。

乾隆为了拉近满汉两族大臣们的关系,他身穿汉族,就是让汉族大臣在朝廷中,不再有违和感觉。有道是满汉一心,其利断金!

看罢上面三种解释,其实每种解释都有其合理的成分,但小编觉得,上述三种解释,不是故弄玄虚(乾隆是汉人)就是任性而为(践踏法律)再不就是小题大做了(满汉一心)了。

过度解读,会引发扩大镜下蚂蚁变大象的怪事。乾隆秘密地穿汉服,就是不想让人知道。故此,过度的解读保证会错的离谱,这事只能往小处分析……

乾隆皇帝秘密穿汉服是一件小事,不是清朝覆亡,乾隆汉服像流出宫外,绝对没有人知道:乾隆还有穿汉服的爱好。

乾隆穿汉服最终的秘密是什么呢?这得从乾隆一个最大的爱好说起。乾隆一生写过8万多首古诗,可以说,他是古往今来,写诗最多的蹩脚诗人中的“老大”。

我们都知道,诗歌最盛行的就是唐宋时代,而乾隆是一个将治国,将生活,都过成了诗一样的皇帝(追求浪漫和极致的意思)。我们回过头来看那些乾隆的汉服像。

小编觉得《乾隆读书像》(小编查不到图像的名字,姑且用这个名字取代,下同)是为了体验: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的乐趣。而《乾隆子孙同乐像》,乾隆是为了体验“乐羲皇世,含饴弄孙”的乐趣。而《平安春信图》是乾隆为了体验受教于雍正膝前“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的父子亲情,而《乾隆赏月图》,是乾隆为了体验“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的人生态度。

这些诗词,皆出自古代,乾隆想要体会个中滋味,只有身穿汉服,试图回到古人那种环境,这才可以体会到那种超然的快乐,这种事情和现代流行的cosplay(角色扮演)基本差不多。

小编磨叽了这么多,其实想说的就是一句话:乾隆身穿汉服,只是想享受一下更为诗意的生活,除此之外,没有第二个意思!……

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文秀才

更多文章

  • 清朝时的晋商过春节,必吃这道美食,暗藏深刻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美食排行榜,山西晋商特色美食,古代过年必吃的美食

    不知道读者们看到过关于清朝盐商的电视剧没有,当时富甲一方的江浙盐商,花起钱来,可以用一掷千金来形容。接下来,有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与江浙盐商起名的晋商,他们过年的时候,吃什么美食呢?您别着急,下面小编就摆事实,讲真相,为您揭开晋商春节美食的最终秘密:(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

  • 清朝已经灭亡,溥仪已经退位,婉容家人为何还将她嫁给溥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婉容死后溥仪找过她吗,婉容溥仪什么时候去世的,溥仪和婉容是有血缘关系吗

    1911年10月,武昌的一声枪响掀起了一场以推翻满清统治为目的的革命,经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隆裕便被迫代小皇帝溥仪同意了退位之事。不过,当时袁世凯为了尽快并且顺利地推翻清朝,从清朝手中接过政权,允诺给清朝皇室以一定的“优待条件”,袁世凯对隆裕一边施以威胁,一边又许以利诱,隆裕哪还敢不接受袁世凯的条件

  • 乾隆身世之谜:到底谁是弘历生母?一条关键史料到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弘历关系图,乾隆的爷爷和弘历的关系,弘历是乾隆第几个孩子

    第一种是浙江海宁陈家说。此说兴起于清朝末年,当时一名陈姓之人著有《清秘史》,该书中提到了弘历身世,特意强调乾隆皇帝其实是浙江海宁陈氏之后:“陈氏自明季衣冠雀起,渐闻于时。至(陈)之遴始以降清,位至极品。厥后,陈诜、陈世倌、陈元龙等父子叔侄,并位极人臣,遭际最隆。康熙间,雍正与陈氏尤相善,会两家各生子

  • 雍正杀年羹尧,真是因为兔死狗烹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为啥要杀年羹尧,雍正刺死年羹尧的真相,雍正真的杀了年羹尧吗

    很多人认为,雍正杀年羹尧与历代君王一样,都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行为。而且,由于年羹尧曾在九子夺嫡时掌握了雍正太多“把柄”,雍正为了隐瞒真相,才杀害了年羹尧。但如果认真分析便会发现,雍正杀年羹尧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年羹尧权势过大,威胁到了皇权。雍正皇帝对于年羹尧贪污、结党等行为,早已心存不满,只不过此次

  • 雍正两次对阵西北叛乱,为何敢重用年羹尧而避忌同为汉将的岳钟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从康熙十七年年始,西北就不再安定。先是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沙俄政府的支持与怂恿下,割据西北,预与大清成割据之势。为挤掉噶尔丹这个“火疖子”,康熙二十九年至康熙三十五年,大清王朝三征准葛尔,到底将噶尔丹打败,逼入绝境的噶尔丹自缢而亡,这场大战告一段落。康熙末年,三征噶尔丹时期的大清同盟,策妄

  • 雍正宠臣田文镜做错了什么?乾隆真的下令御林军推平其墓葬?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田文镜个人资料简介,田文镜查山西库银全集,田文镜借兵

    田文镜1662年出生,1683年中进士,二十二岁的田文镜出仕县丞,升知县、知州,历二十余年。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官至内阁侍读学士。康熙帝辞世的时候,田文镜已经是六十一岁,所任不过是州县官、郎官而已。可见田文镜在康熙一朝为官四十年没有得到大的提升,只是一个屈沉下僚的老头子罢了,连年轻这个资本都

  • 乾隆时期,清朝与缅甸的战争,为何清军没能打胜缅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清朝缅甸战争,清朝时期与缅甸的战争,康熙时期中缅战争

    在探讨清朝失败原因之前,首先应了解清缅战争因何而起。乾隆三十年,缅甸国王莽纪觉去世之后,他的弟弟懵驳继位,兼并了西部和南部的一些部落,其中包括孟艮,孟艮的土司逃到云南,投靠镇沅府,缅甸就趁机骚扰中国西南一带。事态恶化,这样清缅战争爆发。乾隆三十年正处于乾隆鼎盛时期,清军之所以惨败,原因也是多重的。第

  • 民国的胡子老关东养着三个闲人,靠他们的妙招,打败保安队的围剿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民国小兵最新照片,民国保安队,老关东孙大海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东北地区拥有辽阔的平原,同时更是我国著名的粮仓,是全国农民最向往的生存地之一。用当时最流行的一句话来说是东北的黑土地可以攥出油来。在清朝末年时期,随着清廷对东北地区掌控力的削弱,以及中原连年发

  •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坐拥十几万大军的咸丰帝,为何不坚守北京城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上图_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焚毁后然而,作为明、清两大帝国的首都,北京城经过几百年的经营,其城防不可谓不坚固,驻军又不可谓不多,加之清军主场作战、以逸待劳,咸丰完全有条件像当年的明代宗那样组织一场荡气回肠的北京保卫战,或许能一举扭转战局也未可知。可是,在面对区区2万余敌军、且其兵锋尚未抵达北京城下时,坐拥

  • 渎山大玉海被火烧后,变成普通石瓮,为何乾隆一眼就看出它是宝贝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据《元史》记载,公元1265年,元世祖忽必烈扩建北海琼华岛并修建广寒殿,然后又命人用玉石雕刻了一件盛酒的玉翁,置于广寒殿内,命名为“渎山大玉海”。也许有的读者就疑问了,这宝贝名字是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