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女诗人的数量,为何远多于历朝历代,达到历史的顶峰

清朝女诗人的数量,为何远多于历朝历代,达到历史的顶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762 更新时间:2024/1/22 3:25:39

是什么原因使得清朝女诗人数量到达历朝顶峰呢?

在探究清朝女诗人数量增长的原因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清朝女诗人的创作状况。

首先,根据《历代妇女著作考》等著作,在清朝,江苏省坐拥清女诗人1543人,可以说江苏籍女诗人占据了清朝女诗人数量的半壁江山。而江西、浙江等南方地区也浮现了不少女诗人。相比之下,北方女诗人的数量就要少很多了。清朝女诗人在数量分布方面出现南多北少的情况,可能是因为清朝的经济和文化中心渐渐南移。

其次,由于身份限制以及游历范围有限,清朝之前的女诗人创作诗歌,主题往往囿于闺怨、思夫等,题材比较狭窄。清朝女诗人则是在诗歌创作主题上有更多的创新。由于活动范围变大,知识面拓宽,清朝女诗人把思乡、山水、咏古等男性诗人常用的主题也纳入了选题范围。

除了上面两个特征外,还应该注意到清朝女诗人在写作时总是不免流露出一股由于才华与遭遇不匹配的愁绪。这背后隐藏着清朝女诗人对自己地位提高的渴望,以及对自由人格的追求。

清朝女诗人相比前朝女诗人数量猛增的原因主要有思想解放,养成方式更加丰富,女性意识的觉醒,印刷行业的发展等。

一、思想解放

1.心学思想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明朝的阳明吧?他提出“心即理也”,宣扬心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刻板的程朱理学。王阳明后,又有许多推崇心学的人涌现,如李贽。李贽认为女子也有受教育权,所以招收女子为弟子,向她们传播心学思想。这里要提到一点,如果女弟子不够离经叛道,不想解放天性,是没法成为他的弟子的。李贽的女弟子,既有风月美人,又有大家闺秀,这就促进了不同身份的女子自我意识的觉醒。

2.公安派、竟陵派文风以及袁枚性灵说影响

明末清初,公安派和竟陵派两类文风在文坛风靡一时。公安派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强调写作凸显人的个性,也可以视为是解放人性的主张。竟陵派在继承公安派“性灵”的基础上,更加强调创作过程中的真情流露。所以清朝早期涌现了大量女诗人。

袁枚的“性灵说”有两个比较重要的理论,一是“诗写性情”,讲究情感的真实流露。二是“作诗,不可以无我”,讲究诗歌创作要表露自己的感情。袁枚亦招收女弟子,推动了“性灵说”在女子中的传播。

二、养成方式更加丰富

清朝前,女诗人主要通过家庭环境养成。但清朝女诗人养成方式更加丰富,有家庭环境,夫妇生活,拜师求艺,交游唱和等。

1.家庭环境

清朝以前,家庭环境是养成女诗人最重要的方式。比如说明朝十二岁就以《闺中即事》闻名的“蜀中四大才女”黄娥,父亲为工部尚书黄珂,母亲为知书达理的知县之女。倚仗良好的家庭环境,黄娥很早就“博通经史,工笔札”。而明朝知名女诗人商景兰,是礼部尚书商周祚千金,从小就有诗才;明朝惠安女诗人陈小蕴,父亲陈元龄“以文著称”,所以陈小蕴八岁能诗。

清朝女诗人当然也从自己的家庭环境学习到不少关于诗歌创作的东西。以顾慈为例。顾慈的父亲7岁就教授她《毛诗》《女诫》等书籍的大意,而后又要求她学习汉魏六朝三唐诸家内容,所以顾慈的经史知识十分扎实。

2.夫妇生活

除了家庭教育外,夫妇生活也是影响女诗人养成的一种方式。孔子后人孔璐华从幼年开始就学诗礼,但没有展现出突出的才华。嫁给经学家阮元后,孔璐华随阮元宦游四方,见识长进不少。阮元又鼓励孔璐华写诗,孔璐华在得到支持以后,便也开始创作了。孔璐华一生写诗较多,她将这些诗作集成《唐宋旧经楼诗稿》。

3.拜师求艺

在清朝,有不少女子向男拜师求艺,以期求得一定的创作技巧。比如说提倡“性灵”的袁枚,招收女弟子二十多人,并自称“千秋衣钵有红妆”。而席佩兰则是袁枚最出众的女弟子之一。席佩兰自幼就喜欢读书,婚后拜袁枚为师,在创作上受袁枚的“性灵说”影响很大。袁枚主张诗歌创作应该有“情”,于是席佩兰在写诗时努力做到“字字出于性灵”,语言清妙,情感真挚。当然,一些有名的女诗人也吸引了不少女弟子,如商景兰就有女弟子三十余人。

4.交游唱和

对于清朝女诗人来说,交游唱和十分有助于她们的成长。冯娴《和鸣集》就介绍了蕉园诗社雅集的状况,“月必数会,会必拈韵分题,吟咏至夕……联吟卷帙,日益月增。”清朝女诗人通过结社的形式汇聚在一起,交流诗歌创作的各种技巧,会面赛诗,这使得女诗人可以更快地进步。

三、女性意识的觉醒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清朝的女性的自我意识不断觉醒,更迫切地想要表达出自己的欲望。参考史书,可以发现清朝女诗人中不乏家境不行,靠着求知欲和表达欲自学成才的。汪宜秋是贫女,做女红谋生,可她仍然坚持创作诗歌,表现出自己真实的生活感受。女诗人贺双卿家境贫寒,但其舅在私塾教书。贺双卿于是常常偷听、纪录讲课内容,还用女红交换诗词,方便诵读。最后,贺双卿给后世留下了39首诗。

四、印刷行业的发展

清朝的印刷行业是十分繁荣的。在经济方面,资本主义萌芽发展,交通更加便利,商品流通速度加快,图书市场扩大。在政治方面,清朝加强了中央集权,社会维持了较长时间的稳定,这为印刷行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印刷行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女诗人想要出版自己的作品就更加便利。要知道,在印刷行业没有那么发达的朝代,就算是男诗人的作品也很难保存下来。而清朝印刷行业的发展,也为女诗人的作品得以流传后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那女诗人的作品印刷状况如何呢?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的“自序”就提到,汉朝班昭所编《汉书》印刷是女子作品专辑流传的开始。而到了清朝,女诗人的印刷专辑数量远多于前代,“数逾三千”,这是前朝女诗人不可企及的数字。

作者:夏祯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王茜《清代女诗人及其养成机制研究》

【2】孙文杰《清代图书市场研究》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更多文章

  • 活到八十岁且经历清朝从康、雍、乾、嘉由盛转衰过程的武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清朝最强十大武将,康雍乾十大名将,姓宋的清朝武将

    阿桂,字广庭,姓章佳氏,他堪称清代史上的关键人物,直接参与了乾隆时期的整个军事历程,目睹了大清王朝从康、雍、乾、嘉由盛到衰的整个过程。章佳·阿桂(1717年9月7日—1797年10月10日)_图他出身满族的贵族家庭,从努尔哈赤创建后金起,他的先人就一直参与其中,祖父阿思哈曾是三等护卫,他的父亲阿克敦

  • 民国最凶的盗墓贼,他白天盗墓,还曾活埋警察,解放后被直接枪毙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史上最凶残的盗墓贼,建国前最大盗墓贼,民国盗墓片

    而民国第二大盗墓贼,也有着落,比如在斗鸡台盗宝的党玉琨,盗窃热河省辽代古墓的汤二虎等人,可是这些军阀盗墓,虽然有的遮遮掩掩,有的虽然大鸣旗鼓(比如党玉琨)毕竟还有一个“筹措军饷,保境安民”的“堂皇”理由。可是在当时的老北平,有一个姓孙名叫冒常的大盗墓贼,他虽然名声不响,却堪称民国第一凶的盗墓贼。孙冒

  • 清兵能入主中原除吴三桂降清外还要感谢另一个人,他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吴三桂清兵入关是哪一年,山海关吴三桂引清兵入关,郭德纲吴三桂请清兵入关

    众所周知,大清王朝几乎是在不费兵卒的情况下通过“天下第一关”山海关的,主要是因为镇守山海关的前明平西伯吴三桂降清,大开山海关门户,清兵得以从容入关。而且当时的情况是李自成亲自率军攻打吴三桂,就在吴三桂奋力抵抗而渐渐不支之时,吴三桂“援军”清兵拍马赶到,然后以摧枯拉朽之势击退大顺军队。兵败如山倒的李自

  • 这才是乾隆当上皇帝的原因,康熙都连声夸其:真是洪福齐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乾隆皇帝和康熙皇帝的关系,乾隆洪福齐天玉牌,康熙见乾隆完整版

    乾隆帝是雍正帝的第四子、康熙帝的孙子。他能承继父祖之业,登上皇帝的宝座,是与祖父康熙帝在世时对他的宠爱、培养有很大关系。 乾隆帝生于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八月十三日,取名弘历。6岁时,开始入学读书,请庶吉士(官名)福敏做老师,传授知识。他很聪明,据说,凡学过的知识,他都能过目成诵。11岁那年

  • 乾隆喜欢穿汉服历史学家给出了三个原因,但小编觉得这个是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上乾隆,穿汉服的历史人物形象,乾隆汉服画像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我们都知道,汉服“始于黄帝,备于尧舜”,最后定型于周朝,那是历代的中原帝王、臣民们都必须穿的服装,可是到了清朝却变了,竟变成了长袍马褂,可是老百姓的脖子没有清朝皇帝手里的刀把子硬,大家只得脱去

  • 清朝时的晋商过春节,必吃这道美食,暗藏深刻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美食排行榜,山西晋商特色美食,古代过年必吃的美食

    不知道读者们看到过关于清朝盐商的电视剧没有,当时富甲一方的江浙盐商,花起钱来,可以用一掷千金来形容。接下来,有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与江浙盐商起名的晋商,他们过年的时候,吃什么美食呢?您别着急,下面小编就摆事实,讲真相,为您揭开晋商春节美食的最终秘密:(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

  • 清朝已经灭亡,溥仪已经退位,婉容家人为何还将她嫁给溥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婉容死后溥仪找过她吗,婉容溥仪什么时候去世的,溥仪和婉容是有血缘关系吗

    1911年10月,武昌的一声枪响掀起了一场以推翻满清统治为目的的革命,经过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隆裕便被迫代小皇帝溥仪同意了退位之事。不过,当时袁世凯为了尽快并且顺利地推翻清朝,从清朝手中接过政权,允诺给清朝皇室以一定的“优待条件”,袁世凯对隆裕一边施以威胁,一边又许以利诱,隆裕哪还敢不接受袁世凯的条件

  • 乾隆身世之谜:到底谁是弘历生母?一条关键史料到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乾隆弘历关系图,乾隆的爷爷和弘历的关系,弘历是乾隆第几个孩子

    第一种是浙江海宁陈家说。此说兴起于清朝末年,当时一名陈姓之人著有《清秘史》,该书中提到了弘历身世,特意强调乾隆皇帝其实是浙江海宁陈氏之后:“陈氏自明季衣冠雀起,渐闻于时。至(陈)之遴始以降清,位至极品。厥后,陈诜、陈世倌、陈元龙等父子叔侄,并位极人臣,遭际最隆。康熙间,雍正与陈氏尤相善,会两家各生子

  • 雍正杀年羹尧,真是因为兔死狗烹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雍正为啥要杀年羹尧,雍正刺死年羹尧的真相,雍正真的杀了年羹尧吗

    很多人认为,雍正杀年羹尧与历代君王一样,都是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行为。而且,由于年羹尧曾在九子夺嫡时掌握了雍正太多“把柄”,雍正为了隐瞒真相,才杀害了年羹尧。但如果认真分析便会发现,雍正杀年羹尧的根本原因是在于年羹尧权势过大,威胁到了皇权。雍正皇帝对于年羹尧贪污、结党等行为,早已心存不满,只不过此次

  • 雍正两次对阵西北叛乱,为何敢重用年羹尧而避忌同为汉将的岳钟琪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从康熙十七年年始,西北就不再安定。先是厄鲁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在沙俄政府的支持与怂恿下,割据西北,预与大清成割据之势。为挤掉噶尔丹这个“火疖子”,康熙二十九年至康熙三十五年,大清王朝三征准葛尔,到底将噶尔丹打败,逼入绝境的噶尔丹自缢而亡,这场大战告一段落。康熙末年,三征噶尔丹时期的大清同盟,策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