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晋“四大家族”的兴衰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晋“四大家族”的兴衰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758 更新时间:2024/1/27 1:42:48

这种政治体制,用当时人创造的一句俗语来说,就是“王(庾、桓、谢)与马,共天下。”即东晋皇室(司马氏,简称“马”),与当时“四大家族”,即琅琊(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王氏、颍川(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庾氏、谯国(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桓氏、陈郡(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谢氏联合执政的政治体制。

一、琅琊王氏

东晋初,琅琊王氏家族的首脑人物是王导(公元276年—公元339年,字茂弘)。

王导是王览(即维护同父异母哥哥王祥,使王祥多次避免被继母,也就是王览亲生母亲害死者。王祥则是“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那个孝子)的孙子

西晋时,王导担任参东海王司马越军事的职务,地位并不显赫。当时司马睿(东晋开国皇帝晋元帝)被封为琅邪王,不过是皇室中很疏远的一支,无多大实权。司马睿与王导素相亲善,彼此惺惺相惜。

后来,司马睿奉命出镇下邳,请王导担任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洛京倾覆,虽然晋愍帝、晋怀帝多次徵召司马睿率军入京勤王,但司马睿为保存实力,屡屡寻找借口搪塞。当时,荆、扬地区和平安宁,人口众多,王导执政,务在清静。司马睿、文武百官及百姓都很尊重王导,甚至称他为“仲父”。晋国建立,王导被任命为丞相军谘祭酒。王导居中央策划,王导的族兄王敦则总军权,王氏家族亲属居内外要职者人数甚多,因此,晋元帝司马睿登基称帝时,执意要拉王导共登御座。时人遂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谚。

司马睿称帝后,王导任侍中、司空、录尚书事,领中书监,居中辅政;王敦任大将军、都督江、扬、荆、湘、交、广六州诸军事,江、荆二州牧,掌握重兵,坐镇武昌(今湖北鄂城)。

晋元帝虽倚重王导等,但几乎被王导、王敦兄弟架空,形同傀儡。晋元帝不甘受控,于是任命心腹刘隗为侍中、丹阳尹,刁协为尚书令,分王导之权。刘、刁二人力主伸张皇权,排抑权贵,遭到王氏的嫉恨。

永昌元年(公元322年)正月,王敦以诛刘隗、刁协等奸臣为名,起兵进攻京师建康。刁协在逃亡途中被杀,刘隗投奔石勒,戴渊、司马承等不肯依附王氏的宗室及官员,皆被王敦诛杀。王敦攻占建康后,自任丞相、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专擅朝政。

同年,司马睿怀恨而死,子司马绍(公元299—公元325年)即位,即东晋明帝,王导受遗诏辅政。王敦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兼领扬州牧,就近控制朝政。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四月,王敦谋划再次举兵,篡夺帝位。次年六月,晋明帝命王导为大都督,领扬州刺史,与丹阳尹温峤等共守石头城,又招流民武装首领豫州刺史祖约、临淮太守苏峻等入援建康。王敦军进攻建康,遭到惨败。王敦气愤交加,病死,其党羽尽被诛杀、逃亡。王敦第二次起兵失败,琅邪王氏元气大伤。王导一支幸而保全。

太宁三年五月,晋明帝任命陶侃为征西大将军、都督荆湘雍梁四州诸军事、荆州刺史,琅琊王氏掌握重兵,威胁皇权的局面,彻底被打破。

太宁三年(公元325年)闰八月,晋明帝病逝,遗诏命太宰司马伷、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壶、车骑将军郗鉴、护军将军庾亮等辅佐年仅5岁的皇太子司马衍(晋成帝,公元320年—公元342年)即位。因庾亮是晋成帝的舅舅,所以庾氏家族的势力迅速崛起。王导后人虽繁衍绵延,但再没有恢复至东晋初在政坛上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

二、颖川庾氏

东晋初颖川庾氏家族的代表人物是晋明帝穆皇后的哥哥庾亮(字元规,公元289年—公元340年)。

庾亮本人因儒雅而善谈玄,为当时人推重。晋成帝即位后,明帝皇后庾氏以皇太后身份临朝听政,庾亮改任中书令,与录尚书事王导共同执政。庾亮进一步排除司马宗室。庾氏家族一时地位显贵。

咸和二年(公元327年),庾亮不顾王导等人劝阻,召苏峻入京任大司农,意在解除其军权。苏峻联合祖约举兵反叛。次年二月,苏峻、祖约军攻陷建康,庾亮与诸弟乘船狼狈逃奔江州刺史温峤。苏峻、祖约掌控朝廷。庾亮、温峤等推荆州刺史陶侃为盟主,举兵平叛。苏峻战死。咸和三年(公元329年)二月,晋军彻底消灭叛军,收复建康。庾亮因引发苏峻之乱,声望大损,以平西将军、领豫州刺史等职务出镇芜湖。庾亮虽外镇芜湖,仍遥控朝政,与以侍中、司徒之职居中辅政的王导对立。咸和九年(公元334年),陶侃病死。庾亮任征西将军、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领江、荆、豫三州刺史,迁镇武昌,掌控军权。

咸康五年(公元339年)七月,王导病死,庾亮的弟弟庾冰任中书监,居中枢执政,权侔人主。次年正月,庾亮病死,庾冰的弟弟庾翼代领其职,庾氏兄弟内外呼应,掌控了东晋的政权、军权。咸康八年六月,晋成帝司马衍病逝。成帝临终前,庾冰为继续以帝舅身份辅政,力劝司马衍不要立还在襁褓中的儿子为太子,应立长君,以巩固政权,对抗强敌。成帝遂遗令同母弟司马岳(公元322年—公元344年)继承帝位,即晋康帝。司马岳在位仅两年,于建元二年(公元344年)九月去世,其年仅两岁的皇太子司马聃即位,即东晋穆帝。同年十一月,庾冰病死,次年七月,庾翼亦去世,颍川庾氏家族后继乏人,迅速衰落。

三、谯国桓氏

谯国桓氏家族始兴于东汉初的桓荣。桓荣因精通儒学,为汉明帝师,官至太常。东汉一代,子孙爵禄不绝,为当时望族。

三国魏曹芳时,桓荣后裔桓范任大司农,因系曹爽党羽,被司马懿所杀,灭族,故西晋时,桓氏地位卑下。

永嘉之乱爆发,桓范曾孙桓彝过江,任丞相中兵属。苏峻之乱爆发,桓彝被叛军杀害。桓彝子桓温(公元312年—公元373年)依仗桓彝的名望,娶明帝女南康公主,逐渐崛起。

庾翼死后,永和元年(公元345年)八月,桓温被任命为安西将军、持节、都督荆、司、雍、益、梁、宁六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江陵(今湖北江陵),掌控了东晋长江上游的军政权力。

桓温以北伐为名,多次获胜,增强了桓温在东晋统治集团内的声望和权势。不过,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桓温第三次北伐,被前燕击败。桓温威望大跌。

太和六年十一月,桓温率军进入建康,废黜皇帝司马奕为海西公,立晋元帝子、丞相司马昱(公元320—372年)为帝,即东晋简文帝。专擅朝政。

咸安二年(公元372年)七月,简文帝病重,桓温希冀简文帝能主动“禅让”皇位于己。位居中枢的王坦之与谢安合谋,立简文帝10岁的儿子司马曜为皇太子,同一天又立其为帝,即东晋孝武帝(公元362年—公元396年),由谢安、王坦之辅政。自称为留名史书,即便不能流芳千古,也不惜遗臭万年的桓温虽痛恨王坦之、谢安,却不敢铤而走险,默认了这一结果。次年七月,桓温于病中请求朝廷给自己加“九锡”殊礼,谢安、王坦之故意拖延不决。桓温最终失望而死。

桓温死后,弟弟桓冲生性恬淡,加之谢氏家族的崛起,桓氏家族势力一度遭到遏制。值得称道的是,这一时期的桓氏家族能以大局为重,与谢氏联合,击败了前秦的侵略,巩固了东晋政权,维护了江南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桓温的儿子桓玄(字敬道,公元369年—公元404年)于元兴元年(公元402年)三月起兵,攻占建康,总掌朝政,桓氏子弟各据州镇,曾掌控中枢朝政的司马道子、司马元显父子及其党羽或被贬黜,或遭杀戮。元兴二年八月,桓玄自封相国、楚王,加九锡。十二月,逼晋安帝“禅让”于己,自立为帝,改元永始,改国号为“楚”。桓玄后兵败,被杀。

四、陈郡谢氏

陈郡谢氏家族在东晋初还不是门阀士族中的高门,其家族人物屡遭高门人士歧视。谢鲲(公元280年—公元323年)频与玄学名士交往,得以跻身于“江左八达”行列,声誉渐起。谢鲲的弟弟谢裒官至太常卿。谢氏家族地位因谢鲲、谢裒兄弟而逐渐上升。谢鲲子谢尚(公元308年—公元357年)、谢裒子谢安(公元320年—公元385年),凭借学识才干,在王、庾、桓几个家族的角逐中异军突起。

谢安字安石,有盛誉于朝野。早年谢安寄情于青山绿水,交游名僧名士,不应征辟,当时人竟说:“安石不肯出,其如苍生何!”谢万被黜后,谢安为保持家族地位,始踏上仕途,并迅速崛起,他与王坦之合谋,挫败了桓温希冀控制朝政,甚至夺取帝位的阴谋,在当时政坛上享有威望。在淝水之战中,由谢氏家族领导的晋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大败前秦,巩固了东晋政权。

淝水之战的胜利,使谢氏家族的政治地位达到顶峰。但此时皇权逐渐崛起,君臣矛盾日渐激化。谢安为避免内讧分裂,主动辞去所任职务。不久,谢安去世,谢氏家族迅即跌落政坛。东晋门阀政治格局基本终结。

参考文献

1.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2.王仲荦:《魏晋南北朝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

3.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4.白寿彝总主编、何兹全主编:《中国通史》(第五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作者:浩然文史·投稿作者郛生)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中使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我们会每天为大家奉上精彩的历史文章。恳请各位读者朋友关注我们的账号!您的点赞、转发、评论,这是对我们最好的支持!

更多文章

  • 河北三镇:唐王朝三大独立藩镇,如何影响了唐王朝的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末三大藩镇,唐朝803-863年藩镇之乱,唐代藩镇研究txt

    这场战乱历时七年之久,唐王朝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位帝王,才终于结束了叛乱。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大唐境内的河北、河南、关中地区惨遭战争涂炭,当地经济更是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唐朝的节度使制度唐王朝节度使制度的产生,大大影响了唐王朝对于地方的控驭能力。唐睿宗景云元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

  • 一代名相狄仁杰,可不是只会断案的!这几项本事对唐朝贡献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狄仁杰真的断案如神吗,历史上的狄仁杰断过的案子,历史上十大名相狄仁杰

    那么,历史上的狄仁杰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实际上,除了断案之外,狄仁杰还有很多大本事呢!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一、狄仁杰断案当然,毕竟狄仁杰断案太有名了,所以咱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吧。唐高宗仪凤年间(676年-679年),狄仁杰调任大理丞。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他就将以往司法官员们积压数年,而无法探究真相的

  • 诸葛亮的亲戚,和司马懿是儿女亲家,后来差点杀了司马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为啥要杀司马昭,诸葛亮司马懿亲属关系,诸葛亮后代与司马懿后代

    诸葛亮和诸葛瑾大家估计都比较了解,但是诸葛亮的小表弟,可能大家就相对陌生一点,但此人在三国时也曾搅动风云,今天骆驼就来翻翻他的牌子。诸葛亮的小表弟叫诸葛诞,在三国时和诸葛亮、诸葛瑾并称为“龙、虎、狗”,龙和虎都是褒义,大家也比较好理解,为什么诸葛诞被称为“狗”呢、这是后人笑话他能力差,还是对他投靠曹

  • 刘邦死后,匈奴首领向吕后求婚,吕雉的回答丢尽了汉室颜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雉个人资料,王立群讲吕雉,刘邦临终和吕后的对话

    冒顿单于,北方的匈奴王,刘邦最大的耻辱白登山之围就是冒顿单于所造成的,当初刘邦雄心勃勃的率领四十万大军出击匈奴,没想到刘邦和前锋部队被匈奴军队在白登山被包围了。一连围困了七天七夜,刘邦差点死在了白登山,最后还是采用了陈平计谋才趁机脱险。此后刘邦就定下和亲的策略,来缓解和匈奴人的矛盾。汉初时西汉军队的

  • 曹操从此墓盗走大批宝物,留下一堆“废品”专家再次发掘大吃一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真实墓发掘全程,曹操盗过谁的墓,曹操墓发掘现场完整版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的考古学家对汉梁孝王的墓地进行了发掘,这位已经死了2000多年的古代诸侯王,考古专家从他的墓中发掘出来两万多件文物,其中被国家视为国宝级文物的如金缕玉衣,还有一些大型的玉器,让专家也非常吃惊,很多人觉得,历经2000多年,古墓没有被盗的情况非常之少,更何况三国时期盗墓行为非常

  • 项羽在乌江自刎,为何旁边的士兵会哄抢其尸体?抢到骨头都能暴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羽自刎真相,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项羽乌江自刎全部细节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朝代,每到改朝换代之时,都会出现许多有名的英雄,他们顺应时代的潮流,响应人民的呼唤,揭竿而起推翻旧朝而逐鹿天下,期望成为天下共主,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项羽,他被人们称为战神,死后下场却极为凄惨。相信很多读者都知道楚汉之争,原本刘邦与项羽之间定下约定,谁先

  • 千年流传的秦始皇“销天下之兵”,也许只是一个误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策里,收缴并销毁民间的兵器是其中相当有名的一项。但当我们翻阅相关史料时,却发现关于这件事的记述,颇有可以商榷之处。正文:在当代,许多城市在规划建设时,常常乐于建造一些巨型雕像,美其名曰“地标”,并将其作为城市精神的代言形象而津津乐道。然而,如果秦始皇穿越到现代,亲眼看到这些或气

  • 韩信多次被刘邦夺取帅印,为何他不反抗,反而对他死心塌地?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刘邦评价韩信,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军完整版,韩信有30万大军为何不自立为王

    但韩信和刘邦的合作过程,似乎充满着各种奇葩性,他并没有历史上真正的那种君王宠幸和大家卖命的感觉,反而有一种两人合伙做生意但经常出现谈崩的现象的感觉。因为一方面刘邦把自己军队的最高统帅权力全部给了韩信,但是另一方面刘邦又经常去夺取韩信的帅印想要靠着自己来单干。这在军事运作史上可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事情,因

  • 曹操败走华容道,为何刘备要故意放走曹操,这不是放虎归山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曹操败走华容道在今天哪里,曹操败走华容道对刘备意味着什么,曹操是怎么败走华容道的

    当董卓被除之后,天下陷入了各诸侯争霸的混乱局面,曹操趁机将天子囚禁在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继续扩大自己的势力,先后灭掉了吕布和袁术,成为了天下除袁绍外最大的军阀。赤壁之战虽然惨败,但曹操依旧非常走运,赤壁之战发生的背景,是曹操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灭掉袁绍之后,才出兵荆州。为求自保,孙刘两家建立了抗击曹

  • 为啥刘备称其是中山靖王之后没人怀疑?您知道这个王爷有多能生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中山靖王,造人爱好者中山靖王刘胜是汉景帝刘启的第九个儿子,在其十一岁之时,汉景帝便册封刘胜为中山王,而这个王位也一直伴随了其四十一年,作为汉文帝、汉武帝时期的王爷,中山靖王在政治上比较低调,因此在史书上记载的不多,但中山靖王这些年也并没有闲着。在这数十年中,中山靖王一直很忙碌,忙什么呢?生孩子。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