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狄仁杰为何只是三品官职,那么二品和一品都是哪些人?原来没关系

狄仁杰为何只是三品官职,那么二品和一品都是哪些人?原来没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2066 更新时间:2024/2/4 12:25:33

从古至今,有些无数的皇帝,无数的朝代,都会有这一个皇帝,但是皇帝也终究是凡胎肉体,也是会犯错的,这个时候,大臣的作用就出来了。既然有着千古一帝,有着明君、圣君,也有着昏君、暴君。那么就有着流芳百世的臣子,和遗臭往年奸臣。。

“元芳,你怎么看?”不知道这句话大家有没有感觉到很熟悉呢,那么大家知道这句话出自谁的口中吗?

没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狄胖胖,哦不,是神探狄仁杰,没办法,谁让梁冠华老师演的狄仁杰太深入人心了呢,搞得我都先入为主,以为他就是那个身材呢!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把《神探狄仁杰》当成一种恐怖片来看呢,有没有经历过被恐怖剧情再加上阴森恐怖和紧张急促的音乐所营造的恐怖气氛而支配的恐惧呢?反正我是真的被吓惨了。

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这位经历了唐、周两朝重臣,被称为神探的狄仁杰,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像他这样拥有着“东方福尔摩斯之称”,又有着宰相之才的人,为什么却只是一个三品的官呢?还有最重要的是他是不是跟影视作品一样有着那样的身材呢?

接下来让我们插入一则广告,呸,是让我们一探究竟。

欢迎大家来到探索狄仁杰之谜:《那些年,狄仁杰不可不说的秘密以及他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作息安排!》,哈哈~开个玩笑,接下来让我们进入正题:

首先,按照正常套路,我们要搞清楚主角叫什么了,他当然叫狄仁杰了,不过他还有字,狄仁杰的字是“怀英”,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知道狄仁杰家是哪里的了,他的家在并州太原,也就是现在的山西省太原市了,就是不知道狄大人喜不喜欢喝醋了,那么他的年龄呢,(630年—700年),也就是说其实狄大人还是挺长寿的,性别的话就不说了,那是全国人民都知道。那我们就看看狄大人官当的怎么样。

狄大人的官宦生涯是从年轻时参加科举,以明经及第开始的,哦,那是狄大人逝去的青春,青年为官多年已成白发老者,让我们看看狄大人逝去的青春,不是当过的官都有哪些吧。

首先在狄大人及第以后先历任汴州判佐、后来有当并州法曹、接着又当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宁州刺史、冬官侍郎、江南巡抚使、昌右丞、豫州刺史、复州刺史、洛州司马等职。天授二年(691年)九月,升任宰相,担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

注意,这里就厉害了,这个同平章事可是拥有宰相的实权,而狄仁杰的宰相生涯也是从这开始的,接着又在神功元年(697年),再度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同平章事。久视元年(700年),拜内史令,可惜同年的九月,狄大人离世了,一代宰相生涯就此完结。

这么一看大家什么感觉,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字“牛”,如果要两个字的话那就是“非常牛”,这官当的就跟坐火箭一样,扶摇直上啊!当真是一代人才!

可是你们发现了吗?他最终的官职,也只是三品官,那么这个三品官大不大呢?

在当时可以说是非常大了,这有人就会问了,当个三品官都得这么厉害,那二品的官和一品的官不得上天啊。

其实并不是,虽然隋朝的皇帝不行,但是制度还是好的,不过尚书省长官因为权重,地位,品级是比较高的,为正二品,那世民当过尚书令,知道这个职位的厉害,他就是靠这起家的,于是尚书令一职,不再设置。而正一品的三公,三师只是虚职,代表荣誉而已。

在当时能当上二品的官和一品的官并不是看你的能力的,而是一些皇亲国戚之类的官,那你想啊,人家多尊贵啊,可是这样一来就给不了多少的实权了,历代皇帝那个不是防备着他们的,有几个给过他们实权的,可是一样一来,你不给个实权,给的官太小了又太寒蝉了,简直不把这些公主爷放在眼里,所以一些一品二品的虚职大官就出现了。

这样一来多好啊,看着又有面,一点都不丢人,还没有实权,人家也乐的清闲,所以如此一来,往往手里面有实权的人都是三品大员,要是这样一看,人家狄仁杰可是很牛的好吧,人家最后都是被尊称为狄仁杰狄阁老的人。

所以现在大家知道狄仁杰阁老为什么只是当了三品的官来了吧,人家可是手底下手实权的男银。说不定你给他当一品的官,人家都不要呢。

那么重头戏来了,也就是我们的狄大人的身材到底怎么样了?

大家应该知道唐朝是以胖为美的,最为狄阁老的存在,怎么能不追上潮流呢,而且从画像上来看,他的身材确实是真的带着胖。

怎么样,有没有被惊讶,有没有失望啊。

更多文章

  • 李渊请求李世民放过自己的孙子,李世民答应后,却又全部除掉(1)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渊求李世民放过他的十个孙子,李世民如何处置李渊的30个儿子,李世民上台后李渊有多惨

    看到李渊有些犹豫,他的二儿子李世民却有些迫不及待想要大干一场。李世民认为现在是起兵的最好时机,他就多次向李渊提出自己的想法,希望父亲可以被自己的谋略打动,听到李世民分析了当下的局势以及李家所具备的优势之后,李渊终于决定,并在晋阳起兵。李渊能够成功登基,李世民绝对是功不可没的,而且三个儿子中李世民是最

  • 晚年的李世民不再是明君,而是一个荒淫无道的霸道君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一代明君李世民晚年,李世民为何被称为一代明君,一代明君李世民有什么功绩

    事件一:不再虚心纳谏“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唐太宗李世民最为人称道的一点就是肯虚心纳谏,这一点别说放在古代这个皇权社会了,即便是放在现代,也依然是个难得的品质。早年间,李世民的确做到了这一点,但是随着年岁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东晋“四大家族”的兴衰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东晋八大士族名单,王谢堂前燕简介,旧时王谢堂前燕中燕指的是什么

    这种政治体制,用当时人创造的一句俗语来说,就是“王(庾、桓、谢)与马,共天下。”即东晋皇室(司马氏,简称“马”),与当时“四大家族”,即琅琊(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王氏、颍川(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北)庾氏、谯国(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龙亢镇)桓氏、陈郡(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谢氏联合执政的政治体制。一

  • 河北三镇:唐王朝三大独立藩镇,如何影响了唐王朝的国运?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末三大藩镇,唐朝803-863年藩镇之乱,唐代藩镇研究txt

    这场战乱历时七年之久,唐王朝历经玄宗、肃宗、代宗三位帝王,才终于结束了叛乱。安史之乱的爆发,让大唐境内的河北、河南、关中地区惨遭战争涂炭,当地经济更是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唐朝的节度使制度唐王朝节度使制度的产生,大大影响了唐王朝对于地方的控驭能力。唐睿宗景云元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

  • 一代名相狄仁杰,可不是只会断案的!这几项本事对唐朝贡献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上狄仁杰真的断案如神吗,历史上的狄仁杰断过的案子,历史上十大名相狄仁杰

    那么,历史上的狄仁杰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实际上,除了断案之外,狄仁杰还有很多大本事呢!今天就来跟大家聊一聊。一、狄仁杰断案当然,毕竟狄仁杰断案太有名了,所以咱还是先简单介绍一下吧。唐高宗仪凤年间(676年-679年),狄仁杰调任大理丞。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内,他就将以往司法官员们积压数年,而无法探究真相的

  • 诸葛亮的亲戚,和司马懿是儿女亲家,后来差点杀了司马昭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懿为啥要杀司马昭,诸葛亮司马懿亲属关系,诸葛亮后代与司马懿后代

    诸葛亮和诸葛瑾大家估计都比较了解,但是诸葛亮的小表弟,可能大家就相对陌生一点,但此人在三国时也曾搅动风云,今天骆驼就来翻翻他的牌子。诸葛亮的小表弟叫诸葛诞,在三国时和诸葛亮、诸葛瑾并称为“龙、虎、狗”,龙和虎都是褒义,大家也比较好理解,为什么诸葛诞被称为“狗”呢、这是后人笑话他能力差,还是对他投靠曹

  • 刘邦死后,匈奴首领向吕后求婚,吕雉的回答丢尽了汉室颜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吕雉个人资料,王立群讲吕雉,刘邦临终和吕后的对话

    冒顿单于,北方的匈奴王,刘邦最大的耻辱白登山之围就是冒顿单于所造成的,当初刘邦雄心勃勃的率领四十万大军出击匈奴,没想到刘邦和前锋部队被匈奴军队在白登山被包围了。一连围困了七天七夜,刘邦差点死在了白登山,最后还是采用了陈平计谋才趁机脱险。此后刘邦就定下和亲的策略,来缓解和匈奴人的矛盾。汉初时西汉军队的

  • 曹操从此墓盗走大批宝物,留下一堆“废品”专家再次发掘大吃一惊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曹操真实墓发掘全程,曹操盗过谁的墓,曹操墓发掘现场完整版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的考古学家对汉梁孝王的墓地进行了发掘,这位已经死了2000多年的古代诸侯王,考古专家从他的墓中发掘出来两万多件文物,其中被国家视为国宝级文物的如金缕玉衣,还有一些大型的玉器,让专家也非常吃惊,很多人觉得,历经2000多年,古墓没有被盗的情况非常之少,更何况三国时期盗墓行为非常

  • 项羽在乌江自刎,为何旁边的士兵会哄抢其尸体?抢到骨头都能暴富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项羽自刎真相,西楚霸王项羽自刎乌江,项羽乌江自刎全部细节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朝代,每到改朝换代之时,都会出现许多有名的英雄,他们顺应时代的潮流,响应人民的呼唤,揭竿而起推翻旧朝而逐鹿天下,期望成为天下共主,今天笔者给大家介绍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西楚霸王项羽,他被人们称为战神,死后下场却极为凄惨。相信很多读者都知道楚汉之争,原本刘邦与项羽之间定下约定,谁先

  • 千年流传的秦始皇“销天下之兵”,也许只是一个误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的政策里,收缴并销毁民间的兵器是其中相当有名的一项。但当我们翻阅相关史料时,却发现关于这件事的记述,颇有可以商榷之处。正文:在当代,许多城市在规划建设时,常常乐于建造一些巨型雕像,美其名曰“地标”,并将其作为城市精神的代言形象而津津乐道。然而,如果秦始皇穿越到现代,亲眼看到这些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