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国王想娶大唐公主,李世民向国王要4种动物做嫁妆,导致此国灭亡

国王想娶大唐公主,李世民向国王要4种动物做嫁妆,导致此国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1738 更新时间:2024/1/21 4:03:49

假如让大家在大小几十个朝代中挑选一个印象最深刻的,你会选哪个?个人会选唐朝。这个朝代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唐朝的版图在众多朝代中是能排进前五名的,虽然与天生对其他民族有征服欲的元朝比稍逊一筹。但是在百姓生活水平、政权统治基础、后世口碑等方面来看,二者相比肯定唐朝强出N倍。

唐之所以能被后人记住并给人深刻印象,还被我们视为历史上的辉煌时期,不仅仅是因为它在武力国力上的强大,更是因为其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

关于唐朝的趣事中,有不少是在和周边国家的摩擦中产生的,而接下来要说的这件事,也是如此。

这件事的主角是谁?它有什么样的历史来历?这件事中的主角是一个西域的小国家,名叫薛延陀。

乍一看,这还挺像一个人名的。这个国家也颇有一些来历,它属于突厥族,和中原人不同,他们的生存方式并不是种植粮食,而是游牧。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中寻找生存资源也培养了他们好斗野蛮的个性,为后来发生的事情埋下祸根。

在隋朝的时候,它还归属于东突厥的控制,当时的统治者不顾广大人民的生活,一味增加赋税,给下面各部落造成很大负担。并且还杀了出头反抗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下面各部开始反抗,并且脱离了东突厥的控制,臣服于西突厥。

没想到不久后这边发生内乱,带领手下外出避祸的夷男和东突厥交战,并将其打败。唐太宗通过这件事看到了压制西域敌患的机会,于是扶持夷男对抗东突厥。

在此之后,夷男建立薛延陀国,后来唐打败东突厥后,还吞并了他们的地盘,以壮大势力。

它和唐产生了什么矛盾?是因为西域的控制权吗?

在东突厥被消灭后,薛延陀吸收了很多它的残势力,一步一步地发展起来,甚至开始对唐造成威胁。上面我们也说过,薛延陀的可汗,也就是首领是唐太宗扶持坐上的这个位子,两方在消灭共同敌人之后,关系是盟友。只不过唐这边因为实力的原因更硬气一些。对太宗而言,他希望能控制薛延陀,并用它来抗衡西域的其他国家。

但是它却不想任人摆布,而是自己发展势力。甚至还把太宗扶持的其他政权打垮。终于,在它一步一步显露野心之后,唐必须要针对它做出一些措施了。

当时有两种方案,一是出兵消灭它,二是用和平一些的方式,与他们和亲。权衡过后,太宗选择了第二种方法,但是在彩礼上,他提出了一个特殊的要求。

他要薛延陀送牛,骆驼两万,马五万,羊十万,一共四种牲畜。

对于游牧民族的薛延陀来说,这些牲畜并不难找,为太宗要提这种要求呢?

这其实是他想的一招拖延计,在和亲之前,他和大臣有过一番经典对话,大意就是说现在对薛延陀只有两种办法,要么打要么和。前者一劳永逸,能保百年太平。后者则能保数十年平静。只是和亲和战争相比,肯定更省事,而且不必流血。

但从太宗的角度来说,他并不是真想和亲,他要这么多牲口,是因为知道对方不能按准数送来,因为路途遥远会死掉一大批。

后来事情的发展也确实是这样,于是太宗就以此为由拒绝嫁女。之后或许是为报复,薛延陀趁太宗远征偷袭,结果在唐朝大军回来后展开的作战中,他们一败再败,最终被打到只剩三万多人,政权就此覆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朝有一宦官专权乱政,曾派人挖郭子仪的祖坟,最后死的很惨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唐朝郭子仪,唐朝大将郭子仪有多强,唐朝名将郭子仪活了多少岁

    鱼朝恩是在唐玄宗时期进的宫,安史之乱爆发后,鱼朝恩随唐玄宗逃亡四川,马嵬驿兵变让唐玄宗和唐肃宗分道扬镳,鱼朝恩开始跟随在唐肃宗身边,为唐肃宗所宠信。758年九月,唐肃宗派郭子仪、李光弼等九节度使领兵20万攻打退居在相州的安庆绪。但是唐肃宗又对武将并不放心,并没有在军中设置元帅一职,而是派去了鱼朝恩,

  •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为何要“跪而吮上乳”?其中原因不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在今天哪里,李世民和玄武门之变的故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真实原因

    李世民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英明神武的皇帝,这么可能会做出这种掉价的事情呢,而且他那时已经二十八岁了,做这样事情是多么的令人难为情呀,而且还当着很多人的面干这种事情,令人觉得荒唐至极。可能有很多人认为这是杜撰的,是哪个人为了抹黑唐太宗的圣君形象。但这件事情是真实存在的,就在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中

  • 为什么李世民敢向李渊反,而朱棣却不敢向朱元璋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朱元璋对李渊李世民的评价,朱棣怕朱元璋李世民不怕李渊,为什么李世民朱棣不敢反朱元璋

    李世民发动政变的目标是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他并不是直接对准的李渊。李世民之所以走到了非发动兵变不可的地步,实际上李渊是要负很大责任的。当然部分的也是由大唐开国的特殊境况所决定的。唐朝建立是在618年,但是真正平定天下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在这条路上,李渊是掌舵者,负责内政和大的战略规划,而李世民

  • 大臣给儿子办三日宴,惹得高力士不高兴,唐玄宗:他想干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高力士唐玄宗,高力士和唐玄宗的感情,唐玄宗与高力士小时候

    所以708年,李隆基任潞州别驾的时候也带上了王毛仲。身在潞州的李隆基,身边常常跟着两个保镖,即王毛仲和李守德,两人保护李隆基的安全,也替他去做各种事情,尤其是王毛仲,人比较机灵,看到李隆基喜欢结交别人,他就没事的时候也帮李隆基结交当地的一些人,将他们笼络到李隆基身边。李隆基在潞州很结交了一些人,这些

  • 唐代隋后,隋朝皇室的命运如何,有没有后裔留存下来?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唐代和隋朝,历史上隋朝皇室后裔的命运如何,隋朝皇族后裔

    通常,隋朝和唐朝都会被放在一起说,即隋唐,因为这两个朝代其实是很难真正将他们分开单独存在的。而两个朝代在血缘关系上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隋炀帝杨广和唐高祖李渊是表兄弟,他们的母亲是亲姐妹。实际上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渊也算是隋朝的皇室成员,只是比较远而已。当然这个比较没有说服力,毕竟在古代,传承上考

  • 武则天的无字碑到底是想表达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初唐四杰之一的骆宾王不仅七岁的时候写了一篇《咏鹅》,徐敬业起兵反对武则天时,骆宾王曾代他过一篇檄文,檄文中罗列了武则天的罪状,层层揭露,字字如玑,连武则天看了,都禁不住叫好,责问宰相为何不早重用此人。武则天生于公元624年,本名武珝,后改名武曌,祖籍并州文水,今山西省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出生于长安,

  • 此人是隋朝的皇亲国戚,平定杨玄感之乱,后成为大唐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二十年后的杨恭仁已经做了甘州(现在的甘肃省张掖市)刺史,他施政清明,为人宽和,颇受当地人的爱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很好的处理胡人和汉人的关系。因此受到了隋文帝的夸赞。当时杨坚对杨雄说:“恭仁在各地做刺史,颇有政绩,这不仅是朕会用人,也是卿教育有方。”隋炀帝继位后,杨恭仁做了吏部尚书。613年,杨玄感

  • 李世民曾有三次机会得到美女,却被隐太子李建成的旧臣所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恢复李建成太子之位,李世民娶了李建成妻子视频,唐朝太子李建成和李世民

    第一次,李世民在魏征的劝谏下拒绝了郑女。628年,长孙皇后为李世民遍寻美女,打听到郑仁基有一个女儿,刚刚16岁,“容色绝殊,当时莫及”,可谓是倾国倾城的美女,长孙皇后就请求李世民纳之为妃,李世民自然一万个乐意,于是直接下诏书聘为充华(九嫔最末,正二品),这可了不得,要知道后来的武则天和徐惠进宫封的都

  • 李恪谋反被杀,是李世民一句玩笑话所致,还是另有隐情?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李世民 李恪,李恪真的谋反了么,李世民为啥不选李恪

    四姑娘在之前的文中就有分析过,李世民说过的立李恪为太子的话实际上只是一句玩笑话,无论如何,不管有没有长孙无忌的劝谏,在当时的境况下,李世民都是不可能立李恪为太子的。李世民担心李治太过仁弱可能治理不好国家,所以才一闪而过让庶长子李恪做太子的想法,进而和长孙无忌开玩笑表示立李恪为太子。长孙无忌不可能不知

  • 武后至唐玄宗开元十一年南衙禁军衰微,形成了怎样的局势?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南衙禁军,南衙禁军拦下銮驾,唐开元年间兵制是什么

    当这些府兵轮流番上宿卫的时候,受十二卫大将军的领导。唐初尤其是高祖、太宗以及高宗前期,大唐对外作战是比较频繁的,最大程度的发挥了府兵制的作用,该补充的时候补充,该退休的退休,并且府兵的利益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保证,均田制的实行能很好的为府兵制服务。但到了唐高宗晚期以及武则天时期,对外逐渐趋于保守,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