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后宫生活揭秘皇后贵妃待遇有何不同为什么竞相争宠

清朝后宫生活揭秘皇后贵妃待遇有何不同为什么竞相争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3104 更新时间:2024/1/19 12:09:01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末代朝,距离现在时间也比较近,所以它的制度,经济,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了解的。最近两部宫廷大剧的播出,可以看到电视剧中的妃子们每天是锦衣华服着身,吃的那是海味山珍,而且每个妃子都有自己独立的院落,一般奴婢太监在其左右服侍,让人难免不会想去参加选秀,做皇上的女人。但是,历史上的妃子真的过得那么好吗?

其实早在康熙的时候,就对后宫有着比较严格的管理,真正有历史记载的都是皇后,贵妃,贵人等,后宫佳丽得等级制度还是非明显的,人数级别都是有明文规定的,皇后毋庸置疑,历史上都只有一位,一次是皇贵妃也是一位,贵妃有两位,妃子只有4位,嫔位有6人,后面的贵人常在和答应就没什么人数限制了,地位自然很低,皇宫是个庞大的体系,为了能够供这么多人的开销,对她们的饮食起居也有这非常严格的要求。

以每天供应的猪肉为例,皇贵妃12斤,贵妃9斤8两,妃子9斤,嫔六斤八两、贵人六斤,常在五斤,答应一斤八两,看着不少吧,其实这并不是每个娘娘一个人的,而是她手底下各个太监宫女等所有人的,平均分下来,等到到了每个人嘴里,基本上都没多少了。位分低的像那些水果,干果之类的就更少了,像电视剧里那样睡醒了随手拿个蜜饯点心吃吃,想都不用想!

作为六宫之主的皇后当然不会像电视剧里面演的那么悠闲,她的繁忙指数不亚于皇上,每天要帮皇上打理不少事情,还要管好后妃们不滋事,自然,“例钱”也就是今天的工资也最高,据史料记载,皇后一年可以领1000两左右,换算成今天的人民币,大概是75万左右,这个钱当然不是她一人所有,还要给她身边的宫女太监发放例钱,皇后身边的宫女太监大概是十个左右,平时的衣食住行也都是例钱包括在内的。

皇贵妃的位分也是很高,仅次于皇后,待遇呢,稍稍差了那么一点,800两,自然的身边宫女太监也少了一点,8个左右,除此之外,一天还可以领取一定得肉和果蔬,茶水点心,这些东西每天领取的数量也是有严格的规定的;贵妃就又少了一点,大概700两左右,身边的宫女和太监分别为6个不等。

妃子和嫔差不多500到600两,到了下面的贵人就比较不尽人意了,才100两例钱,再往后就十分寒酸了,才几十两的例钱,不仅如此,宫女太监分配的也少的可怜,有的甚至只有一位贴身宫女,很多事情要自己做,到这里,大家可能都觉得不可思议,电视剧里可不是这样的。

不光如此,还有更惨的,贵人级别以后的那些女人,连个寝宫都没有,她们都是混在一起住的,不光如此,住的地方非常的破旧,和现在的大通铺有一拼,有些和一些级别更高的小主关系比较好的,可以去她们寝宫住,但也是得看人脸色,寄居于他人篱下只能忍辱屈从。

就是因为这样的等级差别对待,才会有这么多的妃子想要不顾一切上爬,位分低的还不如一些主子身边的大宫女,想要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得在皇上面前使出浑身解数,讨好皇上,获得受宠的机会。也难怪宫斗剧中的一些妃子抓住一些机会就不放,想方设法接近皇上,得到宠爱,晋升位分,如若是哪个妃子被皇上赏赐或者升了位分,其他的后妃们绝对会气的不打一出来,这一点,倒是和一些影视剧中演绎的很贴近。

当然了,影视剧作品是的受众要符合大众的审美,所以对于一些历史的事实可能会有一些改动,真的百分百还原历史真相本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慈禧虽然垂帘听政,但前二十年一直没掌握大权,主要因为这个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慈禧在哪垂帘听政,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了几年,慈禧总共垂帘听政几次

    慈安和慈禧一样,都是咸丰皇帝的后宫。很多人觉得慈禧很受咸丰皇帝的宠爱,所以后期才能掌握大权。不过事实上,和慈禧相比,慈安更受咸丰宠爱。1852年二月。慈安作为秀女选秀入宫,四月二十七日诏封贞嫔;五月诏晋贞贵妃;六月诏立为皇后,十月行册立礼。从秀女到皇后只花了半年时间,这个记录在整个封建王朝来说都是极

  • 这支军队横行10个省,对清朝首都的威胁比太平天国还大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军队规模一览表,清朝军队真实实力,清朝军队最惨败的战争

    清政府历经100多年的发展,已经无力对整个社会进行有效统治,1840年的鸦片战争的爆发更是给清政府一次重重的打击,为了赔款清政府不断加强对人民的压榨,老百姓的负担空前沉重,于是在这个阶段,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和反清农民武装势力捻军运动。史书上称捻军运动是19世纪与太平天国运动齐名的一场波澜壮

  • 从“满汉全席”看满清的没落:慈禧一年的饮食开销,便是一艘军舰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慈禧的开销,慈禧用膳满汉全席,慈禧和满汉全席的关系

    “风俗,天下之大事也。”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蔚然成风,必须在全社会树立“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价值导向。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是干事创业、兴国兴邦的重要基石。古代先贤对铺张浪费的态度是相当明确的,不论是《墨子》中的“富贵者奢侈,孤寡者冻馁”,还是《老子》里的“去甚,去奢,去泰”,都对奢侈行为

  • 推翻清朝的武昌起义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武昌兵变是清朝军人的兵变吗,武昌起义推翻清朝,清朝的武昌在哪里

    首先这次起义能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四川保路运动。当时四川因为铁路的问题出现了保路运动。出现了很大的骚乱,当地的官兵无法处理。于是就把湖北新军调去镇压。这个时候湖北就变的空虚了,所以革命党人才能趁机发动起义。面对的敌人较少。起义军占领武汉三镇之后,需要找一个主事的人出来。这个时候武汉就没有比较有名的革命党

  • 权倾朝野的鳌拜为什么被刚亲政的康熙摆平了,全部因为这个老头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鳌拜为何请康熙亲政,鳌拜对待康熙亲政的态度,康熙摆平了鳌拜

    我们看一下鳌拜的大致状况。鳌拜是武将出身,曾经跟随皇太极出生入死,获得过巴图鲁的称号。满清入关之后,这个人依然是战功累累。在顺治帝的时候鳌拜曾经对抗过多尔衮,也多次得罪了多尔衮。顺治帝亲政之后非常信任鳌拜。所以顺治去世之后,鳌拜变成了四大辅臣之一。四大辅臣是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个人。这四个

  • 天理教攻破皇宫,差点灭了大清,嘉庆干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清除邪教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天理教简介,嘉庆年间的天理教之乱,嘉庆被天理教暗杀

    紫禁城清朝的龙椅传到嘉庆皇帝的时候,国势已经没有了康雍乾时期那样的骄傲。嘉庆朝的白莲教之乱,祸乱五省,长达八年。这场大动乱,包括嘉庆帝在内的清朝中央,似乎没太当回事,只是当作一次正常的民变来处理。但是几年之后的嘉庆十八年(1813年),天理教发生暴乱,反贼大战紫禁城内,似有直捣黄龙之势。虽然天理教乱

  • 他是清朝第一廉吏,19年升11级却无人不服,去世后皇帝为他破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清朝历任廉吏轶事,清朝第一廉吏,清朝最廉政的官员

    各位朋友晚上好!子渊之前曾为大家介绍了清朝廉吏孙嘉淦的故事,引发了读者的强烈反响,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一位更具传奇色彩的大清官。于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州(今吕梁方山县)人,祖籍位于今吕梁柳林县于家沟村,被康熙皇帝赞为“天下廉吏第一”。早在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于成龙就参加了乡试,因发现考官收受

  • 太平天国内有一职务地位比王爷还高石达开因未能当上负气出走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太平天国石达开之死,石达开个人资料,石达开女儿石益阳结局

    说起军师,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恐怕是姜子牙、诸葛亮、张良、刘伯温这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但太平天国的军师却和上述这四位军师不太一样,除了诸葛亮身兼部将、丞相、统帅职能于一身外,其余三人更像是智囊,为君主提供决策建议。太平天国的军师不一样,他既是官,也是职务,地位处于万人之上,仅次于天王洪

  • 甲骨文之前,中国没有出土文字!为何中国却宣称5000多年文明史?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甲骨文记载的历史,中国4000年前有甲骨文吗,甲骨文考古历史

    众所周知的是,按照西方学者设立的文明标准——文字、青铜、城市,文字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由于中国最早的成熟文字是商代甲骨文,在此之前的良渚遗址、二里头遗址等均未发现系统的文字,因此长期以来中外很多学者只以殷墟为中华文明的开端,认为中华文明史不超过3300年。既然如此,为何如今中国宣称已有上下5000

  • 西周时期的井田制和对氏族关系的改造是实行分封制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西周井田制和分封制简历,西周实行分封制和井田制的目的,西周后期井田制

    总结夏商历史经验,分封诸侯藩屏王室周代分封制的制定,实际上出自周公之手。周公是一个极注意总结历史经验的政治家。据《尚书·多士》及《无逸》《君奭》《多方》《立政》诸篇,周公每援引夏商二代故实于诰语之中,以示劝惩告诫之意。周公这点是周人集团注意总结夏商历史经验的反映,如文王、武王、召公都是如此。《逸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