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的另类脸谱:打仗变成赛跑,七万余北洋军不敌三千湘军

历史的另类脸谱:打仗变成赛跑,七万余北洋军不敌三千湘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3562 更新时间:2024/2/4 14:16:48

北洋九年的暮春,直系军阀骁将吴佩孚开始收拢部队撤防,虽然一直瞧不上北洋军阀在前线的上司之一,时任湖南督军的皖系军阀骨干张敬,在撤防之前,吴佩孚还是打好了招呼,与其协商换防的事宜。但是庙堂之上的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却不买账,毕竟算是自己学生的吴佩孚擅自撤军,实在是不把自己这个老师当腕儿,于是一日数电命令张敬尧设防阻击。此时在直军行至长沙时,皖军与直军都相互设防戒备,左右为难的张敬尧,实在是没有勇气挡住吴佩孚的去路,而且直军将长驱直入长沙驱逐他的风声甚嚣尘上,坐如针毡的张敬尧终于熬走了直军,没想到一直瞧不上眼的湘军早已磨刀霍霍。

但是,此时的张敬尧按理说麾下远超七万人马,作为前线仅次于曹锟的实权指挥官,除了嫡系的第七师,直属人马还包括湖南暂编一、二两师以及一个混成旅。此外受其节制的还有范国璋的第二十师,张宗昌的暂编第一师,倪嗣冲的安武军,以及冯玉祥的第十六混成旅。湘军虽然跃跃欲试,所有家当不过饷械两绌的一师人马以及一些杂牌军,可以使用的枪支合在一起也就三千条左右,子弹更为缺乏,在当地被称为“叫花子”湘军,而且一直看似与其联合的桂系军阀,桂军的装备虽然远强过湘军,不过以陆荣廷的城府,打起仗来一直都是等着收拾战场,自然不愿意卖力帮助湘军反攻,此时还忙着两广地区的争雄,就更不愿意冒险,而让湘军单独参加这场赌博性的反攻。

其后,出人意料的是湘南战争变成了一场赛跑,反攻的三千湘军连克两县后,在前锋推进的过程中,总数超过七万人的北洋军接连望风而逃,战场也彻底变成跑道,湘军兼程推进,北洋军则撤退的更快,非皖系军阀的客军皆闻风即溃。张敬尧也从开战的第一天起,就开始用十万火急的架势段祺瑞要援兵,对于防区北洋军不战而溃的战况,说成是“为保全和平,节节让防。”在丢掉重镇衡阳后,张敬尧眼见着不仅非皖系军阀的各路人马不愿卖力,就连自己提拔的一些心腹大将也是暗中敷衍,一个个不战而逃,毕竟这些老油条们都清楚,只有保全了麾下人马才能保全自己。

最终,走投无路的张敬尧只有找到胞弟张敬汤,许诺其一旦战胜,则以自己第七师师长之位相许。紧接着张敬汤坐着八抬绿呢大轿走马上任,还未到达衡阳前线就听到风声,此时没有任何湘军的影子,张敬汤就豕突狼奔地逃回长沙,浑身还沾泥带土,实在是狼狈不堪。就在张敬汤出发的三天时间里,张敬尧忙着把眷属和财物运走,告北洋中枢自己将死守长沙,但是客军作壁上观,自己嫡系人马又“不忍开战”,推脱丧师失地的责任。忍无可忍的北洋庙堂来电斥责:“该督率七八万之众,以当乌合之敌,有何待援之必要!”可是这个电报来迟了,先跑为敬的张敬尧不久就弃城而逃。在这场本该毫无胜算的战争中,三千湘军大获全胜,而将打仗变成赛跑的北洋军阀,自然也跑赢了湘军,实在是令人大跌眼镜。

参考资料:《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

更多文章

  • 小偷进了和珅家的库房,什么都不拿,为何却带出了一支笔?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实际上,我们知道和珅的确是大清王朝富可敌国的存在,和珅最初的经历也是相当励志的,他是福建副都统常保的儿子,但是常保在和珅九岁的时候就去世了,其母去世得更早,所以小小的和珅和弟弟和琳就成了孤儿。和珅从小就很刻苦,精通好几种语言,但是他二十岁那年参加科举考试却失败了,不得不以门荫入仕。和珅颇有才华,很快

  • 清朝三座宫殿活人不得居住,前两座家喻户晓,第三座却遭洗劫一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各位朋友上午好!子渊之前曾给大家介绍过很多与故宫的趣事,引发了读者热议,今天就再给大家说说明清时期三座不能住人的宫殿,前两座还较为出名,最后一座则几乎是无人知晓。众所周知,故宫是中国现存最为完整的古代宫殿,其珍贵价值无法估量,作为明清两朝的皇家宫殿,按理说故宫的首要功能应该就是住人,那为什么却有三座

  • 乾隆最喜欢的女儿十公主,为何后半生却十分凄惨?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乾隆最喜欢的公主是谁,乾隆救十格格,历史上乾隆最疼爱的女儿

    而乾隆之所以宠爱十公主,也确实是有很多原因的。十公主是乾隆的么女,是乾隆的最后一个孩子,而且是乾隆年过六十才出生的孩子,是典型的老来女,在此之前,后宫已经有近十年没有孩子出生了,上一个出生的还是1766年出生的皇十七子永璘。因此,十公主出生后,乾隆极为宠爱这个女儿,真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掉

  • 鸦片本身价格高昂,为何清朝贫民人人都抽得起?实情令人愤怒痛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从清朝到民国鸦片为何如此猖獗,清朝走私鸦片主要国家,清朝火烧鸦片全集

    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四月二十二日,钦差大臣林则徐主持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大批鸦片,史称“虎门销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禁毒活动,在国内外引发巨大轰动,甚至成为诸多国家的禁毒范例。然而在此之后,罂粟之花仍以惊人速度侵占了中华大地,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被铲除。为何中国近代史上鸦片屡禁不止、

  • 北洋军阀的人情味:兵戎相见却手下留情,不是因为利益而是礼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揭秘北洋军阀,对北洋军阀的积极评价,北洋军阀之间的规矩

    在北洋历史上,庙堂之上的掌门人,走马灯般变幻,但是血流漂橹的惨烈却很少见。相比于历史上改朝换代之时必将斩草除根,庙堂之上不相信眼泪,只信奉利益至上的原则,当时的北洋军阀,血液里依然流淌着浓淡不一的礼义敬畏,以及游离若馨的人间烟火气,也就是人情味。民国九年的直皖战争,皖系军阀一败涂地,段祺瑞避走津门,

  • 北洋军阀的杀手锏:开战前通电揭丑,只为在道义上占尽先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北洋军阀斗争激烈,揭秘北洋军阀,北洋军阀历史事件导图

    在北洋历史上,小军阀之间的摩擦好比是过家家,像川系军阀之间的混战,二十年的时间里不少于400次,以至于老百姓还会当作看戏一样前来“观战”,噼里啪啦一顿招呼,至于为何而开战则不明所以,也就是“师出无名”。大军阀的之间的对决,可不是这般简单粗暴,毕竟每个军阀集团都有自己的扛纛人,也要给手底下一群“草头王

  • 宁古塔有多可怕,为何有些清朝官员一听流放到那里,都怕得要死?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宁古塔的真实历史,清代边境宁古塔,清朝人眼中宁古塔

    相信随着各种清宫剧的热播,大家也逐渐有所了解。其实宁古塔并不是一个塔,它代表的只是一个地名,位于黑龙江省的宁安市,它的面积很广,分为新城和旧城。宁古塔地区算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并且管理着黑龙江流域一带所有的事物,由此可以想象宁古塔具有何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重要归重要,在清朝,却抹除不了它穷山恶水的

  • 清朝军服上的“兵”和“勇”,到底有何区别?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比如我们知道清兵的制服都是那一身:带着个尖尖的帽子,托这个长长的辫子,拿刀的拿刀,拿矛的拿矛,但是他们身上都还有一个字,你们注意到了吗?可能有的人会说是个“兵”字,有的人会说是个“勇”字,其实两个字都有,而且两个字代表了两种不同的身份。而我们的电视剧里面经常把这两个字用错。原来清朝的军制一开始是八旗

  • 六岁过继给允礼的圆明园阿哥,做了三件事,惹怒了乾隆抑郁而终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圆明园是乾隆送给哪位皇子的,乾隆皇帝和圆明园的关系,乾隆圆明园

    弘昼和乾隆年纪相仿,是个玲珑剔透的人儿,在《雍正王朝》中,相信很多人都对弘昼印象深刻,他自导自演了一出“活出丧”,明明活着,却让府里的人为自己办丧礼,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闹剧,但这个闹剧也是聪明人的游戏,他在向父亲雍正表明,自己无意于那个位置。在《雍正王朝》中,弘昼的聪明甚至在弘历之上,只不过他选择做

  • 清朝最捞钱的兵种:看似不起眼,但年入百万,禁止招募汉人!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清朝最好的兵种是什么,清朝特殊兵种有哪些,清朝汉人大将军

    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库兵顾名思义就是看守仓库的士兵。而我们今天所讲的库兵是清朝看守银库的士兵。所谓银库也就相当于国家的国库,里面所放的都是白花花和金灿灿的金银。因此看守银库的库兵公职,在当时的清朝是一个看似不起眼,但却是人人争抢的肥缺。而且清朝统治者规定禁止招募汉人为库兵,因为他们害怕汉人聚众占据银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