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青年风流不羁,中年不伦晚年扒灰,有关欧阳修的这些传闻是真的吗

青年风流不羁,中年不伦晚年扒灰,有关欧阳修的这些传闻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746 更新时间:2024/1/17 11:04:26

风流的青年

欧阳修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除了《醉翁亭记》之外,其实还写过很多诗文,据骆驼不完全查证,这个数字应该在1300篇之上。而在这些诗词中,有几首非常有意思,咱们先来说第一首《临江仙》:

这首诗骆驼就不从文采上给大家细分析了,光看最后一句的字面的意思:“床上放着俩枕头,枕头旁有放着她头上遗落的发钗”,我们就不难知道,这是欧阳修写的首诗比较香艳。不过和这首诗背后的故事比起来,这首诗就要“黯然失色了”。

据《钱氏私志》记载(该书是欧阳修曾经的上司钱惟演后人所作),欧阳修在钱惟演手下工作时,曾因为和一个妓女私下交流,而在宴会上迟到。然后等他俩姗姗来迟以后,有人就问他俩忙什么去了。头发还没整理好的妓女就说,是自己的发簪掉了,然后一直在找。而欧阳修则说,自己是在思考新词,好让这个妓女来唱。

参与聚会的人都是花中老手,自然知道他俩人言语不实,于是就对欧阳修说“你刚才不是一直在想诗吗,现在给大家说来听听吧”,欧阳修也有急智,直接就把上面的这首诗给整了出来。除此之外,在《钱氏私志》中,钱氏后人还曾记载,欧阳修因为和钱惟演争风吃醋,还曾公然诋毁吴越。(钱家是吴越王之后)

从这些记载,以及欧阳修当时的一些香艳词作上看,欧阳修年轻时,应该却有“洛阳花下客”之嫌,不过以古代文人的一些习惯来看,其实这也不算什么大事。真正要命的还是接下来的两个“锅”。

不伦和扒灰

在说下面两者时间之前,先给大家上一手欧阳修的诗作:

这首诗虽然写得含蓄,但是即使不是老司机,也能从这首诗中看出一些端倪。(诗词本身骆驼就不分析了,容易被和谐)看完这首诗,我们再来说下这首诗歌背后的一些事。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有人向宋仁宗检举,说欧阳修和自己的外甥女有不伦之事,而且还是在她外甥女年龄不大时,而且还把上面这首诗拿出来作证据,名声扫地的欧阳修随后被贬,(《醉翁亭记》就是这次被贬所做)不过这件事在正史中并没有明确记载。

不过骆驼认为这件事应该不是真的,因为欧阳修被贬恰好是发生在“庆历新政”被停下之后,而当初推动“庆历新政”的范仲淹,欧阳修、滕子京等人先后被贬(有关欧阳修和滕子京的事,可参看骆驼前两天的文章,有详细论述,滕子京被人诬陷“贪污”差点遗臭万年)。

如果欧阳修和他外甥女的事是真的,在这种节骨眼上,他一定会被政敌摁在地上摩擦,而不是可以轻松地写出“醉翁亭记”。除了这件事之外,欧阳修在伦理上还有一“劫”,老规矩,我们还是先看一首诗:

有关这首《醉蓬莱》,骆驼也是不敢给大家翻译其中的内容,大家能来看骆驼文章的,相信已经有了一些生活经验,仔细读两遍,或者上网查下也行。这首诗虽然写得香艳,但是如果单独拎出来,也只能说欧阳文采风流,但是,这首诗当时只是作为证据,它还另有详细案情:

治平四年(公元1067年),已经到了花甲之年的欧阳修,此时正在辅佐他的第三位老板宋神宗赵顼。有一天欧阳修突然得知,自己因为和儿媳不清不白(扒灰),所以被人告到了皇帝那里,而上面那首诗就是证据。欧阳修当时立刻就不干了,立刻叫皇帝清查,并表示,如果真的查有此时,自己随神宗发落。

宋神宗当时也刚继位,而欧阳修又是元老勋臣,所以就亲自下令彻查。结果一查出来,却惊呆了很多人的眼睛。原来造欧阳修的不是别人,正是欧阳修的小舅子薛宗孺。薛宗孺因为自己做官不正被人清查,所以曾找欧阳修说清,希望能“从轻发落”,但是欧阳修却一身正气地给拒绝了。

薛宗孺恼怒之下,就开始想办法编排自己的姐夫,他还特地把这个谣言说给了欧阳修的政敌,而欧阳修的这个政敌又在“无意”中,把这事给散播的人尽皆知。于是和欧阳修不和的御史中丞彭思永(御史允许风闻奏事),以及欧阳修曾经举荐过的蒋之奇,就开始炮制攻讦欧阳修的黑材料。等到了宋神宗理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不光还了欧阳修清白,还把彭思永和蒋之奇给贬出了中央。

那么这些人和欧阳修有什么大仇,非要诬陷欧阳修呢?史书中没有细写,但是骆驼却发现了一个端倪。欧阳修曾反对王安石变法,而蒋之奇后来不光被调回中央,还成了王安石的改革的马前卒,所以骆驼认为欧阳修这所以被诬陷,很有可能和王安石变法有一定关系。有人可能会说骆驼牵强附会,但骆驼想说,您可以去看下这篇文章之前的两篇文章,尤其是滕子京的那篇,您就能理解骆驼这样猜测的原因了。

小结

有关欧阳修的绯闻,骆驼今天就说到这里,想必大家看完上面的文章都已经清楚,欧阳修写艳诗是有的,年青时风流是可以理解的,但对于他在伦理上却是清白的。

这是骆驼的第719篇原创文章。

更多文章

  • 《水浒传》中的武大郎真的有后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水浒传武大郎之死,武大郎后人,施耐庵后人去武大郎墓

    前些年阳谷县令武植的后人曾在网上公开表示他们就是小说中武大郎的后代,并且要求作者施耐庵的后人向他们道歉。甚至有一些不太懂历史的专家也就认为历史上的武大郎和武植本身就是一个人。严格的来说,武大郎和武植是两个人,两者根本没有任何的联系。尽管武植的后人表示他的祖先就是小说中的武大郎,但是二者确实不是一个人

  • 明朝的名人那么多,为什么金庸先生,只给袁崇焕写了一篇人物评传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还有袁崇焕吗,明朝怎么评价袁崇焕的,明朝的第一将军袁崇焕

    第一个消息,是曾扬言六万人就可以把女真铁骑干趴下的王化贞,被女真人痛打一番之后,赶出了辽西。第二个消息,是刚来兵部不久的一个小主事,突然人间蒸发了。女真自努尔哈赤十三副铠甲起兵,到“满万不可敌”的女真军队占据辽西,前面其实已经经历过了两次打仗。公元1619年,距努尔哈赤正式和大明叫板已经过去了两年,

  • 封禅这么酷的事儿,为啥宋代以后没人干了?有一个帝王刷新了下限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宋代以后为什么不封禅,封禅次数最多的帝王,封禅的帝王列表

    封禅的帝王那么历代封禅的帝王都有哪些呢?历史上封禅的帝王总共有六位:第一位是统一六国、混一华夏的秦始皇,这位千古一帝,当之无愧;第二位是征伐漠北、击溃百年匈奴之患的汉武大帝,以汉军克游骑,打出了中原王朝千年的底气,封禅实至名归;第三位是中兴汉室的位面之子汉光武帝,这位要不去封个禅,跟上天交代一下,实

  • 鲁智深坐化后,宋江对武松说了四字,兄弟情义就此全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鲁智深谈宋江武松,宋江鲁智深和武松关系怎么样,宋江武松鲁智深有哪些共同点

    宋江对武松说了四字,兄弟情义就此全无 梁山好汉们因为义气而聚集在一起,许多好汉都是出身草莽,他们只知道为民除害,打劫贪官,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根本没有想过未来,比如鲁智深、武松等人,他们不在乎什么功名利禄,只潇洒过完一生就好。 而宋江明显不是这种人,他一直怀有报效国家的热血,得不到施展。因此这两类人

  • 《水浒传》的背后,为何打宋江需要1000人,而打方腊则要150000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宋江征讨方腊108好汉只剩多少人,宋江带着多少兵打方腊,水浒传中谁打过宋江

    不过在真实的历史中,宋江并没有方腊那么“有名”,因为根据记载,宋江的队伍,被宋军仅用了1000余人就给摆平了,而大宋朝廷为了征讨方腊,却足足派去了15万人,那么他们俩的差距,为何会这么大呢?我们先来看有关宋江的记载。有关宋江的宋代史料非常稀少,而且也没有太多的连贯性,不过零零碎碎的资料,隐约的能拼接

  • 西夏党项人现在是哪个民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西夏党项后人今何在,西夏党项民族图片,西夏消失的党项

    当年西夏国土面积最大的时候曾覆盖了现在的宁夏,甘肃,内蒙,蒙古,青海,西藏等地,常年与北宋发生战争。尽管西夏的国土和北宋不在一个量级,但两者打仗一般平分秋色。最后双方为了保持了和平状态,西夏向北宋称臣,但是宋朝要每年给西夏钱来维持和平。不过自从西夏被蒙古所灭之后,党向族在历史上就像消失了一般,有传言

  • 宋朝最华丽的一次科举考试,主考官为欧阳修,批量选出了一堆牛人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宋朝第一牛人,宋朝名人录欧阳修,欧阳修当主考官

    而在这一千余年的科举考试当中,有一榜科举考试的结果,非常华丽,其选出的人才质量之高,数量之众,可谓空前绝后,令人叹为观止。这就是宋代时期,仁宗嘉祐二年的那次科举考试,这场考试可谓是整个科举考试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作为以文治国的宋朝,在重文抑武的思想观念之下,宋代文风浓郁,经济繁

  • 朱棣得宁王兵马时,发誓与其平分天下,最后是如何对待宁王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朱棣和宁王,宁王为什么支持朱棣,朱棣对宁王的态度

    据《明史》记载,宁王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个儿子,手下有八万精兵,而且个个都骁勇善战,经常出塞作战,多次击退敌人,很受朱元璋的重用。但自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就开始了削藩的动作,想要减少这些藩王对他皇位的威胁,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叔叔朱棣早就有了反叛之心,他首次派的兵去镇压叛乱,竟然被朱

  • 他刚升总兵,便可独挡李自成大军,就差一点,明朝的历史就能改写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李自成当驿卒的情况,谁是李自成的克星,李自成总兵力有多大

    或许他再活得久一些,明朝也不会那么快在历史的舞台之中退出,一切的事情都会被推倒重写。自小出生在东北的周遇吉,早早便显现出了他与众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在武术上的天赋。他在射箭方面的水平极为高超,在进入了军队之后,每次的冲锋陷阵他都冲在最前面,或许正是因为这份勇气,他很快被上司所器重,后来的他也如愿登上了

  • 明朝有一采花大盗,凭一技能十年祸害千余少女,皇帝亲自下令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采花大盗是明宪宗时期出现的,名叫桑冲,桑冲是街面上的浪荡子,天天出入妓院等地,可是他觉得总是这样太费钱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听说大同府有一个名叫谷才的奇人,这个人精通于男扮女装,练了一手的好绣活,常常扮了女装以教授后宅夫人针线活的方法趁机行奸污之事,而且十多年都没有失手过,桑冲这下可是找到了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