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大国争霸战争

春秋大国争霸战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3562 更新时间:2024/2/7 9:26:21

春秋大国争霸战争

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历史进入春秋时代( 公元前 770至前 467年) 。这时,周王室力量一落千丈,已无力控制各诸侯国。但各诸侯国发展很不平衡,大小强弱各不相同。大国向外扩张企图控制小国,小国则纷纷寻求大国保护,结果,争战不休。

春秋初年,郑庄公依靠经济实力,采取远交近攻策略,征服宋、卫、陈、蔡,北破戎狄,称盛一时,并在襦葛之战中大败周军,射伤周桓王,使周王室威信扫地。这时,北方戎、狄,南方楚国正向中原推进,威胁各国安全。不久,郑庄公去世,内乱不止,霸业衰落。东方齐国继起,任用管仲改革,国力日盛。齐桓公先联合宋、陈、蔡,逼鲁与齐结盟,继又征服郑、宋二国,至周僖王三年(公元前 679年)终于结成以齐为霸主的宋、鲁、陈、卫、蔡、郑、邾(朱)等国联盟。接着,齐桓公又集中力量,北破戎狄,南迫楚与齐订盟。到了周襄王二年(公元前651年),于蔡丘 (今河南民权东北)再与周王室代表及诸侯订立盟约,使齐霸业达到顶峰。

在齐称霸中原的同时,西边的晋与秦两大诸侯国争战不已。晋国在假途灭虢之战中,控制了崤(淆)函要道,阻止了秦国东进。后来齐桓公去世,霸业衰落。宋襄公想乘机称霸,结果在泓水之战中被楚国打败。楚国乘势进军中原,遇到了强晋的对抗,城濮之战楚军被晋文公打败,确立了晋国在中原的霸主地位。但秦国与楚国的称霸野心并未中止。不久,晋文公去世,秦与晋多次交锋,互有胜负,但始终没有越过崤函要地。后来秦向西发展,称霸西戎。晋在与秦交战中大大损耗了国力,已无力阻挡楚国北上。为争夺郑、宋、陈、蔡等国,晋、楚两国进行了长期战争。在邶之战中楚国终于打败晋国,称霸中原。晋国不甘心失去霸权, 遂联合吴国对付楚国, 并不断扩展自己的势力,北灭赤狄,继败齐、秦,国势日盛,终在鄢陵之战中打败楚军,使晋国重获中原霸权。

以后晋、楚两国争斗更加激烈。楚国因要对付吴国的挑战,无暇与晋争霸,于周灵王二十六年(公元前 546年),在宋都召开了十三国弭(迷)兵盟会,晋、楚平分霸权。吴国在晋国的支持下,国力日盛,又在鸡父之战中夺取了楚国在淮水边的要地州来(今安徽风台),占据了有利地势。吴国阖闾(和旅)重用懂得兵法和谋略的伍子胥和孙武,在柏举之战中一举成功地攻入楚国国都郢 (影,今湖北江陵西北),从而奠定了霸业。当吴、楚交战的时候,因楚国采取联越制吴政策,越国不断攻击吴国后方。越王勾践重用善于运用谋略的范蠡(离)、文种为大臣,国力日强,成为与吴争霸的劲敌。吴、越争霸之初,越国国力尚弱,携李 (今浙江嘉兴、桐乡间)之战,越军侥幸取胜。接着,在夫椒(今太湖中西洞庭山,一说今浙江绍兴北) 遭到惨败。越王勾践假意臣服吴国,暗中积蓄力量,并鼓动吴王夫差北上与齐、晋争霸,以削弱吴国的力量。此后,越国乘机多次进攻吴国,经姑苏、笠泽、围吴之战,终于灭亡了吴国,称霸于江淮。

这时,已到了春秋时代的尾声,步入了战国时代。从春秋争霸战争的全过程来看,从最初的结盟称霸,发展到灭国夺地;车战逐渐为步战所代替,并出现了水战、海战;战区扩大,从两国接壤地区推进到敌国腹地;战争时间更长,已从一战决胜负,发展到长期反复较量;用兵更加灵活,注意分析敌情、捕捉战机等;对战争规律的认识更加深入,著名的《孙子兵法》问世,奠定了中国古代军事理论的基础,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var1]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规模歼敌的长平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周赧王四十六年,秦在阏与被赵国打败后,东进中原受挫。秦昭王采用范雎远交近攻之策,结好齐国,先攻韩、魏,逐次推进。秦先后攻取了韩地少曲(今河南济源东北)、高平(今济源南)、南阳(今河南王屋山南)、野山 (今河南沁阳) 等地,切断了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韩桓惠王大惧,急忙派人向秦国献上党求和。上党郡守

  • 汉武帝时期,因一场敬酒引发了两大外戚势力的覆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内戚外戚区别,汉武帝为什么杀了外戚,窦氏外戚

    灌夫的发迹源于平定七国之乱时的一次鲁莽军事行动,那时灌夫还是军中的一名下级军官。为了给阵亡的父亲报仇,灌夫带着手下十几个士卒硬闯敌阵,斩杀敌方数十人,最后只有灌夫一人活着回来,并且还身负重伤。稍好之后,灌夫认为自己已经摸清了敌营的路径,又主动要求重返前线。太尉周亚夫钦佩灌夫的勇义,将其树立为全军战

  • 长平之战后,赵国是怎么逃过一劫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62年,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战况最惨烈、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在长平举行。对阵的两边,一是秦国,一是赵国。两边都是战国七雄中实力最为雄厚的国家,史称“长平之战”。 这场继续近两年的战争,最终以秦国成功、赵国失败而告终。秦国主帅白起残暴地将40万赵国降卒尽数坑杀,只放了240个年纪小的降卒回去报信

  • 汉武帝年幼继位,为掌大权用一场辩论计诛表叔、除舅舅,高明至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141年,十六岁的汉武帝登基。对于这位皇帝,后人评价道 “功莫大于秦皇汉武”,能与秦始皇并肩,汉武帝自然有其卓然之处。在位五十四年期间,他开察举制,颁布推恩令,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攘夷拓土,可以说比肩秦皇的评价实至名归。 但是,就在他登基初期,事实上年幼的他亦是难以摆脱外戚的困扰。这一局面也

  • 负荆请罪将相言和,故事未曾结束,蔺相如和廉颇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用在廉颇身上可以说是非常恰当了。说到廉颇,大家应该都能联想到负荆请罪这个成语。毕竟作为小学课本上的文章,多少人也曾被二人所感动。可是大家都知道负荆请罪,也知道故事的发展,但有多少人知道蔺相如还有廉颇最后的结局呢?故事典故相传在战国时期,廉颇是著名的赵国猛将,战功赫赫很早就被

  • 汉成帝一个推汉朝下悬崖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汉成帝刘骜下一个皇帝,汉朝皇帝顺序表完整版,刘备算不算汉朝皇帝

    汉成帝继承皇位也有一定的坎坷之路,经历跟他爹差不多。汉元帝刘奭还只是太子的时候汉宣帝是准备将他废了,因为刘奭过于仁柔的缘故,元帝刘奭没被废的是因为他母亲许平君,许平君是汉宣帝刘询最爱的女人,看在自己最爱女人份上还是没忍心废了元帝刘奭。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汉元帝刘奭的儿子刘骜深受汉宣帝喜爱,当年也因

  • 韩复榘抗战时为什么要放弃山东,导致被处决的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眷恋故土是真,眷恋权力更真,离开了东北的张学良领着东北军到处流浪,无以为家,看到他的窘状,后来的阎锡山、宋哲元、韩复榘们才引以为鉴,下定了抵抗决心,组织了顽强抵抗。淞沪会战打响后,正是看到蒋介石的嫡系中央军几十万几十万的往战场上填,地方军阀们才摒弃前嫌,川军、桂军、晋军、东北军、才源源不断的走向战场

  • 汉初三杰,张良凭什么高列其中?刘邦称帝,张良至少8大功劳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史记?高祖本纪》) 有人说,韩信战必胜攻必取,萧何是刘邦后勤大总管,功劳苦

  • 证明你是三国迷的时候到了,看生平猜人物,你能猜中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湖北襄阳三国文化引游人,三国中的贺齐生平,三条信息猜三国人物

    所以在这里就给大家做一次游戏测验,我就在这里写出来十位名人的事迹,如果大家能够猜出来七个名字以上,那么我就承认你三国通的身份,而如果你全部猜对,你就非常棒了。但如果你要是没猜对呢,我希望你能够再回去好好的看一看小说哦。第一位,这个人腰大十围,长八尺有余,勇力绝人,容貌雄毅,曾经单手拉着牛尾巴奔跑了数

  • 一些老照片:面色苍白的宫女,李鸿章的侍妾,乡绅的女眷有颜有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李鸿章个人简介,李鸿章出殡视频全过程,李鸿章临终绝命诗的全文解释

    “神州在哪里?北固楼景色尽收眼底。千古兴衰又有几件?时间缓缓流逝。长江滔滔!”过去的岁月早已逝去,如今仅存的黑白相片也不过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法国艺术家达盖尔发明了一种新的方法来理解历史。世态炎凉,市井生活,在帝国崩溃的前夕,让人觉得无比的耻辱和沉重。人活了一百多年,不管是普通人,还是权势滔天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