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安史之乱后,唐朝是如何浑浑噩噩地渡过后期150年的?

安史之乱后,唐朝是如何浑浑噩噩地渡过后期150年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270 更新时间:2024/2/9 14:28:52

然而,“安史之乱”后,唐朝却一蹶不振。763年,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终于结束。不过,从763年到907年100多年时间内,唐朝几乎没有什么作为。这一段时间的唐朝名义上还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但是内部却是藩镇割据,战乱不断。那么唐朝到底是如何渡过最后的150年时间的呢?

755年,唐朝爆发了“安史之乱”,北方陷入了战乱。“安史之乱”的根源和唐朝的军事制度有关。唐朝前期,推行了府兵制,兵农合一,大约有三分之一驻扎于关中地区。但是在武则天时代,土地兼并不断加速,均田制走向了瓦解,府兵制难以维持。于是,开始推行了募兵制。

唐玄宗时期,募兵制成为了主流。这些军队主要驻扎于边疆地区,形成了10大军镇,其中北方边疆就有8个,主要是用于防御吐蕃、契丹和突厥。唐玄宗给了军镇节度使很多自主权,并允许他们自主招兵。军镇的设置有利于抵御外患,开疆拓土,保障内地的经济发展。然而,这又给军阀割据埋下了隐患。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就担任了河北三镇的节度使。

唐朝节度使分布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朝中央并没有多少军队可以调遣,于是选择让其他军镇来镇压叛乱。不仅如此,唐朝还在关东增加了更多军镇,希望能够充分调动地方的积极性来应对叛乱。最终,安史之乱被镇压了,但是唐朝的军镇却更多了,并且从边疆发展到了内地。

藩镇的增加,让唐朝陷入了长期的分裂之中。在政治上,这些藩镇割据一方,并且世袭,他们虽然没有称王称帝,但实际上就是一方诸侯。在军事上,藩镇经常相互开战,甚至和唐朝开战,唐朝似乎也成为了诸侯之一。在经济上,藩镇的赋税不上交中央,唐朝长期面临财政危机。安史之乱后的唐朝政局和东周没多大区别。

另外,唐朝的边患也更加严重。从唐高宗后期开始,吐蕃强盛、突厥复兴,唐朝的疆域就迅速萎缩。唐玄宗时期,凭借北方8大军镇来应对游牧民族南下,但却酝酿了更大的危机。安史之乱中,吐蕃乘机攻陷了河西走廊,唐朝和西域的联系中断了。此时的西域虽然有两大节度使坚守,但他们本身就是藩镇,难以听从号令。763年,安史之乱刚刚结束,吐蕃大军就攻陷了长安,唐朝只能请求回鹘支援。

安史之乱后,唐朝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安抚镇压有功的节度使,甚至包括安禄山的部下。因此,藩镇的权力得到了承认,并实现了进一步的扩张。尤其是河北三镇,他们以前都是安禄山的部下,现在摇身一变又成为了诸侯,朝廷不仅不能裁撤,还必须加官进爵,生怕再次造反。所以,唐肃宗唐代宗时期,唐朝的事情就是安抚藩镇。

780年,唐德宗继位,他的主要功绩就是解决唐朝的财政问题。他重用宰相杨炎进行赋税改革,推行了“两税法”,减少了赋税的种类,一年交纳两次的赋税。两税法实际上就是对土地兼并的默认,但是朝廷要按照土地、财产数量作为依据收税,实际上就是征收财产税。两税法推行后,地方兼并更加剧烈,但是国家财政收入得到了增加。财政危机解决后,唐德宗就想对藩镇下手,没想到却引发了兵变,唐朝差点灭亡。最终,唐德宗不得不对藩镇妥协,最终自己郁郁而终。

唐德宗

德宗之后的顺宗并没有多大的作为,只是弄了一个朋党之争的闹剧。805年,唐宪宗继位。他想继续唐德宗的事业,于是对藩镇开战。唐宪宗的确是后期难得的明君,他通过几次战争,击败了西川节度使、淮西节度使、淄青节度使,于是诸侯恐惧,纷纷宣布臣服,入朝觐见,唐朝名义上恢复了统一。但唐宪宗削藩不彻底,大多数藩镇依然存在。晚期,唐宪宗又昏庸,局势急转直下。

820年,唐宪宗去世,随后穆宗、敬宗两个短命的昏君,宦官开始弄权,朝廷政变不断,地方藩镇又迅速坐大,又和朝廷搞对抗。826年,唐文宗继位,他想改变唐朝衰落的局面,发动甘露之变,企图消灭宦官,但是遭到失败,最终在840年抑郁而终。

唐宪宗

唐朝发展到这时候,地方藩镇割据,中央宦官专权,可以说大势已去。不过,唐朝总要挣扎一下吧。840年,唐武宗继位,他倚重宰相李德裕,澄清吏治,发展经济,革除积弊,削弱宦官、藩镇。而这时候,唐朝的运气也不错,吐蕃和回鹘都在840年后崩溃了,唐朝失去了两大敌人。这一切使得唐朝有了中兴的迹象,史称“会昌中兴”。不过,这仅仅是夕阳落山前的最后一抹光辉把,李商隐写到“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黄巢起义

846年,唐武宗继位,宦官再次控制了朝政,后面的几个皇帝都是宦官操纵的傀儡而已。859年,唐朝农民起义爆发,唐朝走上了末路。879年,黄巢起义爆发,席卷了全国,直到884年才结束。黄巢起义是被各地军阀所平定后,在平定农民起义后,唐朝就名存实亡了,皇帝成为了朱温的傀儡,地方也开始陆续称王,五代十国开始形成。

欢迎关注公众号:北斗维斟。本人喜欢历史,文化,文学,诗词等,自从毕业以来一直在阅读,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多有创作。我创立了的“北斗维斟”,主要在于深度解读历史以及中国的传统文化,欢迎你来关注。

更多文章

  • 曹操果真说过“不可让天下人负我”吗?易中天:此事有三个版本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易中天的曹操读后感,易中天曹操有声书,曹操易中天小说电子书免费下载

    这句话的出处大家都知道,曹操因为董卓要杀他,被迫从京城里出逃,结果路过他的一个老朋友那里。老朋友叫吕伯奢。吕伯奢见到曹操后很高兴,就出门买酒买菜,最后发生了曹操杀死吕伯奢一家的惨案。这个事情有三种不同的版本,《易中天品三国》中把这三个版本都讲述了一下,并对这三个版本都进行了一定分析,让我们来听一听。

  • 汉唐有多强盛?此国两任国王放弃王位,跑到唐朝当皇帝的警卫员!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到底有多牛气?我们可以从当年苏武被扣匈奴,对匈奴王说的一番话中可以窥见一二。苏武出使匈奴,其部下参与匈奴内部谋反,由此苏武被牵连,当匈奴即将杀害苏武的那刻,苏武说出了这样的万丈豪言:“南越杀汉使者,被夷平成为汉代的九个郡;大宛王杀汉使者,他的头颅已被悬于汉宫之北阙;朝鲜杀汉使者,立刻遭到减顶之灾

  • 安禄山当了多久皇帝?想知道真相吗,我们一起往下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安禄山之乱简介,安禄山怎么当上皇帝的,安禄山下场

    当月,安禄山大军即趁着黄河结冰,渡过黄河,攻下灵昌(滑台附近),又下陈留(开封附近),定成皋,一举击溃唐将封常淸守洛阳的二十万大军(均为临时召集的市井平民),拿下了洛阳。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自称雄武皇帝。此时,安禄山大军的前锋已经打到潼关附近,和唐朝名将哥舒翰对垒,哥舒翰扼

  • 光天化日,司马懿之子干了件丑事,造最黑暗王朝,害中国万劫不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54年,司马懿之子司马师废掉魏帝曹芳,另立曹丕庶长孙曹髦为帝,当时他不过只有13岁。很明显,曹髦不过是司马氏控制朝政的工具而已。然而雄心勃勃的曹髦并不甘于沉沦,足智多谋的他静静地潜伏着。他在等待一个机会,将不可一世的司马氏兄弟踩在足下。机会很快就来了。公元255年,司马师亲自带兵23万,征讨淮

  • 曹操收编了几股野势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第一支,青州黄巾军。黄巾军是太平教首领张角领导的一支抗暴队伍,是汉末最大的农民起义军,起义遍及青、徐、幽、冀、荆等数个州郡,起义人数高达上百万,势力非常庞大,东汉政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扑灭。东汉政府也被黄巾起义搞得分崩离析、一蹶不振。作为征剿黄巾的主力,曹操收编百万青州黄巾,择选强壮之士三十万编为青

  • 此人名不见经传,写了首诗把李白、杜甫都批了,说得还挺有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赵翼其人,虽在历史长河中,与李杜相比,只能算是个名不见经传读书人。但在乾隆年间,他也算得上是个才子了。传说他3岁能识字,12岁的时候就一天能写上7篇文,被誉为神童。他还不仅通诗文,还通六艺,被破格入了军机处。在当时,人人都觉得他有状元之才,可惜最终只中了个探花。论其作品,其实并不多,最红的就是这首批

  • 安史之乱持续了8年,却使得唐朝后来的150年里不能消停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人形象自从公元618年李渊称帝,经历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一直到了唐玄宗时期,将近140年的时间里,唐朝一直都是国力强盛、文明发达的世界级强国。然而到了公元755年,由安禄山发动的叛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蔓延,前后持续了将近8年之久。安史之乱形势虽然安史之乱持续了8年,这之后唐朝又延续了将近150年

  • 曹操为什么喜欢二婚女人?除了征服欲,还有更重要的一点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曹操简介,曹操喜欢的已婚妇女多少岁,铜雀台曹操深情演讲

    曹操收何进的儿媳尹氏,纳张秀的婶婶邹氏,抢了关羽的梦中情人杜氏,据说赤壁之战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为了二乔,杜甫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就暗指了这一点。曹操刚打败袁绍,就马上派人去接袁绍儿媳甄氏,不料甄氏被儿子曹丕抢先一步接走,曹操懊恼得直跺脚!这都充分说明曹操贪色!曹操年轻时就放荡不羁,

  • 安史之乱时,弃与守之中的长安乱世群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安史之乱资料,主角穿越到安史之乱时期的小说,老梁讲安史之乱完整版

    每个人都回不到长安。”乱世出英雄也出叛将;乱世给人以雄心壮志,也会让人意志消沉;乱世中有旌旗蔽日,也不乏辙乱旗靡……然而在那些充满着慷慨与悲壮、得意与失意、守护与变节的多事之秋里,最精彩的还要数那乱世之群像。历史作家张明扬的新作《弃长安》所讲述的,正是安史之乱时期,李唐王朝溃败之时,“弃长安”过程中

  • 曹操最喜爱的大将,几乎没打过胜仗,却一直升官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不用,不用,我给你升官!”……从来没有一个大将,能让曹操如此操心,但是这个人是最早跟随自己起兵的,就算是没有功劳,苦劳也不小,所以曹操一直对他是千依百顺,甚至高过自己的老婆...夏侯惇,字元让,刘邦司机夏侯婴的后代。按说,司机是一门祖传的手艺,他应该发扬光大,但是,夏侯惇却有点“不务正业”,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