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秋往事6|杀弟囚母,奸雄郑庄公真的该被臭骂千年吗?

春秋往事6|杀弟囚母,奸雄郑庄公真的该被臭骂千年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503 更新时间:2024/2/15 10:49:17

他清楚地记得,当年就是周幽王废长立幼,才招致身死国灭,他不会犯同样的错误。

按说武姜对这段往事应该也有所耳闻,但可能是因为那时还小,对事情的严重性,感受并不深,所以也就并不在乎,做事就仅凭好恶。

正是由于父亲的维护,寤生顺利地接班了。史书记载:公元前743年,武公卒,庄公立。这时,离曲沃桓叔武装夺权,还有三年。

[var1]

如此母亲:亲手挑起兄弟之争

眼看自己讨厌的大儿子继承了王位,武姜心里就别提多膈应了。她不但不知收敛,反而变本加厉,想方设法地为共叔段谋求利益。

庄公刚登基,她就提了一个十分过分的要求,让庄公把虎牢关附近的制邑封给共叔段。

庄公是谨小慎微,但他可不傻不疯,虎牢关是什么地方?那可是郑国北部的重要军事关隘,咽喉之地,这样的地方怎么能分封出去呢?庄公自是不答应。

他告诉母亲说:“制邑这个地方太险要,当初是东虢公就是死在这里的,换个地方吧。”这里有个小背景,当初东虢公依仗地势险要,不修德政,被郑国给灭了。

郑庄公这句话也是在委婉地提醒母亲,把段封到制邑,怕他也学东虢公,有恃无恐、胡作非为。

“那就把京邑封给段吧”,武姜紧接着说道。好一招以退为进!让我严重怀疑,她本来的目标就是京邑。要知道,京邑可是郑国的发家之地,也是当时郑国最大的城邑。

京邑与新郑,就相当于曲沃与翼城。把这个地方封给段,那可就是妥妥的养虎为患。

大夫祭仲看不下去了,苦口婆心地劝庄公,为他剖析利弊。庄公却不急不慢,说出了一句让他又敬又怕的话:“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共叔段得到任命后,高高兴兴地上任去了。到了京邑没多久,他就命令郑国北部和西部的边邑归附自己,后来还派兵占领了鄢和廪延这两座城池,可谓嚣张至极。奇怪的是,郑庄公依然没有什么动作,武姜和段也就把这种隐忍,当成了软弱。

主政京邑期间,共叔段厉兵秣马,积极整顿军备,同时与新郑的母亲不断书信往来,以便随时了解都城情况。这时的晋国,曲沃桓叔已经开始武装夺权,第一战便杀了晋昭侯。

这件事,对于庄公和共叔段来说,肯定都有影响。庄公本来就不是天真的人,有曲沃桓叔这样的例子在眼前,他如何能毫无动作地放任弟弟在京邑胡作非为?

从京邑到新郑,他早已布好了眼线,共叔段和武姜的每一封信件,他都了如指掌。

现在,他是不怕弟弟谋反,就怕弟弟不谋反。

反观共叔段,桓叔夺权时他才到京邑5年,根基还不稳,而且桓叔最终是被打回了曲沃。所以,他还要再等,等一个合适的时机。这一等,就又是17年。

[var1]

兵戎相见:该来的总会来的

公元前722年,蛰伏京邑22年的共叔段,终于决定起兵谋反。他一边派儿子公孙滑去卫国拉外援;一边联系母亲武姜,和她约好内部接应,只待兵临城下便打开城门,可惜,这种情况根本不会发生。

通过间谍,郑庄公清楚地知道了共叔段将要袭击新郑的消息,甚至清楚对知道他到达新郑的时间。他在心里告诉自己:苦等了22年,现在是时候出击了。

与曲沃的固若金汤相比,京邑简直不堪一击,郑庄公的军队一到,当地的百姓就立即倒戈,真不知道共叔段这22年都干了什么。

眼看形势不对,共叔段立马带着亲信到到了鄢城,庄公的兵马马上追到鄢城,并再次打败共叔段,共叔段再次出逃,这次他逃回了自己最初的封地——共城。

史书上的记载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有的认为庄公杀了段,有的认为没杀,段只是流亡他国了。

不过都不重要了,一个失势公子,对郑庄公已经没有威胁了。倒是他的儿子公孙滑,因为去卫国借兵躲过一劫,但也由此给郑国带来了一系列国际纠纷,这些我们留待后讲。眼巴前,郑庄公还有一件大事要做,就是缓和与母亲的关系。

[var1]

掘地见母:是真情实感,还是政治表演?

几十年的委曲求全,都没换来母亲的亲和,反而还帮着弟弟篡逆谋权,郑庄公心里的恼怒愤恨再也压抑不住。

打败弟弟段后,他把母亲安置到颖城,并发誓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意思是,只要活着,就不相见。这誓发的是真狠,可见庄公心里的恨有多深。

但发誓一时爽,发完心里慌。不知是因为对母亲尚有情意,还是怕背上不孝的罪名,总之庄公现在后悔了。但碍于面子,他也不好直接去接回武姜。

这时,颖地一个被成为颖考叔的给庄公出了个注意,“掘地及泉,隧而相见”。高,实在是高!谁能想到从“黄泉”这一词的字面意思去解读?黄泉,就是黄土下的泉水,没毛病。

对于庄公的想法,大家心知肚明,所以也非常配合地表演。庄公母子就是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中重归于好,两人还都情绪高昂地赋了诗。

庄公:“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武姜:“大隧之外,其乐也泄。”高兴,大家都高兴。

最高兴的还应是颍考叔,从此后随侍庄公左右,成了一员大将,并在后来攻打许国的战争中,率先登城。然后,被自己人公孙子都一个冷箭射死。一颗将星,正在升起却被射落。公孙子都,下手真黑啊。

[var1]

最后的话

因为有“杀弟囚母”的道德污点,过去人们读《左传》,习惯性地批判的矛头指向郑庄公,说他“老奸巨猾”、“姑息养奸”,必欲置其弟于死地而后快,但这样的评判公平吗?难道大家都没有看到共叔段和武姜的篡逆之心吗?

别指望说通过教导就能让一个心怀篡逆的人明事理、知孝悌,这太天真。篡逆的想法就像毒蛇,一旦它钻入人心,便再难根除。

再说武姜,她真的就没有责任吗?平民小户,做母亲的如此偏心,兄弟姐妹之间尚会大起纷争,更何况公侯之家?

郑庄公是手黑了点,但仁慈解决不了这种问题。若是共叔段获胜,他会饶了自己的亲哥哥一族吗?恐怕不见得。

列国纷争之下,郑庄公干脆利落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避免了更大的内乱。若没有这样的心志、手腕,被宋、卫、陈、蔡和周王室包围的郑国,恐怕马上就要被分割蚕食。

所以客观来说,郑庄公,是一个曹操式的奸雄。从他后续的表现来看,这样的评价,也确确实实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关于郑伯克段,您有什么想说的?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探讨。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利用反间计击败李牧的王翦,战斗力和情商成正比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王翦这个人啊,不仅打仗了得,能言会道,甚至是懂得分寸,很多名将就是居功自伟,而被皇帝有所忌惮,最后落得很悲惨的下场,王翦大概是很明白这些,所以每次打完胜仗,没有过于得意忘形,甚至一直在跟秦始皇请辞,说自己身体不适,已经不适合打仗了,打算退休。这样的方法对于皇帝来说,那是最好的讨好方式,因为这样秦

  • 战国古人多厉害?看了这5件逆天文物,不要说古人穿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攫蛇铜鹰这件文物是国家一级文物,但很少人知道其存在。这是1933年出土于安徽寿县朱家集楚王墓,现藏于安徽博物馆的战国文物。一只双翅伸展疾飞的鹰,双爪紧紧攫住一条单头双身蛇,蛇在鹰爪之下奋力挣扎。看起来非常的形象生动,时间虽过去2400多年,但古人的智慧仍留在华夏大地。[var1][var1]彩绘木雕

  • 杜杰“印说邯郸”专栏《甘丹子:赵国历史的一袭背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杜 杰[var1]杜杰,邯郸学院客座教授,邯郸市作协理事,终南印社社员,赵都印社副秘书长。篆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展赛,被多家媒体刊用。潜心古玺印、铜镜和赵文化研究,文章发表于《印学研究》《社会科学论坛》《邯郸学院学报》《艺术中国》《书法报》《先秦史学会第十届年会暨荀子与赵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文集》《新时

  • 海昏侯刘贺墓出土孔子衣镜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一、 器物简介衣镜在海昏侯墓中的位置位于主槨室的西室。主槨室分为东西两室,东室放置棺柩、床榻及大量的青铜鼎、壶等礼器;西室被用隔板和主槨室的其它部分分隔开来,在西室中主要放置了床榻、漆器如耳杯、漆案、漆盘等,在西室中部还出土了二百余枚金饼、马蹄金等。这面衣镜位于主槨室西室中部靠近西壁的位置(图一),

  • 吴王故意刁难孙子,让他操练180名美女,出一成语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成语故事大全弹冠相庆,关于吴王夫差的四字成语,胡服骑射经典成语典故

    孙武,字长卿,春秋末年齐国乐安人,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被人们尊称为兵圣、孙子。其所著《孙子兵法》为后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誉为“兵学圣典”,即使是传到了现代,也让许多人对其爱不释手。[var1]《史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则典故,说的是孙武曾带着他所著作的《孙子兵法》去面见吴王,吴王看后虽然是赞不

  • 魏晋南北朝历史梳理 十六国北朝皇帝权威正统性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夹在秦汉第一帝国和唐宋第二帝国中间存在的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各国在汉末王朝正统性愈发模糊的背景下,以大片试验田的方式,在重塑正统性的实践方面做出的集中探索,它包括新的战略愿景、组织体系设计,重新梳理的企业文化,重新设计的上至皇帝,下至行政官员的胜任力模型和选拔制度等等。[var1]介于秦汉、隋唐之间的

  • 秦始皇的父亲公子异人,如果没有吕不韦能成为秦王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var1]公子异人虽然是太子安国君的儿子,可是他的身份很是尴尬。安国君光儿子就有二十多个,而且公子异人母子都不受安国君的喜欢。所以在很小的时候就把他送到赵国当人质。基本上是没有希望继承秦王的位置的。可是这时候大商人吕不韦认为他“奇货可居”故意和他结交,又是送钱,又是送女人,在他的一番运作下,让他成

  • 宋国故城考古发现唐代墓葬 正在揭示商丘古城“城摞城”奇观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正在揭示商丘古城“城摞城”奇观[var1] 发掘现场 记者 白鹏 摄3月20日下午,记者在商丘宋国故城考古发掘现场采访了解到,宋国故城南城墙北坡处已考古发现6座唐代墓葬。宋国故城南城墙北坡之上为睢阳城西城墙。宋国故城考古正在揭示商丘古城“城摞城”奇观。商丘日报,赞46[var1]“这段时间一直在发

  • 登陆海南韩先楚看全是副职,政工干部比指挥干部还多,怒道我先上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解放战争初期,韩先楚担任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员,第三纵队副司令等职务,但是由于军事才能出色,很快升任第三纵队司令。解放战争期间,韩先楚率领的东北野战军第三纵队被国民党军称之为是旋风部队,这支部队一路从东北的白山黑水打到海南岛,为全国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其中解放海南岛的战役,至今还对中

  • 此战结束后,悍将韩先楚特意表扬一名部下:关键时刻就得这么打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韩先楚将军故居简介,战将韩先楚电视剧简介,金一南评价韩先楚全集

    蒋军一级上将、东北行辕主任陈诚急调新一军、新六军等部兼程驰援新五军至此,敌我双方精锐尽出,一场殊死大战在所难免。东北联军三纵七师进奉命至文家台村,围住了新五军军部、直属队和一九五师残部。“东总”首长电令三纵司令员韩先楚,要他等待二纵和炮纵到达,共同发起进攻。[var1]但韩先楚考虑,新五军军长陈林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