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山西挖出两把铜戈,铭文填充历史空白:难怪秦王必须逼迫白起自杀

山西挖出两把铜戈,铭文填充历史空白:难怪秦王必须逼迫白起自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3641 更新时间:2024/1/31 19:22:33

[var1]

白起为何会自杀?就让我们结合史料和出土文物,来谈一谈吧。

首先,让我们来谈一谈长平之战的起因。公元前262年,秦军大举进攻韩国的野,将其国都与位于今天山西长治的上党郡分割开来。面对秦军咄咄逼人的攻势,韩国施展毒计,祸水东引,将孤立无援的上党郡“送”给了赵国。由此,秦赵两国的百万大军在上党进行了激烈的对垒,打了长达3年的拉锯战。

[var1]

战后,赵军大败亏输,而上党郡自然也成了秦国的囊中之物。然而,秦国对上党的统治并没有持续多久。在山西上党地区,曾挖掘出两把韩国造的青铜戈,分别为名叫“十七年彘令戈”、“二十二年屯留令戈”。

战国时,各国对兵器都有严格的质检程序,兵器铸造完成后,必须在上面铸有日期、地点和监工、工匠的姓名,因此这两把铜戈可以解释很多历史问题。

从“十七年彘令戈”来看,应当铸造于彘地,位于上党郡的境内,时间不早于桓惠王九年(前262年,也就是说桓惠王十七年(前256年)的时候彘仍为韩地。

从“二十二年屯留令戈”来看,此戈铸于屯留,同样在上党郡境内,铸造时间应该是在桓惠王二十二年(前255年),也就是说当时的屯留也在韩国境内。

[var1]

由此,我们可以推论。长平之战后,秦国并没有成功保住上党郡,而是被韩国重新夺回了。学者吴良宝结合史料推论,至少从桓惠王十七年(前256年)到公元前247年,韩国仍保有其上党郡的大部分土地,而长平之战结束时间为公元前260年。

根据《史记·秦本纪》、《韩世家》,上党郡在降秦之后,确实一度为韩国收复。长平之战后,秦军休整一年后,大举进攻赵国首都邯郸。谁知魏公子无忌窃符救赵,与楚军一起大破秦军于邯郸城下。其后,赵、楚、魏三国两军临时组成合纵,攻取了秦国不少土地。而从这些青铜戈来看,韩国应当也参与了这次合纵,而上党郡也重新为韩国所得,时间应为公元前257年。

[var1]

对照文物,司马迁的记载是非常可信的。同时也可以说,秦军虽然在长平之战中大破赵军,但是本身也遭遇了相当大的损失。首先,长平之战中,秦军同样遭受了巨大的伤亡,损失过半;其次,秦军不仅没有攻取邯郸,反而还吃了一场大败仗,被俘2万多人,而通过浴血奋战打下来的上党,又重新为韩国所夺。

从长期来看,秦国打垮了最强横的敌人——赵国,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但从短期来看,秦国是仅次于赵国的失败者,不仅损兵折将,反而损失了不少土地。而此前被秦国揍得屁滚尿流的魏国和楚国,都出现了“复强”的状态。

[var1]

然而,长平之战的最大赢家,既不是秦国,也不是魏国,更不是楚国,而是使用祸水东引之计的韩国。他们引导秦赵两国交战,成功削弱了两个强邻,同时还不费吹灰之力收复了上党。从国力上来说,韩国为七雄之末;但从耍弄阴谋诡计来说,韩国或许居于列国之冠。

只不过到了公元前247年,秦军卷土重来,重新攻陷了上党郡。由此可见,历史的车轮是难以阻挡的。

[var1]

之后,让我们回头看看白起之死。秦国在长平之战后遭受巨大损失,实际与白起的消极是脱不开关系的。长平之战后,秦王和白起在是否继续进攻邯郸方面产生了矛盾。从此,白起借口有病,不再担任秦军统帅。没有白起的统领,往日攻无不克的秦军连战连败,差点被六国攻入函谷关。

秦昭襄王没有上帝视角,并不知道其后代秦王嬴政能统一六国。而以他的视角来看,秦国因白起的“装病”行为已经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同时,秦王以及宠臣范雎对于秦军的失败不无责任,为了推卸这个责任,必然会迁怒于白起。由此,白起的死就已经成了定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襄公的“仁义”:不被人们所接受,究竟是作秀还是高风亮节?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襄公七年是什么年号,襄公提马灯,宋襄公的蠢猪式仁义

    对于儒家学说和思想中崇尚和宣扬的"仁义",人们虽然都有各自的理解,但基本上都有相同的认可和倾向,而提到宋襄公的"仁义",甚至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是"虚伪",因为在他高风亮节的仁义的背后,掩藏的是一个充满野心的、虚伪狂妄的灵魂。而这些也是大多数人基于宋襄公的言行不一进行的一种"充满恶意"的推测,因为宋襄公

  • 此人因一次战斗被连升四级,名将韩先楚称赞:打仗很有头脑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韩先楚将军故居简介,战将韩先楚电视剧简介,上将韩先楚精彩抢人片段

    这支部队势如破竹,控制了沈吉路梅河口到清源段一百多华里的铁路线,歼敌共约二个团。敌军为挽回颓势,迅速调集了六个团的兵力,在廖耀湘指挥下发起大举反击。5月16日下午,三纵十师二十八团将士在占领大华山侧翼阵地后,奉命在二道河子村一线阻击敌人。战斗打响后不久,二十八团二营四连二班长薛德国第一次与坦克有了近

  • 大明第一恶奶娘:残害后宫,毒杀妃嫔,还想学吕不韦“偷天换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奶娘给王爷当药引,古代的奶娘如何喂养皇子,明朝奶娘

    保姆是一份不太讨喜的职业,不仅需要洗衣做饭,还可能需要照顾老人或者孩子,报酬不一定高,但十分辛苦。然而在明朝,却有一位顶级保姆,她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倾朝野一呼百应的地步,这位就是鼎鼎大名的客氏。客氏18岁入宫,成为朱由校乳母,随即得到朱由校信任,朱由校即位后,客氏逐步成为后宫主宰,接着,客氏

  • 孔子的爸爸不姓孔,其实孔子也不姓孔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孔子不姓孔为什么他的后代姓孔,衢州孔与曲阜孔哪个正宗,为什么孔子不和他父亲一个姓

    [var1]孔子先秦时人的姓名不同于秦汉以后人的姓名,它可以分为姓、氏、名、字四个部分。姓是大的血缘族群的共名,氏是从姓中分化出来的小的血缘族群的共名。周族的姓是姬,周王族与它所分封的五十多个诸侯国的公族成员及其后裔都是姬姓。姬姓征服商朝的主要盟友是姜姓部族,它被分封为吕、申、齐等国。这些国家的公族

  • 嬴政为何仅10年就实现问鼎中原、统一六国战略?SWOT分析窥豹一斑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259年,秦嬴政出生,作为赵国人质(秦庄襄王曾在赵国当人质)的儿子,每天在担惊受怕中度过。公元前247年,秦庄襄王驾崩,年仅13岁的秦嬴政被立为秦王,小时候的种种经历让他暗下决心:一定要统一中原,一雪前耻。公元前238年,秦王政击败嫪毐,罢免吕不韦,开始亲政,此后联合尉缭、李斯二人一同制定了问

  • 堂堂楚国为何没有人才?“多淫刑”和仕途天花板,不能令人尽其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var1]然而,也有例外。春秋时期就有这样一个国家。早期的分封制改革,使国家得以迅速发展;但春秋中期以后,虽然仍很强大,但人才大量外流,使其在春秋中后期步步向前。走向衰落。这个国家就是创造了“楚彩金用”成语的楚国。春秋中期以后,楚国被认为是东周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从逻辑上讲,应该是外来人才的流入,而

  • 城濮之战事出何因?晋国胜楚国的原因有哪些?这次战争有何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事实同这种估计相反。城濮大战的结果是原来居于劣势地位的晋国胜利了。晋国为什么能够打败楚国呢?原因有以下几点:其一,以晋文公为首的晋国统治集团,有发愤图强、创立霸业的决心。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在政治、军事方面作了许多准备。在政治上,晋文公能够注意收揽人心。例如,对内,他不是专以严刑峻法来维护统

  • 嬴政的弟弟成蟜,为何叛逃赵国?竟与嬴政祖母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嬴政与成蟜的关系,嬴政嬴成蟜cp小说,嬴政和成蟜谁威望高

    [var1]那么她和韩霓成蛟则成了韩国一系,为了能为韩系博取最大的利益,全力的想要扶持成蛟上位,甚至不惜动用韩国娘家的势力,为成蛟登基造势,秦国韩系一脉的力量扩张,势必影响到了楚系,楚系为了保证他们的利益,在异人在位时他们和韩系一样,都是支持异人的,到了嬴政这里还继续支持嬴政,于是韩系赵系开始势不两

  • 孔子画像中的门牙格外突出,画师为何不给圣人开“美颜”?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直到现在我们的一些学校、乃至庙宇中都会供奉着孔子的画像,以示尊敬之意。但是,如果你够留心的话就会发现,孔子的这些画像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孔子总是露着两颗大门牙的![var1]孔子他这突出的两颗大门牙中间的牙缝还非常的大,照现在的审美观看起来非常的滑稽,甚至和他的圣人形象有着一股子反差萌!那么,古代

  • 春秋著名矮子,干掉三个“猛汉”为齐国“续命”,你定知道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逐鹿,各位英雄豪杰轮番登场,演绎过许多流传至今经典的故事;在“春秋五霸”之中,当属齐国最为强大,但在公元前643年,齐国国君齐桓公死后,齐国的霸业就此宣告终结;不过此时距离齐姜政权灭亡,还尚有260多年的时间,在这期间有一个矮子能人,使得齐国“回光返照”;这位矮子大家也定是知道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