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东汉末年,曹操能北征乌桓,为什么西晋统一以后,反倒五胡乱华?

东汉末年,曹操能北征乌桓,为什么西晋统一以后,反倒五胡乱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88 更新时间:2024/3/6 21:14:43

五胡乱华时期是指西晋后期八王之乱后,中原地区汉族实力锐减。五个胡人部族:匈奴,羯族、羌族、氐族、鲜卑,进入中原汉地,大肆烧杀掳掠,无恶不作,使中原地区十室九空。五胡乱华是汉民族历史上的一大浩劫。那么,为什么会发生五胡乱华的事情呢?

五胡乱华地图

第一,晋朝得国不正,不得人心,国力衰弱。众所周知,西晋是司马懿孙子司马炎篡夺魏国所创立。本身得国并不正的西晋王朝,对各地区统治力就较为薄弱。面对各地方的世家大族、豪族,晋朝妥协实行的九品中正制,体制僵化,统治阶级也就是所谓的上品士族,醉生梦死。优秀的寒门士子,无法出头,大大削弱了人才得涌现和朝廷的人才流动。国家统治力越来越弱。

司马炎

第二,智力不正常的晋惠帝继位和皇后贾南风的专权。晋惠帝从小智力就不正常,被推上皇位后,曾经有一次,面对地方官员报给他,有地区老百姓遭受天灾没有饭吃,他居然回复:“何不食肉糜”。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老百姓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简直滑天下之大稽。成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的晋惠帝,完全不知民间疾苦,根本无法胜任皇帝的职位,更无法控制朝廷。

晋惠帝

而此时的皇后贾南风。在朝廷大肆安插亲信,排除异己,将朝廷弄得乌烟瘴气。贾南风没有武则天的政治才华,却有着堪比武则天的野心。她除了将朝廷上下弄得一团糟、满足自己私欲外,对国家没有任何贡献。

贾南风

经过晋惠帝和皇后贾南风的多番折腾,晋室朝廷进一步衰落。

第三,八王之乱使中原地区元气大失。分封各地的司马家族的诸侯王,随着中央朝廷控制力的衰落,野心骤起。他们不顾国家安危,互相攻击,引发混战,参与混战的诸侯藩王,不仅仅八个,但八个诸侯王为主要参与者,故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导致中原地区人民流离失所,经济遭受了极大的破坏。精锐的部队也被消耗一空。

骑兵战争

第四,晋室对少数民族政策的失误。面对内附的游牧民族和他们畏威而不怀德的本性。时而极端歧视,时而纵容,政策不定,使游牧民族离心离德。在没有同化游牧民族的前提下,迁游牧民族内附,造成内乱的隐患。

经过晋室朝廷的各种作死和折腾,中原地区空前空虚,给五胡部落南下造就了天赐良机。也给汉民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浩劫。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皇室以五行命名,其所用金属偏旁文字有些在明朝前已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的儿子一共有26人,在他兴致所到时,他给自己这26个儿子中已经有了子孙后代的人敲定下了一系列的辈分。朱元璋几乎为自己每个儿子的后代都敲定下了20个辈分,供他们子孙后代的20代人使用。为了可以让子孙千秋万代,他给子孙利用玄学“五行相生”的原理,要求子孙的名字必须含有对应的五行。前几代还好,但是他

  • 唐朝两次科考舞弊案点燃“牛李党争”之火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上真实的唐朝奇案,唐代科举最大作弊案,牛李家族

    文:枯木 党争是指统治者阶层为争取个人或共同的政治利益,自行拉帮结派,勾结成利益集团,对异己人士或其他团体进行攻击争斗的行为。党争的结果,使得朝廷官员因派系对立,相互排斥,互相排挤;彼此倾轧,争权夺利;任人唯亲,吏治废弛;政治混乱,运转失灵;腐败严重,国力削弱;从而出现巨大政治危机,往往是导致朝廷覆

  • 王阳明和王学,在议礼之中其实一直是世宗的工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王阳明学习了哪些知识,王阳明对百姓做了什么,王阳明为什么会被推崇

    王阳明是一个非常有想法的人,为人处事十分有原则,心中一直在惦记着之前江西出行的封赏事宜,但是因为迟迟没有落实,他也提高了自己的戒备心理,一直没有继续后面的行动。后来君主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并且给了他相关的惠利,王阳明这才开始赴命。王阳明掌握权利之后,在很多事情上都亲力亲为,有很清醒的理政思维,在处理地

  • 唐代数量众多的舞马从何而来?又是如何管理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唐朝会跳舞的马叫啥,马镇舞马,唐代牧马图

    舞马雄健的姿态与大唐盛世的晚宴形成了鲜明的映衬,象征着大唐的辉煌与繁盛。 透过这首来自盛唐的诗歌,我们可以看出当时舞马在唐代流行的盛况,并且 舞马已经成为了当时贵族之间重要的娱乐活动之一。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植所撰写的献文帝马表中就有记载,对于舞马的要求“形法应图,善持头尾”。由此我们便足以见得,

  • 唐朝有个厉害女人,李世民也怕她三分,朱元璋因她才恢复殉葬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郭宁妃为朱元璋殉葬了吗,李世民殉葬妃子名单,唐朝最传奇的人物

    可到了明朝时代,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又重新恢复了殉葬制度,朱元璋这一做法,自然受到许多后世学者的口诛笔伐,但朱元璋自己难道不知这种制度太残忍吗?他为什么要恢复这种殉葬制度呢?说来还跟唐朝一个女人有关。朱元璋能从一个讨要的乞丐做起,一直做到明朝开国皇帝,自然有过人的本事,据说朱元璋最喜欢读的书就是《资

  • 天策府——玄武门之变后,第一时间被废除的机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天策府历史简介,天策府项目信息,唐代设置了哪些大都护府

    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李世民以右领军大都督的身份,带领大军攻下洛阳,击败王世充、窦建德联军。李世民因战功显赫而名声大振,唐高祖命他掌握东部平原文、武两方面的大权,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并且允许他在洛阳开府——天策府。天策府位列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卫府之上;天策上将职位在亲王、三公之上,仅次于

  • 宋朝的官就像临时工,一把手还不如通判,包拯和岳飞到是有点实权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宋朝有首辅的说法吗,宋朝官职和今天对照一览表,宋朝大臣都是什么官职

    唐朝开始这种官制就以经开始在用了,到宋朝时用的比较完美。在宋朝官是用来记算挣多少钱的,职位是一些虚的,差遗却是真正实权的。我们一个一个的说说。先说一下官,在宋朝官分品级,一品的中书令,二品的太尉,三品的正奉大夫,四品的太常卿,五品的诸中大夫,六品的奉直大夫等等,职也分很多种,比如学士等就是一种学术的

  • 明太祖去世后,朱允炆为何将祖父匆忙下葬?给朱棣留了造反的理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明史》中关于建文帝削藩的记载。靖难之役中,朱棣起兵造反就有一个理由,那就是“各地藩王还未入京,就将先帝下葬。”朱棣打出这个旗号,就是说朱元璋死的不正常,是被朱允炆给谋害的。当然这是朱棣胡乱编造的,根本没有这个事情,只是为了给夺位找个理由。那么建文帝为何没有停尸七天,就将祖父给下葬了呢?其实有三

  • 唐高祖后人墓挖3年,极奢头饰公主容貌被还原,果然是美人配凤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苏轼谈及西安,我们会想起它瑰丽的历史文化,是一座满地遍及古物且历经13个朝代兴亡的古都遗址。西安,这座古老的城市默默地守护着时代的更替,见证了一个个鲜为人知的人物故事,或辉煌,或悲壮,或温婉,或悲伤欲绝。每每谈及这些故事,我们似乎也回到了那些古老的年代,带着文人墨

  • 唐太宗时期,有个帝国恳求要融入唐朝,为何没有答应?后来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上天赋予的生命,就是要为人类的繁荣和平和幸福而奉献。——松下幸之助在现今世界上,诸国林立,把所有大小国家全部算上,可以说足以比拟天上的繁星。国家的存在就免不了相互交往,而在如今的世界上,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外交,最首要的问题就是要保证自己国家的主权,强大如我们如今的中国,当初也经历十分艰苦的独立奋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