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60年前,李鸿章尸首被被挂拖拉机游街示众,自此世间再无“李鸿章“

60年前,李鸿章尸首被被挂拖拉机游街示众,自此世间再无“李鸿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3809 更新时间:2024/1/18 22:14:22

谣言之来本非意料所备,息谤莫若自涤,流言止于智者,尽其在我,何惧人言。――李鸿章

少年曾"意气高于百尺楼",欲三千里外封侯,然而世事的磨难也曾让他生出了一死万事休的念头。时隔多年,鳌顶之志犹在,却不见了当年的信心满满,有超世之才,也有坚韧不拔之志,甚至连慈禧太后都赞誉他为"再造玄黄"之人。

面对晚清这个病入膏肓的局面,他亦无力回天。60年前,他的坟墓挖开,尸体被悬挂在拖拉机的后面拉出,最终落得个尸骨散尽的下场。而他,就是晚清名臣李鸿章。

一生风雨裱糊匠

李鸿章初出茅庐就许下"遍交海内知名士,去访京师有道人"的宏愿,所以到了京城他就遍访京官,并得到了众多为官者的器重与赏识。科举及第后,更是授业于当朝重臣曾国潘的门下,同时在与众多鸿儒的谈笑交往中深受发,逐渐培养起了经世致用的世界观。

而这,也对于他后来能够在湘军幕僚和组建淮军等事件上起着重大的作用。所以当李鸿章在上海立足后,他就以务实为基础,罢免了那些媚外的官员,重用丁日昌、郭嵩焘这类肯实干的官员;对军制与军费也加以改进。

只要对强兵,富国能起到作用,哪怕"师夷长技"也无妨。因为这时的清政府所面对的是内忧外患,国内有太平天国兴风作浪,国外有英、法、美、日等世界强国虎视眈眈。"若旧学能富强,中国之富强久矣,何待今日?而在同治元年,积弱已久的清政府终于迎来了转机。常熟的太平军守将骆国忠向清政府发起了投降。

李鸿章伺机而动率领养精已久的淮军发起了收复的战役。一番激战后,淮军成功地夺回了清政府对昆山、常熟等地的统治。

而后,李鸿章又制定了三路进军计划,调兵遣将奔赴中路苏州、北路无锡以及南路的吴江,以此打断了太平军的增援部队。

这次失地的收复是对太平天国嚣张气焰的一次严厉打击。同治二年,淮军气势如虹,令太平军屡次败北,李鸿章更是诱杀八降将以立军威,此后,淮军节节胜利,曾国潘知晓后接连赞叹李鸿章"殊为眼明手辣"。

自此,飘摇于风雨中的清政府在李鸿章的缝缝补补下终于稳定下来。

文忠千古,再造玄黄

也正是在这时,"师夷长技以自强"的口号逐渐响起,自此,洋务运动正式拉开了序幕,李鸿章更是洋务重臣。"练兵以制器为先",1865年,李鸿章担任两江的总督。

由于当时清政府的财政属于赤字财政,原设三局的设备不齐全,李鸿章就在恩师曾国潘的支持下收购了上海虹口的美商旗记铁厂,再合并附属的工厂,将其逐渐发展为后来的江南制造局。

与此同时,金陵机器局也由苏州机器局改建完成。到了同治九年,李鸿章担任了直隶的总督,接管了军工加工厂天津机器局,并对其加以扩展和改造。于是,中国近代早期的四大军工企业李鸿章独占其三。

因为他清楚地认识到,中国要想自强,就必须先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开始。后来,他引进西方的先进设备并组织众人展开技术上的学习。时值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视野日渐开阔的李鸿章纵观世界各国发展,深深的明白,中国之所以衰弱的根本原因在于"贫穷"。

因此,洋务运动的重心逐渐向"求富"偏移。清朝中叶以后,李鸿章抓住时机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轮船公司轮船招商局,由此为后来"官督商办"的基调奠定了基础。"秋色无南北,人心自浅深"。

以李鸿章的功绩来看,他本应名垂千古,可后来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却让他被后人所误解,也因此他背负上了丧权辱国的骂名。其中就有时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的《中法签订越南条约》,与日方割地赔款签有《马关条约》。

再到八国联军侵华时所签订的《辛丑条约》;这些条约无一例外都充满了委曲求全的性质,而那上面的名字又无一例外的签有"李鸿章"三个字。"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天下最难写的就是自己的名字,签在那卖国条约上所要背负的就是千古骂名。"王爷,你还年轻,路还长着呢,由我来吧。"当他拿起那"沉重"的笔复而放下时,身后的流言蜚语便已知晓。

身上万斤重担不如心里来得沉痛,也就是在签订《辛丑条约》那年,李鸿章的身体再也不堪重负,回到家中吐血而亡。可叹秋风宝剑不识英雄泪,而英雄死后犹念海外尘氛未息。慈禧太后深感李鸿章为国家所奉献,在其死后,赐谥号"文忠"。

尸寒、骨散

李鸿章死后并没有安葬在故里合肥,而是葬在了离合肥城东十五里路的大兴集,其原因在于这里葬有他的偶像包拯。李鸿章死后60年,国内掀起了大炼钢铁运动。

时人的思想还没摆脱清政府灭亡的影响,李鸿章在他们的眼中就是属于十恶不赦的卖国贼,义愤填膺的群众就决定挖李鸿章的坟墓。在一系列的有序组织下,他们终于以挖地道的方式进入了墓室。

人们打开李鸿章的棺材,发现他的遗体宛如活人般完好,他身着黄马褂,旁边放有一副眼镜、一块怀表、一个拐杖,身下垫着七枚金币。另有一把宝剑,被人拿去当道具。

虽然没有什么值钱的陪葬品,但狂热的人们为了发泄心中对李鸿章的痛恨,就决定将其尸首游街示众,于是就用拖拉机拉出,然而,在巨大的拉扯下,李鸿章尸骨散尽。此后,世间再无"李鸿章"。

一代名臣最终落得个这般田地不知是时人的愚昧无知还是他本身应有的下场,可要说到他卖国却是无稽之谈。"一万年来谁著史"可怜了他"三千里外欲封侯"的抱负!

文/文史旺旺

更多文章

  • 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什么都不想当富贵王爷,非要去争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富贵,儿子,康熙

    很多人应该都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康熙的九个儿子为什么都不想当富贵王爷,非要去争皇位?其实如果可以一生无忧无虑的当富贵逍遥王爷,他们又何必去争呢?清朝的王爷可不是无忧无虑的,而且清朝初期和中期皇子也不是都能获封王爷,所以只有成为皇帝或者成为皇帝的亲信才能逍遥富贵。清朝的初期和中期皇子们想获封为王爷只有恩封

  • 在影视剧中坏透了的胤禟,在正史中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正史,影视

    爱新觉罗·胤禟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母宜妃郭络罗氏。雍正帝即位之后改名为允禟,属于八阿哥党。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看过电视剧《雍正王朝》的朋友,对于里面的那个老九胤禟,应该是印象十分深刻的。在这部剧里,好像八爷党所有的坏招,都是他提出来的,简直

  • 胤祁是何人?为何史书上对他的记载极少?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史书,记载

    爱新觉罗·允祁是清朝宗室,康熙帝第二十三子。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清朝历代皇帝当中,康熙皇帝的子女数量,应该算是最多的一个了。而且让人意外的是,康熙皇帝的儿子虽多,但成才的也较多,很少有那种不学无术之辈。不过最为后人所熟知的,也就只有那十几个,剩下的子女,有

  • 穆尔哈齐的一生战功赫赫,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战功,赫赫,结局

    爱新觉罗·穆尔哈齐是清初名将,提到他的个名字,大多数人会感到陌生,但是提起他的哥哥努尔哈赤,大多数人都知道,虽然穆尔哈齐的知名度不如异母兄努尔哈赤,但是对清朝开国的贡献却是很大的,这些功劳是不可磨灭的。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穆尔哈齐一生战功赫赫,他的结局如何呢

  • 赵光义是一位明君吗?他有哪些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赵光义

    赵光义,即宋太宗,他是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弟。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赵光义实在是算不上什么明君,后世曾经评价过宋太宗,说他不择手段,急于登台,而且十分无能。乾隆也曾经评价过宋太祖说他人品实在是不怎么样,根本就不配做皇帝。宋太祖赵光义曾经屡次篡改史书,自认为自

  • 道光皇帝与汉文帝的节俭方式有何不同?后人是如何评价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节俭,皇帝,评价

    在古代皇帝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号称“富有四海”,坐拥世间富贵荣华。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据有关史料载,中国封建社会从秦始皇开始到清宣统皇帝结束,先后有422位皇帝。在这些天之骄子中,豪奢纵欲之徒不少见,但也并不是没有提倡节俭之人。笔者认为清道光皇帝爱新觉罗

  • 九子夺嫡时,形成了夺嫡五党,他们背后有哪些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势力

    康熙晚年,由于太子胤礽两度被废,导致诸皇子觊觎储君之位而明争暗斗不止,先后有九位皇子直接参与其中,史称“九子夺嫡”。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这场重大政治风波中,先后形成了夺嫡五党,即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和八爷(十四爷)党。那么,这夺嫡五党背后都有哪些政治势力

  • 历史上多尔衮唯一的正妻是谁?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生平

    众所周知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权倾朝野,但是下场凄惨,那么历史上多尔衮唯一的正妻是谁?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多尔衮此生挚爱:博尔济吉特.巴特玛。巴特玛的生母是科尔沁大妃,父亲是莽古斯的孙子索诺木。关于索诺木我们比

  • 历史上的周培公与影视剧中的有何不同?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结局,影视

    周培公,本名昌,字培公,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印象令人印象深刻,周培公在第一次出场时,穿着一身粗布衣服,因为常常住在寺庙中,使得寺庙中的僧人十分嫌弃他,并且要他不要再来。饿着肚子的周培公来到集市,看到曾经的帮过的

  • 德格类对后金忠心耿耿20年,为什么最后却被开除宗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德格,耿耿,开除

    德格类对后金忠心耿耿20年,最后只因为他的同母胞兄是莽古尔泰,同母胞姐是莽古济,却成为整个大清被开除宗籍的几位皇子之一,那么帝王家为何对他如此绝情?德格类的生母是沙济富察.衮代,只要是提到沙济富察氏,我们一般都会想到这是富察氏一族中最为旺盛的一枝,不仅出过很多有名的大臣,而且还出过多位皇后,比如: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