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九子夺嫡时,形成了夺嫡五党,他们背后有哪些势力?

九子夺嫡时,形成了夺嫡五党,他们背后有哪些势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2242 更新时间:2024/1/18 21:36:14

康熙晚年,由于太子胤礽两度被废,导致诸皇子觊觎储君之位而明争暗斗不止,先后有九位皇子直接参与其中,史称“九子夺嫡”。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在这场重大政治风波中,先后形成了夺嫡五党,即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和八爷(十四爷)党。那么,这夺嫡五党背后都有哪些政治势力,四阿哥胤禛又是如何取胜的呢?

除四爷党之外夺嫡诸党,背后都有哪些政治势力

夺嫡虽是以皇子为主,但与朝臣的支持同样密不可分,再加上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三月,康熙曾册封诸年长皇子,并让他们参与政务,这也给了他们拉拢朝中大臣的机会,结果便形成了以几大夺嫡皇子为中心的几大政治势力。我们先来看看,除了最后的胜者四阿哥胤禛之外,其余诸子背后都有哪些政治势力。

1、大阿哥胤褆:势力极为单薄。胤褆的生母是惠妃乌拉那拉氏,关于惠妃和纳兰明珠的关系,目前很难说清,但绝不是《康熙王朝》中所说的兄妹关系,明珠顶多就是惠妃的堂叔父(惠妃之父索尔和与明珠的堂兄弟索尔和不知道是否为同一人)。即便两人真的有亲属关系,但由于明珠早在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便因“结党”而被罢免,后来虽然又官复原职,但再也没有被重用。

胤禵夺取帝位的优势其实只有两点,其一是庶长子身份,参加夺嫡的诸子中,除了太子胤礽之外,全部都是庶出,在“立嫡立长”的古代,其庶长子的身份的确拥有一定优势;其二是颇受康熙重视,早年的胤褆聪明干练,文武双全,曾先后多次率兵出征取胜,因而颇受康熙的器重。

题外话:胤褆的生母惠妃曾抚养过皇八子胤禩,因此胤褆与胤禩的关系也算不错,因此胤褆在失去夺储资格后,曾想过转而投靠胤禩,利用张明德相面事为胤禩造势,便是他搞出来的。此外,另有皇九子胤禟和皇十子胤也曾被惠妃抚养的说法,不知真假。

2、皇太子胤礽:势力相对较为庞大 。作为孝诚仁皇后赫舍里氏之子,胤礽早早就被立为了太子,作为皇位的天然继承人,其身边自然很容易便聚集起了一股政治势力,更何况还有索额图这个外援的支持(索额图是孝诚仁皇后的亲叔父)。

不过,索额图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失势,后被处死,两个儿子和同党也多受牵连,这导致胤礽的势力遭到了惨重打击。当然,作为太子的胤礽很快便又拉拢了一部分朝中大臣,例如因与太子结党而被牵连的步军统领合齐,尚书耿额、齐世武,都统鄂缮、迓图等人。

在诸皇子中,四阿哥胤禛和十三阿哥胤祥原本也是胤礽的追随者,直到胤礽第二次被废之后,胤禛在看到胤礽绝无再复立可能的情况下,才开始脱离太子党。

3、三阿哥胤祉:势力以清流为主。胤祉的生母是荣妃马佳氏,在出身上可以说毫无优势,而且其虽然也在觊觎储君之位,但行事却颇为小心谨慎,更多是每天组织一些文人墨客谈经论道,并自己的老师和这些清流来笼络人才,因而其背后主要都是陈梦雷、杨文言等。

三阿哥胤祉也算是有自知之明,他清楚知道自己更多只有文学之才,而无治国治军方略,因此对于储君之争只是浅尝辄止,并未参与过深,在大阿哥被圈禁后便主动退出了党争,因而所受牵连相对较小。其最大的贡献,恐怕就是主持编纂了《律历渊源》和《古今图书集成》两部著作。

4、八阿哥胤禩:势力虽大但惨遭打压。胤禩虽然出身较低,但其本身却才干出众,再加上待人亲切随和,不拘泥于规制与名分,因此广有善缘,不仅在皇子中与九阿哥胤禟、十阿哥胤、十四阿哥胤禵交情极深,而且与众多王公大臣来往同样极为密切,包括康熙之兄裕亲王福全都对胤禩称赞不已。

胤礽第一次被废后,胤禩凭借诸皇子和王公大臣的支持,优势的确极为明显,然而先是爆发了张明德相面事,后在康熙召见满汉文武大臣推举皇储时,又受到王公大臣的一致推荐,结果其庞大的政治势力反而引起了康熙的忌惮,开始对其予以打压。而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爆发的“毙鹰事件”,更是直接让胤禩失去了夺嫡的可能。即便如此,胤禩在朝臣之中仍然有着较强的号召力。

胤禩夺嫡失败之后,转而开始支持十四弟胤禵,八爷党也就此转为十四爷党,开始帮助皇十四子胤禵争夺皇位。

如上,在诸皇子背后的政治势力中,以皇长子胤褆的势力最弱,皇三子胤祉次之,太子胤礽则因索额图失势和自己的问题而导致势力损失惨重,因而当时势力最为庞大的,便要属皇八子胤禩了。

自称“天下第一闲人”的胤禛,背后势力其实同样不小

在诸皇子忙着争夺储君之位时,四阿哥胤禛虽然自诩为“天下第一闲人”,但实际上他背后的政治势力一点也不小,只是相较于八阿哥胤禩而言,他的政治势力并未被摆在台面上罢了。我们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一下胤禛背后的政治势力。

1、养母带来的天然优势。虽然胤禛的生母德妃乌雅氏出身并不高,但胤禛自幼便被交给了贵妃佟佳氏收养,直到佟佳氏病逝才返回生母身边。要知道,自康熙在第二任皇后孝昭仁皇后病逝后,再也没有立皇后,以贵妃位分统领后宫的佟佳氏,在后宫中地位极为尊崇,而且其本人也极受康熙宠爱。更何况佟佳氏在临终前还当了一天的皇后,这就使得胤禛在出身上有了一定的天然优势,“皇后养子”的身份毕竟还是要比那几个庶出阿哥高上一些的。

此外,贵妃佟佳氏的出身也不简单,其父乃是领侍卫内大臣、一等功佟国维,而其三弟便是之后为雍正夺嫡立下汗马功劳的隆科多,这也是雍正为何称呼隆科多为舅舅的原因。尤其是隆科多,乃是康熙临终前任命的顾命大臣。

2、皇子中的坚定支持者。在康熙诸子中,十三阿哥胤祥、十六阿哥胤禄和十七阿哥胤礼都是四阿哥胤禛的坚定支持者,这三位后来在雍正朝也都受到了重用。相较于八阿哥身边的诸皇子,虽然这几位阿哥年龄偏小,但其所拥有的势力却一点也不小。

十三阿哥胤祥就不必说了,其与四阿哥胤禛关系极为密切,早期因“精于骑射、工于书法”而极受康熙宠信,却因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而遭到牵连。

十六阿哥胤禄则在康熙末期执掌内务府,内务府可是掌管着皇宫供应和宫廷事务的重要部门,而且还掌管着上三旗包衣之政,可是拥有相当数量之术武装的。

十七阿哥胤礼虽然无爵位也不理政,但其老师却是清代著名学者沈德潜,与文坛大家方苞更是至交,同江南地区的诸多名人大家都有极为亲密的往来。

3、藏于暗中的朝中势力。相较于八阿哥胤禩的锋芒毕露,四阿哥胤禛在培植势力方面可就小心谨慎了很多,他的朝中势力大多隐于暗处,最为典型的便是大学士马齐,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十一月推举储君时,马齐不顾康熙的劝阻,坚决投了八阿哥胤禩一票,结果被认定是“八爷党”,导致其和三弟马武、四弟李荣保也受到牵连,可从此后的种种迹象来看,这完全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无间道”。

康熙驾崩第二天,雍正还没来得及即位,便将马齐任命为了“总理事务王大臣”,并加封“二等伯爵”,同年十二月又赏还了曾被康熙剥夺的世职;其弟马武也被晋升为了领侍卫内大臣。到了雍正元年,马齐又被加封为保和殿大学士,并加授太傅。好家伙,这一连串的封赏,估计当时八阿哥胤禩都看懵了。

此外,向礼部侍郎蔡珽、吏部侍郎张廷玉、内阁中书博尔多等人,都是站在四阿哥胤禛一方的朝中重臣。

4、覆盖面极广的地方官员。如果说八阿哥胤禩所维系的,大多都是在朝堂上能够说得上话的朝中重臣,那么四阿哥胤禛的重点便是放在了地方官员身上。在地方官员之中,仅是已知的四爷党便有川陕总督年羹、兰州知府沈廷正、清江同知马尔齐哈等人,这些人虽然官职不高,但却遍及全国,覆盖面极广。

如上,在夺嫡五党之中,四阿哥胤禛表面上自诩为“天下第一闲人”,但其实际上他的政治势力非但不小,反而极为庞大,也正是在这些人的支持下,他才能够夺嫡成功,并最终坐稳皇位。

四阿哥胤禛的取胜之道,韬光养晦是门技术活

在“九子夺嫡”事件中,四阿哥胤禛之所以能够最终获胜,除了其自身能力和政治势力之外,与其正确的夺嫡策略同样密不可分,正如雍正潜邸策士戴铎提出的“不露其长,恐其见弃,过露其长,恐其见疑”的夺嫡方针,雍正可谓将韬光养晦做到了家。

在其他阿哥忙着争权夺利之时,胤禛却始终表现出一副忠君爱国、关心黎民的姿态,在公推太子之时,他一方面支持复立胤礽,却又与胤禩保持良好关系。四爷党更是引而不发,根本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在外界看起来,四阿哥胤禛根本没有结党营私,更无意于储君之位。

就在其他阿哥争得你死我活的情况下,四阿哥胤禛从不主动参与其中,在与诸兄弟维持和气的同时,他主要做了两方面的事情,一是巩固与康熙的关系,在康熙面前表现的至诚至孝。另一方面极力表现出忠君爱国的样子,并以此为掩护争夺储君之位,例如他针对朝中积弊,提出整顿积习的振作有为的政治方针,表面看乃是为了振奋朝纲,是为了江山社稷,实际上却是与八皇子胤禩的仁义方针相对立,打压对方的同时也在争取人心。

四阿哥胤禛这种韬光养晦,一方面成功骗取了康熙和对手,不仅康熙没有对四爷党没有打压,就连对手也没有集中力量对付他,从而得以最大程度的保存了力量。另一方面由于四爷党隐藏极深,并未引起他人注意,反而最终在关键时刻发力,如通过隆科多稳定京中局势,通过年羹尧牵制胤禵和稳定西北地区。

综上所述,四阿哥胤禛之所以能够在“九子夺嫡”中获胜绝非偶然,其中固然有其个人能力的加成,同样也源于其正确的夺嫡策略,结果使其不仅赢得了康熙的倾心,同样也培植了足够的政治势力。

标签: 势力

更多文章

  • 历史上多尔衮唯一的正妻是谁?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生平

    众所周知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权倾朝野,但是下场凄惨,那么历史上多尔衮唯一的正妻是谁?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多尔衮此生挚爱:博尔济吉特.巴特玛。巴特玛的生母是科尔沁大妃,父亲是莽古斯的孙子索诺木。关于索诺木我们比

  • 历史上的周培公与影视剧中的有何不同?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结局,影视

    周培公,本名昌,字培公,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印象令人印象深刻,周培公在第一次出场时,穿着一身粗布衣服,因为常常住在寺庙中,使得寺庙中的僧人十分嫌弃他,并且要他不要再来。饿着肚子的周培公来到集市,看到曾经的帮过的

  • 德格类对后金忠心耿耿20年,为什么最后却被开除宗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德格,耿耿,开除

    德格类对后金忠心耿耿20年,最后只因为他的同母胞兄是莽古尔泰,同母胞姐是莽古济,却成为整个大清被开除宗籍的几位皇子之一,那么帝王家为何对他如此绝情?德格类的生母是沙济富察.衮代,只要是提到沙济富察氏,我们一般都会想到这是富察氏一族中最为旺盛的一枝,不仅出过很多有名的大臣,而且还出过多位皇后,比如:康

  • 康乾盛世真的名副其实吗?是番薯盛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盛世,番薯,名副其实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的鼎盛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次王朝兴衰、国家起落的周期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出现过很多低谷,但是同时,也出现过很多高峰期。在这些高峰期当中,比

  • 乾隆和乌拉那拉氏之间发生了什么 这位皇后为何会失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乌拉,乾隆,失宠

    还不知道:乾隆和乌拉那拉氏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随同的还有母亲崇庆皇太后和皇后乌拉那拉氏。一行人到了杭州之后,乾隆突然下旨让福隆安提前护送那拉皇后回京,并在皇宫中将其软禁了起来,给出的理由是皇后发疯了。但根据民间野史流传

  • 在乾隆的皇后当中 她们为什么都没有好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后,乾隆,下场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的历史上,皇帝的老婆为什么叫“皇后”,这种叫法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根据荀子的观点,天子独大,没有人可与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只能叫“后”。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

  • 和珅被嘉庆抄家之后 家中的妻妾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抄家,嘉庆,妻妾

    很多人都不了解和珅妻妾下场,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贪污受贿的事情和珅做的特别多,曾经有记录记载,和珅爱吃珍珠粉,每天都会把珍珠磨成粉当早餐吃。因为他觉得如果每天都吃珍珠粉的话,人会变得豁然开朗,也就是会变聪明,每一次和珅都会选一些品相特别好的珍珠。而且这些珍珠要新鲜的,如果是别人用过的,或

  • 顺治帝在位期间,为何两次意图废黜皇后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意图,期间,皇后

    爱新觉罗·福临,即清世祖、顺治帝,他是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其在位期间先后立有两位皇后,然而却又先后两次意图废黜皇后之位。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两次废后的过程和结局又是什么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废后博尔济吉特氏:顶着群臣压力强行废后清

  • 豪格取得众多支持,为何最终即位的是年仅六岁的福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支持

    因生前没有立储君,清太宗皇太极崩逝后,引发了皇子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的皇位争夺战此时豪格已经34岁,不仅手握正蓝旗,且取得了正黄、镶黄两旗的支持,就连手握正红、镶红两旗的代善和手握镶蓝旗的济尔哈朗也一定程度倾向于他,但最终豪格却与皇位擦肩而过,最终坐上皇位的是年仅六岁的福临,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历史

  • 历史上的于成龙是怎样的?他在哪些地方任过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哪些地方,于成龙

    于成龙是清朝初年名臣,在影视剧中康熙曾激动的对满朝臣子说:“这是天下第一廉吏。”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于成龙是怎样的呢?于成龙的一生都在哪些地方任职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人,早在明朝末年的崇祯时期就参加了科举考试,并取得了副榜贡生的头衔。其实于成龙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