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德格类对后金忠心耿耿20年,为什么最后却被开除宗籍?

德格类对后金忠心耿耿20年,为什么最后却被开除宗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882 更新时间:2024/1/23 6:11:45

德格类对后金忠心耿耿20年,最后只因为他的同母胞兄是莽古尔泰,同母胞姐是莽古济,却成为整个大清被开除宗籍的几位皇子之一,那么帝王家为何对他如此绝情?

德格类的生母是沙济富察.衮代,只要是提到沙济富察氏,我们一般都会想到这是富察氏一族中最为旺盛的一枝,不仅出过很多有名的大臣,而且还出过多位皇后,比如:

康熙朝名臣马齐

乾隆朝名臣富察傅恒

乾隆的孝贤皇后

.....

而衮代便是出身于这样的名门贵勋家族,不过衮代是二婚嫁给的努尔哈赤。衮代的第一任丈夫是努尔哈赤的堂兄戚准,堂兄戚准病逝后努尔哈赤“兄终弟及”将堂嫂娶了过来,在此之前努尔哈赤的发妻佟佳氏哈哈纳扎青已经病逝。

衮代不愧是出身于名门世家的女子,很是精明能干,将努尔哈赤的后宫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为努尔哈赤不可或缺的贤内助,更是实至名归的第二任大妃(相当于皇后的位置)。

衮代,富察氏,沙济部落人,建州右卫名酋莽色督珠乎的小女儿

不仅如此衮代还为努尔哈赤先后生育三个儿子一个女儿

昂阿拉(早夭)

皇五子莽古尔泰

皇十子德格类

公主莽古济

1593年扈伦四部以及蒙古科尔沁等九个部落组成三万多人,浩浩荡荡前来征讨建州女真,就是衮代一直陪在努尔哈赤的身边;深夜探马归来向努尔哈赤报联军的情况,没人敢上前叫醒熟睡中的努尔哈赤,唯独衮代敢,可见其夫妻间的感情确实不一般。

3年后衮代生下皇十子德格类,对努尔哈赤来说衮代起到的作用不仅仅是贤内助的作用,更是努尔哈赤事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但我们都知道“伴君如伴虎”这句话,后来因为利益的矛盾,再加上衮代年老色衰,被努尔哈赤疏远,1620年去世,死因成谜。有的史料中记载是被自己亲儿子莽古尔泰杀死的,有的说是病死的,死因并不能确定;但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到了后期努尔哈赤将年轻貌美、精明能干的阿巴亥(多尔衮生母)扶持为大妃,衮代此时已经被厌弃了。

在后宫之中有“母凭子贵”之说,也有“子凭母贵”之说,衮代前期受到努尔哈赤的重视与宠爱,自然也会影响到两个儿子的前途,莽古尔泰在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时被封为四大和硕贝勒之一,参与朝政事务;德格类虽然年轻,但也凭借战功被封为贝勒。

即便是后来衮代被努尔哈赤疏远,两个儿子的前程基本上是没有受生母影响的。

天命六年,在生母衮代病逝的次年,德格类已经25岁;这一年努尔哈赤亲自率领诸位贝勒大臣发动了辽沈之战;德格类虽然战场经验不足,但此战中开始崭露头角。

明守城的总兵李秉诚得知努尔哈赤的后金军前来攻城,便率领三千人马出城,在离城六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准备迎战努尔哈赤。李秉诚先是派出二百骑兵前去打探消息,但是遇到了后金军,被后金军打的落荒而逃。之后努尔哈赤便命德格类率领右翼四旗前去追击,一路追杀到了李秉诚安营扎寨的地方,吓得李秉诚赶紧逃命,回到城里不敢出来。

天命六年二月,德格类同台吉岳托、硕托击败明兵二百,追逼明总兵李秉诚营,其众二千溃遁。

之后明总兵朱万良带人前来援救,但是遇到了后金军,被打的溃不成军。

此战努尔哈赤不过是在打探明军的虚实,不过让努尔哈赤很欣慰的是德格类首战告捷,其军事才能表露了出来。

之后努尔哈赤带着德格类一起参加了攻打辽阳与沈阳的两大战役,凭此二战后金军占领了辽东的很大一部分地区,占领这些地区以后最需要做的便是安抚这些汉民。

到了达海,城中的官民敲锣打鼓地迎接后金军;

但德格类明手下的士兵登上城墙露宿,也不得在百姓家中留宿,更不允许抢劫财物、祸害城中的汉民。得知有两位士兵抢劫城中百姓财物时吗,德格类直接将两位士兵治罪。

同台吉寨桑古阅三岔河桥,一至海州,城中官民张乐,舆迎德格类等,令军毋扰民,不得夺财物;士皆登城宿,勿入民室。次日,安抚居民而还。

在回去的路上,即便是士兵们都饿着肚子,德格类仍旧坚持不能冒犯百姓们。

之后代善与莽古尔泰等人将金州以及抚顺沿海的居民全部迁到了内地,以便于管理这些百姓,德格类坚决执行父汗努尔哈赤“安民”的政策,对于后金安抚辽东地区的汉民确实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随着德格类军事才能展露出来,努尔哈赤也越来越重视这个儿子。

天命七年努尔哈赤颁布施行八王议政的方式治理后金,德格类有了随班议政的资格。

随着后金势力的不断扩大,身处漠南的蒙古贵族开始意识到努尔哈赤对他们的威胁,双方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扎鲁特部首领多次抢劫后金的财物,并且杀害后金的使者,这是努尔哈赤绝对不能允许的。

天命八年四月努尔哈赤派德格类率三千人前去征讨扎鲁特部,经过一番激战,德格类将扎鲁特父子俘虏并且处死,俘获了扎鲁特部一千多人凯旋而归。

努尔哈赤对德格类的表现很是满意,亲自出城四十里迎接凯旋的儿子,还设宴款待诸位将士,并且将德格类正式册封为贝勒。

三年后六月扎鲁特部违背与后金的盟约,私下里与明朝互通,努尔哈赤派德格类与大贝勒代善前去再次征讨扎鲁特部,扎鲁特部再次降服与后金。

两个月以后太祖努尔哈赤病逝,皇八子皇太极在代善的支持下登上汗位,德格类成为议政十贝勒得到了新任大汗皇太极的重用。

其实我们可以看得出在努尔哈赤任大汗时,德格类因为年纪小,上战场的机会还是比较少的,到了后期才有机会随父出征;但即便是如此,德格类的军事才能仍旧展露出来,得到了努尔哈赤的重用;有人说是因为德格类的生母是衮代才会如此,仔细看时间,德格类开始上战场时其生母早就被努尔哈赤疏远,而且去世了。

皇太极继承汗位以后,决定改革后金的种种弊端,尤其重视满汉关系。

而德格类可以说是与皇太极是志趣相投的一类人,所以才会成为新任大汗的左膀右臂。

“合谋一致,共图大业”

在皇太极登上汗位的第五年,给两大贝勒(莽古尔泰与代善)、十议政贝勒还有八位大臣分别写了信,询问这些股肱之臣对治理朝政的建议。

在给德格类的信中皇太极这样说:“我听说现在后金有很多人有怨言,究竟是为何呢?你们要询问清楚原因,关于朝政你们要提建议,对我的过失还有百姓的疾苦,只要是有想法都可以提出来。”

“大汗自继位以来,处事果决明了,没有哪里做的不合适的。”德格类对皇太极还是比较支持的,还强调了这样一句话:“若是我们大家都能够秉公执法,竭尽所能效忠大汗的话,大汗就没必要这么累了。”

其实从德格类的这句话就可以看得出,德格类在管理朝政方面的思想还是先进的,对皇太极亦是很忠诚。所以德格类在刑法方面提出来的一系列建议,都被皇太极采纳了。

之后后金仿照明朝的制度设置六部,让十弟德格类专门管理户部。

户部的事务很是繁琐麻烦,德格类亦是管理的妥妥当当,很是勤勉,可以说将户部管理的很出色。两年后,皇太极当着六部所有官员的面,对德格类大加称赞:

“办事妥协,不烦朕忧”

皇太极不仅对德格类的工作大加赞赏,给与支持,而且还事事为德格类撑腰。

天聪八年正月,汉军八旗齐刷刷地一起向德格类诉苦。说是汉军所承担的差役实在是太多,希望德格类能给减轻负担。德格类见汉军八旗都不满,便将此事上奏给了大汗皇太极,皇太极便命人前去调查,发现其实不然。

汉军八旗之所以不满意,是因为前段时间皇太极给新归顺的人购买女配的钱没有及时偿还,让汉军八旗心里有怨怼,所以才会故意找茬。

皇太极即刻下令让德格类按照原先商定好的还钱,并且让贝勒萨哈廉(代善第三子)将汉官召集起来,对他们狠狠训斥了一番:“你们都忘了在辽东时所受的苦累了吗?在这口出狂言。若是按照军功进行升迁的话,你们现在的总兵官应该担任何职啊?若是按照官职功劳的话,满汉官员都应该平均分配,你们这些汉官都占了千丁,满官哪儿来的千丁啊?但是满洲的差役不是比你们多了三十多倾啊!这能说满官的好处比你们汉官要多吗?”

贝勒萨哈廉的一番话,让诸位汉官哑口无言,再也不敢跟德格类提那些无理的要求。

到了这年五月份,蒙古察哈尔林丹汗的部众纷纷归顺与后金;德格类掌管户部,需要妥善的安置这些归顺后金的察哈尔官民。后金的区域也在慢慢不断地扩大,人口也在不断增加,德格类的任务确实很重,不过他再一次发挥了自己的才能,将此事安置的妥妥当当。

作为后金的一员骁勇,不仅户部管理的好,在统兵作战上更是不含糊:

天聪元年,德格类与济尔哈朗一起将敌军追赶至锦州城下全部歼灭;

天聪三年,德格类又跟随济尔哈朗一起前往宁远与锦州,俘获一万多人;

天聪五年,大凌河之战,德格类立下大功;

天聪六年,皇太极亲自率兵征讨蒙古察哈尔,德格类奉命与济尔哈朗一起全部俘获没有来得及逃走的察哈尔官民;也是在这一年,德格类与贝勒岳托(代善的儿子)一起开疆拓土。

天聪七年,德格类与新归附后金的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在旅顺口与明军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明将黄龙自尽而死,之后德格类对归附于后金的汉官尽可能地优待。

可以说在努尔哈赤做大汗后期,一直到皇太极做大汗的前期,德格类是一个既能上战场杀敌的骁勇,又是一个能征善战的将军,还是一个将户部管理的妥妥帖帖的能人。

若是德格类能一直如此下去,怎么着都能得以善终,成为一个名垂青史的人;

但人的一生就是有那么多的不确定因素,而德格类的不确定因素便是自己的同母胞兄与同母胞姐。

文章前边我们已经提到德格类的生母一共是生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三个儿子中有一个早夭,两个长大成人,除了德格类以外还有和硕贝勒莽古尔泰。而德格类的同母胞姐,便是哈达格格莽古济。

关于德格类生母衮代的死,有一种说法是莽古尔泰为了让父汗努尔哈赤对自己有好感,竟然将父汗厌弃的生母的衮代直接杀死了;如此嗜杀的儿子,努尔哈赤又怎么会喜欢呢?

即便是作为嫡子也是跟汗位无缘的,但莽古尔泰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本身的问题;所以在皇太极登上汗位以后,便处处与皇太极作对。

德格类的姐姐莽古济原先嫁给了哈达部首领吴尔古代,所以被称为哈达部格格;吴尔古代病逝以后,莽古济便恢复了自由身;但是很快就被皇太极指婚给了蒙古敖汉部贝勒锁诺木杜凌。莽古济是一个内心对联姻很反感的公主,但作为那个年代的女子,即便是高贵的公主,大多只能成为联姻的对象,所以即便莽古济心里再不情愿,也只能嫁给杜凌。

所以莽古济心里有怨恨,跟她的哥哥一样,实际上是皇太极的敌人。

虽是一母所生,但德格类与兄姐的性格完全不同,很是内敛,做事很稳重;多年来不仅对父汗努尔哈赤忠心,对皇兄皇太极照样是忠心不二。

大凌河之战中,莽古尔泰因为本旗的士兵死伤较多,便跟皇太极提出要将本旗的部将都调回去,为此跟皇太极起了争执。甚至在皇太极面前拔佩剑,要知道此时的皇太极虽然还没有称帝,但是作为大汗,敢有人在大汗的面前拔剑,也是谋逆的大罪。

德格类担心兄长会做出什么过分的事情,便立马上前将兄长莽古尔泰责骂一番,并且给了兄长一拳头,让兄长清醒一点,不要犯错。

没想到被德格类一拳打倒在地的莽古尔泰更加的生气,直接就要拔出佩剑。德格类赶紧将兄长退出了帐篷。德格类虽然很清楚兄长鲁莽,做事太没有分寸,但毕竟是一母所生,自然在情感上更为亲近一些。

经过此事后,莽古尔泰被革除了和硕贝勒的头衔,降成了普通的贝勒。这对莽古尔泰来说打击是非常大的,心里对皇太极是更加的不满。而经过此事后,德格类无辜受连累,被皇太极猜忌。

莽古尔泰被革除和硕贝勒爵位后几个月便病逝了,病逝的非常突然;

德格类征管正蓝旗,被封为和硕贝勒,虽然权势得到了提升,但却与皇太极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察哈尔林丹汗病逝以后,其妻女纷纷率领自己的部族归顺后金。按照满洲的管理,诸位贝勒是可以迎娶这些归降的妻女。九月份多尔衮带着传国玉玺,还有苏泰太后以及其子额哲一起凯旋而归,皇太极率领诸位贝勒等人前去迎接,莽古济也在其中。

莽古济不仅是德格类的姐姐,也是皇太极长子豪格的岳母。

在返回盛京的路上,豪格得到允许可以迎娶林丹汗的福晋伯奇太后,没想到莽古济很是不满,直接痛斥皇太极:“我的女儿还好好地活着,为何让豪格再娶妻子?”

之前莽古济就因为新任丈夫杜凌跟自己第一任妻子的兄长托古关系要好,非要诬陷想要处死托古;此事被皇太极查证后,证明纯属是莽古济诬陷,所以对莽古济很是反感。

没想到莽古济又因为豪格娶伯奇太后一事,莽古济又蛮横无理,皇太极对其更加厌烦。

在此之前皇太极就叮嘱自己的儿子豪格,要好好提防这个岳母。

在得知大贝勒代善私下里竟然招待莽古济以后,皇太极很是生气,将诸位贝勒大臣召到内廷,当然指责代善,其实也连累到了德格类:“德格类、豪格还有岳托你们这些人为何非要听莽古济公主的片面之词,就要处死托古,这合适吗?若你们真要这么胡作非为的,我只能退位关起门来过我的安稳日子去了,你们另择一位大汗吧!”

说罢,皇太极便怒气冲冲的走了。

诸位贝勒大臣只能赶忙去请皇太极,并且商议给代善与德格类定罪,皇太极这才重新出来处担任大汗。

德格类被罚了五百两银子,不允许莽古济与一切亲戚来往;若是谁跟莽古济私下里来往的话,一定会被定罪。德格类虽然心里不满,但是并没有敢说出来。

天聪九年十月初二,在德格类被罚银五百两的第八天夜里,突然病逝。

跟他的兄长莽古尔泰一样,都是突然病逝。

德格类作为身经百战的将军,一向身体很好,为何会突然病逝呢?

皇太极原先对德格类是很不错的,不仅认可德格类的能力,对德格类的工作也是很支持。得知德格类病逝的消息,皇太极很是伤心,亲自前往吊唁十弟,并且将想起罚银500的处罚给免了。

在德格类突然病逝两个月以后,莽古济府上的下属冷僧机向皇太极告发:德格类、莽古尔泰与莽古济在达令河之战后曾经私下里焚香盟誓,要夺取汗位。

“我等阳事皇上阴助尔,如不践言,天地鉴之。”

皇太极随即便严审莽古济,莽古济对此供认不讳,其第二任丈夫杜凌也做了证人。

皇太极怎么不能相信自己信任的十弟早就背叛了自己,对已经病逝的莽古尔泰以及德格类很是愤恨,即便是已经去世还是不能免其罪。

便将德格类的贝勒爵位革除,

儿子全部贬为庶人

正蓝旗全部编入两黄旗

将其坟茔全部毁掉

就这样一个对后金效忠了二十几年人,太祖的第十子德格类,背负着十恶不赦的大罪被开除宗籍。

其实在德格类的身上我更多的看到的是无奈,德格类与兄长莽古尔泰、姐姐莽古济是完全不一样性格的人,正是凭着内敛沉稳的性格得到了太宗皇太极的重用。

就德格类本身而言,他不仅是骁勇善战的将军,还是一位有敏锐眼光的人。

从他一生的行为来看,他忠于后金,忠于父汗努尔哈赤,也忠于太宗皇太极;在死后为何会得此凄惨的下场,连累到自己的子孙后代呢?

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

首先德格类即便是知道自己的兄长莽古尔泰鲁莽有错,但毕竟他们是一母所生,血缘亲情是德格类的短板,他无法割舍;即便是知道与兄长、姐姐一起发誓“谋取大汗之位”是谋逆的大罪,但他还是做了。或许,这就是他骨肉亲情的无奈吧。

另外皇太极在加强汗权的路上,确实不允许任何威胁他汗位的人或者事情发生。

自莽古尔泰在大凌河之战中冲撞皇太极开始,皇太极便已经对德格类心存芥蒂了。这跟皇太极的性格也有关系,即便是德格类解释说自己确实没有谋反之心,我想皇太极指挥嘴上说相信,内心还是有猜忌的。

但不管究竟是什么原因,德格类的死还是很可惜的,毕竟他是一个曾经对后金有功的人,更是一个曾经对皇太极忠心耿耿的弟弟。

不过好在到了皇太极的孙子康熙时,康熙五十二年,康熙特此下诏赐予德格类的子孙后代红带子,恢复了宗籍。

标签: 德格耿耿开除

更多文章

  • 康乾盛世真的名副其实吗?是番薯盛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盛世,番薯,名副其实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的鼎盛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次王朝兴衰、国家起落的周期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出现过很多低谷,但是同时,也出现过很多高峰期。在这些高峰期当中,比

  • 乾隆和乌拉那拉氏之间发生了什么 这位皇后为何会失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乌拉,乾隆,失宠

    还不知道:乾隆和乌拉那拉氏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随同的还有母亲崇庆皇太后和皇后乌拉那拉氏。一行人到了杭州之后,乾隆突然下旨让福隆安提前护送那拉皇后回京,并在皇宫中将其软禁了起来,给出的理由是皇后发疯了。但根据民间野史流传

  • 在乾隆的皇后当中 她们为什么都没有好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后,乾隆,下场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的历史上,皇帝的老婆为什么叫“皇后”,这种叫法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根据荀子的观点,天子独大,没有人可与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只能叫“后”。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

  • 和珅被嘉庆抄家之后 家中的妻妾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抄家,嘉庆,妻妾

    很多人都不了解和珅妻妾下场,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贪污受贿的事情和珅做的特别多,曾经有记录记载,和珅爱吃珍珠粉,每天都会把珍珠磨成粉当早餐吃。因为他觉得如果每天都吃珍珠粉的话,人会变得豁然开朗,也就是会变聪明,每一次和珅都会选一些品相特别好的珍珠。而且这些珍珠要新鲜的,如果是别人用过的,或

  • 顺治帝在位期间,为何两次意图废黜皇后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意图,期间,皇后

    爱新觉罗·福临,即清世祖、顺治帝,他是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其在位期间先后立有两位皇后,然而却又先后两次意图废黜皇后之位。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两次废后的过程和结局又是什么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废后博尔济吉特氏:顶着群臣压力强行废后清

  • 豪格取得众多支持,为何最终即位的是年仅六岁的福临?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支持

    因生前没有立储君,清太宗皇太极崩逝后,引发了皇子豪格和睿亲王多尔衮的皇位争夺战此时豪格已经34岁,不仅手握正蓝旗,且取得了正黄、镶黄两旗的支持,就连手握正红、镶红两旗的代善和手握镶蓝旗的济尔哈朗也一定程度倾向于他,但最终豪格却与皇位擦肩而过,最终坐上皇位的是年仅六岁的福临,这是怎么回事呢?接下来历史

  • 历史上的于成龙是怎样的?他在哪些地方任过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哪些地方,于成龙

    于成龙是清朝初年名臣,在影视剧中康熙曾激动的对满朝臣子说:“这是天下第一廉吏。”那么,历史上真实的于成龙是怎样的呢?于成龙的一生都在哪些地方任职呢?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人,早在明朝末年的崇祯时期就参加了科举考试,并取得了副榜贡生的头衔。其实于成龙的能力

  • 多尔衮究竟是如何把豪格扳倒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究竟

    说起多尔衮,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和孝庄太后的情史纠葛,特别是马景涛饰演的多尔衮和宁静饰演的孝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多年后再回想起整部《孝庄秘史》,失去皇位、失去兄弟、失去爱人、失去生命,可以说一生空空如也的多尔衮,最是让人心疼......可现实中的多尔衮,却是一个

  • 明朝一起泰州疑案,许巡按是如何判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疑案,泰州,判决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大一统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泰安州有一富豪王元起,平日里贪财好色、仗势欺人。当时,有邻县佣工李进贤,带着妻子方氏到泰安讨生活

  • 土木堡之变导致哪些恶果?对明朝历史走向产生哪些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恶果,导致,土木

    正统十四年(1449年),瓦剌太师也先兵分四路南下犯边,明英宗朱祁镇在大太监王振的蛊惑下率军亲征,结果于土木堡遭遇惨败,不仅所率官兵几乎全军覆没,就连明英宗本人也被瓦剌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那么,土木堡之变作为明朝中衰的标志,对明朝的历史走向到底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