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光义是一位明君吗?他有哪些作为?

赵光义是一位明君吗?他有哪些作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190 更新时间:2024/1/25 7:01:23

赵光义,即宋太宗,他是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祖赵匡胤之弟。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赵光义实在是算不上什么明君,后世曾经评价过宋太宗,说他不择手段,急于登台,而且十分无能。乾隆也曾经评价过宋太祖说他人品实在是不怎么样,根本就不配做皇帝。宋太祖赵光义曾经屡次篡改史书,自认为自己功绩比秦始皇还高,才能比汉武帝还深,品德比唐太宗还要好。但是他觉得是他觉得,在后人的眼里可不一样。

继位

赵光义从继位开始,就一直都给人一种有点什么猫腻,不太光明磊落的感觉,而且古时候的传统都是传位传儿子,子嗣,没有顺位第一位顺弟弟的道理,于是就有了这个“烛影斧声”的这个说法。

虽然这个“烛影斧声”只是一个故事,但是当时的人们对这个赵光义的继位问题确实也是抱有很大的怀疑,很多的猜测。而且对于赵匡胤当时突然之间,毫无征兆就暴毙身亡就这个事情,也是十分的蹊跷,所以赵光义的皇帝生涯,从一开始就充满了质疑。

一开始赵光义自己好像也知道自己坐上这个位置似乎是不太合理的,所以赵光义上位之后即刻就给年号给改了,一般新帝继位都是有之前的年号,等到了第二年才改的,但是赵光义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迫不及待的就给改了。

当时宋太宗为了能够堵住悠悠众口,以及拉拢人缘,赵光义给赵匡胤的儿子女儿们统统重新加封,大大的提升了赵匡胤子嗣们在朝廷当中的地位。子女后代都封赏了,那么朝中重臣一个个的当然也都是不能落下啊,所以大臣们也都加官进爵了,一些罪臣也统一都宽大处理,就连李煜都宽大处理了,有点像是大赦天下的意思啦。宋太宗的这样一番作为,成功地拉拢了很多的好人缘。

刚刚说了赵光义的哥哥赵匡胤不明缘故突然暴毙,而赵匡胤的子嗣全部都加官进爵了,其实在赵光义上位之后,赵匡胤的很多儿子们也纷纷都死于非命,就很奇怪。

政治

很多人都知道宋朝是对文人最友好,最吃香的一个时代,但是宋朝的开国皇帝是一个武将出身的人,武将一般都是十分的看不上文臣的,对文臣一直都是比较鄙视的一个心态,那为什么会成就一个重视文臣的朝代呢?真的是因为赵匡胤得位不正忌惮武将吗?

其实还真不是,赵匡胤当时只是让武将管武将管的事,文臣管文臣该管的事情,赵匡胤虽然下了武将的兵权,不允许武将参与政治,但是有关于军队的,军事培养方面的问题,还仍然是武将负责,而且武将的待遇也根本丝毫不差,赵匡胤只是让文臣跟武将们都各司其职,并不是真的“重文轻武”。

这个问题其实就出在赵光义的身上,赵光义当初虽然也参与到了哥哥“陈桥兵变”的事件当中,但是赵光义并不是个实打实的武将,赵光义是个文人,而且他更偏爱文臣,因为赵光义十分的忌惮武将,所以才对武将开始了全方位的压制。

如果真的要说宋太宗干了什么好事的话,那么大力的扶持科举就算是宋太宗最显著的功劳了。科举考试虽然起源于很早,但是在宋朝之前的科举考试其实并不是对家庭背景没有要求的,所招收的考生也并不是真正的贫民百姓,而是一些比较小门小户的贵族子弟,或者是比较富裕的家庭,他们不仅仅是要考取功名,而且还需要有有权有势的人来引荐,最后才能入朝当官,但是到了宋朝,科举制度就更完善了。

宋太宗在位期间,曾亲自出题,第一次科举考试的时候就录取了三百多人, 这就是三百多个官员啊。不仅如此,赵光义还把在宋太祖时期,连续参加科举考试十五次都没有中的一百八十四人,都直接录取,还赐予进士及第。

按照正常人的思路来说,一个考生考了这么多次都考不中,可能真的就是不适合做官,真的就是自己技术不怎么样,但是我们的宋太宗偏偏就是思路异于常人,这真是文人的狂欢盛世啊,尤其是一些考不上的文人。宋太祖一生才录取了188人,宋太宗一场就录取了507人。

军事

宋太宗在军事方面,最出名就应该是莫过于“平戎万全阵”了。赵光义当初也算是个好战分子 ,当时赵光义的“好战”并不是因为他热爱战争,赵光义好战全完就是因为想要证明自己,证明自己跟哥哥比起来丝毫不比哥哥逊色,所以一直以哥哥没有完成的收付“燕云十六州”为目标,一直打仗。

但是赵光义毕竟是帝王啊,帝王不能每天就出去四处打仗啊,所以赵光义就想了这么一个点子,虽然自己不能亲临战场,但是自己可以事先摆好阵型来严格控制军队,并且还严格强令己方的将领以及士兵们,必须这么打。战场本是付出生命,瞬息万变的地方,就这么被我们的宋太宗给定死了,真是不一般啊。

就在宋太宗的神乎其神的强令指挥之下,宋军在面对辽军的时候,就越打越弱,越打越完蛋,唯一又一次的胜利之战,还是因为当时的副将豁出去了,跟自己的主将表示一切后果愿意自己的承担,所以这才换了战略,击败了辽军。

大胜而归本应该是一件好事,本应该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但是赵光义却笑不出来,为什么呢?因为他心眼小啊,还忌惮武将。赵光义越是不行,越是想要表现自己,自己越是不行,越是想要搞定事情出来让手下将领们对自己心服口服,结果他越是搞事,就越是失败,简直就是恶性循环,反复如此。

赵光义跟哥哥比起来真的是胸襟很小,所以毛爷爷才会称之为“小人”,自己能力不行,而去忌惮自己的手下,什么都要限制手下。宋朝名将潘美曾经是骁勇善战,战无不胜的常胜将军,战功显赫,但是等到了宋太宗上位之后,潘美就不行了,为什么不行了,因为宋太宗的手伸的太长了,潘美不敢有什么作为。

其实也不是每一次打仗都一定要用到阵图,因为宋太宗人家有御驾亲征的时候,宋太宗直奔千里,说啥就要打契丹,结果在高粱河之战的时候吃了个大败仗,自己膝盖中箭,旧伤年年复发。在这个高粱河之战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

就在兵荒马乱的高粱河之战之中,赵光义整整失踪了一整夜,帝王失踪了那底下人都慌啊,士兵们不能没有主心骨啊,国家也不能没有帝王啊,所以赵匡胤原本的部下就想着立赵匡胤的次子,赵德昭为帝的事情,后来赵光义回来了,还知道了这个事。

按照赵光义的这个心眼来说,不记仇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啊,所以这个事赵光义就一直都是耿耿于怀,并且怀恨在心,致使在班师回朝之后,还拒绝对征战的将领们进行封赏,赵德昭一开始也不知道自己的叔叔这么记仇,还计较这个事,所以还想要跟宋太宗说这个领赏的事情,结果宋太宗非常生气的跟赵德昭发货说,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

赵德昭一听这话,就知道叔叔是跟自己记仇了,赵德昭也是死心眼,退朝之后直接就自刎了,宋太宗还在知道了赵德昭死了之后,跑去抱着赵德昭的尸体大哭,流下了鳄鱼的眼泪。赵光义真是个腹黑心机男啊。

一个度量如此之小,如此记仇,而且如此擅长玩弄权术,打仗还赢不了,还非要控制自己的将领,这样的一位皇帝,你觉得他能够配得上是一位明君吗?

标签: 赵光义

更多文章

  • 道光皇帝与汉文帝的节俭方式有何不同?后人是如何评价他们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节俭,皇帝,评价

    在古代皇帝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号称“富有四海”,坐拥世间富贵荣华。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据有关史料载,中国封建社会从秦始皇开始到清宣统皇帝结束,先后有422位皇帝。在这些天之骄子中,豪奢纵欲之徒不少见,但也并不是没有提倡节俭之人。笔者认为清道光皇帝爱新觉罗

  • 九子夺嫡时,形成了夺嫡五党,他们背后有哪些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势力

    康熙晚年,由于太子胤礽两度被废,导致诸皇子觊觎储君之位而明争暗斗不止,先后有九位皇子直接参与其中,史称“九子夺嫡”。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这场重大政治风波中,先后形成了夺嫡五党,即大爷党、太子党、三爷党、四爷党和八爷(十四爷)党。那么,这夺嫡五党背后都有哪些政治势力

  • 历史上多尔衮唯一的正妻是谁?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生平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生平

    众所周知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权倾朝野,但是下场凄惨,那么历史上多尔衮唯一的正妻是谁?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多尔衮此生挚爱:博尔济吉特.巴特玛。巴特玛的生母是科尔沁大妃,父亲是莽古斯的孙子索诺木。关于索诺木我们比

  • 历史上的周培公与影视剧中的有何不同?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结局,影视

    周培公,本名昌,字培公,是康熙帝身边的重要谋臣之一,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印象令人印象深刻,周培公在第一次出场时,穿着一身粗布衣服,因为常常住在寺庙中,使得寺庙中的僧人十分嫌弃他,并且要他不要再来。饿着肚子的周培公来到集市,看到曾经的帮过的

  • 德格类对后金忠心耿耿20年,为什么最后却被开除宗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德格,耿耿,开除

    德格类对后金忠心耿耿20年,最后只因为他的同母胞兄是莽古尔泰,同母胞姐是莽古济,却成为整个大清被开除宗籍的几位皇子之一,那么帝王家为何对他如此绝情?德格类的生母是沙济富察.衮代,只要是提到沙济富察氏,我们一般都会想到这是富察氏一族中最为旺盛的一枝,不仅出过很多有名的大臣,而且还出过多位皇后,比如:康

  • 康乾盛世真的名副其实吗?是番薯盛世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盛世,番薯,名副其实

    康乾盛世,又称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的鼎盛时期,经历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续时间长达一百三十四年。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很多次王朝兴衰、国家起落的周期性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确实出现过很多低谷,但是同时,也出现过很多高峰期。在这些高峰期当中,比

  • 乾隆和乌拉那拉氏之间发生了什么 这位皇后为何会失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乌拉,乾隆,失宠

    还不知道:乾隆和乌拉那拉氏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第四次南巡,随同的还有母亲崇庆皇太后和皇后乌拉那拉氏。一行人到了杭州之后,乾隆突然下旨让福隆安提前护送那拉皇后回京,并在皇宫中将其软禁了起来,给出的理由是皇后发疯了。但根据民间野史流传

  • 在乾隆的皇后当中 她们为什么都没有好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皇后,乾隆,下场

    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乾隆皇后的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看一看。在中国的历史上,皇帝的老婆为什么叫“皇后”,这种叫法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根据荀子的观点,天子独大,没有人可与之平起平坐,所以,天子的配偶不可以取“齐”的谐音“妻”,只能叫“后”。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改天子为

  • 和珅被嘉庆抄家之后 家中的妻妾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抄家,嘉庆,妻妾

    很多人都不了解和珅妻妾下场,接下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欣赏。贪污受贿的事情和珅做的特别多,曾经有记录记载,和珅爱吃珍珠粉,每天都会把珍珠磨成粉当早餐吃。因为他觉得如果每天都吃珍珠粉的话,人会变得豁然开朗,也就是会变聪明,每一次和珅都会选一些品相特别好的珍珠。而且这些珍珠要新鲜的,如果是别人用过的,或

  • 顺治帝在位期间,为何两次意图废黜皇后之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意图,期间,皇后

    爱新觉罗·福临,即清世祖、顺治帝,他是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的第一位皇帝。其在位期间先后立有两位皇后,然而却又先后两次意图废黜皇后之位。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两次废后的过程和结局又是什么呢?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废后博尔济吉特氏:顶着群臣压力强行废后清